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200章 主与臣(第二更)

铁血宏图 第200章 主与臣(第二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您的每一个定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那刘丽川是断不会降大都督的!”

在议事堂的会议结束之后,胡林翼看着大都督说道。

作为中书科参知政事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地位不逊于参军府,毕竟这中书科是大都督门下直属隶科。

尽管督府的府制是以今前之制之主,但并不意味着朱宜锋没有掺杂私货,就像他虽说不能够将户部称之为财政部、将兵部易为军部,将工部称为工商部,但却可以通过其下设处科使其“现代化”,正如这中书科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后世的领导人直属办公室,至于胡林翼则相当于其秘书。

唯一不同的就是名称,名称上的不同而已。当然就其性质而言,中书科亦是朱宜锋的心腹幕僚所在。”

“毕竟,相比之下,我们能给他刘丽川的并不多,他需要洋枪的话,可以于上海直接买,就其设立官制而言,其所图不小啊!再则其远在上海,纵是督府给予条件,收其入府,最终扶持起来的也不过是个听封不听调之辈,如此反倒得不偿失!”

“嗯!”

点点头,朱宜锋认同道。

“确实如此,听封不听调……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那刘丽川说到根子上,若非局势所迫,他甚至都不会投以太平军,他是个有野心的人!”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心怀野心,洪秀全开了这个乱世,刘丽川想于这个乱世之中争上一争、夺上一夺。如此一来,纵是收其为已用,也不过就和自己现在与太平军之间的关系一般,听封不听调罢了。

“是啊!那所谓的大明国大元帅不过就是一个由头,说实话,今个他称大元帅,明个没准他就想自己是大明国的皇帝……”

话音落下的时候,胡林翼特意观察了一下大都督,尽管大都督从未说过自己的出身,可在他们却已经有意无意的将其同朱明后裔联在了一起,甚至现在于湖南那边,更是已经“悄悄”的传来了,而左宗棠在其中更是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争取民心,湖南的哥老会也好、天地会也罢,都是奉行“反清复明”的宗旨,有了这层“衣裳”,自然能够争取部分民心,而在另一方面,凭此还能争取士绅之心,至少在士绅的眼中,大都督与洪杨等人不同。

“这种人……”

冷笑一声,朱宜锋嘲讽道。

“事业尚是未曾定基,便封了那么多官儿,全把自己当成了皇帝,其又岂能成事?纵是那太平军又岂有成事之像?”

“所以,臣等才入以督府,而大都督于臣等之任用,更是恒古所无!臣等唯有粉骨碎身方能报效大都督这份知遇之恩!”

这确实是胡林翼的肺腑之言,无论是他也好,左宗棠也罢,张亮基、骆秉章,大都督非但是信任有加,而且尽用于显要之位,这般气魄更是古代明君所无,也正是这种信任与知遇之恩更是让胡林翼等人无不是心生以死报效的之心。

这声不是马屁的恭维,让朱宜锋笑了笑,看着胡林翼说道。

“是啊,是啊。常言说君臣际遇难,如此生死际遇,更是一生难得。正因其难,所以本督也是轻易不肯妄言际遇,也并不指望你和季高他们来报答朕的恩情。圣人云:君子爱人以德。本督用人从来都出自公心的,从不以小恩小惠小巧小智来拢络人。粉骨碎身、忘身报恩之心,固然要得,可本督更想与你做一世的主臣。”

尽管表面上朱宜锋只是大都督,可现在他已经适应了用这种“君臣之别”,只不过与这督府之中那“君臣”变成了“主臣”,而他的这番话同样也是肺腑之言,他之所以会留胡林翼于身边,是因为他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才能。而他的一句“一世的主臣”听在胡林翼的耳中,更是让其颇是激动的长鞠躬道。

“臣胡林翼身受大都督知遇之恩,臣只知道对大都督要尽忠效力其它皆是身外之物,臣从来也不去想它。大都督适才所言的‘忘身报恩’一语,臣不敢当。”

对于并非科举正途出身的胡林翼知道,尽管督府之中并不看重出身,且有许多未入正途的士子之所以投身督府求的就是一个出身,但对于捐纳出身的胡林翼来说,他仍然感激这份知遇之恩。

听他这样一说,朱宜锋的心底便笑了笑:哦,这人说话却很得体,也很会投人所好,让你挑不出他的一点毛病来。但这份知遇又是什么呢?对于自己而言,欲夺以天下,不正是要破格用人吗?要不又岂能成事?不用他们,还能用心怀二志之人吗?想到这里,朱宜锋笑说道。

“嗯,好。公、忠、能,三者俱备,难得呀!朱某何德何能,能得润芝相助!”

