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歌一曲 > 第四百七十六章:君臣相益

秦歌一曲 第四百七十六章:君臣相益

作者:老实人12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3:27 来源:笔趣阁

拖了足足一个月,秦国好不容易积下的军粮,竟然一下子就用去了一半!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嬴渠梁向前线下达了,用前线的粮。在这里,战斗力最差的北地大营,反而靠着渭南的粮草,平平静静。一来他们本来就是驻守这里的,二来他们又没有给调动,消耗的粮草更是少。可嬴虔、子岸、子之、车英都是要靠国府来供粮的,于是嬴渠梁就下达了一道命令,让嬴虔向当地进行征粮,因为嬴虔的军队最多。相反,子岸、子之、车英都可以得到北地大营的支持,但这也是不行,最多两个月,就完了,嬴渠梁深深的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别的,就是退军!但,如此无故而退,他这个国君什么面子都没了。

风轻轻吹了起来,嬴渠梁和卫鞅一起出巡,视察各地的工作,借着这次视察的名目,到云阳去。因为云阳靠近东骑,方便他想办法。看着田地里百姓劳碌的样子,这让嬴渠梁心里觉得好受一点。忽然耳边传来了大响,似是一阵风吹了过来,是香风。荧玉和小狐两个女孩儿一身鲜红的女装劲衣,束着手腕提着猎弓,在她们两人的身边,大红的披风随风飘摆。测试文字水印1。

两个女孩身上的衣服都是东骑的东西。自打小狐给拘在了秦国之后,时不时的,东骑就会把一些东骑饰物拿过来给小狐,往往有的时候会一送两,比如说送衣服,借口是给小狐换着穿,但小狐显然不会这样做,她的身材和荧玉十分近似,两个人的衣服都可以互穿着玩儿。但是问题在于,荧玉身上可穿的新衣乏善可陈,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小狐拿出自己的衣服给荧玉,反正她收到的衣服饰物都是两样的,给荧玉一样也不奇怪。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两个女孩在私人的关系上好得和一个人一样。

看着荧玉欢笑的样子,嬴渠梁的心情更加的难过。他知道,荧玉是一个喜欢红衣的女孩,但可怜的是,她只有一套红色的凤凰织纹的女武服。所以明知道小狐老是拿着那些东西贿赂荧玉,他也是说不出话来。当荧玉策马过来,那英姿飒爽的样子让嬴渠梁的眼前一亮。

女孩脸一扬,虽然黑却秀气的面孔一下子露出一口雪白牙齿的笑:“二哥,我和小狐到山里去缩营玩了!” 嬴渠梁叹道:“又是玩,你这丫头,你算算,你自打……你都玩成什么样子了!”荧玉脸一收,道:“那你放小狐回去!”这句话是小声说的。测试文字水印7。她也是明白小狐心里的苦,有时,两个女孩在一起睡觉,她满耳里都听见小狐的轻呼,还可以见到女孩脸上在梦中流下的泪水!每每发自东骑的一封信都让小狐珍藏在自己的怀里,看了又看,有的时候,还要流泪。

最深的情莫过于相思,相思的情最是愁苦。荧玉不是一个冷心肠的坏女人,她的确是对北信君没有好感,可是话说回来,看小狐如此为情而伤,身为一个女人,荧玉也是觉得感同身受。自打小狐到了秦国后,虽然秦国给了她很多的自由,但没有给她最大的自由,时时刻刻,都有一支过百人的骑兵队伍盯着她,不让她回国。在这种情况下,荧玉也想尽一点力。在嬴渠梁的面前,说放小狐回国,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测试文字水印5。

这一次也是不例外,而且这一次嬴渠梁表现的更干脆,他干脆转过了身去,离开了。

荧玉把柔薄的嫩唇咬的发了白,一扯马缰,回身对小狐道:“我们走!”重重的用马鞭在马股上一击,立时飞出。小狐压下了几欲滴出的泪,眼睛都红了,她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策马而去。在她们的身后,不说话的一百大秦精骑兵飞马跟上,不疾不离。

卫鞅看着一切的离去,却是没有说话,他深深的知道,由于自己和北信君的关系,所以在此要慎重,他可不想让自己的执政大业就此消散。嬴渠梁到了卫鞅的身边,道:“看来明年一定又是一个丰年!左庶长,你居功至伟呀!”卫鞅在一片的沉默后,却是摇了摇头。

嬴渠梁奇道:“左庶长,还有什么不对么?”卫鞅道:“我们今年有大收成,是因为我们由于前时的伤农,而制定出的一系列减免赋税的办法,因为减免了赋税,百姓才会愿意勤于农耕。但是……”他说到这里滞住。嬴渠梁立时道:“左庶长,有什么不能说的么?”卫鞅道:“我怕说了是白说。测试文字水印2。” 嬴渠梁哈哈大笑了起来,道:“一切为了秦国,左庶长觉得嬴渠梁是那种听不进人言的人么?”卫鞅顿了一下,才道:“君上,请随我来。”

