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对苏干涉战争(八)

阿斯塔纳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落入国防军手中的。

当大量的国防军从火车站冲入城中时,城内的驻军只是稍稍抵抗了一下,就不得不选择了弃械投降这么一条路。

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成为所谓的‘中国强盗’还没解决,外面就突然冒出了大批的中**队,就数量估算差不多有一个师的程度,此外似乎还有更多的部队正在赶来,这种情况之下他们除了投降以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选择。

自然,作为驻扎在阿斯塔纳的驻军指挥官,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步兵团长,但是这个团长还选择投降之前,还是打算执行一下自己的责任。

只是就在他打算把消息传出去,让哈萨克斯坦乃至其他地区,包括位于圣彼得堡的苏俄都提高警惕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毫无办法了?

驻军本身所拥有的无线电报已经全部被破坏掉,到现在都还没查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电报局的电报还在那些中国人的控制之下。那个团长虽然找到了城内一些有电报的商户,但部下稍后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他有些绝望——————电报都被破坏掉了…

直到此时此刻,驻军的指挥官才终于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阴谋。

————————————————————

当蔡锷所乘坐的列车驶入阿斯塔纳的时候,城内已经被七八个师占据了。大量的士兵驻扎在城市之内。每条街上都有士兵在执行巡逻任务,原来的俄军则是被缴械之后看管在原来的军营内…

阿斯塔纳市政府的市长及其他官员正焦急的想要与国防军的上层会面,对国防军的军事行动进行抗议。以及要求国防军确保市内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至于这座城市本来的民众,此时此刻则是躲在‘安全’的家中,透过玻璃用惧怕和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在大街上巡视的官兵。

“情况怎么样?”从火车上下来之后,蔡锷第一句便如此问道。

“请司令放心…”前来迎接的一名将领连忙道。“我们在抵达阿斯塔纳后很快便控制了这座城市,而且根据特事局的说法,在行动之初他们便控制了电报局,之后更是透过在俄军内部收买的叛徒。破坏了驻军所有的几个无线电,所以在行动之初俄国人根本没有办法把消息传出去,至于俄国市政府。似乎是以为特事局他们的行动仅仅只是普通的劫掠行为,再加上让自己的城市被一群‘强盗’肆无忌惮,传出去毕竟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座城市的市长是打算在处理好之后。在把消息传出去的。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城内仅存的几个商用电台也被破坏,他们根本传不出去消息,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外界应该还不清楚这件事…”

“这样就好…”听到这个回答,蔡锷安心了许多。

这次军事行动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快,在俄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之前,就把所有需要占领的地方全部占领了。当然。蔡锷自己也清楚这种事情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更没有什么是万无一失。所以俄国人察觉的可能性很大,但为了行动的顺利,他也只能想办法把这种意外降低到最小限度。

而在安心之后,蔡锷很快谈起了下一阶段的问题,甚至就连城内都没去,只是在这火车站上…

“部队怎么样,可以直接进行下一阶段的作战了吗?”

“长途行军,虽然是在火车内,但是士兵们还是很疲劳的,不过坚持下还是没问题的…”听到蔡锷的话,另一个将领迟疑了一下,而后回答道。

他的话刚刚落下,其他几个将领也符合起来。

从新疆到阿斯塔纳,足足有上千公里的距离,即便是乘坐火车,这么长距离的旅程也是非常累人的。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人口密集度很低,许多地方走上一百公里也未必能见得到什么人烟,再加上为了追求速度,火车必须要全速前进而不能随意停留,结果就是车厢内通常都弥漫着许多异样的气味…

几天下来,部队的官兵都觉得很疲惫。

但是就像刚才那个将领所说的一样,尽管疲惫,但是坚持一下还是没问题的。何况这次作战的重要性他们也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若是出了些变动,将来在想挽回,怕是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了…

