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九十章 华盛顿会议(二十二)

会议上,有关如何遏制苏俄的讨论已经进入了正题,至少在台上的那个人看来是如此。

在看了看台下的各国代表后,站在台上的那个人低声咳嗽了一下,而后开口道。

“目前看来,想要彻底的消灭苏俄恐怕并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毕竟在经过先前的战争后,在座的诸国都有着一定的损伤。想要恢复元气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而在短时间内想要对苏俄掀起一场浩大的攻势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苏俄也不是什么鱼腩,这点从对俄干涉战争由在座诸国所组成的干涉军惨遭失败就可以看的出来。如果不顾目前各国的情况,就强行再次组建一支联军对苏俄进行围剿的话,考虑到目前苏俄多达五百余万的正规军,想要在轻易剿灭苏俄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如果不付出一定程度的伤亡是不可能办到的,考虑到数年的战争过去后,各国民众的反战情绪都比较激烈,现在就对苏俄斩草除根,显然是办不到的事情…”

听到那人这么说,台下的其他各国代表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算是李良和段祺瑞等人,也都纷纷点头。

因为台上的那个人说的是事实,目前各国的反战情绪的确是非常的强烈。尤其是在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喜欢打仗——————当然,这里面要排除掉日本人。

如果可能的话。相信日本人到是不怎么排斥战争什么的。

但是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和日本一样,就算是中国,说实话。对战争这种手段其实也是有些排斥的。就好象顾维钧和李良,在国社政府内就是有名的主和派。

非要讲的话,其实真正受到绝大部分国人支持的战争,一共也就只有三个而已。

第一个就是山东战役,当然,这个的话,只能算是四六开的样子。因为那个时候国人的自信还没有恢复。有的只是自卑。包括政府的相当一部分官员在内,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中国不太可能会赢。

而按照当时的惯例,通常打输了之后。都是需要割地赔款的。

割的地是从哪来的暂且不提,这个赔款肯定是要从老百姓的身上搜刮的,这也算是有先例的事情。如此一来国人自然是很难支持国社政府在山东与日本开战的行为。

毕竟如果不打的话,那么丢的只是一个山东而已。可要是打的话。那么除了丢地外。恐怕还要赔款。

二选一,这样的情况对于饱受屈辱,已经从原本的极端自大变得极端自卑的国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好选择的…

然后,国社政府赢了…

第二个受到绝大部分国人支持的,则是北进战略,也就是北上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当然,当时这一战略还是机密。国人自然是不知道的。等到他们知道的时候,国防军基本上已经快要打到叶卡捷琳堡了。

也正是因为国防军的进展非常顺利。所以国人才会如此的支持——————当然,还有就是国人并不清楚这样的一个军事行动风险究竟有多大,难度究竟又有多大。要是让他们知道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几十万大军都将死无葬身之地的话,恐怕…

至于第三场战争?那当然就是朝鲜战争了。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恰恰是西进和北上战略成功的时候。由于这两个战略的成功,使得国人的自信心开始恢复,信心极度膨胀。眼见中国的版图扩大了这么多,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如今隐约的也有了一些超级大国的影子,这个时候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国人当然不可能忍的下去了…

就算是那些主和派的,也觉得应该先把日本人赶出去再说…

少数几个觉得可以先谈判的,或者是干脆求和的,基本上都被当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了…

这也就是国社政府成立以后,国人最支持的三场战争了。

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便是现在,国人对于派远征军赴欧参战依旧争议很大。毕竟那并不是他们的战争,而且无论国防军在欧洲的作战究竟有多么英勇,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防军在欧洲的伤亡很大,非常的大…

在不清楚中东地下藏有石油的情况下,为了白人的利益而死伤那么多的人,很多国人都觉得不值得…

——————————————————————————

尽管国人对于那三场战争的支持度很高,另外还可以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在国内争议很大的战争。但是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多次发生战争,就算是对于国人而言也已经有些受够了。

