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斩邪 > 第一百四十七章:秘法筹备,磨刀霍霍

斩邪 第一百四十七章:秘法筹备,磨刀霍霍

作者:南朝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3:34 来源:笔趣阁

(整理完毕,明天恢复两更。感谢书友“亲叫我沉默”的慷慨打赏!)

正阳道长回到院落的时候,身上落满了雪。一名汉子开门接他进来,慌忙帮其脱掉披风和斗笠,弄掉上面的雪。

“宋刚,吩咐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没?”

汉子恭谨回答:“已妥当,都放在后院当中了。”

“办得不错。”

道士淡淡地赞了一句。

汉子心中大喜过望,他是元家麾下鹰羽营的一名眼线,被安排在京城做事久矣。在天子脚下做钉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稍不留神注意,就人头落地。他最为期盼的便是将正阳道长服侍好了,立下功劳后,能调回扬州去。

正阳道长穿过前厅,进入后院,将摆放在那里的一个大包袱提起,再拐入侧院。

这小院子中种着数丛竹子,摆着十多堆石头,看上去有些芜乱,实则里面布置成一个阵法,不懂门径的陷进去,转到死都转不出来。

正阳道长闲庭信步,七弯八拐,眼前豁然开朗,已来到一个亭子内。亭中摆放石案,铺着蒲团。

他站在石案前,将那大包袱打开,拿出一件件的事物。

这些事物零碎而古怪,有黑狗血、有黑糯米、有一个猪头、有一瓶泛黄色的液体,另外还有七八种难以叫得出名字的东西。

诸多东西摆上石案,显然遵循着某些次序,并非杂乱无章。随便安放的。

一一摆好,正阳道长往袖间一掏。掏出三枚长钉。每一枚,足有四寸余长。黑黝黝的,尖端处泛出寒芒;钉子之后,又拿出一个人形木偶,身上穿着特制的小衣衫,面目描绘得栩栩如生,正与陈三郎有**分相似的模样。

最后,他从身上拿出的是一张符咒,以及一柄桃木剑。

符咒长达一尺,被画在一张皮革上。皮革泛黄,竟是人皮。

弄完这些,张口猛地一吹。

嗤!

原本石案上一口香炉内插着的三根檀香,无火自燃,发出淡淡的烟气,袅绕不散。

道士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嘴里喃喃说了些话,却含糊不清,无从分辨。

从今天起。他将不再离开,而是一直会坐在此处等待。

等待秘法施展的最佳日子!

那一天,不会等太久。

……

二月,北方的长安还有雪;而在南方泾县。春风吹拂大地,已吹绿了高山和河流。

开春季节,耕种的大好时光。野外一片忙碌。

河神庙一带的大片水田开始翻土灌水了,十多条健壮耕牛在人们的驭使之下。“哞哞”地叫着,拉着犁具干活。

这些耕牛是在周何之的主持之下。花费高价购买来的,母多公少。这样能通过交配,生下牛犊子来。

在农业社会里头,耕牛十分昂贵。某些时期,宰杀耕牛甚至属于犯罪的行为,会被抓捕坐牢。

为了买到这些牛,周何之可是费了不少力气。

现在,他站在坡地上,看着这一幅农忙景象,不由露出一抹笑容:各种事宜已渐渐上了正轨,蒸蒸向上,等陈三郎从京城归来,他老周也算不辱使命。

忽而将视线放到后面的山林处,见一座道观拔地而起,非常显眼。

“逍遥观!”

