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286章 一君一臣,一兄一弟【第二章】

“一者,有我大明宗室封国、为吏,有我大明受灾百姓迁其地,苏禄、安南数十上百年后,自为我大明朝之府县。”

“二者,宗室之田收归皇室,以低田租、低赋税养民,消民怨,以皇室之例样,逼迫民众对天下士绅之高田租、放贷不满,强行逼迫士绅降低剥削,还利于百姓,恢复咱大明朝之造血。”

“三者,孙儿断定数年后山西、陕甘必会流民无数,必会有场难以计数之灾民为乱,朝廷又不能无缘无故夺了皇叔之田产,这对于皇叔也不公平,毕竟天下士绅也在做着皇叔等若之事,亦不能以为皇叔是皇族,就强行夺了田庄,不仅天下各王府不满,皇奶奶也是不愿的,孙儿就算将来去了地下,也没脸面去见皇爷爷。”

刘卫民心下一阵哀叹,皇室之田地想要收回极其困难,牵扯太广,不能未出现的民乱,宗室就已经乱了套,他能做的就是将这些王爷们远远弄出大明朝。

在他看来,无论是将宗室迁离京城,居于大明朝本土各地,还是将他们困在京城,随着时间推移都会麻烦不断,如此还不如将他们踢去海外,远离大明朝本土,至于这些人会有什么想法,那则不去管它,短时间内,这些人根本不敢有想法,等到他们有了想法的时候,却发现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郑贵妃默默听着他解释一年来所做之事的最终目的,心下波涛不断,她能够想象出,一旦陕甘、山西连续数年颗粒无收情景,无数灾民在人人易子而食情况下,会对河南造成怎样的冲击。

流民最大的危害在于它会吞噬能够吞噬的一切,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后行成毁天灭地的存在,而他的儿子一旦居于河南……

她不能,也不敢去想象。

郑贵妃缓缓站起身体,来到供桌前,拿起一根香点燃,默默将之插在香炉中……

“臭小子,过来为你皇爷爷上柱香。”

刘卫民忙站起身,与她一般,默默点燃香火,又退后一步,跪在地上。

“皇爷爷,您老在天上看着呢,俺可是没丁点私心儿,您老若觉得皇孙婿还成,就保佑皇孙婿能心想事成,也别埋怨俺算计皇叔的田地……”

“里嗦,行了,起来吧,这些日你就哪里都不用去了,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皇庄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刘卫民吊起的心也放了下来,他最是害怕眼前的“皇奶奶”与他闹腾,打是打不得,就是打压也不成,有皇爷爷牌位放在那里摆着,他根本不敢有半分忤逆。

心下轻松,忙又搀扶着她坐下,满脸笑意道:“还是皇奶奶英明,难怪皇爷爷爱了您老一辈子,孙儿可是羡慕至极呢,今后定然以您老为榜样!”

郑贵妃一翻白眼,脸上却难得有一丝红晕,伸手拍打了下他的脑袋,笑道:“臭小子,净会拍马屁!你倒是赶紧与妍儿生了个娃娃啊?!”

一提起这事儿,刘卫民顿时成了瘪十,苦笑道:“皇奶奶,您入了宫时年岁几何?妍儿才多大啊?”

郑贵妃出身卑微,经历更加悲惨,宫廷选秀有两种,一种只是为了增加些打杂伺候人的宫女,一般百姓若非活不下去,通常是不会将自家闺女送入皇宫遭罪,还有一种是皇帝娶亲,这类选秀就要郑重了许多,参选的人家就要多了不少。

皇帝娶亲,除了活不下去的,大多都有一步登天的想法,除此之外,大多数百姓还是不愿参与选秀入宫,而郑贵妃却有些迫不得已。

郑贵妃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曾嫁于一孝廉,年岁太小,而能成为孝廉人家,通常心性还算不错,见她整日哭闹抹泪,就退了这门亲事,十三四岁时再次与人定了亲事,结果因为男方因她是嫁过一次的,事到临头不愿拿聘礼,郑家虽没落,几乎吃不上饭了,可也是落魄了的低级官吏之家,这脸面哪里搁得下,双方厮打了起来,亲事也就此作罢。

连续两次未能嫁了出去,名节也就坏了,才无奈参与了秀女海选。

一开始,郑贵妃与刘卫民大舅哥的那些德嫔一般,名头听的很好,其实也与那些自幼在皇宫为奴为婢小宫女一般,与海选后即为皇后的张嫣、段纯妃、王良妃不同,张嫣、段纯妃、王良妃,一开始便为后、为妃,而德嫔、美人、陪侍啥的只有有了身孕,才可能晋升为妃。

一丘之貉,话语虽不好听,但也说了一个道理,往往遭遇相同,品性相同者,更易于走到一起,郑贵妃与张嫣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万历帝童年阴影,见到郑贵妃的那一刻,看到她的经历后,就认定了这个女人,自身经历,不服的个性吸引着那个时候懦弱的万历帝,而张嫣自幼操持家务,照顾没了娘的幼弟行为,又深深吸引着有同样经历的皇帝大舅哥。