“既然这样…”点点头,蔡锷沉吟了一下后开口道。“那就按照原定的计划,第一、第二、第五军团继续北上,第三军团南下,占领沿途铁路线的所有城市,并朝西面推进,至少要推到里海沿岸,并在那里沿途构筑防线,至于第四军团则是留在阿斯塔纳,并把兵力以团为规模布置在铁路线沿途的所有村、镇及城市,防止可能会出现的抵抗组织对铁路进行破坏…”

在第一集团军群内,第一和第二军团的战斗力是最强的,第三能力次之,第四再次,第五则是最次的。

考虑到北上之后,很有可能会和高尔察克领导的俄军和苏俄政权的苏俄红军发生冲突,所以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和第二军团必须要北上,而单凭两个军团的兵力显然是比较不够的,毕竟乌拉尔山脉本身的长度也称得上是一个奇观了,所以蔡锷才会算上第五军团。

至于第三军团,战斗力也有些,但是相对要差一些。

不过考虑到如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俄军兵力空虚,别说是一个军团了,即便是一个军也可以轻易占领全境,只是他们还肩负着另一个特殊的任务。所以蔡锷才会派出一个军团。

至于第四军团…

他们的战斗力在五个军团内仅仅只比第五军团要强一些而已…

尽管他们只是负责铁路线沿途的安全,但是他们的任务却非常重要,因为铁路线代表着后勤的输送流畅。而后勤则代表着这次作战是否能够成功,万一后勤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次进入俄国境内的六十万国防军甚至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这么重要的作战任务,交给第五军团蔡锷多少有些不放心,所以才会交给第四军团。

军团的作战能力,主要是按照兵力及训练等来划分,尤其是主力部队的数量。

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的战斗力最强,是因为他们的装备最好。而且内部本身的主力部队数量也是最多的。

第三和第四军团则要次之,至于第五军团…

第五军团内的乙种师数量是最多的…

不过这次北上的战役,主要是由第一、第二军团来执行。第五军团则主要是负责防线,以及兵力上的补充,这也是蔡锷会把第五军团带上的原因。

————————————————————

见众人都已经明白了后,蔡锷与其他人一起来到了火车站附近的一栋建筑内。而后蔡锷对着自己的副官道。“给第三军团的军团长发封电报。让他在抵达阿斯塔纳之后。立刻带着部队往里海推进,另外在抵达里海之后,记得让工程部队修筑一些公路出来,眼下在中亚修筑铁路是不现实的,他们在抵达里海之后,后勤就只能依赖公路来保障…”

说完见副官记录的差不多了后,蔡锷又继续道。“另外给后方发电报,让中央尽管把汽车都运来。其中的一千辆留给第三军团,专门用来运送后勤物资…”

这时抵达阿斯塔纳的部队只有几个师。都是各个军团的,大部队还在后方,各个军团的军团长也大多如此,所以除了第三军团的电报之外,蔡锷又给其他军团的军团长也发了一些电报过去。

这些电报主要是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进行了一些说明,他很快就要跟着部队继续北上了,是不可能一直都停留在阿斯塔纳的,所以只能先说明一下…

很快,各个军团长便对蔡锷的命令进行了回复,除了服从命令之外,第四军团的军团长更是提议道。“是否可以让中央运一些地雷上来,然后在铁路线的两侧布雷…”

这么一个主意,让蔡锷不由得深思了起来。

因为严格的讲,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眼下蔡锷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铁路线会遭到破坏,若是铁路线遭到破坏,那么第一集团军群的后勤物资便会出现困难,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集团军群六十万人全军覆没。

而单凭第四军团自己,说实在的,即便是蔡锷也不敢保证会没什么意外。考虑到整条铁路线的长度,遭到破坏肯定会是非常频繁的事情,而第四军团的任务除了负责保护铁路之外,恐怕还有铁路什么的…

不过…

若是在铁路的两侧埋下大量地雷,或许真的能解决这一问题。

地雷的成本非常的低,考虑到只需要在铁路的两侧布置薄薄的一层,国内的工业完全是可以承担的起这么一个计划的,而至需要一些地雷便可以有效的阻挡抵抗分子的破坏行动,尽管看上去这个‘一些’恐怕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为了完成战略任务,也是值得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防止造成百姓伤亡。