这是根据逍遥富道要求所建立起来的一座道观。

道士要求不少,指手画脚的,根据设计蓝图,周何之计算了下,发现造价不菲。当其时他心里暗暗叫苦,很是头疼。钱粮本就捉襟见肘,不甚够用,再用这一笔银子建造道观,那么其他几项事务都得停滞住,没钱搞了。

周何之小心翼翼地跟逍遥富道商议,问是否能缩减些道观规模。道士横他一眼,直接抛出一包金银来,非常有高人风范地道:“书生给地方本道建筑道观,我却不愿再花他的钱,欠下偌大人情,日后相见,抬不起头,不好说话。”

见着金银,老周眉开眼笑,一竖大拇指:“仙长高义。”

有钱好办事,请了十多工人,一个月时间就将道观建造起来了,又添置了各种家居摆设,供了神像,正式开张,接受百姓香火,居然还很是旺盛。

见状,河神庙那边的哼哈二将看着眼热,忍不住到敖卿眉那边诉苦。小龙女斥道:“公子安排,自有道理,轮不到尔等聒噪,安分守己即可。”

两妖将没法,悻悻然回到河底水潭下。

开耕播种,事关重大,陈王氏也带着小翠华叔过来察看,见到农人们井井有条,积极性高,心中便欢喜。陈三郎已经说了,等山麓下的庄子造好,全家都搬迁住进里面去。

黄昏时分,陈王氏带着小翠返回县城。

得得得!

忽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见着数骑人马赶至。骑士扬手亮出一枚令牌,守城门的兵丁看到,赶紧肃立,让他们骑马驰骋进去。

陈王氏和小翠让到一边,妇人嘴里说道:“这些是什么人,怎如此跋扈?”

小翠道:“夫人,可能是府城来的人吧。”

陈王氏“哦”了声,也就不理会。

却说那队人马径直来到衙门外,翻身下马,将马拴在外面,大踏步进入衙门。有官差要上来询问,当见到对方手中所持的令牌,立刻不再吭声。

很快,这队人便来到泾县县尊卢大人面前。

事先卢大人已得了音信,此刻衣冠端正地来迎接,态度恭谨。

队伍领首者是个粗壮汉子,左边脸颊一道刀疤,颇为狰狞,他略作寒暄,递过一封密信:“卢大人,这是公子的亲笔书信,你且看好了。”

卢大人接过,拆开,慢慢看起来,脸上浮现一抹古怪的神色:公子,果然要对陈三郎一家大小下手了……这封信,只是打招呼,并不用衙门的人出手,以免招摇,引起民议。动手的另有其人,却让衙门到时装聋扮哑……

看完信,他又将信还给粗壮刀疤汉子,拱手道:“公子的意思,下官明白,但请放心。”

刀疤汉子点一点头,忽而又问道:“还有一件事,是公子嘱咐下来的,颇为重要。泾县之中,可曾发现红鲤鱼?”

“红鲤鱼?”

卢大人一怔,不明所以,抬头见刀疤汉子目光炯炯,莫名心一慌,只得含糊回答道:“据下官所知,泾河水中,间或有些红鲤鱼出没……不知公子要找红鲤何用?”

刀疤汉子眼眸闪过失望之色:“不该问的,不要问,反正如果发现有古怪的红鲤鱼,一定要禀告给公子知晓。”

“明白。”

卢大人不敢多问,只是心里嘀咕:古怪的红鲤鱼,何谓古怪?完全没有个衡量判断的标准。

说罢,刀疤汉子带领手下离开。

卢大人原本还想问他们要去往何处,住在哪里,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该问的,不要问,祸出口出。

目送一干人走出衙门,卢大人叹息一声,突然问旁边的一个心腹手下:“阿九,今天是什么日子?”

那阿九回道:“大人,今天是二月十二。”

“二月十二?”

卢大人念叨着,低声道:“那么今天便是会试第二场开考的日子了。”

阿九心里纳闷,搞不懂大人为何突然间扯到会试那边去了。会试可是在京城长安举行,天南地北,完全不同地域,难不成大人想起他以前考会试时的遭遇了?据自己所知,这大人并非进士出身,而是一个举人,完全是走通元家的门路,才当上泾县县尊。

或者说,是元家需要这么一个县尊来泾县主持,所以才找得卢大人来。

不该问的,不要问。

阿九很好地执行着这个官场规则,默然侍立在边上,仿佛一尊木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