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一百零九章:及时雨

秦歌一曲 第一百零九章:及时雨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16 来源:笔趣阁

嬴虔拍掌,哈哈大笑,道:“好,拼了,就不信,我老秦人还干不过这些个蛮夷!”

“咋个钻这个空隙?”景监齐声急问。

嬴渠梁顿了一顿,然后道:“这一战非同小可,不能有一点的大意,所以,这一战一定要小心,我大秦现在已经到了最最危险的地步,想要打,就要西戎先行动手才可以,他们不动手,我们就动手,本来没事的西戎会整个乱起来的,我们要打首脑,但不能让这件事波及到其余,那会完蛋的!”

“我意,大哥立即秘密调动东部兵力,向西开进到戎狄区域的大山里隐蔽。戎狄不动我不动,戎狄若动,我必先动,且必须一鼓平定。同时,景监立即携带重金到魏国秘密活动,至少拖延其进兵日程。只要打破任何一方,秦国就有了回旋余地。”

嬴渠梁喘了一口气,“假若大哥西进期间,六国万一进兵,那就只有拼死一战,玉石俱焚了。”

嬴虔霍然起身拱手道:“给我三万铁骑,嬴虔踏平戎狄!”

“不,五万!不战则已,战必全胜。” 嬴渠梁咬着牙加价。

景监沉吟道:“君上,东部太空虚了。我们只有五万骑兵哪。”如果,这五万人一起出动,而东方六国有一国动兵,那么,大秦就完了,栎阳就会守不住了,这对于秦国国君嬴渠梁来说,当真是最最耻辱的事。

秦献公把都城立在栎阳,没事,可到你这里,却丢了栎阳,这脸还不够大的么?

嬴渠梁摆摆手,慨然道:“老秦人尽在东部,嬴渠梁也是百战之身。存亡血战,举国皆兵,何惧之有?”说完,回身到书架旁的一个铜箱中捧出一个小铜匣打开,双手郑重的递给嬴虔:“左庶长,这是上将兵符。”

嬴虔双手颤抖着接过青铜兵符,两眼含泪,竟是哽咽出声。

作为统兵大将,他自然知道这上将兵符意味着什么。

它是只有秦国国君才能使用的无限制调动全国兵力的最高兵符。

三百年中,只有秦穆公曾经有一次将它交给了荡平西戎的统帅由余。

而今,年轻的君主将上将兵符亲自交到他手,无疑是将秦国的生死存亡交给了他。

而这位年轻的弟弟,留给自己的却是孤城一片和准备最后一战的悲壮。

老秦国有这样的国君,嬴虔有这样的兄弟,岂能不感奋万端?

可对嬴渠梁来说,这是最无奈的事。

他只能这样做,对于秦国来说,一个安稳的后方更为重要。

而在秦国已经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步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嬴虔抢夺君位,抢这个烂到家的国家,对嬴渠梁来说,也许反而是一件好事。

君臣三人心里都清楚,秦国虽然有十万军队,但半数是步兵和老旧的战车。

只有这五万骑兵是由清一色老秦人组成的精锐铁骑。

在战国初期,笨重的车战已经渐渐隐退,快速灵动而又有一定的战斗力的步兵渐渐成为最有战力的新兵种。

魏国就是实证。

但问题在于,步兵的强大,是要经过一定的训练的,没有训练的士兵,还不如一群狗。

可步兵一旦训好了,立时威力无穷,大魏国横行天下,战遍了列国也没有对手,凭着的是什么?还不是那精装的重甲武卒!当年的阴晋之战,整整五十万的秦军竟然败在了区区五万的魏国武卒之手,这是何等的威力。

可是,步兵的训练,是要一定的时间,还有足够的钱粮的。

这一点对于秦国来说是很能难做到的,特别是钱粮,秦国的国力是做不到脱产军人的。

所以秦国另走新路,大力发展骑兵。列国也有骑兵,骑兵的主要战法,就是快速的步军。

比如说魏国的士兵,往往就是骑着马赶路,然后下了马来战斗。

你也许觉得这很怪,但这却是当时最最正常的事了。

而秦国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大力发展骑兵,因为秦国发明了骑士剑法,也就是骑在马上,利用马的高度,由上而下的劈斩,这是秦国拉近与东方国家的一个法门。

