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八十九章 华盛顿会议(二十一)

国内某个城市的街头,原本应该是非常整洁的道路,到处都是人们扔下的垃圾。

这如果是让不知情的人看到了,恐怕绝对是大吃一惊。

因为在过去国内的城市别的或许不太好说,但是在卫生上面却维持的很好——————当然,这也是因为市政府方面抓的紧,套用某个对市政府并不是很满意的市民说的那就是…

“市政府的那帮当官的全都是环卫出来的吧!整天正事不干,光寻思城市卫生的事了…”

唔,该怎么说呢,毕竟不是每个市民都对自己的城市满意的。

像是有些城市,便经常会有市民因为这样或者说是那样的原因,而对自家的地方政府感到不满。尤其是当这些城市的市政府,在就业啊,保障啊之类的地方干的不是很出色,却在环境卫生上面弄的很不错的时候,就难免有一些市民会吐槽自家的市政府了。

不过尽管是吐槽,但是这些市民通常说的也都是实话,因为那些地方上的政府在环卫上做的的确是相当的不错。

也正因为这样,现在街道上这种多少显得有些肮脏的景象才如此的令人吃惊。毕竟这样的景象通常只有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前,或者说刚刚成立的那一年才会出现。在国社政府成立以后便很少,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更是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

毕竟弄脏城市的惩罚可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中央政府下发了许多个文件,强制性的取消了绝大部分的苛捐杂税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是变得困难了许多。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自然会抓住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而罚款,无疑就是最好的一种发财机会。

虽说像是随地吐痰啊,乱扔纸屑啊之类的事情,一次也罚不了多少,但是积少成多吗。就算再怎么少,数量多了也是很客观的,何况怎么说也算是一项收入不是?

在地方政府拼命罚款的情况下。市民们自然是更加吐槽起这些‘搞环卫出身’的家伙们了。不过这种拼命罚款的行为,到也确保了城市的整洁。

但是现在这个样子就实在是有些…

其实会这样,也与地方政府的放纵有关。

尽管平时地方政府对于环境卫生之类的事情一直抓的很严。但是在这般庆祝的日子里面,显然就不可能继续像过去那么严格下去了。

因此地方政府在这么一个日子里,也算是难得的放松了下来。再加上当时又处于狂热的庆祝当中,一些市民也没有了往日里的小心。一来二去的。地上自然也就多了许多不该多的东西。

结果直接导致到了庆祝的第二天清晨,等到市民们纷纷回家之后,留下的满目疮痍…

对此,最劳累的还是那些环卫工人们,已经轻松了好些年,平时最多也就是扫扫灰尘和树叶的他们,看着街道上那一堆一堆的垃圾,多少有种说不出来话的感觉…

这样的场景。他们可真是有好些年没有看到过了呢…

不过不管怎么惊叹,总是要先忙好自己的工作才行。在感慨了一阵子之后。那些环卫工人们便拎起了自己的扫把,开始加入了清扫工作当中。

不得不说,在习惯了清扫灰尘和树叶之类的垃圾后,清扫街道上那一堆堆爆竹和其他一些的垃圾,居然有种很带感的感觉…

“真是…”

用力的清扫着,一个环卫工人忍不住摇头道。

反正这类事情,平时许久也未必能碰上一次,那些环卫工人也只当是闲了好长时间,总算是碰上忙的了,到是没怎么抱怨。

————————————————————————

随着《六国海军条约》的签订,消息传到国内后,整个中国一片欢腾。大量的庆祝活动也随之上马,就像前面说的,几乎所有的大型城市都有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庆祝活动。

甚至就连一些较小型的城市,也都各自组织了一些庆祝活动出来。

自然,如此大量的庆祝活动上马,肯定也会随之出现一些意外,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毕竟在这么一个时代想要维持住秩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万幸的是这类事情的伤亡都不是很大,在如此的节庆日子里面,到是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不过,随着庆祝活动的结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狂欢后,国内的气氛也逐渐回归于正常。自然,在这期间,环卫工人们可说是好好忙碌了一阵子,套用某个环卫工人的说法,就是在一天之内,把过去几年的空闲全都补齐了。/

当然,会这么说的通常都是工作时间比较晚,或者说是年纪还比较小的那一种。那些经历过前清时期的老人们,对于这种话通常都是嗤之以鼻的。

毕竟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他们可是记得很清楚,过去的城市究竟是个怎么样子…

到不能说,那个时期的城市没有卫生这个概念,只能说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城市并不干净,这也是这些环卫工人们愿意工作的一个原因。毕竟任何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能够干净一些…

另一方面,尽管闲暇的时候百姓们还是谈论着与《六国海军条约》有关的事情,毕竟随着这一条约的签订,几乎等同于是列强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地位。而且这个地位要高于法意而仅次于英美。

在过去,虽说已经有很多国人早就觉得自己的国家已经变得要比法国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强出许多,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这也让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关心时事的热血青年们感到振奋,但是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把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和学习上。

