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一百四十八章:最后一场,梦中一箭

斩邪 第一百四十八章:最后一场,梦中一箭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二月十五,长安有雨。一清早便淅淅沥沥下着,风细细,更添清冷,竟比前些时日下雪时还要冷几分,端是春寒料峭。

一骨碌地惊醒,陈三郎坐起来,见天色晦暗。

贡院考舍空间狭隘,角落处的火盆内,半盆灰烬,还有一些炭火不曾熄灭,闪露出红光,发酵着暖意。

紧一紧身上的衣衫,陈三郎站起身,躬着身子到脸盆那边,掬一把水扑打在脸上,冰冷清爽,精神为之一振,残余的困意一扫而光。

今天,是会试最后一场考试开始的日子。接连考过两场,体力精神损耗甚大,整个人像一张被拉扯到最大弧度的弓弦,下一刻,要么利箭激发,功成名就;要么就此绷断,前功尽弃。

这般考试,考的从来就不仅是本身才华。怪不得历朝历代,考场上折戟沉沙的才子名人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陈三郎坐回席间,过不多久,就有考场执事送来新的炭火,以及新的笔墨等物,还有今天的早饭。

几天下来都住在此处,吃喝拉撒全在数尺方圆,空气又不甚流通,室内散发着一股秽臭味。

陈三郎皱一皱眉,大口吃着早饭。俗话有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点臭味又算得什么?

饭后休息了两刻钟,考题公布,见时务策论的一道题目写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故曰:何者为道?”

此题有点玄乎。浑然不同过往。题中所问的“道”,实在是一个天大的概念。极为空泛。

陈三郎静静想着,霎时间觉得千头万绪。理不清个章程。他紧抿着嘴,就先磨墨,等墨好,思路还是有些纷乱,三番几次提笔醮墨,却无法落笔写字。

道可道,非常道,今圣上问道,道为何物?

常闻圣上慕长生。好静深居,进服丹药,以至于不理政事,致使天下局势纷呈,种下祸根。

那么,居其位而罔顾天下,岂是王道?

想到这,脑海灵光一闪,有了立题之意。当即挥毫,笔走龙蛇:

“……水木交运,山川崩竭,值天下之无为。尚有欲于羁绊。大则为鲸为鲵,小则为枭为獍。古有训:离离不绝,曼曼奈何?毫毛不除。将用斧柯……此道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岁峥嵘而将暮。实慷慨于穷尘……”

他写得畅快,笔锋流转,不见半点凝滞。

这一篇成,洋洋洒洒近千字,不用小半个时辰功夫。更为奇妙的是,仿佛与这篇时务策论产生了共鸣,脑海《浩然帛书》浮现,书页古朴,一行行字句有光华熠熠,真如“字字珠玑”般。

“痛快!”

当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掷在地上,低声叫道,可惜案上无酒,不能浮一大白。

该文直抒胸臆,笔锋耿直,针砭时弊,绝非寻常的颂歌颂德的文字。通篇看来,难免有激进冒失之嫌,说实话,存着极大的被刷落的风险。

毕竟说实话,容易得罪人。

这番与乡试时有所不同,乡试那一篇文章只是大胆地发表了个人见解,而现在这一篇更为鲜明,直接抨击了朝政。

陈三郎当然明白个中意味,但他没有更换的念头。

人这一辈子,会说无数的话,言辞成千上万,有几分真,有几分善,有几分美?其中多少话,说出去就忘记了的?

而有些话,一旦现在不说,以后也永远不会再说出口,形成于笔端了。

因为人最可怕的失去,便是锐气!

……

“啊!”

许珺突然惊醒,从床上坐起来,长发如瀑地披散,有一种慵懒的美意,两络垂于胸前,覆盖在惊人的凸起之上。她做了个噩梦,却不是关于父亲的,而是陈三郎。

在梦中,陈三郎高中状元,插花骑马,春风得意地与其他新科进士巡行京城。街道两边,观者如堵,无数民众鼓掌欢呼。

许珺便站着人群当中,见到了骑在马上的陈三郎,于是大声叫喊着他的名字;他若有所闻,顾盼寻找。就在这时候,一箭破空,从虚空飞至,准确无误地射中陈三郎的心窝……

飙出来的血,鲜红如花。

许珺失声惊叫,于是惊醒过来。

房间中的火盆,炭火早成灰烬,散发不出暖意。她觉得身上有些凉,伸手取过外套披上来,侧耳一听,淅淅沥沥,外面下着雨。

今天是二月十五,会试最后一场开考。

许珺已经知道陈三郎进入贡院考会试了。

这些时日,她在京城游走寻觅,寻找父亲行踪之余,也打探到关于陈三郎的音讯。

比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许念娘,陈三郎的下落无疑要明确得多。只要到云来客栈、腾达客栈等那几家客栈去问一下,不用多久便能获悉有价值的消息。更关键的是那一阵子陈三郎凭着一曲《水调歌头》大出风头,声名鹊起。要找起来,自然容易。

