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血宏图 > 第201章 大报恩寺(第一更)

铁血宏图 第201章 大报恩寺(第一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00 来源:笔趣阁

(您的每一个定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天空中终于有冰凉的湿意带着刺骨的寒意飘落而下,冬日的雨又悄悄的弥漫在城市的上空,城中女营门边的女兵缩着头,朝着天空中看着,自言自语道。

“可能是要下雪了吧。”

冬天里,雨下下着便会变成雪,果然,正像女兵所说的那般,雨下了两个多时辰后,慢慢的变成了雪,雪越下越大,最后甚至下起了江南少见的鹅毛大雪起来。

就在这大雪纷飞中,木头钉着的营墙边,一根木头晃了晃,突地推开一个口子。

“咯、咯、嗒”

几声不衬的鸡叫声中,营里一个女子拖着小女孩跑了过来,小女孩先钻了出来,随后是那女子。

“娘!大妹!”

两人刚一钻出来,一个少年便用压抑着的、欢喜的声音小声喊道,同时扑进女子怀中。

“娘,我好想你!”

抱着**岁的儿子,女人抬头看着面前的男人。

营来的寒风迎面扑来,天空中的细微的雨点幻化作大片大片的雪花,簌簌飞扬,在飞舞飘散的雪花之间,她清晰的看到他的眼睛,同样带着压抑的喜色。

“相公”

“嗯,我们快些走吧。”

轻轻的掩上那根木头,他们立即奔到附近的巷子里,一下子一行四人就笼罩在黑暗之中,眼前都是漆黑和茫然,宋嘉林的视线并不怎么好,当进入黑暗的巷子里时,他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他却凭着本能往前走着。

江宁……不,现在叫天京,城内有霄禁,那主街自然是不能去了,路上万一碰着那些粤人,恐怕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不过做为本地人,他自然熟悉这街巷,一行人朝着城墙处快步走着,同时小心的听着前方的声音,稍有些风吹草动便会躲起来。

终于,在子时将过的时候,他们一行四人来到了城墙根下,又一次,宋嘉林冲着城墙上学起了鸡叫,在那几声鸡叫之后,城头上的灯便熄了一盏,随后,他便立即拖着媳妇、孩子一起上了城墙。

城墙上一早便有人等着了,那人一见着宋嘉林来了,又瞧着他身后的三人便说道。

“一人二十两,不论男女!”

二十两,那是离城的价格,往日里,纵是知道这个价格,他也不会离开,因为他要带着一家人离开,可女人是小脚女人,纵是逃出城又能如何?不过现在,他却有一个机会带着全家人离开。

宋嘉林毫不犹豫的点着头,从怀中取出几个银锭,他身后的女人瞧着那发黑的银锭立即认出来,这是粤匪入城前他们偷偷埋在灶下银锭。家里可就么些银子。

“给你银子,赶紧把我们送下城!”

虽说城门未门,可下城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做着篮子用绳子放下去,下城比入城要快,不过只是一会功夫,他们四人便下到了城墙下,随后便小的沿着护城河往另一个方向逃去。

“相公,咱们这是去那?”

“去前边!”

“可银子……”

若是女人没记错的话,八十两银子,那是他们家的全部家当。

“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便成!银子没有了将来还能再挣!”

宋嘉林头也不回的拉着儿子的手往前走着,他的速度很快,但却显得很小心,小心翼翼的避开一切光亮,有时候还要避开正在巡逻的兵卒。

“咱们到了!”

终于,在看到大报恩寺的红墙时,宋嘉林回头看着女人,那始终凝重的脸上终于显露出些许轻松之意。

“这?这是那?”

“能让咱们离开江宁的地方!”

朝着左右观察了一下,然后宋嘉林便小步快跑拉着儿子的跑了过去,然后他托着儿子翻过了墙。不一会,那寺墙处的小门便敞开了,宋嘉林站在门沿里冲着媳妇和女儿招着手,在她们进院后,他立即把门重新关上。

走在前面的那个人的脚步声,让宋嘉林紧张的拉着儿子,他们刚一进院,就被院里的护兵堵着了。虽说紧张,但在对方收下他的那张“票”时,他便知道自己安全了,他抬起头瞧着那在黑暗中的大报恩寺塔时,他不禁暗自感激着佛祖的保佑。

“这位爷,我们,我们什么时候走?”

在那人给他那张票的时候,曾告诉他,只要到了大报恩寺,他便能带着家人离开江宁。

“等船过来的时候,自然会通知你,你们先在这里住着!”