可纵是如此,这些秦骑兵也不是那么好得的,因为当时没有马蹬和马蹄铁,士兵骑马全凭着自己的本事,也就是两条腿夹着,,不行的,也是在马的身上绑一条布带子,好方便上下,就是如此,所以骑兵的战力不能全面发挥。

骑兵的武器是铁剑,长短一般在三尺左右,锋锐轻捷,便于集团冲锋格杀。

在少梁之战后,整个秦国本来只有三万骑兵,后来又经过休整,现在可以说有五万了。

但如此说,把这批军力全数开赴陇西,那么,秦国东部只剩下千余辆老旧战车和两三万步卒,一旦强敌入侵,后果何堪设想?然则面临两面夹击的绝境,不这样孤注一掷,西部叛乱东部大战,后果又何堪设想?

正自此时,天边隐隐电闪,轰隆隆一阵闷雷从屋顶掠过,细密的雨滴打在书房窗棂上唰唰做响,犹如万蚕食桑,又如清风过竹。

景监一惊,“老霖雨?不好!”他闪过的念头是,道路泥泞,数万骑兵何以行军?

嬴虔却是眼睛一亮,大步走到廊下。

仰望夜空,但见云厚天低,栎阳城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唯闻天地间无边无际的唰唰雨声。这种雨声,不急不缓不疏不密不间不断,其徐缓舒展有如上天撒开一幅细纱覆盖大地。

这是恍若春雨却又比春雨更厚实的初夏之雨,正是关中年年难免的四月老霖雨。

其时春耕方完,播种已了,上天的绵绵细雨来得正是妙极。

它既不是能够冲开地皮暴露种子的暴雨,又能够徐徐滋润土地彻底消解春旱,堪称关中大地的时令好雨。

渭水平川,撒种皆收,正是因了这种天下难觅的风调雨顺。

每年四月初,秦国民众都要祈祷这一场霖雨及时降落。

不想今年的老霖雨来得竟是比往年早了半个多月,确实是有点儿异乎寻常。

嬴虔仰头望天良久,猛然间竟仰天大笑。

嬴渠梁泪水盈眶,大步走到院中向黑沉沉的夜空深深一躬,“上苍有知,若秦不当灭,嬴渠梁当永不负天。”刹那之间,景监恍然大悟,激动得冲到庭院中双手向天挥舞,“上天啊,好雨!秦国有救了!”

君臣三人同声大笑,一任绵绵细雨将他们淋个透湿。

这场早到的老霖雨当真抵得上千军万马。

它既迟缓了六国进兵的时日,又给了秦国五万铁骑一个秘密运动的绝佳机会。

大雨连绵的日子,任何一国的骑兵和步卒都不会做长途跋涉,更别说笨重的战车。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在于,粮草辎重的跟进是根本无法解决的。所以,雨季不用兵几乎是整个古典战争时代的铁则。隋末唐初,李唐军进军长安,遇上了连绵的大雨,李渊甚至有了退兵回太原的想法,可见雨天对军队的影响了。

非止如此,还有弓箭,皮甲,铁器武器等等,哪一样不受到影响?

然而秦国面临生死存亡的两面夹击,这场连绵霖雨却成了最好的掩护。

老秦人是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代的戎狄海洋中杀出来的部族,其勇猛剽悍与顽强的苦磨硬斗是天下所有部族都为之逊色的。

那时侯,汪洋大海般的蛮夷部族从四面八方包围蚕食中原文明,若非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中原文明将被野蛮暴力整个吞没。

正是如此,孔子才感慨的说,假如没有齐桓公,中原人都将成为袒着胳膊的蛮夷之人!

