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一百章:鹿鸣宴席,刺史霸道

斩邪 第一百章:鹿鸣宴席,刺史霸道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不知不觉一百章了,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鹿鸣宴始于前朝,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新科举人饯行和励志的,有诗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说的是鹿发现了野外新鲜草地,便发出叫唤声,呼唤同伴过来一起分享。

此谓美德。

有见及此,古人效之,在每届乡试考完放榜后安排宴会,效仿古礼仪制,让举子与举子之间,举子与考官之间,进行一次和谐良好的交流会聚。

发展至今,鹿鸣宴渐渐变得繁文缛节,完全成为攀附关系打点人情的宴席,已失初衷。

一言以蔽之:无聊得很。

陈三郎本不乐意来,但他身为解元,目标太大,推搪不得。

太守王大人先是热情洋溢地说了一通;然后轮到主考官苏燕然……大官们陈辞完毕,就轮到新科举人吟诵《鹿鸣诗》,一起跳舞了,其乐融融。

一大套礼仪程序做下来,已过去一个多时辰,后面则是即席赋诗,按照格式献宴诗。都是应酬和景之作,不外乎颂歌颂德的内容。

这些诗作,虽然要求即席写就,但谁都心里明白,大部分诗作早就打好腹稿,反复推敲过,现在只是拿出现成来而已。

作诗完毕,后面自由活动,吃吃喝喝,谈谈笑笑。

“道远,我读了你乡试的那篇时策论文章,观点警醒,颇为新颖。当今朝廷风气靡靡,正需要这样发人深省的见解。你,写得很好。”

苏燕然叫陈三郎过来。很是赞赏地说道。

陈三郎拱手回礼:“多谢座师夸奖。”

苏燕然看了看他,叹息一声:“及冠之年。锋锐最盛。但有时候,也得学会藏器而动。待时而行。”

陈三郎心一凛:这一番话算得上是对方的点醒之言了。当即回答道:“学生领会。”

两人坐着,侃侃而谈,许多观点竟出奇一致。

陈三郎就明白自己这个解元绝非偶然而得,敢情是写文章时心领神会,写对了题,捉对了路。

又或者可以说,这就是时运高的体现。毕竟人的念头,瞬间多变,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约莫小半个时辰。万象园忽而发生一阵哗然,人群骚动。苏燕然正感到疑惑,就有一名随从跑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大人,元刺史来了。”

元刺史,就是元文昌。

苏燕然一听,面色不禁一变:“他来做什么?”

一般而言,鹿鸣宴就是个常规宴席,规格并不高。由州郡太守主持绰绰有余,封疆大吏很少会亲身到场的。从另外的角度上看,也是要避嫌。毕竟科举取士,为朝廷选拔人才。为国效力,当前九州隐隐有割据之意,插手进鹿鸣宴来。容易引起朝野猜测。

但现在,元文昌来了。

对此苏燕然颇觉不喜。他是不折不扣的亲皇派,曾数度上书劝谏圣上。要对州郡制度改革,比如说刺史任期满的,必须调换,最好诏令入京,掐断其和地方上的联系……

只是这些政改措施阻力重重,都成了纸上空谈。

哒哒哒!

兵甲陈列的声音,带着一股令人寒颤的心悸之意,只见两队虎威卫全副武装地开拨进万象园。所到之处,众人匍伏,如迎圣驾。

这些虎威卫,个个身形彪悍,手执长枪,枪尖锋芒熠熠,下面散开一团红缨,如血般鲜艳,显得气息壮烈。

“刺史大人到!”

一名虎威卫高声喝道。

就见行伍当中,踏进一人。他年若五旬,面容坚毅如一块岩石,让人怀疑一刀砍上去,他都不会眨一下眼睛。其背负双手,虎行狼顾,虽然身上没有着甲,只穿着绯红色的莽图官袍,但身上隐隐透射出来的气势,仿佛刚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走出来的一样,带着冰冷的杀伐意念。

江湖上常说的“有杀气”,用来形容此时的他最为恰当了。

“见过刺史大人!”

王应知快步迎上,躬身施礼。

至于诸多原本谈笑风生的新科举人们此刻噤若寒蝉,下意识地就让到后面去了。一些胆子小的,甚至两股战战,只恨不能现在离开。

刺史之威,霸道至斯。

“参见元大人!”

苏燕然忍住心中不快,过来见礼。

元文昌呵呵一笑:“苏翰林不必多礼,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他的声音中气十足,响在耳边,如同惊雷。

苏燕然心一惊,随即有莫名的恼怒在心头翻腾:元文昌绝对是故意这样的,他乃大将军,一身武艺登峰造极,如今却用话音来震慑自己:

贼子,乱臣贼子……

心里咬牙彻齿地骂道,只是不敢发作。他不过区区文臣而已,有职无权,手里无兵,和元文昌相比,脆弱得像一只鸡。

元文昌来到,当仁不让就坐了主位,目光熠熠,扫了全场一眼。众多举人被他目光看到,像是被虎狼盯上的绵羊,心里发寒,赶紧低下头去。

最后,元文昌的目光落在一个人的脸上——

陈三郎!

元文昌忽然开口:“今届乡试第一名,陈原陈解元是哪一位?”

然后在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陈三郎,一些举人心中,暗暗替陈三郎感到难过。

很明显,元文昌早认出了陈三郎,故意开口问的,里面意味深远,不好揣测。

陈原踏步而出,拱手作揖:“陈原见过刺史大人。”

他并没有拜下去。

夏禹王朝拜礼自有意义,譬如君臣主仆之间,才会施行跪拜大礼,寻常上下属的关系,是不会随便跪拜的。

但是,如果刚才陈三郎跪拜了下去,也没人敢多说什么,反而觉得他懂做人。乡试解元虽然难考,可比起刺史来,完全就不够看了。陈三郎要是想找门路,还有哪个比元文昌更适合当金大腿的?

也许他不拜,只是为了先摸清楚刺史大人的态度……

在场不少人都存着这样的心思。

元文昌双眼眯了眯,打量着陈三郎,许久不说话。

场中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压抑,每一个人都在等元文昌开口,他不出声,就没有人敢出声。

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让人感到呼吸困难,非常难受。

幸好这时候,元文昌说话了:“老夫闻陈解元擅于对对子,曾对出了周分曹的一副绝对;在南阳学院端午诗会上张口念出近百字的长联,真是才华横溢。如此甚好,我前一阵子偶然想到了一个上联,苦思下联不得,请陈解元帮老夫解惑。”

闻言,众人看向陈三郎的眼神再度有了变化。

众所周知,元文昌为武夫出身,向来不喜诗词之类,觉得这些笔墨貌似华丽,实则百无一用。所谓悲春伤秋,所谓诗言志,其实便是堆砌辞藻,故弄玄虚,远不如直接说一句大白话更加直抒己见,更加能让人明白理解。

那么现在,他居然出了一副上联,要让陈三郎对下联,其中含义耐人寻味。

这是一个抛出橄榄枝的积极信号吗?

相当有可能。

近年来元文昌一直在大力培植心腹力量,招揽人才俊杰,陈三郎年纪轻轻便考得今届乡试解元,前途无量,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值得招揽的对象。

看来,这一次陈三郎真得要抱上金大腿了……

众人满心羡慕:纵观被元文昌看重的人才,比如王应知,比如杜隐言,比如魏了名等等,哪个不是仕途青云直上,一路无碍?

接下来就看陈三郎怎么对了,如此大好机会,肯定得奋身贴上去,迁就元文昌意思,才是最明智选择。

陈三郎长吸口气,拱手道:“请大人赐教。”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