这个时候,突然让他们继续支持一场看上去似乎和他们关系不是很大的战争,而且是非常惨烈的那一种,可想而知他们根本不会答应。

当然,如果严绍亲自出面的话,或许还是有办法扭转他们的心意的。

毕竟严绍在国内的威望很高,而且每一次都可以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利益。就算是一些当初看不出来有什么用意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严绍强行推动的话,国人就算心中不解但也会同意的。

不过中国这边没问题,但是欧美方面就…

比如说英国和法国,打的时间最长的就是这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民众对于战争已经算是彻底的厌烦了,根本不可能会允许自己的政府再来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还有美国人,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伤亡已经令美国人感到害怕,甚至令美国的孤立主义更上一层楼…

可想而知。美国人究竟会不会支持美国政府再来这么一场战争了…

——————————————————————————

“看来大家都很清楚了…”见下面的各国代表尽管面无表情,但却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赞同的样子,台上的那个人苦笑了一番道。“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苏俄的周边地区布置一道防疫圈,确保苏俄不会从里面扩散出来…”

“这些赤色分子的危险性相信在座的诸位都很清楚,我也就不多做重复了。为了确保这些赤色分子不会扩散到其他地区,进而威胁到整个世界,在苏俄的周边地区构建多道防疫区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说到这里,那个人看了一眼台下侧面的一个美国人。

在注意到了自己上司的目光后,那个美国人点了点头。然后从下面和另外一个人一起,拿着一幅非常大的地图走了上来。

地图很特别,并不是世界地图也不是欧洲或者是亚洲某一部分的地区。而是苏俄的地图。确切的说,是苏俄和周边地区的一些地区。

“这个地图是我们根据原来的俄国地图,还有现在苏俄所占领的区域进行分析后画出来的,在细节上毋庸置疑。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漏洞——————除非俄国人的地图本身就有问题…”

说到这里。那人在台上继续指了指地图道。

“根据我们的构想,将在波兰以及罗马尼亚一线,构筑一条防疫区,确保苏俄境内的赤色分子不会通过这两个国家流入欧洲境内…”

听到他这么说,会场上的一些人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

因为他说的是欧洲境内,可事实上现在苏俄所占领的领土,也是属于欧洲的,只不过是东欧罢了。但是从他的话语来看。却几乎是等于没有把苏俄当成是一个欧洲国家——————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天发生的了。事实上在历史上一直都有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喜欢把俄国当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体。

该怎么说呢,很多人都不把俄国是当成一个欧洲国家,即便这个国家有着相当大的欧洲领土,其面积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那么大,而且就连首都也都位于欧洲的部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把俄国从欧洲国家当中排除出去。

而亚洲这边呢,也有许多人,尽管并不把苏俄当成是一个欧洲国家,但是同时却也不把俄国当成是一个亚洲国家。

只能说俄国完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乎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

因为按照外界许多人的认知,俄国几乎不属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洲…

欧亚非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这几个洲里面全部都没有俄国的位置…

————————————————————————

看着地图,台下的人们微微点了点头,显然赞同这一构思。

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历史和原来的历史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因为在原来的历史当中,波兰的领土面积要比现在大。

1918年10月23日,华沙组成了波兰政府,11月11日,该政府由毕苏茨基领导。卢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员会也宣布接受毕苏茨基领导。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他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这样,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至1918年11月波兰终于重新恢复了独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而到了1912年12月份的时候,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决议,同意重建波兰国家,承认波兰共和国,并建议在俄波之间划一临时分界线,即沿着格罗德诺、布列斯特、赫鲁别舒夫、普热米代尔、直到喀尔巴阡山一线。

不过波兰人并不同意这一建议,事实上波兰政府力图恢复1772年的俄波边界线。为此,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就发动了对也是新诞生的苏俄,史称苏波战争。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波兰和苏俄发生战争。毫无疑问,最后获得胜利的肯定是苏俄毋庸置疑。然而事实永远都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获得胜利的并不是苏俄。而是波兰…

