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九十九章:功名之功,利禄之利

斩邪 第九十九章:功名之功,利禄之利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9:10 来源:笔趣阁

(上一章写错了个数据,今届扬州乡试录取人数为十九人,写的时候写成二十九了,已改正,不妨碍阅读,感谢书友“易水渐离”的细心提醒!)

入夜,闹腾了一整天的龙门客栈平静下来。乡试放榜,尘埃落定,中举的意气风发,等待参加由扬州太守主持的鹿鸣宴;名落孙山的则黯然神伤,收拾包袱,要明天一早灰溜溜回家。

吃晚饭的时候,陈三郎特别宴请了周何之古临川他们几个。谈及未来打算,古临川回去后准备卧薪尝胆,三年后卷土重来;至于周何之心灰意冷,要在乡下开个私塾,教些蒙蒙学童,就此作罢。

悲欢离合,只在今宵。

月上中天人静时。

陈三郎静静地盘膝坐在床上,进行观想功课:中举后,脑海的《浩然帛书》分明起了变化。

这一卷书,总共有九页;最初得到的时候,只能观望扉页上的千余字口诀,觉得十分深奥难懂;慢慢喂血养剑,将小剑养出灵性,终于开锋启蒙;随后此剑屡屡建功,斩杀邪魅,吸收养分,威力大增;

书剑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小剑反哺,使得帛书翻页,能看到第二页的内容了;到考取秀才功名,得气息温养,第二页内容凝实清晰,再无纰漏。

现在,一考中举,而且是第一名的解元,功名之功,效果自然不可等闲。观想之际,但觉清明愉悦,一股无形的风吹拂过。书页翻动,第三页法诀呈现。一个个字符如同跳出藏匿之处的精灵,出现在眼前……

“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读着一行行字句,犹如溪水在心头潺潺流淌而过,竟品尝到甘甜的味道,像是在吃着一顿美味佳肴一般。

读书若餐,不外如是。

到酣畅时,摆放在桌上的紫檀木匣自动打开。一剑莹莹飞出,光芒锐盛,围绕着陈三郎飞舞,状甚喜悦。

“……故曰:时异事异……”

心头豁然开朗,不禁一拍桌子:“当浮一大白!”

铿!

旋舞的小剑直插入地,由原本的数寸锋芒,遂然变身为一柄长剑。剑身古朴,色泽深沉。

此谓“而立”之境!

中举得官身,此身而立。

夏禹王朝王法规定。凡取得举人功名身份者,当佩剑。

陈三郎长剑在手,心中欢欣,再望了望桌子上的紫檀木匣子。暗道:得换一口剑匣了……

只是,该换成甚样的?

江湖人士带刀佩剑,多背负。但这样的姿态方式在士林中无疑显得古怪奇特,一般读书人带剑。多悬置于腰间——其实举人以上功名者可佩剑,但他们出行之际。真得带剑在身的时候极少,就算腰挂佩剑,多半也是做做样子,和玉佩差不多,作为饰品类存在。

陈三郎情况特殊,对他而言,斩邪剑几乎是一口性命攸关的兵刃,轻易不可离身。

从这个角度看,它还是原来的袖珍模样更方便些,携带出入,斩邪除魔,无形无踪。

念头刚起,“嗡”的一下,斩邪剑仿佛如他意愿般又恢复成原样了。

陈三郎瞧见,惊喜交集:能遂心如意,此物究竟是甚来历?难道真是传说中的法宝?

在法器范畴内,不管哪个品阶,未曾听闻有能如斯变化的。

他将小剑捻在手里,爱不释手地端详着:宝贝,真是宝贝!

……

临近九月的洞庭湖,每天清晨和晚上,寒意颇重,有霜露纷飞,沾染到密密麻麻的芦苇杆上。

洞庭湖畔,岳阳楼后,有一片城镇,就叫做“洞庭镇”。

在王朝疆域中,洞庭湖地位超然,不受朝廷管辖,洞庭镇亦然。可不受管辖,不代表没有秩序,事实恰恰相反,洞庭镇的秩序比任何一个城镇都要好。曾几何时,此地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妄动干戈者,死!

