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八十二章 迪兰

扩张之路 第五百八十二章 迪兰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好处…”看着严绍,卡特琳娜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解。

毕竟在她看来,同俄共合作可不会有什么好处可言,毕竟那些家伙与他们几乎是势不两立的存在。何况就像前面说的一样,不管在东线俄国人打的究竟有多窝囊,单凭俄国本身辽阔的领土和庞大的人口,在这个时代就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敢小瞧这么一个国家——————那些小瞧的都已经付出过代价了。

而眼下严绍做的,却是在帮助俄共夺得俄国的控制权,若是让这么一帮可怕的家伙掌握了俄国,那对他们来说即便不是灾难,也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所以卡特琳娜实在是很难理解严绍的想法。

“好处…”伸手在卡特琳娜绝美的脸上滑过,白皙且细腻的皮肤让严绍很有些爱不释手。“放心吧,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深深的看了严绍一眼,卡特琳娜点点头,不再多言。

因为她相信严绍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他这么有信心,恐怕也是心里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既然如此,她自然没有必要在追问下去。

事实上严绍的这四个女人,每个在同严绍相处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点,陆瑛和大月薰是对严绍盲从,基本上严绍说什么她们就听什么。因为她们对严绍的工作根本就没什么兴趣,虽说严绍妻子(情人)的身份给她们带来了很多的荣耀,也满足了她们心底的那点虚荣感。可实际上她们就和普通的女人一样,只是长得要比寻常女人漂亮的多罢了。

至于伊莱诺和卡特琳娜…

前者是很聪明的没有去过问,毕竟一个聪明的女人。本身就应该晓得有些事情是可以过问的,而有些事情则最好不要去问。

至于卡特琳娜则是又有些不同,毕竟伊莱诺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严绍管理好集团的生意,所以即便不过问也没关系。但是卡特琳娜……………考虑到特事局的特殊性,有些事情她必须过问。

不过就和伊莱诺一样,她很清楚有些事情即便是她最好也不要知道的太多,所以在见到严绍似乎是有了全盘的计划之后。卡特琳娜很快就放弃了继续追问的想法。

事实上她对严绍还是很信任的,也相信他不会把事情搞砸了,毕竟这么多年来严绍还没犯过什么大错——————小错到是从来都没少过…

当然。有些事情她还是要追问到底的,比方说女人…

毕竟…

家里的床上若是再多一个人,就会显得有些挤了…

万幸的是,寻常的庸脂俗粉严绍根本看不上。能达到伊莱诺、卡特琳娜和陆瑛她们这个程度的又太少了。所以暂时严绍到还没有再多一位夫人的打算…

————————————————————

见卡特琳娜不再追问,严绍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而后便把手里的电报收拾了一下,打算等回办公室的时候把这些东西全都锁起来。

至于卡特琳娜,在见到没有别的什么事情之后,与严绍闲聊了两句也就转身离开了。

作为特事局的局长,卡特琳娜的工作是很忙的。何况最近一段时间恰好处于一个比较繁忙的时期。若不是这次的情报比较重要,卡特琳娜甚至根本不会自己把情报给送过来。

另一方面。看着卡特琳娜离去的背影,严绍却是忍不住轻轻的叹了口气。

“唉…”

找了张椅子坐下。严绍自己给自己到了杯水,小小的喝了那么一口之后,严绍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

对于卡特琳娜,严绍自然是十分信任的,伊莱诺等人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上如果非要让严绍找出几个他最信任的人来,那么伊莱诺和卡特琳娜她们绝对名列其中,可即便是这样,有些事情还是不能让她们知道的,毕竟…

她们并不是中国人…

或许严绍很信任她们,或许她们不会背叛严绍,再或许她们已经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祖国,但即便是这样,有些事情严绍依旧不能告诉她们,就因为她们不是中国人…

或许在中国居住了许多年之后,她们已经渐渐淡忘了自己的国家,可她们毕竟不是中国人。眼下或许还没什么,可如果等到严绍要做一些可能会威胁到她们国家的事情时,或许她们会选择严绍而非自己的祖国,可也有可能不会这样,严绍不能赌。