两人现在都是微服,又隐退了护卫的军士。在百姓的看来,两人似一游学的士子一样,都是年青人。一黑一白,相得益彰。见到如此风茂的人来到了田边,农人们都停了下来。

卫鞅揖上一礼,从农人中走出了一个老人,躬身还礼。卫鞅为人当官刻薄,但对人还是可亲的,上前道:“老人家免礼!”老人怕自己身上的脏沾上了卫鞅的白袍,立时直起了身子,道:“两位远客?”卫鞅笑了一下,道:“我二人是游人路过,老人家,看你们正在忙呢?”老人呵呵笑了起来,道:“我们这两年减赋,国府啊,鼓励耕种,我们就想趁着这两年多打些粮食哩!” 嬴渠梁道:“老人家,两年后不种了么?”老人笑道:“种还是种,但两年后,恢复了税赋,种的粮啊,都不是自己的了……” 嬴渠梁微微一怔。测试文字水印9。

卫鞅道:“老人家,现在的赋税是多少?”老人道:“我们村减免三成的赋税,十亭粮,只要交两成哩!”说着,干桔子皮似的老皱脸上就展光似的开了花。其实少交三成粮,落下的粮也并不多,但实究起来,却可以让他们在第二年里过得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如果省着,两年后,他们至少有三四年的好日子过,但是,这里舒舒服服,轻轻松松是指百姓的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上山刨食。古时山上有很多大兽,上山刨食不是不可以,但很大的程度上,就连猎人也不能自保自己的安全,要冒生命危险的。百姓的穷苦,就在于此了。

卫鞅笑了,道:“如果是以国府正常收粮,能省下多少粮?”老人苦笑了一下,道:“那还能剩下多少?不上山,就不够吃哩,好在我们村子里小伙子多……”说到了这里,他回头,在他的身后,那几个所谓的“小伙子多”是指十三五岁的男孩!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在古时,男孩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要一起为生活所想办法,在日本战国时代,武家的男孩到了十二岁也就可以上战场了!君不见电视《新大秦帝国》里开篇中,小孩子杀人不也一样可以的么!那虽然是电视,但在历史上,这却是真实的。测试文字水印4。所以虽然小孩,但一样可以面对生活了。

似是为了刺激嬴渠梁,卫鞅又说道:“老人家,国府的新法知道么?”老人点头,道:“知道哩,新来的云阳令已经说过了三回哩。”卫鞅道:“那老人家,你知道多打粮,是可以受爵显的么?”老人“嘿”的叹了口气,道:“老汉俺啦没那个命,人都饿死了,还要爵做啥?除非……”卫鞅道:“原来如此,看来,这是国府的税赋太重了的原因,那老人家,你说,如果国府征的税赋少,那又当如何呢?”老人道:“要是那样,那还可以试试……不过不知道,那要什么样的税……”卫鞅斩钉截铁道:“十税一?”老人哈哈大笑:“这咋可能哩!”

卫鞅笑了,道:“那十二税一?”老人还是笑,卫鞅最后道:“十五税一?”

老人呆了呆,最后叹气道:“客就是说笑,逗俺们开心,这咋可能嘛,这咋可能嘛……”

卫鞅笑呵呵的说道:“老丈,这个世上,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也许哪一天,国府就会下令,把赋税调到十税一,甚至十二税一!”老人也是乐,笑着说道:“那就托贵客的福哩。测试文字水印1。”

和老人说了一会儿话,卫鞅拉着嬴渠梁回到了坡后。景监布下了场地,把粗淡的食物放好,也许真的是粗淡,但这就是嬴渠梁的食物。在此,卫鞅也只能随之而食。好在的是,卫鞅是一个自然放浪的人,他虽然吃过很多好吃的东西,但也并不是说他不能去吃那些粗食。事实上,他对于秦国的苦菜还是很有感觉的,这纯粹就是个人的口味问题。酒还是可以的,嬴渠梁就是把这酒给卫鞅喝的,他自己不喝,喝的是秦国本国的苦茶。事实上,他真正做的,是用这茶来泡饭,不然那些粗食还真的是很难下咽。

嬴渠梁替卫鞅倒入了一盏酒……由于不想引人注目,所以没有带铜爵铜角,卫鞅举盏向嬴渠梁回礼,然后饮下。嬴渠梁这才道:“左庶长,你方才的意思就是……减免赋税?”卫鞅放下东骑的白陶盏道:“现在各国都在减税,魏国税三,齐国税二至三,赵国税四,除了燕国和楚国还是税五。测试文字水印4。但君上请知,凡税低者而国富庶,此间岂是无理之由?比如说燕国,燕国税五,其税与我大秦相当,国力如何?和我大秦所差无几,都是弱!赵国虽穷,但也把原来的税五给降下来了!楚国论及国土,当可说天下第一,其国大民多,天下谁人可出其右?但楚国的田赋均是税五,一些私人领内更是税六税七,甚至还有税八!故楚国虽大而国弱。君上对此难道一点都不明白吗?”

