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征(上)

扩张之路 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征(上)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5:04 来源:笔趣阁

当英国和俄国等几个协约国得知了这件事的时候,几乎快要连肺都气炸了。尤其是俄国人,毕竟这条铁路的修建目的就是为了向俄国供血,也是因为这个关系,这三千万英镑里面至少有一半是由俄国来承担的。至于剩下一半,则由英国、法国和另外几个国家分担。

眼见自己出了这么多的钱,结果居然被严绍给耍了一顿,俄国人可不是那种心胸很开阔的人,对此自然是心怀怨愤,甚至恨不得立刻派人过来解决了中国。

只是为了大局,最终俄国人还是不得不克制住自己心里的怒意,勉强自己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东线战场上去,免得最后让德国人占了便宜。

就像前面说的,整个协议的3000万英镑,其中的一半要由俄国来承担,剩下的另一半才是属于英法等国的。

也不奇怪,毕竟铁路是为俄国修建的。

而英法等国会掏钱,也是因为这场战争毕竟是协约国的事情,何况眼下闹出乱子的加利波利战役,也完全是因为英国人挑起来的,他们当然不能逃脱责任…

不过由于眼下交通不便,所以这些英镑暂时是由英法等国支付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俄国人就没有支付能力。事实上俄国人的支付能力还是很强的,这点即便是一战末期,俄国即将崩溃的时候也是如此。

历史上在俄国已经崩溃之后,白军将领高尔察克曾经带领500吨黄金向远东方向撤离。在途中高尔察克遭到了英国人、法国人还有捷克人的出卖。最终被苏俄俘获处死,但是那500吨的黄金却在途中失踪。

按照这个时候的汇率,500吨黄金至少价值一亿英镑。

而那个时候。已经是沙皇俄国的末期了。

所以对俄国人来说,一千多万英镑或许很贵,但却不是一笔付不起的钱,哪怕他们已经为这场战争耗尽心力。

何况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俄国人也没有忘记对新疆、外蒙和东北的垂涎。而如果中亚铁路能和迪兰铁路通车,将来俄国侵入新疆的过程无疑会顺利许多,这也是他们会同意的一个原因。

至于为什么在谈判的时候。国社政府并没有在那500万英镑的抗俄费用上坚持,也被视作是对那三千万费用的满意,所以并没有继续坚持。

而俄国人。尽管在签字的时候咬牙切齿,可心里却未尝没有想过将来用这条铁路让中国付出代价。

尤其是在想到如果将来有一天能吞并新疆,那么现在已经修建了很长距离的迪兰铁路就能成为他们的所有物,那剩下的一千五百万等于是英法拿出来帮他们修的。那点切齿之恨。似乎也就没什么了…

在心里或许还会有些愉悦,毕竟如果这么看的话,中国不但等于是白帮俄国人修了条铁路,而且这条铁路将来还会成为俄国人南下的交通工具。

可以说,整个事情中国尽是在吃亏,连一点便宜也没能占到。

可是现在…

好吧,如果按照俄国人的角度来看,怎么看似乎都是随了他们的愿。

毕竟如果中国人真的把铁路修好了。将来他们南下的时候似乎也能更顺利,更快一些。而且现在他们也的确需要来自其他协约国的物资供血。所以现在铁路开通了对他们来说只会有好处。

可实际上…

一些聪明人自然能看的出来,既然中国人敢这么做,那就肯定有对付俄国人的办法。在想到日本人在山东的惨败,还有俄国在东线战场的损失,以及这段时间来中国人日渐增强的实力…

“到了最后,还不一定会是谁吃谁呢…”

摇了摇头,朱尔典长长的叹了口气。

在中国住的时间长了,多多少少也就对如今的中国有了些了解。

虽然国社政府成立的时间只有三年,但是在‘七五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的工业化速度却比欧洲列强工业化三十年的速度还要快。

尤其是在钢铁等重工业方面,想想这么些年了,日本的钢铁产量也就是在那么点数字上徘徊着,可是中国呢…

虽然之前完全是由雨石集团的向山铁厂支撑着,可是这段时间来,在政策支持,外加上海量资源的喂养下,中国在各地建造的钢铁厂已经雏形渐显,而在算上香山铁厂之后,中国如今的钢铁产量甚至比俄国也差不了多少。

要知道,那可是已经工业化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牌帝国。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关键性工业,在得到了国社政府的支持后,都获得了大力的发展…

或许在许多地方,中国都还不能与欧洲列强相比,但在一些方面却已经追赶上来,甚至是略有超出。

而且现在欧洲正在爆发大战,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每天都有海量的金钱被撒在战场上。而中国呢?则和美国还有日本一样,躲在后面大卖各种资源赚取金钱,扩展自身的实力。