就像大月薰一样,若是严绍告诉她,自己将来或许会派出大量的军队对日本宣战,而后用一些她从未见过的大型飞机对日本本土进行大面积的轰炸,期间甚至可能会使用凝固汽油弹或是原子弹这样的武器,对那里的居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即便大月薰再怎么爱严绍怕也无法接受,毕竟她是日本人,她在日本这个国家已经居住了许多年,并且在那里拥有着许多亲人、朋友…

严绍这么做,便等于是把她的亲人朋友也都置于危险之下。

另外还有伊莱诺和卡特琳娜,若是严绍做出了什么威胁到她们国家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她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万幸的是,自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被美国弄的差不多了以后,至少在远东地区中国已经没有可能会同西班牙发生冲突的地方,所以卡特琳娜这边至少是不需要顾虑了。

同样,法国在远东有可能会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地方,也就只有一个法属印度支那而已。这个地方对于法国来说其实并不是很重要,所以即便严绍与法国冲突,并且从法国人的手里夺走这么一个地方,伊莱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严绍并没有直接攻上法国本土。奴役那里的法国人,对那里的居民进行屠杀。

事实上在严绍未来的计划中,无论是西班牙还是法国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除非出现特殊情况。不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都只可能会是友好…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必担心森么。

然而这次严绍用苏俄来做靶子,目的毕竟是在针对着欧美的所有国家,西班牙和法国自然也会牵扯在内,所以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明言比较好…

不过,若是能成功的话,好处绝对是巨大的。

“看来是需要给詹天佑来一封电报。看看铁路是否进展顺利了,若是没能在欧战结束之前把铁路弄好,这次的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喃喃得道。想到这里严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非常直接的走向了电话的位置。

“通讯室吗,给我发一张电报到新疆去,对。内容是…”

————————————————————

就在严绍想着给詹天佑弄一封电报的时候。在距离迪化依旧有着数百公里距离的某座村落里面,已经瘦了整整一大圈的詹天佑正坐在椅子上,就着外面的阳光看着桌子上摆放的一些资料。

这个村落说是村落,其实只能算是一个非常小的村落,整个村子原来不过才十几户人家,全村的人口也不过才四五十人而已。这么小的一个村子,再加上地处偏僻,村子本身自然是非常的…

事实上。根据这个村子的村长告诉詹天佑的话,自从这个村子成立以来。除了詹天佑他们抵达的这段时间外,整个村子的人口还从来都没有超过100人过,可是现在吗…

“………………”

在詹天佑所处帐篷外面,大量的呼喊声传来,若是这个时候有人从帐篷里往外看的话,就可以发现在外面有不少人正四处来回走动着,若是从高处往下看,更会发现整个村落早已被数千人围绕了起来…

这个村子,就是迪兰铁路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村子中的一个,非常巧的是,这个村子恰好处于铁路上,这也是詹天佑会把营地放在这里的缘故——————村子里有水井,至少取水问题方便许多。

当然,单凭一口井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这次跟着施工队来的能人不少,其中有不少都懂得怎么打井,所以只是一夜之间,整个村子就多了十多口水井,这也让村子里的村民乐的合不拢嘴。

一方面是因为水井多了,另一方面…

数千施工队的抵达,总会对村子造成一些影响,所以为了补偿这里村民的损失,施工队提供了相当一大笔的费用。总数大概在七八万元的样子…

七八万,看上去似乎不是很多,只差不多相当于一辆坦克的成本,嗯,还要差上那么两三万。可实际上,七八万已经相当于至少两个步兵团官兵一个月的军饷了,这么一个村子全部人口加起来才四五十人,一下子得到这么一大笔钱,怎么可能会不高兴,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那些坦克的造价究竟有多夸张。

毕竟两个团,也就是一个旅一个月的军饷也才七八万,而一辆坦克的造价就相当于十万多,若是十辆坦克,便相当于十个旅的军饷,若是一百辆的话…

这张算起来,还真有那么一点恐怖啊…

————————————————————

由于村子本身就很破败,想弄出数千人居住的房间肯定是不可能了,所以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挤在帐篷里面的,包括詹天佑也是如此,毕竟他们并不会在这个村子停留太久,很快便会转移,实在是没必要在这里盖房子。

不过就在詹天佑在帐篷里弄着资料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便见到一个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虽然没房子住,但实际上詹天佑的帐篷还是很大的,可不是那种野游用的帐篷,所以那个人非常轻易的便从外面走了进来,甚至连腰都不需要弯。