毕竟作为一些平头百姓,国事什么的与他们的距离未免也太遥远了一些。

除了一些有心从政的人之外。绝大部分的人,其实也不过就是把这当作是一种谈资罢了。

不过,尽管国人对于《六国海军条约》的兴趣很大,但是对于《对苏防卫条约》的兴趣就显得不是很重了。

这点从《六国海军条约》期间各个报社报纸的销量,还有《对苏防卫条约》期间,各个报社报纸的销量如何就可以看的出来。

尽管后者时期报纸的销量也算是不错,但是与前者相比却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这到是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华盛顿会议还没有召开的时候,国内的各大报社就已经开始渲染《六国海军条约》的重要性。甚至还有报社非常激进的声称,中国绝对不可能接受比日本还要低的排位。还有报社认为国社政府的地位究竟能否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又能否得到国际社会和列强的承认,全看这次的会议成功与否…

对于遭受了近百年屈辱的国人来说,目前国家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自然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因为这个所以国人才会如此的支持严绍和国社政府,也使得国社政府可以一直死死的压制着国内的其他政治团体。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威胁到国社政府及国社党在国内的地位。

甚至现如今。国社党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去,无论是在美国、欧洲亦或者是东南亚地区,几乎都有国社党的分部存在。

就连原本是属于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等党派传统地区的东南亚一些地区,现在这些党派的生存空间也已经几乎快要被国社党给挤压的没有了。由此可见,国社党在如今的华人眼里究竟有多得民心。

要知道,国民党还有后来的中华革命党在上述地区可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根子扎的要远比国社党深的多。

但是自从国社政府在山东击败了日军,同时又派遣远征军赴欧参战。同时还在凡尔登战役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国社党在海外的地位大大增加,反观国民党等党派的生存空间则遭到了挤压…

当然。毕竟是根深蒂固,就算国社政府表现的再怎么好,凭着这些想要把国民党等组织在南洋等地区连根拔起,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谁能想到,国社党和国社政府却偏偏就是办到了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或许还代表不了什么,毕竟当时的参战国也有不少,而中国仅仅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但是北上和西进战略的成功,还有那开疆扩土的功绩,却令国社政府在海外华人的心中真正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于是国社党在海外的一切行动几乎全部都顺利的非常可以,大批的海外华人开始加入国社党,反观国民党等党派,却是冷清的可以,基本上已经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

尽管国人对于目前中国国力的增强,还有国际地位的提高也算是心知肚明,并且因为这些而发自内心的拥护着国社政府以及严绍。

但是这些毕竟还没有得到其他国家公开的承认,就算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等国也仅仅只是坦承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至于究竟有多强,这个吗…

就算国人已经知道自己其实算是一个强国了,但是说实在的,究竟有多强他们还真不清楚。毕竟国力这种东西,有些时候真的是很难推算的。

从地图上看吗,中国到底是却非常强的样子,毕竟在抢走了俄国大部分的领土之后,就连续版图面积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就算是总体的领土面积,也仅仅只是逊色于英国而已。

但是如果说单看领土面积的大小,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究竟有多强大的话,那历史上的印度也就不会灭亡。有着四亿多人口的中国在近百年里也不会饱受欺凌了。还有刚刚灭亡没多久的沙皇俄国也就是罗曼诺夫王朝,不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表现的非常令人失望吗。

什么欧洲宪兵。什么蒸汽压路机,完全是令人大失所望。

因此单看面积的话,尽管不少国人振奋。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国人觉得有些心虚。觉得面积虽然大了,但国力却未必就是强了…

当然,国内对于自己国家的评价到是有不少,比如说一些比较大型的报纸,就经常对于如今中国的国力进行评价。并认为目前的中国就总体实力而言,已经达到了与英美并列的程度,至少在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中国绝对不会输就是了…

还有一些比较谦虚一些的报纸,则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国力可能会比英美逊色一些,但是至少已经要强于日本。并且与法国齐平——————这在过去也算是比较高的评价了,毕竟当年的法国可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只不过后来他们碰上了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德国罢了。

但是这些评价毕竟都是国内的,自己夸自己固然很爽。但总觉得有些………心虚?

因此普通百姓。更期待的还是得到其他更国际一些的承认,比如说来自其他强国的承认和认可一类的…

而《六国海军条约》显然就是这么一种承认,从某种角度上讲,所谓的六国海军条约,其实也就是把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六个国家集中在一块,而后根据实力等因素来进行一次较为简单的排位——————当然,这个条约里面并没有包含苏俄在内,不然就是真正的将全世界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包含在内了。

从某种角度上讲。上述的七个国家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后世的五常——————至少就实力而言,这七个国家的实力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已经算是如此了。

也正因为这样。当国内的民众得知自己的国家,在《六国海军条约》上,得到了仅次于英美的地位时,国人才会如此欢腾。这不仅是因为《六国海军条约》会议上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意味着中国的地位得到了其他列强的承认。

当然,在报道会议成功的同时,国内报社也没有忘记报道一下代表团在华盛顿的遭遇,这也令国内的民众对英美等国产生了一定的不满。

有些出奇的是,国人对于英美的不满要远远高于日本,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似乎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因为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本来就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半敌国。那么自己的敌人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付自己,显然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英美呢?在过去中国可是从来都没有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情,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社政府甚至还派出了数十万远征军赴欧参战,帮助英国人和美国人击败了德国及其他同盟国。

而英国呢,就是这么回报中国的吗?