知道陈三郎已进入内城贡院考试了,许珺又是高兴,又是担忧。高兴的是,从一介考不得试的酸腐书生,成长为现在一州解元,这等荣耀,她替他高兴;担忧的是,这番会试,不知陈三郎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了等陈三郎考完试出来,许珺就在内城入口外的一间客栈住了下来。但不知为何,昨晚居然会做那么一个噩梦。

静静想了一会,想不出个所以然,她下床穿好衣衫,打开摆放在桌子上的包袱。里面是一些换洗衣服,一些杂物,以及剩下的一串铜钱。

只有三十八文钱了,这点钱在京城中吃一碗面都不能加肉,只能清汤寡水。

幽幽一叹,拿了钱下楼去。

“哎呦,许姑娘,你起床了,要去哪里?”

客栈老板娘正在柜台内拨打着算盘,眼角瞥到许珺的身影,赶紧跑出来问道。皮笑肉不笑,嘴里问候叫得亲切,实则含着戒备之意,生怕许珺跑了似的——许珺这三天都没交房钱,已欠下一贯多了。

许珺回答:“出去走走。”

老板娘干咳一声:“这个许姑娘,我知道你手头紧,可你也明白,我这是小本生意,讲究现钱……”

许珺面皮一红,一咬牙,忽而从身上掏出一物放在柜台上:“老板娘,这块玉我先抵押在你这里。过得几天,我有钱了,就会与你结算清楚。你放心,不会给少分毫。”

老板娘看见那玉,足有婴儿巴掌大小,色泽温润,极为精美,最为特别的是玉质中一团红晕荡漾,彷如是水波会流动。不禁眼皮一跳。她倒是个识货的人,拿起玉,仔细端详了一番,脸上顿时堆起笑容:“许姑娘客气了,你这么一个好姑娘,我怎么怕你赖账呢……你没吃早餐吧,快坐下,我让小二给你上碗面,记在账上即可。”

“不用了。”

许珺撑开一把伞,迈出门去。

望着她窈窕的身形远去,老板娘喃喃道:“此女究竟是甚来历,听口音,应该不是本地人,年纪轻轻的却孤身一人来到京城,据说是找人……”

突然脑海灵光一闪,眼眸闪露出贪婪的光芒,叫道:“阿海,你先照看店子,我出去一趟。”

拿了把伞,急急忙忙出门。半刻钟后,就来到一座院落前,大力拍门。

门开了,一个小厮探出脸来,见到是她,诧异道:“老板娘,你今天怎么来了?”

“废话少说,老爷在里面吧。”

小厮为难地道:“在是在……”

见他吞吞吐吐,老板娘冷哼一声:“不就是和狐狸精鬼混吗?你去叫他起来,说我有事找。”

小厮应了声,让老板娘到客厅坐着吃茶,他则到里面禀告去了。

一刻钟后,一人披着衣衫施施然出来,干咳一声:“五娘,你来了。”其长得富贵,不正是这一带的地头蛇人物,蔡老爷吗?

那五娘酸溜溜地道:“有了新人暖被窝,哪管旧人孤枕眠,你当然不想人家来了。”

蔡老爷哈哈一笑,过来将她搂住,一只右手轻车熟路地从下面探入,朔流而上,很快就握住一团温软,把玩起来:“晚上我就去客栈陪你。”

这五娘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倒还可人。

妇人轻嗔一声:“就懂得说话哄人。”

这对男女温存片刻,蔡老爷问:“你找我有事?”

妇人点点头,掏出那块玉来。

蔡老爷看见,立刻双眼放光,有些失态地一把拿过,爱不释手,惊声道:“暖玉,这是传说中的暖玉呀。”

妇人听见,也是惊喜交加:“你确定?”

蔡老爷沉下心来,再仔细鉴别一番,掩饰不住的狂喜:“错不了,这东西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佩戴于身,能让身体生暖,还能提神……”

妇人自言自语道:“怪不得她穿得单薄,本以为是没钱置办衣裳,原来是佩戴着宝玉不怕冷……哎呦,你抓疼我了。”

原来是蔡老爷情绪激动,手腕用大力了些,急切问:“这玉是从哪里弄来的?”

妇人将事情经过道出。

蔡老爷听完,一拍大腿,狂笑道:“合该我发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