此时的大报恩寺里空荡荡的,寂静非常,曾几何时,这里有数百僧人,但是现在那些僧人却大都为太平军所杀,只留下这空荡荡的寺院,纵是那宝殿里的佛像也大都被捣毁了,只留下这空荡荡的寺院和那高耸壮观的琉璃塔。

虽是夜幕浓重,但置身于院中却依然能够感觉到琉璃塔的状观。作为督府派驻南京的“大使”……嗯,这是在督府里大都督对他所称,李明勤心知自己于南京的责任重大,他一方面要保证与南京这边太平军的贸易,而另一方面还要方千百计的“挖墙脚”。

太平军一直是督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湖北、湖南自古富产鱼米,相比之下在太平军治下却是一片混乱,非但城中缺粮,乡间亦是同样,也正因如此,督府才会将大量的米粮售于太平军。除了两湖富产的鱼米之外,更重要的是军火贸易,相比于鱼米,这才是最重要的。

“下关又来了一艘洋船……”

想着现在洋商竞相售卖武器予太平军,李明勤的眉头紧锁,面上全没有丝毫笑色,或许旁人不知道,可他却非常清楚,这武器贸易于督府的重要性。

“在上海十五元或二十元能够买得到的短枪,太平军须付给走私者一百元……向来夷人火药每桶卖洋银三元者,今增长至二十五六元不等”(1),也正是因为“粤匪放价收买,奸夷贪利私卖”才会使得洋商纷纷往南京走私军火。而现在他们的走私正在冲击着督府与太平军之间的贸易。那些洋商厚利所趋,进而从事走私。贪图横财暴利的外国走私商人,正在一点点的蚕食着督府的军火份额。

“下关有32家军火行……”

念叨着这个数字,李明勤的脸色便变得凝重起来,那些洋商更是公开地做枪炮生意,他们于下关设立军火行,向太平军提供军火,一如督府一般,只不过相比之下,督府提供的武器种类不似他们那般繁杂,但太平军显然没有意识到,制式化的武器对于军队的意义,但李明勤同样也无意提醒他们。

“要想个办法啊!”

嘴里这般念叨着,李明勤却是一副颇为无奈之状,若是清军于江口一带查禁走私,对督府同样也是极为不利,尽管现在督府几乎不再直接购进武器,而是改于武昌本地生产,但生产武器的机器以至于所用的钢铁皆是购于外洋,尽管即便是遭到清军拦查,清军亦不清楚那蒸汽机、机床是何物,可毕竟还是会给督府带来麻烦。

而且更重要的是——清军贪财,虽说他们厉行查禁,可实际上,只要花上足够的银子,总能平安通过,甚至相比于清军的拦查,这太平军的拦查反倒更为严厉一些。

“要不然就降价!”

之所以连美国旗昌洋行商人兼驻沪副领事金能亨那样的人,也会将一艘轮船和大批美国枪械弹药卖给太平军,究其根源还不是受厚利所诱,若是降价的话,必定会对许多洋商造成冲击。

“一桶火药出厂价不过一元,现在南京卖五十元……”

于心里这般念叨着,想着上海的售价李明勤自然又想到上海的小刀会起事,起事的小刀会更是推高了洋枪以及火药的价格,从而使得南京的火药、洋枪价格暴涨。甚至相比过去供应也非常有限。

“对!趁着现在这个机会把价格给它压下去!”

李明勤暗寻思着,在武器价格上,武昌自然有着武昌的优势,相比于上海的火药需要从印度远涉重洋运来不同,武昌的火药厂早已投产,每桶火药的造价甚至不及半两银子,出厂价仅只有一元。而且它的质量并不逊于洋药。即便是洋枪瞧着也与外洋出产的洋枪没有任何区别,但其出厂价不过仅只为五元。

“现在如果低于五十元,洋商就没有利润可谈,可家里却不一样,即便是五十元,也有十倍的利润!对,没错!降价!必须要把这个价格降下来,先把市场控制住再说,等到控制了市场……”

到时候再涨价也不迟!

心下打定这个主意,李明勤立即重新返回房内,坐在书桌前写起给大都督的密信,在写好信后,他并没有直接将信装于信封中,而是取出藏于屋内的密码本,将信的内容译成数字密码,然后才装那写满数字的信装于信封之中,书写密信是外交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将信装于信封用蜡封封好信封,看着已经微微放明的天空,李明勤默默的寻思着。

“这两天应该有船过来吧!寺里躲着的人也该送走了……”

(1)出自《太平天国史译丛》,第三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9页。(太平天国对外军火贸易:用西式武器装备太平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