————————————————————————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国人会重视《华盛顿条约》是因为这涉及到了列强是否承认和认可中国的实力以及国际地位。

这对于依旧还是缺少一些自信的国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对苏防卫条约》呢,这个条约却是完全针对于苏俄的。

这个,国人就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国人和历史上不同,对于苏俄的敌意是非常大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国内的媒体一直都在宣传着一种言论,那就是苏俄一直认为目前中国所占领的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区,都应该是苏俄的领土。

换句话说,在未来的某一天,苏俄很有可能会引起对中国宣战,想办法从中国的手里抢回上述的这些土地。

尽管目前中国国内有少数的人觉得,国社政府完全不应该从俄国的手中抢走上述两个地区。这与那些曾经欺凌中国的列强有什么区别,而且还因为这个原因而招惹到了苏俄这样的敌人,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但是绝大部分的国人却是支持国社政府的这一行为的,对于他们来说。风水轮流转,既然当年的俄国可以欺凌中国,那么现在的中国便同样可以来个落井下石。

而且既然上述的两个地区已经被中国所占领。那么这些地方就是属于中国的,谁也别想抢走——————对于刚刚唤起自信,尤其是有些已经从自卑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国人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无论苏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无论那里对于中国而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度。既然他们想从中国的手里抢走刚刚占领的领土,那么中国的国人便会敌视他们,将他们视作是仇敌!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到是一点也不担心苏俄的威胁。

毕竟按照报纸上的说法,他们有着战无不胜的国防军存在,同时还有乌拉尔山脉这么一个天堑。别说苏俄需要分出相当一部分兵力在东线的位置上,就算是苏俄派出上百万的军队来进攻,驻守在乌拉尔和阿斯塔纳军区的数十万国防军,也可以凭着坚固永久的工事。抵御苏俄的进攻——————当然。在看这些新闻报道的时候,国人肯定不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些坚固而且永久的工事,目前都还在修筑当中。

换句话说,至少在竣工之前,国防军想要抵御苏俄的进攻,恐怕还是比较吃力的。

不过另一方面,无论是国社政府的高层亦或者是乌拉尔和阿斯塔纳军区的高层。对于这两条对苏防线都非常的重视。

毕竟只要有了这两条防线,那么即便是苏俄对国防军展开全面进攻。国防军也可以用较少的兵力,抵御苏俄的工事。甚至可以凭借着坚固的工事,来给予苏军大量杀伤。

而且就算苏军的兵力要远远超过国防军的数字,只要上述的两条防线可以抵御苏军一段时间,那么至少便可以令国防军有足够的时间,从后方调集兵力增援上去。

甚至如果国社政府下定决心的话,还可以从后方动员更多的兵力上来——————不过那个时候就是决战了。

至于工事什么的有没有用?至少现阶段还是很有用的。

而且历史上的马奇诺防线之所以会被攻破,也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里面。毕竟如果不是因为政治因素,使得法国人无法将马奇诺防线修筑到比利时等国的后方的话,法国政府也没可能让德国人绕过马奇诺防线,并给予了法国人致命的一击。

当然,会如此,其实也有很大的财政因素在里面。

——————————————————————————

因为《对苏防卫条约》主要是针对苏联的缘故,所以更喜欢看到如今中国多么强盛,多么受人尊敬的国人,对于这个条约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至少远没有《华盛顿条约》的兴趣大。

不过话说回来,国人对于苏俄所信奉的主义到是有些兴趣,毕竟苏俄的那个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均田地什么的非常相似,很有些农民起义的味道,只不过苏俄那边团结的是工人阶级罢了…

但是就算苏俄的主张再怎么和国人的口味,既然苏俄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敌对国,那么中国的百姓都不可能会欢迎。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尽管也有一些向往苏俄的学者,打算从苏俄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回来。但是在国内,他们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而国社政府尽管没有因为他们宣传赤色的思想,而逮捕他们,却也禁止他们在公共场所进行演讲的权利。

自然,这样的举动肯定会引来许多的抨击,比如说言论自由啊,学术自由啊,思想自由啊之类的。但是国社政府对此却无动于衷,不要说是国社政府,就连寻常的百姓对此都不是很支持。

究其原因,谁叫苏俄是敌对国家呢。

把敌国的东西往自己国家引进,还叫自己国家的国民跑去信仰,对朴实的百姓们而言,没挂一个卖国贼的称号已经很善良了。

赤色分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