早些年,中国的财政收入才4亿多元,可现在还没过多久,居然就已经达到了7亿。朱尔典在政府内部也是有些朋友的,很清楚今年中国财政部对财政收入的预计是9亿元到10亿元…

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程度,那中国在财政收入上和英法等强国相比已然是相差不远,尽管只是战前…

加速建成的工厂,大量接受训练的士兵还有充裕的人口,日益强悍的国家实力。等到战争结束,面对实力严重受损的俄国,说不定中国会反过来扑上去咬上一口,从俄国人的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凭着朱尔典对严绍的了解。他很清楚严绍会这么做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他对自身实力有着充足自信的时候。

而一个强悍起来的中国,对英国来说绝对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只可惜朱尔典只是一个公使而已,虽然他有心提醒英国。并且已经提醒,但这个时代和后世不同,交通极为不便,通讯也不发达。

在后世,一国首脑可以在乘坐飞机的情况下,在一到两天的时间内抵达自己的目的地。然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清一切。又或者是派出间谍,窃取一些自己需要的情报回来。

可是在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飞机,但是却没有客机这东西。

想要到中国来,你只能是乘着船慢慢的熬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在说其他的。

所以英国的高层根本没有机会到中国来,更没有机会观看这里发生的一切改变。再加上眼下欧洲已经牵扯了他们的全部精力,他们现在唯一在意的就是该如何解决掉那些德国人佬,而不是更长远一些的事情。

事实上尽管朱尔典他们已经对伦敦方面发出了警报。但事实上英国人根本就没怎么在意。毕竟这个时代的白人很多都是种族歧视者。再加上中国过去的歧视,根本不认为中国人能有多强,能威胁到白人的地位。

一些人甚至觉得,如果中国人真的有那个实力的话,恰好可以和俄国人互相制衡一下。毕竟对于英国来说,其实俄国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只不过眼下德国的威胁要更大一些,所以他们才会混在一起罢了…

对于伦敦方面的短视。朱尔典无奈一谈,却也说不出什么。

他很清楚。自己人微言轻,即便说些什么又能有些什么用呢。只能期盼俄国人能给力一些,不要真的让严绍得逞…

————————————————————

虽然在朱尔典看来,成长起来的中国很可能会在大战结束之后从俄国人的身上撕咬一块肉下来。而到了那个时候,现在正在新疆修建的铁路就会成为那时中国的帮凶…

即便最终中国没有这么做,只要铁路修成。中国也可以借着这条铁路,大量的向新疆囤积部队和物资,这样俄国即便是南下,中国人也有较大的把握能从中国境内把俄国人打出去。

只可惜,他人微言轻的,即便说了也没用。

所以在向伦敦发出了几次警告之后,也便沉寂了下来。

而英法等国,即便是明白自己被严绍给耍了,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吞,毕竟现在他们可拿严绍没什么办法。

至于俄国人,在咬牙切齿的同时,也在做着那个令他们感到暗爽的梦…

不过,梦究竟会否成为现实,这却是一个很难确认的事实。

至少,俄国人觉得他们一定能把梦变成现实,尽管严绍并不这么认为…

————————————————————

在天津港,大量的船只停泊在码头上,而在码头上面,却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样子。

之所以会汇聚这么多的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远征军即将出发了…

不过尽管今天是远征军出发的大日子,但是往日里经常会在中国见到的一些横幅啊什么的,亦或者是别的像是彩旗啊一类的几乎全都看不见。在码头上,有的只是密密麻麻的欢送人群。

尽管没有上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在堆满了人的情况下,天津港的气氛依旧很热闹——————严绍可是一直都很不喜欢国内的一些习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东西,或者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而那种把欢送弄的有些………的东西更是他最讨厌的。

这也是今天天津没有这些的原因…

不过就像前面说的,虽然没有,但是眼下天津港人山人海的,码头上站满了人。如果不是在之前已经有人在码头上竖起了一些栏杆,恐怕甚至会有人被挤落水…

当然,无论是谁会被挤落水,严绍和他的家人,还有其他一些前来送行的政府高层也是不会如此的,甚至都不会感觉到有半丝的拥挤。

此时此刻。在天津港最大的一个码头上,严绍与伊莱诺还有李良、付修明等人正站在那里,与此次出行的远征军军官们说着许多事情。

而在他们的不远处。一些近卫军的士兵正站成一排,把外围的人群排除在外。一些特事局的人也混入了人群当中,严防有想谋刺的人出现。

不过在今天,相信应该是不会有这种人出现的,因为这里的守卫十分严密。不但有人墙围堵在那里,人墙的后面还有一排排列的较为松散的队伍站在那里。如果有人能从里面突破进来,他们立刻就会开枪。当然,他们并不会见来者谋杀掉,而是在经过训练之后。首先瞄准目标的双腿和双臂,彻底的解除刺客的反抗能力,然后在想办法从他的嘴里套取一些有用的东西。

