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一百零八章:西戎之乱

秦歌一曲 第一百零八章:西戎之乱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1:16 来源:笔趣阁

“雍城令……那是嬴山……”公孙贾道:“你要见他,是何事呀?”

刘熊道:“当然是奴隶事,我族人少,前后不足千人,最要的是奴隶,但对于我族来说,最好是小孩子,大人让我对雍城令大人说一声,让他帮忙选十岁左右的孩子,好充我部族。”

公孙贾讶然道:“贵族不及千人,也要渡河北上?”

刘熊顿了一下,道:“是,主人定兵三十,小人等不敢怀疑主人,想来主人定有深意。”

公孙贾道:“原来如此,也好,我想以刘羲的大才能,是一定可以办成的。”

公孙贾点点头,一拍手,家老出现,公孙贾道:“去,把小奴叫来。”

那家老一怔,但旋即出去,不一会,回转过来,带来了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

这女孩当真是可爱,却是一副死板的样子。

“她叫阿奴,是我精心**的一名女奴,你路上给她随便吃点东西,对了……”公孙贾说着,叫人拿来竹板,在上面用笔写了一句话,然后给刘熊道:“这是给你主人的,他看过之后,就明白我的好意了。”

刘熊怔了怔,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事实上,刘熊已经经过了猗大的**,知道贵族之间,互赠美婢,是件很正常的事。当下,刘熊道:“如此,刘熊代主人向大人先谢了。”

当刘熊走后,公孙贾才露出了肉痛之色,对家老道:“去,再给我找一个如阿奴这般的女孩……唉……一下子送出去,还真是舍不得呢……”

家老神色古怪,心里暗自道:“你既然舍不得,为什么还要送呢?”

公孙贾看了明白,心道:“我之用意,你岂能明白?刘羲缺钱吗?不然,所以我当然要拿能打动他的东西才可以,只是,如刘羲这样的人,哪有正常的东西能吸引他?当然是要用奴儿了,如奴儿这样的女孩我还可以再教出来,但能让刘羲看中的可就少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中的《小雅》,也是歌,正由独孤夫人缓缓的唱着。

自打交出了那全部的财宝之后,独孤夫人心痛无比,所以只好这样在秦献公的灵前唱歌诉苦,但苦之为苦,如何是这般能诉得尽的?

从政事堂出来,秦国新君嬴渠梁的心头一片的沉重。

听了母亲的歌,他的心如刀绞一般,但那又如何?他能做什么?

嬴渠梁再也忍不住,他匆匆忙忙出了国府,叫出了他的马队,上了他自己的马,飞骑冲出了栎阳,到了效外之地,嬴渠梁一声怒吼,大叫着飞上了山破。

“啊————”嬴渠梁发出撕心的怒吼。

国耻,真正的国耻,第一次从周王室借粮的人回来了,但从表面上来看,周王室也认为秦国很有可能过不了这一关,所以暂时的拒绝了秦人的借粮要求。周王室表示,如果秦国能渡过这次的难关,那么才会考虑借粮。

连与秦国最为交好的周王室也瞧不起秦国了,可想而知,秦国落魄到了什么地步。

但嬴渠梁能怎么办?秦献公死后,就只留给他这个破碎的山河。

府库空空,兵甲不足,国中征民也是以老少为主,可以说,就算嬴渠梁想打,也没有足够的兵打,就算是给他钱粮,他的兵也是不足,兵不足,钱不足,粮也不足。

秦国新君深深的感觉到一股子绝望,但纵是如此,嬴渠梁也有决心改变这一切。

但问题是,他受不了母亲的那歌声,那是妻子等待长久出征的夫君归来的一首歌儿,小时侯,嬴渠梁不明白母亲为何总是唱这首让人直想哭直喘不过气来的歌儿?

当他后来跨上战马挥动长剑冲锋陷阵归来时,他终于听懂了母亲的歌儿。

奇怪的是,公父战死后,母亲不唱这首歌儿了。那时侯,嬴渠梁依然不懂母亲的心。

这一次,年轻的国君觉得自己终于懂了——母亲的心田犁下了那么多的伤口,却要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博大温暖的胸怀。身为人子,嬴渠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愧疚。

“啊————”嬴渠梁发出第二声大吼,这让他的心里到底缓和了不少。

不愿多想,又不能不想。年轻的国君在寒凉的晚风中竟是不能自拔了。

猛然,一阵急骤的马蹄声惊醒了他。一回身,见景监已经丢掉马缰疾步爬上高坡。

嬴渠梁心中一惊,莫非六国发兵了?

