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一百九十五章:状元回乡,暗流翻动

斩邪 第一百九十五章:状元回乡,暗流翻动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不出意外,今天继续两更,三千章节,算冬至小礼,请各位看官查收!)

今科金榜,早通过快马捷报传达天下,陈三郎高中状元的消息犹如平地一声雷,震得泾县尘土飞扬。

泾县乃是古城,历经沧桑,又隶属江南,笔墨繁盛,出了不少才子名人。然而翻阅县志文献,还不曾出过一位状元。

现在,陈三郎做到了。

泾县是小城,数条街道,街坊邻居,大都熟悉。在不少人心目中,还清晰地记得陈三郎当初考不得试,甚至交白卷的糗事。不过一年光阴,金榜题名,赫然已是状元郎。

如斯巨大的变化,实在让人接受不能。

上升的速度太快了,一考秀才,再考解元,随之会元,再到状元,堪称青云直上,没有半点阻滞停留。

即使不算连中三元,这般一帆风顺的科举之路也是罕见。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神童天才级别的人,他们在考科举的时候,往往一波三折,要么卡在乡试一关,要么卡在会试一关。

陈三郎倒好,一骑绝尘。

地方上出了状元,光环笼罩,乡土沾光,与有荣焉,处处张灯结彩,就等着陈三郎衣锦还乡。

暮色苍茫,船只泊岸,两个人影出现在泾县码头上。一个儒衫方巾,眉清目秀,只是眉宇间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疲倦和忧虑;另一个作男装打扮,但唇红齿白。身段婀娜,没有束胸,峰峦挺拔,瞎子都能看出她是位俏佳人。

不用说,这自是回乡的陈三郎和许珺了。

陈三郎背负书筪,许珺则挽着个碎花包袱。当脚踏实地,她忍不住伸了伸懒腰,尽显无限美好的身姿,喃喃道:“终于到了。”

这副慵懒的模样,竟比女装犹胜几分。

陈三郎自问不是柳下惠。朝夕相对。碍于准岳父的嘱咐,始终不能捅破那一层窗纸,心中难免憋着邪火,此刻瞧得眼睛有些发直。一只手很不老实地揽上少女弹性惊人的腰肢。干咳一声:“珺儿。你看为夫已经金榜题名,那个什么,是否也该提上日程了?”

“那个什么?”

许珺装傻。

“咳。人生四大乐事呀,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许珺忽而眼圈一红,却是想到了父亲。

见状,陈三郎黯然叹息,知道这个心结非得许念娘才能解开。问题在于,许念娘陷在龙城了呀。

陈三郎不是没想过去将准岳父营救出来,只是无计施展,洞庭浩淼,连龙城在哪儿都不知道,去哪儿救去?又缺乏基本的实力手段,只得按耐住。好在根据梦境所见,许念娘虽然被困在石头阵中,但至少是安全的,龙城方面没有下杀手的意思。

这个消息,他不敢告诉许珺。说了的话,许珺肯定就留在洞庭,不可能跟着回泾县了。以她的性子,只怕会天天往湖里跳,捞都要捞父亲出来。

但这些,注定是无用功。

便开口安慰道:“珺儿,伯父艺高人胆大,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许珺点一点头,她寻找父亲久矣,知道此事急不得。

“咦,那不是三郎吗?”

“对,就是他。”

“状元郎回乡啦!”

突如其来一声干嚎,惊得水边一些回巢的水鸟扑腾腾乱飞,“呱呱”鸣叫。原来是两个打鱼的汉子正在附近,他们认出了人。其中一个,赫然是曾经把红鲤鱼卖给陈三郎的鱼贩子。那时候,他欺陈三郎不懂行情价格,便使出了宰客手段,把竹篓里最小的两条鱼高价卖给了陈三郎。

时过境迁,他还在河里一天到晚打鱼为生,而陈三郎却高中状元,成为了人们口中神圣不可冒犯的“文曲星”。

时也命也,只在一瞬。

状元郎回来了,听闻消息的泾县百姓纷纷步子迈开,也不管老幼,走得一个快呀,蜂拥着跑出城来看。这番情景,仿佛陈三郎考了状元,就摇身一变,脱离凡尘,成了仙人一般。

功名的作用,足见一斑。

以前人们看考不得试,一介白丁的陈三郎,那是抱着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而如今来看,却是满含仰慕,甚至敬畏之心。

灯火亮起,彩带飞扬,今晚的泾县,注定无眠。

……

扬州繁华,光芒璀璨,好像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十里秦淮,便是围绕着明珠的一条玉带。

刺史府的灯笼早早点起,照得四下光亮,各处要害地带,都站着身形彪悍的甲士,目光警惕地扫视周围。

这是明岗,在暗处,还不知有多少高手潜伏着,守护府邸安全。

刺史府占地极大,院落重重,能住在核心地带的,都是嫡系。

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后,扬州刺史元文昌龙行虎步地回来。在他身后,侍卫拱护,将他保护着。

“明月照人,清风见静,知行者也,在乎懂事……”

琅琅的读书声在一个院落中传出。

听见了读书声,元文昌站立住,微微点头,表示嘉许。

后面一位谋士打扮的中年人低声道:“大人,要不要进去看看公子?”