其时戎狄部族和东方蛮夷气势正旺,他们剽悍的骑兵使中原战车望而生畏。

虽然是依靠一百多个诸侯国同心结盟最终战胜,却也使中原诸侯大大的伤了元气。

但就在那血雨腥风的数百年间,秦部族却独处西陲浴血拼杀,非但在泾渭上游杀出了一大块根基,而且在戎狄骑兵攻陷镐京时奋勇勤王,以骑兵对骑兵,杀得东进戎狄狼狈西逃,从而成为以赫赫武功立于东周的大诸侯国。

老秦人牺牲了万千生命,吃尽了中原人闻所未闻的苦头,也积淀了百折不挠,傲视苦难的部族品格。嬴渠梁和他的臣子们都知道,雨天行军对于山东六国是不可思议的。

但对于老秦人却是寻常得紧,而且目标就在本土之内,根本不用携带粮草辎重,沿途城池便可就近取食。以秦军的耐力,旬日之间便可抵达陇西大山。

如果战事顺利,秦军班师之后便可全力防范东部,由两面受敌变为一面防御。

这就是一场老霖雨将要造成的战事格局。

左庶长嬴虔冒雨匆匆走了。

他要立即调兵遣将,当夜便要派栎阳城的骑兵以千人队为单位陆续上路。

斥候要出动,粮草使者要出动,兵器马具要检查,行军的秘密路线要确定,集结地点要预先警戒等等等等,事情是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嬴虔第一次以左庶长之身担任全军统帅,身边没有久经锤炼的一班军务司马,事无巨细几乎都要他一个人独立决断了。

“君上,能否给左庶长派出一个副将?”景监轻声道。

秦国公重重的叹息一声:“有当然是好,可人在何处呢?你倒是堪当此任,可又派谁做秘密特使呢?子岸也可,可这骊山守将又派谁呢?你不见政事堂一班大臣,青黄不接,文武不济,有几个堪当大任的人哪?无法之法,只好勉力支撑了。好在五万骑士久经战阵,统军大将或可顺当一些。”

景监一阵沉默,拱手道:“君上,我也去准备了。若无意外,我当后日出发。景监告辞。”

秦国公微微一笑:“景监呵,你这不能露面的秘使可是个用心思的活儿,我倒想派个帮手给你,如何?”

“景监谢过君上,但不知何人为副使?”景监很是兴奋。

“别忙,不是副使,是个帮手。人嘛,我还得想想。”年轻的君主露出罕见的神秘笑容。

景监也不由自主的一笑,却也不好再问,便告辞而去。

天地苍茫,细雨霏霏,清晨的栎阳城竟是秋天般的冰凉。

虽是下了雨,但是永寿县令李格还是来了,他是飞马来的,但他的马在城门外十里就倒毙了,所以,这位县令大人是乘着农人的驴车进城的,不说别的,衣服就湿得发出霉味儿。

李格只是一个读过一点书的东方士子,因为误会到了秦国,在不知不觉下,当上了秦国的官,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但却尽职尽责。

一听到嬴渠梁的命令,这位县令大人就来了,一点打折的也没有。

“臣李格,拜见君上!”

“起来吧……”嬴渠梁虚扶一手,李格站了起来。嬴渠梁道:“我听说,这次赵国坐间是定戎令刘羲拿下的?”

李格点了点头道:“正是,有没收的财物为证,那些财物在后面,当要一两天后才道,我把他们并成了牛车,一发儿拉过来。”

嬴渠梁笑了,他指点黑伯拿出了一点小吃给了李格,看着李格进食,方始道:“刘羲出了多少兵?”李格想也没想直接道:“八十,但动手只用了五十……”他抬起头:“当时臣听了也不大信,就问了当地的百姓,有很多人是在连上看见的,只有五十个小兵动手。”

嬴渠梁反问道:“五十个小兵可以拿下那一百名赵国武馆里出来的剑手吗?”

李格道:“按理不能,但他做到了,臣也是怀疑,才又下乡多问了几遍,不然,臣也不敢信。”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