“詹部长。您的电报,是从北京来的,大总统的电报。”十分恭敬的道。那个年轻人的眼睛里透露出一丝羡慕。

因为有严绍的关照,詹天佑这个对政事并不是很了解的人才,也混上了交通部长的位置,所以他也就被人叫做詹部长。当然,放眼全世界,恐怕也没有哪几个部长会像詹天佑一样,成天在外面忙工程的。幸好詹天佑对此并不在意,再加上工程的进展一直都很顺利,所以外界都认为严绍有识人之名。

至于那个年轻人…

不管那些严绍亲近的人了解真正的严绍究竟如何。至少在那些普通的热血青年们看来,严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能把整个民族引领上复兴道路的伟人,套用后世比较俗烂的话。就和明灯没什么区别。

如今见到自己的偶像居然专程给詹天佑来了一封电报。这个年轻人的自然变得羡慕起来。

与这个年轻人不同,这些年来詹天佑已经对严绍改观了许多,同时也清楚严绍其实并不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绝对只是一个看上去似乎是很和煦的年轻人,再加上他对功名利禄也不是很关心,所以只是朝着那个年轻人点点头后,便从他手里很随意的接过了电报。

只是在看了看电报上的内容之后,甚至不能那个年轻人告退。詹天佑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催催催,就知道催。铁路是那么好修的吗,他知道为了这条铁路,施工队的人已经死了多少人了吗!”

说到最后的时候,詹天佑的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愤慨的神色。

——————————————————————

铁路并不是好修的,尤其是在这个条件十分简陋的时代,想想后世经常以十年计算的那些铁路,便可以知道铁路究竟有多不好修。

而迪兰铁路,暂且不谈别的,但是以千计算的长度,就可以想象这条铁路究竟有多不好修了。

然而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严绍居然就能把迪兰铁路修到从兰州一直修到距离迪化,也就是乌鲁木齐只有数百公里的位置上,这即便是在后世也是很难想象的,哪怕是开金手指,这个手指似乎也有些开的过大了些…

可实际上,在詹天佑的努力下,这条铁路的进展却是非常神速。

并且为了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铁路修好,詹天佑甚至是一边修,一边对地形进行勘探。有些时候甚至地形还没勘探完呢,后面的铁路就已经修到了。

然而能以这么快的速度修成铁路,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自从迪兰铁路的项目上马之后,这条铁路便超过了国内正在进行的所有铁路项目,成为所有铁路项目当中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在中国与协约国达成协议之后更是如此,而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修好铁路,詹天佑不但是一边勘探地形一边修,甚至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歇的修筑。

整个施工队,也被分为了三批,分别进行着三个时间段的修筑工作。

如此全天候不歇息的情况下,才能有如此巨大的进度。

然而…

在这个时代,修铁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全天候的话,许多时候甚至就连在漆黑的夜晚,也需要挑着灯光去修。若是在别的地方也没什么,但要是在一些险要的地方——————这三年下来,因为修铁路而死掉的工人数量已经超过千人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和当时修铁路的华工,当时美国人压根就没把华工当人看,不但工作劳累,而且吃的东西也是最次的。

这里呢…

为了能尽快的把铁路修好,严绍提供的全都是最好的,最好的工资,最好的补给,三餐更是顿顿有肉,若不是条件不允许,严绍甚至还打算给每个帐篷都配备一个空调。再加上詹天佑本来就是一个很宽厚的人,也不可能会克扣工人的伙食,可想而知这些工人的条件究竟有多好。

劳累是劳累,可是营养不良绝对与他们无缘,何况和同时期的其他铁路工人相比。虽然是全天候,但每天只有八个小时的工作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劳累…

既然不是伙食还有过劳的问题,那么之所以会导致这么大的死亡数字。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进行一些较危险地段的修筑工作时,因为太赶进度,导致大量死亡事件的发生…

三年下来,虽然有詹天佑的监督,其本身也在想法设法的保证工人的安全,可是伤亡数字还是很容易的就突破了千人大关…

当然。詹天佑也不是没想过把工程进度放缓,可问题是这个工程的监督者并非只有一个,为了确保进度。同时也是为了确保詹天佑不会为了体恤工人而减慢监督的速度,严绍自己也拍了监督过来,既是监督着工程的进度,同时也是在监督着詹天佑…

