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二百八十章 兵工厂

扩张之路 第二百八十章 兵工厂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0:56:40 来源:笔趣阁

设伏的计划会这么成功,除了乌里雅苏台的驻军和库伦的骑兵团外,藏在补给队伍里的几挺马克沁重机枪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阳夏保卫战时,当时北洋就已经发现了机枪的威力。

之后的慈湖河战役,更是证明了这一观点,所以在如今的中国如果论机枪的装备数量,除了严绍的国社军外恐怕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军了——————自然,北洋军的装备数量是无论如何也没法与国社军相比的。

那些叛军虽然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是埋伏,但是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他们不得不来。来,或许会遇上埋伏,可如果不来的话,那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可就全都白费了。

只是就算他们已经有了会有埋伏的心理准备,但是当两个团的兵力突然出现时,这些叛军还是陷入了混乱当中。在这个时候,原本藏在补给队伍里的几挺马克沁可就成了大杀器了…

在士兵们的操作下,马克沁重机枪所射出的火舌扫倒了一片又一片的敌军,在加上骑兵的目标太过显眼,不过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有至少数百人非死即伤…

这种场面,又加重了叛军的混乱程度…

叛军的首领虽然在伏兵出现后当机立断的下令撤退,但还是付出了过半的伤亡,之后还要面对骑兵团的追杀,两千多叛军几乎伤亡大半,并且死的也就算了,伤的那些几乎都被北洋给复活了。

而在遭到了重创后。这些叛军也在没有能力威胁北洋在外蒙的几处驻军。

至此,除非俄国人亲自派兵来帮蒙古人打仗,不然的话。至少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外蒙算是可以稍微安静一些了…

————————————————————

那次埋伏之后,损失大半兵力的叛军撤出了外蒙,进入了俄国境内。最后负责追击的骑兵团也只能悻悻的停下脚步,因为上面已经下了严令,不许他们和俄国人发生冲突——————何况让他们与俄国人发生冲突,他们也未必有这个胆量。

而在损失了大半兵力后,外蒙叛军也失去了继续作乱的实力。

之后物资十分顺利的被送进了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也算了解了两地的危机。在往后的一个月里,外蒙境内出了一些小打小闹,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发生。而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风平浪静后,北洋方面也总算是可以宣布外蒙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这次外蒙的危机当中,北洋共派出了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共九千余人的队伍。另外还征用了多达上万人的民夫…

而在历次的战斗当中。北洋也付出了千余人的伤亡,其中阵亡者达三百余人…

而严绍也在这次外蒙危机当中向北洋提供了四千七百多万的经费,算是直接支持了北洋在这次危机当中的行动…

只是…

随着外蒙危机的解除,国社党和北洋之间原本的蜜月期,似乎也已经开始消退了。在没有其他敌人的情况下,双方也渐渐记起,他们本来就是潜在的敌人这件事情来…

不过外蒙的事情得以解决,国社党内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统一都得到了维护。

而且随着外蒙事情的结束,严绍也不需要在替北洋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了…

“根据特事局和派遣监督机构的统计。送去北洋的四千七百多万物资当中,至少有一千余万没有用在外蒙的事项上,另外最近北洋扩军的事情,其中一个师成立时的经费,恰好是在天津方面一起物资倒卖事件结束后…”

依旧是坐在严绍的旁边,卡特琳娜轻声念到。

这些都是特事局的工作,她自然不可能不了解。

而听到她的话,有的人露出恼怒的神情,有的则是显得有些无所谓。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早就猜到了。

如果说北洋那边真的会把所有物资全部用在解决外蒙危机的事情上,那严绍宁可把自己的名字倒着写了。换句话说,事情从最初开始,严绍就已经有了袁世凯会这么做的心理准备。

虽说十分的不爽,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这些也只能暂时忍耐。

而且…

“这些被挪用的物资当中,大概有七百余万是在袁世凯的指示下被挪用走的,剩下的那部分则是在送往外蒙的途中,被各级官员侵吞掉的,通常送往外蒙的物资,一千万里至少有三百余万会被各级官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侵吞掉…”