事实上在初期的时候,这场战争苏俄还是挺顺利的。当时波军进占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广大地区,苏俄红军进行反击,将参与干涉的波军赶出了国境,并将战火烧到波兰的首都华沙。

但是由于苏俄红军自身的问题,最终在战争的后期苏俄遭遇了非常惨重的损失和失败。

最终根据苏俄和波兰达成的条约,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苏俄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片领土,这也为二战时苏联和德国分割波兰埋下了伏笔。

但是和历史上不同,或许是因为有国社政府支持的关系。苏俄尽管也遭到了失败,但是结局明显要比原来的历史上强的多。因此苏俄和波兰双方签订的仅仅只是一份停火协议而已,至于什么割让土地一类的事情,苏俄到是完全没有遭遇到。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场战争的失败还是令苏俄上下感到了震动。

尤其是列宁本人。更是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这场战争会遭遇失败?!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的失败,苏俄后来的对外政策才会发生极大的转变。

——————————————————————————

“防疫圈吗…”看了眼地图上的波兰和罗马尼亚,不知道为什么,李良总觉得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两个地区会被吞并入苏俄的口中。

当然,这仅仅只是李良的一种感觉而已,不过就在李良心底这么想的时候。这时台上的那个人却低下头来看向李良开口道。

“欧洲的防疫圈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同时亚洲的防疫圈也同样重要。值得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我们最优秀的盟友,中国政府早早就已经占领了从乌拉尔山脉到中亚乃至欧洲境内的地区,并开始在那里构筑一条非常坚固的永久性工事,确保不会有半个赤色分子从那里逃出来…”

听到台上的那个人这么说,尽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李良等人还是配合的朝着四周点了点头。前面曾经介绍过,为了确保两块新领土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用最少的兵力顶住未来苏俄可能会采取的进攻,国社政府开始在从乌拉尔山脉到中亚及欧洲的一线修筑一条非常浩大的防线。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一工程甚至比历史上法国人所修建的马奇诺防线更加浩大——————当然,绝对没有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那么坚固就是了,至少在绝大部分区域是如此。

这不奇怪,毕竟从德法边境再到海边,一共也没有多少公里,法国人自然是可以想尽办法的去加固自己的工事了。

但是国社政府这边却不同,单是一个乌拉尔山脉就已经不知道多少公里了,再算上哈萨克行省那一线,真要是按照法国人马奇诺防线的标准去修,恐怕国社政府的财政就要破产了——————其实现在也差不多。

为了修这条铁路,国社政府的财政支出一直都非常的高。就这样,资金还是远远不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严绍才有些着急想要把中东的油田曝光出来,毕竟在不愿意加税的情况下,严绍也只能通过这个方式来增加国社政府的收入。

自然,就算是有油田的收入,总还是要节俭一些的,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事修筑的只能说比较坚固,肯定是没有办法和历史上的马奇诺防线相比。

不过在一些重点地区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多亏了有乌拉尔山脉这么天堑。正是由于有了乌拉尔山脉这么一个天堑的存在,国防军才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就在中苏边境上,构筑出一条足以确保自身安全的防线。

接下来只需要将这个防线不断的完善,那么无论将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至少国防军都有能力在防线全面崩溃之前,从国内调来足够的兵力增援上来…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条防线的造价不菲。但是政府内部对于打造这么一条防线出来却并没有太多的意见。甚至就连过去那些总是喜欢唧唧歪歪的政客或是穷酸文人,对此也没有太多的意见。

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和防线后面的那两片土地相比。这条防线的造价根本就不值一提。只要是能够守住后面的土地,哪怕是成本再高出十倍也是值得的…

何况修这么一条防线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比如说就业…

可以想象,这么一条防线,究竟需要多少钢铁和水泥还有其他的各种原料。尤其是这些工事尽管是尽可能的省钱,但是再怎么省钱,国防军也不可能拿士兵的性命省钱。所以尽管在许多地方尽可能的节省,但是工事本身还是非常坚固的,尤其是使用了大量的洋灰和钢筋等等…