毕竟这个年代,百姓穿过铁路是很平常的事情,若是布置下大量的地雷,肯定会造成诸多的伤亡,甚至…

就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通过铁路线了,这样的话,铁路线的确是保下来了,但是别的就…

蔡锷把自己的顾虑向第四军团说明了一下,很快第四军团就通过电报进行了补充。

“可以在沿途插上地雷的图标,警示当地人,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铁路的上方修建临时桥梁,供当地人及部队使用,桥梁本身则由部队把守。若是有人触发地雷可及时赶到事发地点,对当地居民或是抵抗分子进行…”

后面的话也不需要说了,因为蔡锷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这个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铁路的两侧布置海量地雷,如此一来即便是有抵抗分子出现,地雷也可以妥善的保护铁路的安全。

当然,这些抵抗分子也可以执行扫雷,问题在于扫雷是一项非常枯燥且消耗时间的任务,而国防军显然不是傻子和瞎子,根本不可能任由抵抗分子清除地雷。

即便是这些抵抗分子真的把国防军当成瞎子。还没等他们扫出一条可以让他们安然拆铁路的道路出来前,恐怕国防军已经赶到现场了…

而后就是对蔡锷问题的回答,埋的确很方便。可是之后当地的居民乃至国防军该怎么通过铁路?毕竟横穿铁路,这在早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许多人应该都有这类的经历,在严绍的那个时代。许多人都曾经沿着铁轨走过。甚至是踩在上面,若是不想个妥善的办法,即便哈萨克斯坦再怎么人言荒芜,恐怕也会死掉很多人。

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将来稳定中亚地区的局势,国社政府必定会像在外东北时一样,把大量的居民迁入中亚,以此保证国社政府在中亚的统治。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别的到还好说。中亚的那些俄国人乃至当地人本来就和中国没什么关系,即便是死的再多也不心疼。这又是新的占领区,更是可以随便糟践,而不是像外东北那边需要顾虑许多。

可是等到国内的百姓迁入外东北之后…

若是误伤了一些自己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而第四军团对此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铁路上修桥,修一个可以让火车通过,也可以让百姓通过的桥梁。这些桥梁的数量也可以多一些,反正只是跨越一个铁路线,这样的桥成本并不会很高。

不过也要考虑抵抗分子会不会破坏桥梁,让桥梁垮塌砸在铁路上,以此达到破坏的目的,所以第四军团才会建议派兵驻守。

何况铁路线也不可能单靠地雷来保护,总需要有些部队把守,这些兵力也可以承担此类任务。同时等到内地百姓迁入的时候,还可以负责一下其他的工作等等,诸如此类…

————————————————————

“这到是个不错的主意…”听过第四军团的建议后,蔡锷摸了摸下巴沉吟着。

虽说这么说似乎比较荒唐,成本也比较大,但若是不想个妥善些的办法,即便是派再多的兵力把守铁路,也很难防范的了抵抗分子对铁路的破坏。

后世抗战史上比较有名的铁道游击队,暂且不提严绍那个年代一大堆的相关电视剧什么的,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日本人那里呆了5年的时间,至始至终日本人都拿这些人没什么办法,由此可见一斑…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类抵抗组织甚至是比正规军还要麻烦。

毕竟正规军通常都是正面作战,只要你能把对方给打垮了,剩下的似乎也就没什么了。可是这类游击队呢?你最麻烦的不是如何歼灭他,而是如何才能找到他,只要你一天不能解决他,他就不停的给你搞破坏,其所造成的破坏,是长时间的…

而这类抵抗,通常很容易拖垮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

冷战的苏俄强不强?在阿富汗的时候,硬是被当地的抵抗分子连同中美英法等国合伙阴死。冷战后的美国强不强?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至始至终都没能解决掉当地的抵抗分子,10年的时间,两地依旧是抵抗不断,而美国呢?其经济却要被这些抵抗分子给拖垮了…

蔡锷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严绍却是知道的,所以严绍一点也不看小瞧了这些看似没什么的游击队…