同时在一次詹天佑回京的时候。严绍曾经私底下见过他。并且非常明确的告诉詹天佑。

他必须要按照最快速度来完成工程,哪怕伤亡再怎么大,当然,他也可以选择辞职,以示抗议,不过严绍很轻易便可以找到他的接替者,而且是那种可以为了工程进度完全不爱惜人命的那种…

和前清时期不同,这时的中国在财政上虽然并不宽裕。却可以同时支持多个铁路项目,也因此培养出了许多的铁路工程师。其中不乏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这些都可以作詹天佑的接替者存在,所以就像严绍说的,即便詹天佑选择了辞职,严绍也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能接替他的人…

而且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会缺少野心勃勃的人,那些为了自己的野心可以牺牲其他人利益的人…

迪兰铁路的伤亡在詹天佑看来或许很残酷,但是在其他人看来,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便算不得什么…

而这些人的能力或许不如詹天佑,但只要不爱惜工人的性命,工程进度未必会比詹天佑的慢。

当然,严绍是绝对不想换掉詹天佑的,毕竟若不是为了更大的计划,他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随意的牺牲工人的性命。所以如果能保证工程进度,严绍当然更希望由詹天佑这样负责人的人来领导。

所以为了能确保詹天佑继续这项工程,严绍才会说了上述的话,并且告诉詹天佑,若是他选择了辞职,那么等到新的工程师上任之后,若是出现了超过过去的庞大伤亡,这些人的死,完全是因为詹天佑…

君子可欺以其方(君子可欺之以方),春秋时期,有人给郑国大夫子产送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子产舍不得杀了吃,就叫人把鱼放到池里去养。管池人偷偷把鱼煮吃了,然后告诉子产鱼开始不灵活,慢慢地游动,最后一溜烟游走了。子产高兴地说得其所哉,管池人欺以其方,心里偷着乐。

这个典故和这句话在严绍看来,就是君子是很好骗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其特点来欺骗对方。

詹天佑是君子吗?至少在这个人心不古的年代应该算是的,起码在严绍看来内阁的那些个部长里面再没有一个比詹天佑更单纯的了,所以为了确保詹天佑会继续铁路工程,严绍便告诉了他这番话。

因为他离职?所以多出来的伤亡应该算是他的过错?这句话的确是有些道理,但其中最大的过错恐怕是在严绍身上。

只不过看起来詹天佑似乎很认可这句话,所以尽管心底对严绍非常的不满,可实际上詹天佑却一直担任着兰心铁路总工程师的职位,并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只是…

尽管严绍告诉过詹天佑,这次的铁路计划与国家利益有关,可是对严绍草菅人命的做法,詹天佑却根本无法认同,严绍原本在他眼里有为青年的形象,也逐渐变了样子,到现在,只要谈起严绍,詹天佑便会冷起脸来。

对此卡特琳娜曾经多次提过,并觉得可以替代他的人很多,完全可以换一个,即便严绍非要他修铁路,等到铁路竣工之后也可以给他一些教训——————可以让詹天佑记上一辈子的教训。

不过严绍却拒绝了卡特琳娜的提议,因为他压根就不在意这些,他更不在意詹天佑对自己的态度。他唯一在意的,就只有铁路工程的进度,在他看来。只要铁路能在18年前后修完,那么便什么都好说。

何况…

尽管是严绍下达的命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觉得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上千人的性命是件正确的事,所以他并不觉得詹天佑说错了什么,因为他的确是个草菅人命的家伙…

不过…

虽说如此,严绍却不打算暂停工程,因为严绍自己很清楚。若是他暂停了工程,又或者是因为爱惜工人性命减慢进度,导致最终铁路没能通车的话。即便不再有人送命能让他松一口气,将来他也一定会后悔的…

因为,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时机了…

————————————————————

听到詹天佑对严绍出言不逊,那个年轻人的脸上露出讶异的神情。

在他们这辈人的心里。严绍已经成为了‘偶像’乃至‘神’一般的人物。毕竟这一代的人都记得几年前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而如今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所以绝大部分的国人都已经把严绍视作是希望…