但如果他们发现目标的威胁性过大的话,他们也会当机立断的击毙。

何况除了这些人之外。在人群里还混杂着大量的特事局成员。即便是真的发生了些什么,他们也会尽快采取行动,制服刺客…

————————————————————

“松坡,事情就交给你了…”

站在码头上,拍了拍蔡锷的肩膀,严绍笑着道。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些兴奋…”

“这个自然…”的确是有些兴奋,蔡锷点头同样笑道。说着还看了眼人墙外来欢送的‘社会各界’。“能够带兵出国,为国征战。这一直都是蔡锷的夙愿,如今能够得以实现,蔡锷实在是感激大总统的厚爱…”

就和这个时代的许多爱国将领一样,蔡锷也渴望着有一天能率领部队走出国门,去为自己国家的利益作战。而今愿望实现,蔡锷自然是变得十分兴奋。

虽然这次的远征,仅仅只是去帮助英法等协约国,但是作为获悉内幕的人之一,蔡锷从来都不像宋教仁那样犹豫不决。

他很清楚,如果能够得到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地的话,中国究竟能得到多大的好处。何况之后还有英法等国的援助,这次得到的三千万英镑协议书,其实也算是援助中的一笔,正是有了这么一笔钱,他们才能在较为轻松的情况下继续修筑迪兰铁路…

他自然也是不愿意让自己的部下死在战场上的,而且还是在为了其他国家而战的战争上。可如果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获取巨大的利益,进而改变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那别说是士兵,即便是他自己,他也是愿意牺牲的…

所以和宋教仁相比,他明显要更加果决一些。

尤其是在这次率队出征的资格,并不容易得到的情况下…

————————————————————

毕竟是第一次率领军队走出国门,在近百年来,这大概还是第一次吧,尤其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

这么重要的事情,在将来一定会载入史册,所以这次远征军指挥官的位置,虽说政府内部有不少人都颇有微词,但是在军队内,想要得到这个位置的将领真的是数不胜数。

比如说严绍当初从安徽带出来的皖系将领,蔡锷、蒋百里还有吴佩孚和冯国璋等人。甚至就连付修明也挑了出来,想要得到这个资格。

但能得到这个资格的只有一个人,而最终严绍则是选择了蔡锷。

一来蔡锷是目前国防军内最有天赋的一个指挥官,有他指挥严绍放心,二来他有山东战役的经验,这是如今中国爆发过的最大规模的战争。

欧洲正在爆发的战役无疑要比山东战役的规模大上许多,所以蔡锷的经验或许不是很有用,但毕竟总比没有好。有他带领,严绍也能放心许多。

另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还有同样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蔡锷的身体已经好上许多,即便不能说是痊愈,但实际上也距离痊愈不远了,这也是严绍愿意让他率领部队的一个原因——————历史上蔡锷是因为那个德国庸医,被诊治为梅毒,并且用了一种毒性很强的治疗梅毒的药品进行治疗,所以身体才会变得那么差,居然连护国战争还没进行完就去世了。

但是这个时代,蔡锷可没有那么倒霉,体内的肺结核虽然厉害,但并不是特别严重。再加上精心的治疗,还有一段时间的修养。尤为重要的就是他军人出身的结实身体,所以康复起来无疑要比寻常人快一些…

和蔡锷相比,蒋百里、吴佩孚和冯国璋等人毕竟还是要差了些,蒋百里是差在了经验上,吴佩孚和冯国璋等人则是在指挥上…

不过这些都是国内最能打仗的将领,严绍总要好好培养一下的。

所以严绍打算等到欧战进行一段时间,远征军在欧洲站稳了脚跟之后,再派他们到欧洲去。

至于现在…

有蔡锷一个人做指挥官,也就够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一定要打出我们中国人的威风来,另外也不要让人觉得我识人不明…”说到这里,严绍突然凑到了蔡锷的耳边,轻声道。“另外等到了地方之后,先继续进行没进行完的训练,至于剩下的………你们先在那里等上一段时间,之后我会派遣另一批队伍过去,跟着一起过去的还有一些是我们这边刚刚研究的好东西………很给力,应该会帮你们打开局面…”

听了严绍的话,蔡锷挑了挑眉,不清楚严绍的意思,不过严绍却已经退回原位,就好象刚刚什么都没说似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