嬴渠梁愁眉苦脸的道:“可是左庶长啊,你对我大秦也当知一二,以我大秦的国力民口,只有二百万人,关中的土地也是有限,虽然变法,但比魏国之粮取无尽、齐国之富甲天下径自是不足,左庶长变法已经严重抑商,再把农赋一下子降到如此低的地步……我秦国……我秦国……”卫鞅回敬嬴渠梁一盏,当然是茶了,然后才道:“君上是担心我们征的赋少,百姓就不愿多交粮?” 嬴渠梁不语,但无疑已经是默认了。测试文字水印1。卫鞅先是把食物放下,顿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最后发出了“哈哈呵呵”的声音。景监薄怒道:“左庶长,不可失礼!”

嬴渠梁伸手制止了,然后对卫鞅说道:“请左庶长为嬴渠梁解惑。”不得不承认,嬴渠梁的这种态度无疑是他人格上最大的一个魅力特点。这也是使得卫鞅替嬴渠梁效死卖力的主要原因。眼见嬴渠梁如此,卫鞅也不好站在高台上当商人————吊起来卖了。他先是收笑,然后正襟而坐,道:“新法的主要目的是富民,不富民,民何以知道新法之好呢?说到交粮征税,当量民力而为,百姓有多少,我们拿适量的,不然,百姓劳苦一年而无所得,他们还有兴趣继续种田么?大秦有耕战法,百姓的出路不外乎两条,其一,多交公粮,其二,上阵打仗。君上,百姓只有在满足自身,才会考虑为国效力,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忽视。只要他们有真正的富足,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多交公粮呢?这样一来,我们虽然定下的赋税低,说的是十税一,甚至十二税一、十五税一,可是百姓没事干囤积那么多粮干什么?当然是交公粮,领民爵了,君上以为如何呢?”

嬴渠梁却是犹豫,虽然卫鞅说的好,但是……一下子把十税五的税率降到了十税一以下,这未来太过低了。测试文字水印8。让嬴渠梁大为不忍。打个比方,如果秦国产粮一百万石,收赋五成,那就是五十万石,可要是十税一,那就只是十万石了,虽然说有可能百姓去交纳公粮,但是话说回来,万一百姓不愿意交呢?他们把粮变卖成了钱呢?但可惜,嬴渠梁不了解卫鞅,卫鞅可是一代鬼才,精得能让一般人喝他的洗脚水,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可是让童年好友公子卬喝了一大壶苦水的人物。就听卫鞅笑着说道:“君上担心百姓把粮不是交公粮,而是拿去卖了?”

嬴渠梁苦笑道:“左庶长就一点也不担心么?万一我们出了错,盯着左庶长的人可不少呢!”卫鞅“咦”了一声表示不屑,道:“鸟!怕头顾尾,卫鞅还变什么法。” 嬴渠梁道:“这么说来,万一百姓要是把粮拿去私卖,左庶长也有应对?”卫鞅呵呵笑了起来说道:“卖粮当为商,落一个商名,看他还敢继续卖,再有一点,商人收粮,我们则正是好收其税赋,收足了赋税,一样是有所得,几至于自损了呢?”景监道:“君上,臣觉得左庶长说的有理!” 嬴渠梁“呵呵”笑道:“这又有你什么事了,左庶长啊,你说的有理,但这件事,还要多加酝酿,寻个机会,才好提起,不然,只怕下面的众臣们又是一团的乱!”虽然这还是嬴渠梁的一种婉拒,但卫鞅却也是适可而止了,不在对此纠缠,于是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吃完了之后,君臣静坐消食。在此,嬴渠梁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左庶长和东骑的北信君是好朋友?”在这里,纵是嬴渠梁也不得不承认北信君的身份。

卫鞅心里感慨万端,道:“不错,北信君的确和卫鞅是朋友,我和北信君还有河西的龙贾在一起有三拜之交,对于龙贾,应景而已,但是对于北信君,却是敬佩有加!”他也知道自己的一些历史万万瞒不过这个精明的秦公,自然而然的就直说了。果然,嬴渠梁露出了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样子,他好奇的问道:“左庶长以为东骑北信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卫鞅自然而然的说道:“天下五百不世出的英才,这个人多智而识广,勇力过人不说,才情也是出众的,只是其人品性不良,请君上不要见怪,我与北信君虽然是结义兄弟,但北信君的为人却是无耻无良之极的!但这也正是他可怕的地方!” 嬴渠梁道:“本君也是这么认为,听说孙膑对其十分推崇?”卫鞅道:“这点臣就不知道了,因为当时的臣已经踏上了前往大秦的路上,这一点是后来传的,但是臣想这也不足为奇,北信君这个人对于练兵打仗其为精熟,此绝非浪得虚名的!” 嬴渠梁道:“何以见得呢?只凭他打了两仗?”这两仗是指北信君攻打义渠和西征莫名其妙的敌人,在嬴渠梁看来这两个敌人虽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却也有北信君运气的一面,要真说北信君的强大,却也是未必!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