若是换了一个人敢用这种口气谈严绍,恐怕他早就已经怒斥出声,可是换成是詹天佑…

暂且不提在外界的人看来,詹天佑与严绍本来关系就很密切,他自己其实对詹天佑也是很尊敬的。毕竟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詹天佑在这个时代的国人当中都是一等一的水平…

所以最后别无他法。那个年轻人只好来个装聋作哑,只当自己刚才什么都没听见。

至于詹天佑。虽然口中对严绍出言不逊,但他最终还是认真的将电报看完。因为他记得很清楚,当初回京的之后,严绍在对他威胁了一番之后也曾经对他推心置腹的谈了一些其他的话…

并且正色的告诉他,或许他现在无法理解严绍的做法,但等再过三五年,他便能清楚严绍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也会清楚这上千人的牺牲是值得的,甚至是必要的…

当初因为太过气愤,所以詹天佑虽然没有辞职,而且还继续了计划,但是却也没细想严绍的话,可是后来詹天佑却忍不住仔细的想了想,觉得严绍的话里必定有他的深意…

然而詹天佑无论怎么想,都不觉得有什么事情能让他觉得牺牲上千人是值得的,甚至是必要的…

毕竟在詹天佑看来,上千人的性命可是无价的…

“或许我是真的无法理解他吧…”深深的叹了口气,詹天佑摇了摇头,但他还是准备了一封回给严绍的电报,并在电报上给出了一个较为粗略的时间,既,若是继续按照眼下的标准来进行,铁路必定能在1918年前后通车…

将电报的内容弄好之后,詹天佑将纸张交给了那个年轻人,让他到通讯处去把电报发给严绍。

那个年轻人对严绍的崇拜绝对是发自真心,只是一直都很遗憾没有能与偶像亲自接触的机会,如今居然能领到这么一个重要的工作,那个年轻人顿时一脸激动的从詹天佑的手里接过了纸张,而后拍着胸脯对詹天佑保证一定能把纸张送到电报处。

看着年轻人激动的表情,詹天佑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因为他很清楚,眼下在施工队内有不少年轻人对严绍都怀有这样的清楚,对此他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若是在过去,他当然会认为是好事,因为那个时候他就和其他人一样,都把严绍当作是中国的希望,自然希望那些年轻人能聚居在他的身边——————那个时候的詹天佑对严绍还是有这很深的好感的。

可是时间一长,尤其是在经历了迪兰铁路的事情之后,他却明白严绍绝非是他所见到的那样,只是一个看上去有着和煦笑容的有为青年,而是一个………一个真正的统治者…

对于严绍,詹天佑也只能想到这么一个还算合适的评价。

对于普通百姓,严绍自然不乏怜悯之心,这点从他经常会降低税收,并且还推出了大量福利计划就可以看的出来,比方说义务教育等。作为内阁的诸多部长之一詹天佑很清楚,这些计划都是严绍自己亲自提出来的,绝对不是哪位部长提出,而后严绍再同意等等…

有些福利项目,身子是严绍自掏腰包来支持,如今正在全国进行的荣军计划,也就是让伤残退伍军人能有一个体面工作,至少是能维持生计的计划,在最初的时候就是严绍自己自掏腰包维持的,而当时严绍的理由也很简单——————“既然那些军人已经为国家付出了他们拥有的身体,那我们就必须要照顾好他们未来的生活,为国家的利益作战是他们的责任,而照顾好他们便是我们的责任…”

这番话,哪怕是现在詹天佑也是牢牢地记在心里,可是现在…

他却觉得有些看不清严绍了…

尤其是看不清严绍的做法,毕竟在他的命令之下,已经有上千名工人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而哪怕是这样,严绍依旧没有暂停工程的意思,哪怕是减缓的意思,非但没有减缓,反而不断的催促着加快进度,完全是一副冷血的样子…

这种姿态,与过去的严绍相比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却又时常想起在北京时严绍对他说过的话…

“利益,理解,值得…”等到那个年轻人离开了帐篷之后,詹天佑在帐篷内来回踱步,不停的低声念着这几个字。“难不成说,在18年前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吗…”想到这里詹天佑的心里不由得一愣。

此刻他并不知道,他其实已经猜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那就是在18年,的确会有大事发生…

很大的事情…

一个甚至可能会改变中国命运的事情…

————————————————————

最近感冒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