当蔡锷把第四军团的提议递交上来的时候,这项提议顿时在政府上层引起了一片议论,许多高级将领及政府官员都表示反对,毕竟沿着一条上千公里长的铁路埋地雷什么的………这种行为听上去似乎也太二了一些…

其实何止是他们,即便是严绍也是这么想的。

沿着铁路线埋地雷。这样的举动在后世绝对是非常二的。

然而仔细思考了一下后,他却觉得这么做是可行的,同样。考虑到铁路线对第一集团军群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做也是不过分的…

所以在思考了良久,同时又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商议了一番后,严绍决定采纳蔡锷和第四军团的提议。同时又对这项提议进行补充,那就是在铁路线的两侧,也就是雷区的外围在用钢丝围上一圈,避免寻常百姓或是部队官兵误入雷区——————反正九十九拜都来了。也不差最后一下了,而且有埋地雷的功夫,弄一些铁丝网也是很简单的。

所谓的雷区。他的存在目的并不是炸死来破坏的游击队,而是让其明白这里有地雷,从而使其不敢轻易进来…

在正式同意之后,严绍命令后勤部从库存当中取出一半的地雷供应给前线。另外再在国内的兵工厂订购相当数量的地雷。避免不够用…

很快,数以十万计的地雷被运往前线,而负责保护铁路的第四军团在接收之后,也开始了史上最浩大的布雷任务…

与此同时,蔡锷也率领着先期抵达的部队开始北上,紧跟其后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五军团的后续部队。第三军团则是在蔡锷的命令之下一路南下,沿着铁路线往里海而去,然而中亚铁路并没有修到里海。所以后续的路程就必须要靠腿来走。

问题在于,如果说从新疆到阿斯塔纳有一千公里的距离。那么从阿斯塔纳到里海,便也有一千公里的距离,而且这一千公里还有任何公路或是比较具有规模的公路——————俄国的基建无论是如今还是后来的苏联都是糟糕透顶,当年希特勒的德**团就是被俄国的基建给狠狠的坑了一把。

万幸的是,中亚主要是以平原地形为主,不然的话…

这个时候,蔡锷允诺的一千辆卡车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千公里的距离毕竟不短,从南京到重庆也才一千二百公里而已…

若不是沿途根本没有多少抵抗,恐怕蔡锷根本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而如今,便只能是看第三军团自身的能力了…

蔡锷会挑选第三军团,也是因为第三军团的实力仅次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军团,若是换成第四和第五军团,蔡锷却不会放心。虽然俄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兵力,只需要一个正规军便可以横扫,但是上千公里的距离,却是比俄军更大的一个麻烦…

————————————————————

在把任务交给了第四军团之后,蔡锷立刻率领先期抵达阿斯塔纳的部队继续北上,不过他却并没有北上鄂木斯克或者是秋明,而是直接通过铁路北上前往车里雅宾斯克…

另一方面,尽管沿途特事局已经尽可能的在确保消息的隐秘,但这么大的事情毕竟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何况如今国防军也已经进入到了中亚腹地…

所以就在蔡锷率领部队北上的时候,北方的俄国人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和苏俄红军作战的高尔察克一片错愕,显然不敢相信,之前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帮助他的中国‘朋友’居然就这么在他的背后插了一刀——————若是此刻他的内心想法被圣彼得堡的列宁等人得知了,列宁他们一定会拍着肩膀告诉他,其实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上当了…

而就在高尔察克依旧不敢相信的时候,蔡锷率领的前期部队,距离车里雅宾斯克已经只剩下不远的一段距离了…

尽管中国出兵中亚的消息已经被俄国人得知,然而蔡锷却一点也不担心俄国人的反应,因为根据他得到的情报,俄国人并不清楚他北上的事情,车里雅宾斯克也没多少防备…

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兵力、装备、训练等方面的优势,蔡锷可说是稳操胜券。

反倒是英美列强的态度,让蔡锷不由得有几分忧虑…

毕竟他们这次图谋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外东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