而想要秀出这么一条防线。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此一来,就业自然也就带动起来了。

目前国内还有靠近防线的地区,有大量的工厂拔地而起,这些工厂的任务就是提供足够的资源上去。

甚至于。在严绍的计划当中。这条防线也是用来解决大萧条影响的办法之一——————单是满足这么一条防线的需求,已经可以养活很多家工厂了,不,考虑到这条防线的长度,已经不能用很多家来形容。

除了这条防线外,新的铁路计划也在进行当中。

比如说目前的中亚铁路扩建计划,还有西伯利亚铁路扩建计划。

这也都是为了在可能的将来,当苏俄率军进攻防线的时候。国防军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把后方的部队增援上去而进行的。

不过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国防军显然没有那么着急了。所以这两条铁路修的并不是很急,而是用一种难得一见的正常速度来秀的——————尽管是正常速度,但是从这两条铁路的项目排在最前面,还是可以看的出来这两条铁路的地位究竟有多高了…

————————————————————————

“目前我国在中苏边境修筑防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当苏俄向亚洲方向扩散的时候,我国能够拦住苏俄…”说到这里,李良看了一眼四周的众人,而后轻声继续道。“就目前看来,似乎一切都在预料当中,不过有一件事情却显得异常麻烦,就是资金的问题,这么一条防线所需要的资金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我国的财政收入却显然没有支出那么好看,到了现在,工程已经可以说是断断续续,所以为了阻止苏俄的扩散,本人希望在座的各国可以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防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这样一来至少在座的各国都不需要再担心苏俄会从亚洲的方向扩散…”

“同样,只要中苏边境上的防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我国政府也愿意保证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赤色分子穿过防线…”

尽管李良觉得自己说的挺不错的,然而在听到了李良的话后,其他人的脸色却显得有些难看起来。

因为李良刚才的话里面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要跟在座的各国政府要钱来修防线。现如今的各国因为一战的关系,本来就一直都在心疼着钱的问题,如今李良突然跳出来,说让大家支援一下他们修防御工事,他们要是真的乖乖的把钱包掏出来,那他们可就是纯种的二百五了…

“支援…”听到李良的话,最先开口的是一直坐在美国代表团席位上的查尔斯。“应该没有这个必要把,毕竟贵**队究竟有多么能征善战,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是非常清楚的,更何况贵国在中苏边境上还有着乌拉尔山脉这么一个天堑的存在。凭着这么一条天堑,就算那些赤色分子的军队再多出一百万来又能有什么用呢…”

“没错,何况苏俄也是刚刚经历过战争,本身的元气还并没有恢复,至少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恢复。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时间内贵国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那些赤色分子东进的可能…”

见查尔斯开口了,一旁的巴尔福也连忙赞同的到。

其他的国家见英美都开口了,也纷纷开口符合。究其原因自然就是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掏钱了…

见到这么一个场面,李良多少显得有些无奈,不过他却也没有多说些什么。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尝试。如果能要到钱那自然是最好,可以缓解一下国内的财政压力,可要是要不到,那也无所谓。反正当初修这条超长防线的时候,严绍他们也完全没有指望过外界的援助,而是打算凭着自身的能力把工事给修好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感谢一下中国政府的奉献。相信在有了中国政府在乌拉尔地区和哈萨克行省构筑的防线,以及波兰、罗马尼亚一线的防疫区,一定可以将那些赤色分子阻止在防疫圈内。避免这些赤色病毒的扩散…”

随着那人的话音落下,会场内也响起了一片掌声。

会场内的这些人,到是一点也不担心国社政府会和苏俄在这件事上谈成。至少国社政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放苏俄从乌拉尔山脉过去,这点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毕竟若是把苏俄放过去的话。万一苏俄打算夺回‘失地’那事情可就变得麻烦多了。所以对于国社政府而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让苏俄从西伯利亚地区通过,在座的众人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担心,苏俄从亚洲地区扩散的可能性了。