就像卡特琳娜说的一样,袁世凯也只是拿了一部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被各级官员给侵吞了…

————————————————————

之后卡特琳娜又念了许多情报,大多都是和外蒙的事情有关的,事实上目前外蒙的事情也的确是最重要的几项事情之一。

“好了,既然外蒙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也就可以谈谈别的事情了…”拍了拍手掌,严绍看向了坐在左侧的黄浩道。“兵工厂的事情如何了?这个应该是归实业部负责的吧…”

虽说兵工厂不管怎么看都和军政部有些关系,但是军人的话,打仗也就算了,建设什么的真心有些不太擅长——————军队吗,最擅长的毕竟是破坏。

所以兵工厂的事情,也就变成了实业部来负责。

听到严绍的问话,早有准备的黄浩拿出一些资料出来。

“十分顺利,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后,兵工厂总算正式竣工了,目前各厂都在试车当中,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正式投产…”

“产能可以达到多大?”坐在右侧,付修明有些急切的问道,在一旁,张颖和萧永言等军政部的成员也都露出了好奇的样子。

兵工厂,是从安徽刚刚光复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在安庆建设的。

只不过这东西的技术水品很高,比铁厂要高的多,不但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设备,也需要军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水平。所以虽然德国人和美国人那边办事一直都没拖拉过,但兵工厂还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算是正式竣工——————自然,这也与兵工厂的规模过大有关。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凭着严绍在资金上的投入,根本不需要一年这么久的时间…

而坐在左侧,听到付修明等人的话后,黄浩拿起桌子上的资料。“兵工厂的话你们也很清楚,由于都督先期的投入十分大,所以安庆兵工厂的各方面都十分的全面,不但可以生产比较普通的手枪、步枪、以及配套的弹药和手榴弹等装备,在得到了许可证后,还可以仿制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以及德式马克沁重机枪,另外在炮厂方面,还可以生产75mm口径的山炮、野炮,以及最高达105mm口径的轻榴弹炮——————其实那边的专家一直都在努力150mm大口径重炮的事情,不过短时间内大概是没什么希望了…”

“就目前试车的结果来看,枪厂方面每日可生产6.8mm口径1904式毛瑟步枪100杆,11.47mm口径勃朗宁m1911手枪100,配套子弹十万发…”

“另外麦德森轻机枪与马克沁重机枪的日产量同样可以达到10挺左右,至于各种口径的火炮,由于目前的数据太少,所以暂时还无法得出结果…”

“不过这些都只是目前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高,这些产能都是可以扩大的,就如步枪产量,工厂的理论产能是1000杆,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数据的话,那么每年就可以生产近四十万杆步枪,可以装备三十多个师,完全足够我们使用,所以暂时还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三十多个师…

当年清廷到是想过每个省都弄一个镇的新军,嗯,有的比较富裕的是两个镇,比如说湖北那边就是两个镇的编制,只不过最后只弄了一个镇外加一个协,武昌起义就跟着爆发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个镇外加一个协的兵力,才使得湖北成为当时仅次于北洋的势力…

总的来说,就如黄浩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能达到理论上的数据,那么至少对这时的安徽军政府来说绝对是够了的。毕竟现在的安徽军政府也只有九个师,十万多人而已…

何况这些国社军的士兵,怎么也不可能达到每年损耗十万多杆步枪的地步。

“这样…”听到黄浩的话,付修明他们露出不是很满意的样子。

因为他们想知道的并不是步枪的产能,而是机枪和火炮的…

当初严绍曾经向德国人订购大量军火,在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后,这些军火基本上都已经到货了。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时间内国社军根本不需要担心步枪的问题,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机枪和火炮,尤其是火炮方面的…

只可惜,对这方面黄浩也不是十分的清楚,所以也是爱莫能助。

不过在无奈了一阵后,黄浩突然看向了严绍。

“另外,都督,兵工厂方面让我问您,将来所生产的火炮是需要采用法国人的技术?”

这么说着,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