景监上坡站定,气喘吁吁道:“君上,原来在这里……北地永寿县令李格遣使急报,赵国一队商旅越过永寿,从我北部穿过,想向陇西戎狄部族聚居区进发。当地秦民发现他们不正常,向定戎令刘羲报告,定戎令刘羲带兵甲八十,抓住他们全部,严刑拷问,下得知,其中一人是赵侯亲族赵成,护卫武士也是赵氏武馆的高手,意图在我们这里引发戎狄之乱。定戎令刘羲将他们全数击杀,但放过了赵成,不过赵成也不得好,给灭绝眼舌耳,断尽手足筋,也好让赵人知道我们秦人的厉害……还有,所得的百车财物定戎令刘羲也大部上交国库……”

定戎令刘羲!嬴渠梁心中暗哼。但下一刻,他就黯然了,的确,刘羲是他的杀父仇人,但问题是,刘羲虽然是他的杀父仇人,但这一回,却是的确的帮助了他。

不说刘羲劫住了那些赵国密间,光是那些车的财物,就可以大大的缓和国府的空虚。

可是,难道就因此而不杀刘羲吗?

“君上?”景监小心翼翼地说。

嬴渠梁回过头,道:“景监,你知道那个定戎令刘羲是什么样的人吗?”

景监笑道:“是这样,我也是才知道的,听说他派人在前两天送来了一千金,这才算是凑齐了万金之数呢。现在又得知,他手上训出了一支军马,灭杀了赵国百名剑手。”

嬴渠梁听到这里,顿时怔住,道:“等一等,你方才说什么来的?”

景监正要说话,嬴渠梁道:“对了,是那句,你是说,赵国密间有百名剑手,是赵氏武馆的剑手,可定戎令刘羲出的兵数是多少?八十?八十人可以拿下百名剑手吗?”

景监道:“可是,我听说,这位刘羲是位能够一力搏三百的勇士,这样说来,在八十手下的帮助下,拿下百名剑手,也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嬴渠梁断然道:“这话不对,以那个刘羲的性情,他令可亲自动手,击杀那些赵人,也不会让自己的手下出手,除非他可以确定他的手下有一定的战力,损兵有一定的限度,不行,这件事还是要问清楚,黑伯!”

老内侍上前道:“君上……”

嬴渠梁道:“速去亲请永寿县的李格来见本公,不要惊动太多人。”

黑伯应声,上了马,立时就出发。嬴渠梁知道,以这样的速度,怕是在明天,就可以见到李格,到时,刘羲是怎么出手的,就可以弄清了。

想到这里,嬴渠梁道:“走,我们回府商量,看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关系到西戎,还是要问问我大哥嬴虔的意见呢……”

两人相并而回,不一会,就叫来了嬴虔。

虽然东方各国一直等着打仗,可大军调集,却并没有进入秦境,骊山大营也是一片的平静,整个秦国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环境。一方面,六国嚷着分秦,但同样的,他们表现了一种极不合作的态度,都屯兵聚奇,谁也不肯先一步发兵。

大魏国组织了这次的会盟,但问题是大魏国并不会想要第一个出兵,他是想要别国动手。可是这些国家一个盯着一个,谁也不好先行动手。都怕自己出了兵,到头来给别国占了便宜。

要知道,兵力是分秦的保证,如果在攻占大秦国费去了足够的兵力,那么谁还会把国土分给你?反过来,下一步就是分这个损兵最多的国家了。

战国时代,尔虞我诈,谁能信得过谁?今天与这个国家好,明天和那个国家好,谁和谁是铁交情?别看韩赵跟在魏国的身后,但事实上,这里面最恨魏国的,除了秦国,就是韩赵两国了。魏国的强大,对这两个国家的危胁才是最大!三家分了智国,又分晋地,没得分了,就是三国互吞了。