元文昌淡然道:“不用去打扰,舒儿能潜心读书,是好事。”

“诺。”

“走吧。”

队伍离开,转向内宅去。

“志存高远,心性归真,能知事物分合,辨聚散祸福……”

灯光下,元哥舒掩卷,目光熠熠。他瘦了些,更显精神。相比以前,气质有所变化,比起那时的志得意满,深沉内敛了许多,城府渐成。而外示人,却又是温和圆润的态度。

正阳道长失手,元哥舒可谓遭受重大打击,更是受到了父亲的猜疑。不过他毕竟不是那些绣花枕头的纨绔,心性坚毅,迅速调整反应过来,主动跪在父亲面前请罪,并自请禁足一年,在府中潜心读书,不理事务。

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也是表忠孝的心思。

元文昌当然明白,当即准了。说实话,对于此子,他期望甚高,自幼栽培。可惜后来元哥舒发展太顺,慢慢养出了些骄奢的气息来。经此一事,或许不坏。能让得元哥舒养气归元,沉下心来。

果不其然,几个月来,元哥舒的表现很让人满意。

元哥舒虽然自请禁足在府中,倒非完全封闭。不通外界的话,那和囚禁有甚分别?读书是好事,但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就是迂腐了,是埋头考科举的士子才会那样干。

他乃将门之后,豪强子弟,自有志向,因此并不需要通过科举往上爬。去考试的话,反而跌了身份,受到约束。

不过科举取士,自古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要想挖掘拉拢人才,还得关注科举。

今科金榜发布,元哥舒得到名单的时间甚快,早就获悉了。

现在,这份名单便整整齐齐地抄写着,放在书案上,抬头一看,便能看到。入目处,最为醒目的第一个名字:陈原!

“陈原!”

元哥舒念叨着这个名字,原本平和的神态变得狰狞,有杀机迸发。

读书静心,但有些事注定无法安静。

正阳道长圈养资粮,把人当猪,都是为了元哥舒。然而不知哪个环节出了岔子,他杀猪不成,反而身死道消。不管怎么说,在其中陈三郎定然脱不开关系。

道父一死,元哥舒便等于断了一臂,这口憋屈气,无论如何都平息不住。

正阳道长死得冤枉,陈三郎却是春风得意,连中三元,绝对是鸿运当头才具备的成就。

不用说,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气运,和之前正阳对其的放养促肥密不可分。

痛心的是,养猪成虎,使得事态变得不受控制。

每想到此,元哥舒便咬牙彻齿,夜不能寐。

“这笔账,不会一笔勾销;道父之仇,必要雪恨!”

元哥舒握紧了拳头,他目前最为顾忌的,就是父亲的态度,不知父亲对于这位新科状元是甚立场……

书房中,用过晚膳的元文昌一如既往地坐在椅子上审阅一些机要文件。书案上,赫然也摆放着一份金榜名单,上面陈三郎的名字还用红笔圈住,非常突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手里拿着的,便是一篇抄写下来的《岳阳楼记》。

读着文章,元文昌不动喜怒,看不出是甚态度。半饷,读完之后,放下文卷,目光隐晦,自言自语道:“龙君请饮,是甚意思?莫非真要应和皇帝的那道密旨不成?”

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权,元文昌手眼广泛,在京城中不知埋下多少眼线,情报发达,许多事情根本瞒不过。

“如此,便是造势了。哼,不过一介寒门士子,无兵无力,那势岂是凭空造得起来的?”

“不亢不卑,胸怀高远,倒是个人才。更难得年纪轻轻,便养气有所成,若能罗致麾下,当为助力。”

对于陈三郎,元文昌确实动了爱才之心。上次乡试的鹿鸣宴,他带甲前往,出对子考陈三郎,便存着这份心思。

“心向明月,希望明月能照吾。否则的话,莫怪老夫雷霆轰击,乌云扫月了。”

人才固然难得,但若不能为之所用,便是碍手碍脚的荆棘,当除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