大都督的话让胡林翼再一次鞠躬,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让他的脸上都放出光来了。

“臣能得大都督‘公、忠、能’三字之评,虽九死而无憾,唯以粉骨碎身报效大都督!”

大都督这样评价自己,只使得胡林翼心里的那份得意就别提了。对于做臣子的来说,有时候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评价。

看了看胡林翼,朱宜锋盯着他看了好久才说道。

“刘丽川的事,暂时便放下吧!不急!”

不是不急,而是刘丽川他影响不了大局,纵是现在历史改变,就冲着他的那份与实力不衬的野心和狂妄的分封之举,又岂是能成事的人,即然成不了事……那就无须理会他。若是现在扶持他,将来还要加以弹压,还不如借清军之手解决掉这个将来的麻烦。

接着,两人并没有在“君臣际遇”上再谈下去,而是讨论起了正事,作为其幕僚长的胡林翼则不时的在一些问题给予其建议,对他的建议,尽管朱宜锋并没有完全采纳,而从他的建议中朱宜锋确实又获益良多,在商讨完府中政事之后,朱宜锋又问道。

“润芝,最近有从南京那边来的消息吗?咱们于那里设立的办事处又怎么样了?”

与南京设立办公处,是协助太平军北伐时谈妥的一个条件,而之所以设立办事处,则是为了同南京的洋商抢夺市场,现在南京到处都是各国冒险家、商人,甚至更有外国走私商与南京开设枪行,现在那些人正在一点点的蚕食着自己的“生意”。

而与督府而言,与太平军的贸易是督府最重要的收益,甚至督府两成的开支都来源于此,也正因如此,朱宜锋才会提及此事,毕竟这件事是由督府直接负责,也正是有中书科直接负责此事。

“回大都督,南京那边前天刚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已住进了大报恩寺……”

提及大报恩寺时,胡林翼特意看了一眼大都督,办事处设于大报恩寺是与南京那边商讨时特意要求的,那这个要求正是大都督提出的。表面上的理由是大报恩寺于城外,便于同码头联络,但实际上又是什么原因呢?

说到根子里还是对太平军的不信任。办事处设于城外,随时可以轻易逃出城去,而不至于有因于城中的困扰。

“嗯,很好……”

用力的点点头,朱宜锋的心底总算是稍微松下一口气,当初之所以会选择大报恩寺作为办事处,其根本原因是为了保住大报恩寺里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那座被称之为“中国第一塔”的琉璃塔毁于太平军内乱之中,或许他没有办法保住扬州文汇阁以及镇江文宗阁里的藏书,但至少尝试着去保住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做视着那样的地方毁于战争,实在是于心不忍。

“大都督,这个地方可真不便宜啊,为了这个地方,咱们可是足足给了他们1200条枪!”

地方不是白的,而是买下来的,用枪买下来的!

“不贵,不贵……”

现在那里已经不再属于太平军,而是自己的私产——那大报恩寺是自己这个天国的“丞相”的私宅,当然这是对外的解释,同时那里还相当于自己派于南京的“使节”,可以直接解决一些问题。

“别忘了,咱们在那可是有一百五十人的护兵,他们几乎等于咱们在南京埋下的暗棋,虽说不在城内,可这着暗棋,将来没准能派上用场!有时候一些东西不是用钱衡量的!”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钱衡量。在南京部下的这着棋子是,而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同样也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至少自己尝试过、努力过。

“大都督所言极是!于南京设立办公处,非但可巩固我与南京之贸易,亦可确保督府船只从南京通过,而且此办事处设立之后,亦先后有数十江苏等地士子悄悄投奔于我,目前皆于办事处中躲藏,只待船只经过时,既可乘船来武昌投奔督府,现在我督府可谓是人心所向啊!长此以往,那苏皖士子必将尽为督府所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