毕竟真要是放任苏俄的话,那西伯利亚可就丢了,国社政府是绝对不可能会这么傻的…

就在那人这么说的时候,台下突然有人轻咳了一下,而后开口道。

“请等等…”

这么说着,听到这个声音。会场内的众人忍不住看向了声音传过来的方向。只见发出声音的是日本代表团,在发现是日本代表团后。许多人都忍不住皱了一下没。

因为很多人都很清楚中国政府和日本代表团之间的矛盾,现在日本代表团突然跳了出来,如果是别的到还好说,可万一要是日本代表团打算挑中国的刺,那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如果说换个时间的话,他们到是不介意看一下中国政府难看的场景,但是现在可是在举办者重要的会议,要是这么闹腾一下的话,那会议可也就不用继续开下去了…

——————————————————————————

“一个从欧洲,另一个从亚洲,这么一个策略看上去似乎是天衣无缝,但实际上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破绽…”轻咳了一声后,财部彪开口道。“那就是如果有人与苏俄勾结该怎么办…”

听到财部彪的话,几乎所有人都看向了国社政府的席位,甚至就连财部彪身后的那些人也都纷纷出入。

原因很简单,尽管表面上看,国社政府和苏俄似乎是死敌,几乎是恨不得对方死掉的那种。但是从另外一种情报来看,国社政府和苏俄却是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了…

至少从苏俄成立开始,国社政府应该就没少对苏俄提供帮助…

尤其是目前苏俄军队所装备的武器还有其他,五百多万苏俄红军,单靠原来的那些被破坏的差不多的工厂,单凭苏俄自己肯定是没办法弄到这么多的武器装备的。

可是他们却能…

也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苏俄居然装备有大量的武器装备。事后在缴获了一批之后,甚至还有分析得出了一个惊人的事情,那就是这些武器都是被特意做旧,装城市二手武器的。实际上这些武器装备的质量很好,与过去苏俄的武器装备风格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事情到了这里,相比很少有人会想不明白了,那就是在苏俄的背后肯定是有人再支持着,不然的话单凭苏俄自己是没可能支撑这么大的一直军队的。

但是,究竟是谁在支持呢?

——————————————————————————

尽管国社政府把自己掩盖的很隐秘,但是会场内的绝大部分国家爱其实都已经隐隐的猜到了。那就是苏俄背后的那个国家,很有可能其实就是中国…

目的也很简单,建立一个吸引火力的靶子。

基本上,只要苏俄还存在,那么无论如何列强都不太可能会把目光转移到中国的头上,这就是苏俄存在的目的,也是中国支持苏俄的原因。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尽管日本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在场的众人还是忍不住看向了国社政府的席位。

不过就在李良等人被瞅的有些恼火,甚至忍不住跳出来和日本人还有日本人可能会出现的支持者鏖战一场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日本人却开口道。

“土耳其人,我们必须要警惕土耳其人与苏俄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财部彪看了一下会场内的众人,然后继续开口道。“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手下通过高加索地图,土耳其可以与苏俄直接联系,而从我们得到的情报来看,显然高加索地区相当一部分都已经落入了苏俄的手中,只有中国政府也同样抢下来一些,但是数量并不大,不能达到封锁苏俄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尽管土耳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绝大部分领土,但是他还是占领着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点。如果苏俄与土耳其联手的话,那么至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黑海都有可能会成为苏俄最大的一座内海。苏俄不但可以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甚至可以直接在黑海境内巡视甚至是在黑海沿岸登陆,可想而知,如果土耳其倒向了苏俄的话,究竟会带来多么大的一场灾难…”

听到财部彪的话,在场众人一阵沉默。

不久前,苏俄增援了土耳其大批武器装备的事情,这可不是一个秘密…

“或许…”看了眼众人,李良开口道。“我们可以抢先把土耳其从苏俄的怀中拉过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