传说中,这条规矩是龙君制订的。

规矩源头不可稽考,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着。这些年来,镇上也不是没有自持厉害的外来人动手动脚,但他们最后的下场都是没手没脚,颇为凄惨。

说也奇怪,这个规矩的适用范围只在镇上,边缘一带就不管用了,包括挨边的岳阳楼。否则那一天晚上,元哥舒不会让随从与那名青衫江湖客动手。

不动手,也就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憋屈烦闷。

这些日子,元哥舒的心情不大好,好像心头有一根刺扎在那儿一样,刺着难受,耳边总是回荡着青衫客的话语:“借祖荫谋私利,干大事而惜命,犹如冢中枯骨,非英雄也。”

元哥舒自幼受父亲熏陶教诲,饱读经略,心气极高,以天下为目标,但如今忽然跑出一个人来,指着他鼻子叱喝教训:“你非英雄也……”

这样的语气,像极了父亲元文昌。但元文昌教子固然严格,会骂会打会惩罚,主要是为了望子成龙。而青衫客却是一句话,以此抹杀否定元哥舒所有的心气努力。

更重要的是,当其时元哥舒真得害怕对方暴起杀人,下意识地躲到侍卫后面,眼睁睁目送青衫客扬长而去。

青衫客的言语就像是一把刀,切开他内心隐藏得最深的虚弱,袒露出来,血淋淋的,既感到畏惧,又感到可耻。

回到洞庭镇后,元哥舒立即发号施令,派遣人手去搜查青衫客的来历下落,但时至今日,一无所获。正阳道长那边,也无从推算,找不到线索。

为此元哥舒显得心浮气躁,近日招徕奇人异士的计划也颇有不顺。

正阳道长看在眼内,有所担忧。他甚至怀疑那青衫客是不是故意来整这一出,打击元哥舒的。

“九月将至。眼看那一份莫大机缘就要浮现,这个时候。少主绝不能自乱阵脚……”

道士决定好好跟元哥舒谈一谈,就在此时,他若有所感,抬起头来,望向南方——

南方,是扬州所在的方向。

正阳道长面有喜色:“第三粒种子破土发芽,猪崽开始长膘了……好,来得及时!”

他掐指一算,又感到一丝疑惑:“此人时运之高。真是少见,只短短时日,观其迹象,恐怕时运颜色都呈现淡红,距离‘鸿运当头’不远矣……”

不过这并非不可能的事,一来有他施展秘法加持催肥;二来陈三郎得到那个命气奇特的女子的名分认可。诸多因素影响下,气运高涨不足为奇。

“不管他了,肥得越快,宰杀的时间越早。对少主的帮助就越大……不知不觉,第二头猪也养得差不多了。”

这些年来,正阳道长为扶持元哥舒成功上位,几乎踏遍扬州疆域。堪舆风水,挖掘人才,以及寻觅圈养初期必不可少的资粮——十多年间。他只找到三个适合圈养的人,并且对之施展秘法。

在其中。杜隐言是第一个,陈三郎是第三个。也将是最后一个了。只要元哥舒吸收掉这三份资粮,定成气数。至于后面的逐鹿中原,就不仅仅依靠命气时运所能决定的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抢先一步形成气数,将会占据巨大的优势,摧枯拉朽,不可抵挡。

“基业将成,指日可待!”

……

鹿鸣宴定于乡试放榜后的第三天,由扬州太守王应知主持,宴请新科举人,和负责这届乡试的内外帘官等,举行地点在衙门比邻的一个大庄园处。

此圆名曰:万象园。

院中多林木,假山流水,风景宜人,景观多变,故得“万象”之名。

园子早就布置完毕,处处张灯结彩,衙门又调来百名官差入场,负责维持秩序纪律等。

鹿鸣宴开始的当天上午,前来赴宴的新科举人络绎不绝,个个衣着光鲜,与乡试时的境况截然不同。最明显的一点,他们来的时候基本都是坐着轿子来的。

能做轿子的,都是老爷级别的人物了。

功名利禄,一朝到手,即使原本出身寒门,但如今功名加身,自有地方士绅纷纷送来银子钱财,送奴送仆送房子送女儿——榜下捉婿,嫁女嫁妆可是相当丰厚的。否则的话,如何能“捉”到个举人女婿?

在其中,步行而来的陈三郎显得与众不同。他年刚及冠,只得一个未婚妻,没有正式过门,又长得清秀,最主要的是,他是解元呀。因此在众多扬州士绅门第眼中,陈三郎是个不折不扣的香饽饽。

这几天来,龙门客栈的门槛几乎都被踩烂。

幸好陈三郎有先见之明,放榜第二天便搬出龙门客栈,换到别家去了,从而避免了没完没了的滋扰烦恼。

今天鹿鸣宴,他才跑过来,准备参加完宴会就坐船回家去。

到了万象园,看守大门的官兵接过请柬,心中一凛,赶紧放行:事先就听闻今届乡试第一名的解元非常年轻,现在一看,简直年轻得过分。

进入园子,见到众多举人们三三两两,互相寒暄着;又有些人找机会去跟内外帘官们说话,特别是今届乡试的主考官苏燕然,他身边围着最多人。新科举人们对其恭敬有礼,口称“座师”。打点得好的话,考子与座师之间的关系,可是相当有用处的。

陈三郎的到来,也引起同榜举人的注意,主动过来,笑着说:“解元公来了……”

都是没有太多营养的客套话。

过不多久,扬州太守王应知大人来到,宣布鹿鸣宴开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