对此,子岸先一步到了骊山,同时,骊山本也就离栎阳不远,所以不必要长在骊山,一旦六国动起来,那再赶到前线,也不迟,实际上,在栎阳,其实就是前线。

嬴虔大步进入国府,在府内,他与国君见礼。

现在的嬴虔是左庶长。庶长是执政大臣的意思,秦国先后曾经有过大庶长、左庶长、右庶长、驷车庶长等不同设置。掌军事的大臣为“威垒”与“帅”。掌国君护卫的将军为“不更”,掌外事的大臣为“行人”等等。

唯一的例外是秦穆公将百里奚的官职定为“相”,大约因为百里奚是东方士子而用了一个东方执政大臣的名称。直到现在,执政大臣仍然叫左庶长。

秦献公时期,有了“大夫”的设置,但职劝依旧很模糊。譬如甘龙是上大夫主政,同时又有一个执政的左庶长,事权自然就多有纠葛。

其实天色已经黑了,黑伯添了灯油,盖好灯座上的大网罩,便轻步退出,静静的守在门外阴影里。秦国公拿出了一鼎汤饼,众人取过分食,把肚子缓了一缓。

景监首先向左庶长嬴虔报告了永寿令的急报,秦国公又讲了自己的推测判断。

嬴虔听完,竟是阴沉着脸没有说话。半晌,他起身走到书房的大图前,用手中短剑敲着秦国西部,又划了一个大圈道:“戎狄部族三十四支,聚居在泾渭上游六百里的河谷山原。”

“自先祖穆公平定西戎以来,戎狄部族除部分逃向阴山以外,大部成为秦国臣民。”

“自那时起,老秦人逐步迁到了渭水平川,将泾渭上游河谷全部让给了戎狄部族定居。”

“两百多年来,由于我们的温和手法,西部戎狄一直没有滋生大的事端。”

“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代一百余年,荒疏了对西部戎狄的镇抚约束。”

“公父二十年,又忙于和三晋大战,也无暇顾及西部戎狄事务,又将驻守陇西的三万精兵东调栎阳。如此一来,西戎各部族和国府就有所淡漠疏远。”

“但好在的是,赋税兵员年年依旧,并无缺少。”

“就说我大秦十万大军中,目下还有三万余名戎狄子弟。从根本上说,戎狄部族不至于全部大乱。但是……据我带兵驻守西戎时所知,戎狄部族有五六支原来在九原、云中一带游牧,和燕国赵国关系甚密。”

“要说永寿令的所言……是绝对有着很大的可能的。”

“因为现在的西豲部族有十万以上,青壮当有三四万之多。可以说是最强,狼主谭云也自号为王,野心毕露。和燕赵来往也从未间断。”

“不仅止如此,西豲如果一反……那么……阴戎、北戎、大驼、义渠、红发都有可能动乱起来,只要西豲挑头……”

听了嬴虔的话,嬴渠梁脸色发白,好一会才咬着牙道:“他们大约有多少人口?多少兵力?”

嬴虔道:“公父献公生前曾下令实行户籍相伍。那时初查,六部族人口大约在三十余万。兵力不好说,戎狄部族从来是上马做兵,下马耕牧。若以青壮年男子论,当有近五万不差。若他们真要打,阖族一起,再招散户部族,十万人唾手可得!”

嬴渠梁大是皱眉,沉思不语。栎阳城箭楼的刁斗之声清晰传来,听点数,已经是三更天了。“二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嬴渠梁终于抬头问话。

“六国在西部策反,委实狠毒。西戎若乱,我们不打不行,打又力不从心。目下秦国的兵力分散在东部四国的边界,若集中西调,又恐六国乘虚而入。”嬴虔沉重踌躇。

景监也是忧心忡忡,“我,一时间也没有主意。”

“咚!”的一声,秦孝公一拳砸在书案上,霍然起立道:“不怕!我们也来利用他们的空隙,走一步险棋。”

他大步走到地图前,“你们看,六国在函谷关外等待。西部戎狄纵然叛乱,必然也有等待六国先动之心。戎狄毕竟较弱,很怕被我军先行吃掉。况且急切间他们也难以一齐发动。这就有一段两边等待,谋求同时动手的空隙。我们目下就要钻这个空隙,且要迅雷不及掩耳!”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