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看起来不可思议,事实就是如此,当他看到张嫣的经历后,就知晓,这个女人与客巴巴都是大舅哥无可或缺的女人。

刘卫民说着自己的无奈苦闷,郑贵妃反而对他更加满意。

两人说着,又将话题转道了张裕妃身上,对于这个女人,郑贵妃极为不满,可她也不想想自己,刘卫民心下腹诽,却也不敢当面与她对着干,只能温言劝解。

皇宫是个大染缸,可再如何,所有人也只能围着一个人转悠。

在慈宁宫待了大半日,看望了生病的的刘昭妃皇奶奶,将所有房屋检查了一遍,最后又去仁寿宫转了一圈,被丈母娘傅懿妃温言劝解了一番,事后更是与小姨子打闹了小半日,陪着丈母娘吃了顿饭食。

直到天色渐晚,才自仁寿宫返回,转道前往乾清宫。

或许知晓他定然会转悠到了乾清宫一般,魏忠贤、客巴巴两人都在天工阁,除了两人竟然还有一女,看着凤冠、凤纹皇后大裳,他就知道了眼前女人是谁。

他很有些无礼,上上下下将张嫣打量了一遍,这才抱拳躬身一礼。

听着他的“臣见过皇后”话语,皇帝大舅哥的反应却有些怪异。

张嫣长得挺好,五官周正,有种丰盈美感,身材也很匀称,双手拢在袖中,很有一种母仪天下的威仪,确实是难得的皇后人选。

他在打量着张嫣,张嫣也在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原本没时间整理的胡须,让他多了几分威严,回府当日就将他觉得老成的胡须去除,顿觉年轻了二十岁,也让他躺在小媳妇身边,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混蛋。

有一利便有一弊,年轻是的确年轻了,可在张嫣眼里却成了过分的年轻,也极不稳重、沉稳。

张嫣微微点头,说道:“早就听闻陛下言及刘驸马,今日才算相见,刘驸马莫要太过多礼。”

刘卫民微微点头,很随意看向大舅哥,笑道:“昨日回府才听闻张裕妃有喜,心下还有些担忧呢,但见了皇后仪容后,臣才发觉有些杞人忧天了,就这母仪天下仪容,陛下有福了啊!”

魏忠贤目瞳中精光一闪,不由看向眉头微皱的张嫣,朱由校这个大舅哥却是咧嘴一笑,伸手示意刘卫民走向他的作品。

“此处无外人,大兄也莫要理会些许虚礼,怎么样?这小床还算不错吧?”

刘卫民来到面前小小木床,不由一笑。

“陛下定然是个顶好的慈父。”

伸手抚摸着被打磨光滑无比的小床,又检查了一小床坚固性,一脸羡慕。

“臣羡慕啊!陛下手艺之精湛天下少有,臣若有了娃娃,臣觉得这个小木床正适合!”

“刘驸马,是不是有些失礼了?”

朱由校却回头看了眼张嫣,摆手一笑。

“无碍,同睡一张床,孩儿们将来也定然是朕与大兄一般,亲如兄弟。”

“呵呵……”

刘卫民不住抚摸着小木床,呵呵一笑。

“陛下所言甚是,一兄一弟,一君一臣,兄慈弟恭,将来小哥俩守护这大明天下万里江山,又是一段千古佳话。”

“哈哈……”

朱由校大笑,指着小床上万里山川河流,大笑。

“哈哈……”

“果然懂朕心意者,大兄也!”

“哈哈……”

兄弟两人勾肩搭背,也不理会他人,仰天大笑。

两人笑罢,刘卫民又围着精巧小木床转了一圈,为了防止婴儿掉下了床,大舅哥特意如后世婴儿床一般增加了护栏,而且护栏软润、细密,绝不至于伤了娃娃手脚,更不会卡住小脑袋。

围着转了一圈,还是有些不满意,拍打了几下小木床。

“陛下心思细腻,小木床的栏杆考虑到了孩子太小,唯恐伤了娃娃手脚,也期望娃娃自幼可以独睡,培养娃娃的独立个性以及无畏品性。”

朱由校不由咧嘴一笑,说道:“果然还是大兄最懂朕之心思,大兄可还有补漏之处?”

刘卫民指着小木床两头,说道:“陛下也知臣最喜爱娃娃,对娃娃也多有了解,娃娃太小,好奇心颇重,成年之人若被困于一处,时间稍久也会烦躁不安,娃娃亦是如此。”

“臣以为,陛下何不在小床两头增加个牢固支架,如同秋千一般,娃娃哭闹之时,人可以在一旁轻轻摇晃,床之上增加个横枝,一者可放些风铃,增添些情趣,二者也易于增加些纱帐,阻拦些蚊虫叮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