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三十五章 目的

扩张之路 第五百三十五章 目的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乘坐着火车,等到彼得斯抵达北京的时候,对中国的一些事情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首先,中国的变化的确惊人,尤其是在路过某些城市的时候,当地的英国商人或者是驻华外交官曾经给他看了些几年前的照片。在发现仅仅只是过了几年时间,中国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后,彼得斯吃惊异常。

但是对中国的政治体系,他却颇有微词。

一段时间下来,对中国的政治体系他多少已经有些了解。首先,和欧洲不同,地方上虽然能够从财税当中截留一小部分,但本身的权利并不是很大,许多方面都要听从中央政府的安排,只有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才有自己的权利。

而那所谓的地方议会,更和花瓶没什么区别,只是摆在那里看看的,即便是那些议员弄出了个什么决议…

地方政府也就算了,但是中央政府却有驳回,乃至直接干预的权利。

换句话说,地方议会只能提出一些有利于中央统治的决议,其他的吗…

事实上,即便地方议会有权利提出一些决议也没用,因为在地方议会当中,国社党的席位一直都占据绝对多数。

而在这个国家,中央政府也有着绝对的权利。

不过这对于彼得斯这次的目的,到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原因也很简单,只要他的来意能得到国社政府或者是严绍的支持,就能立刻推动。而不需要等待繁杂的政治程序,更不需要通过国会的审核…

这对于现在的彼得斯和英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

虽说在后世英国已经衰弱成了一个普通的二流强国。但是在这个时代,大英帝国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帝国。即便是的超级霸主美国,也无法与英国抗衡。

而作为代表着英国政府的外交官,彼得斯很轻易的便见到了严绍。

走入严绍的办公室,轻瞥了眼陆瑛和大月熏,惊异于两人的美丽同时,考虑到事情的紧急。彼得斯也非常直接的开口道。

“总统先生,不知道贵国的远征军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准备完?”既然能被英国政府派过来,彼得斯当然也懂得一些中文。刚刚这番话就是用中文说出来的。

只是看的出来,彼得斯的中文并不是很流畅。至少和伊莱诺还有卡特琳娜标准的中文相比,彼得斯的中文发音多少有些怪异。不过至少能听得懂,而对这个时代的许多洋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强国。或许会有些人对中国感兴趣,但是愿意学中文的人却绝对不多。

另一方面,虽然彼得斯的话过于直白,但由于礼仪得体的关系,所以严绍到是丝毫没有感到冒犯。

“至少需要等到明年的1、2月份…”心里仔细的想了想后,严绍开口回答道。“这次我国第一批的远征军数量为三个步兵师,其中一个是主力师,另外两个则是临时组建的乙种师。前者到没什么,完全可以从现役的部队里面抽调出来。但是后者的话………我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地方的预备役部队当中征召,而且在征召之后,还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把装备分发齐全以及做好最基础的训练…”

“不能更快一些了吗…”虽然心里急切,不过彼得斯并没有表露出来。

“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严绍摇头道。“条约签订的时间太晚,我们准备的也比较仓促,而且那两个所谓的乙种师完全是从预备役抽调的,如果不经过训练就派上战场,那纯粹就是谋杀,他们是去帮助贵国赢得战争的,不是去替贵国填堑壕的…”

听到严绍说要帮助英国赢得战争,彼得斯的心里微微有些不屑。因为在协约国的定义当中,这些中国远征军还真就是帮助他们填堑壕的。不过眼下双方毕竟已经成为盟国,在欧洲的战事上他们也有一些地方的确需要中国的帮助,所以彼得斯并没有把这点想法表露出来。

其实对于条约的签订,彼得斯也有些觉得不满。

到不是说对那些给予中国的利益感到不满,事实上彼得斯就和这个时期的许多英国人一样,看重欧洲更甚于其他地方。对于他来说,只要对英国最重要的印度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提供更多的利益来让其他国家帮助英国赢得这场战争。

科威特暂且不提,一个伊拉克而已,答应了就答应了,如果英国能早些同意中国的条件,恐怕现在中国的远征军已经踏上欧洲了,在西线英法两国也能少死一些青年——————虽然如今只是1915年末,然而战争进行到现在,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已经感到有些肉疼。

像是后世的一个叫做‘钢铁雄心3’的游戏里面,法国就有一个‘人口危机’的光环一直挂着。而之所以会有这个光环,就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死了太多的人,结果弄得20年后二战时,法国的人口危机既然一直持续着。

英国虽然不像法国那么惨,但也是疼得有些受不了。

如果彼得斯是英国首相,绝对会同意把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地交给中国。谁叫伊拉克是土耳其人的地盘,而科威特也是英国从土耳其人手里面抢过来的呢。

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便是送出去了也不会觉得心疼。

————————————————————

中国的出兵时间居然会这么迟,这让彼得斯微微有些皱眉。

但这也在彼得斯和英国政府的预料当中。所以彼得斯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而是很快便把话题转移到了另外一个,让他与英国政府更为关注的话题上。

事实上,如果只是为了出兵的问题。英国政府根本不可能会派他来,只需要派朱尔典过来招呼一声就可以,毕竟这些事情完全是可以在电报里面商量的,完全没有必要派人过来——————英国距离中国可不近,坐船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坐了一个多月的船,就是为了讯问这么一点事情。除非英国人是吃饱了撑的。

英国人这次会派彼得斯过来,完全是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总统先生应该知道目前正在进行的加利波利战役吧…”考虑了一下措辞之后,彼得斯有些迟疑的道。

“当然…”严绍点点头。这种事情没有必要否决。毕竟加利波利战役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全世界,只要关注这场战争的,基本上没有一个不知道这场战役。同样只要是关注这场战争的。也没有一个人不在嘲笑着英国人——————英国人自己除外。

至于嘲笑的理由很简单。土耳其是被英国人逼到同盟国阵营的。如果不是英国人惹火了土耳其人,这场战争土耳其人只会持中立态度,哪里会给英国人这么大的难看。

现在英国人在加利波利战役死伤了十数万人,却连一点结果也没弄到,完全是搬石砸自己的脚,这叫别人怎么可能会不去嘲笑。

不过这时的英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现在也已经是英国的盟友,所以严绍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只能是点点头。

呼出一口气,彼得斯也很清楚外界究竟是怎么看待英国的。不过他是英国人,也不好多说些什么,所以也只是点头道。“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与加利波利战役有关…”

“贵国………贵国该不会是希望我国把远征军派到加利波利去吧…”皱了皱眉,严绍开口问道。

加利波利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严绍心里已经开始想着该如何回绝了。

也难怪会这样,毕竟加利波利的地形很复杂,只要一登陆,登陆部队就已经等于是陷入了劣境。土耳其人又在那里集结了大量重兵,英国人前后动员了差不多五十多万人,在死伤了十万多人的情况下依然没能把那里给拿下来,严绍可没把握,自己的国防军就一定能办成英国人都没能办成的事情…

而且加利波利那边还是登陆作战,就连坦克都派不上用场。

派遣远征军过去,岂不是等于派人送死?

(这时没有登陆艇这东西,想登陆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划船过去,另一个则是在有码头的港口登陆,至于登陆艇什么的………还是等发明出来了再说吧…)

见到严绍的表情,彼得斯当然清楚严绍心里在想些什么。

对此他也感到有些无奈,显然他也清楚,所谓的加利波利战役已经成为了一个笑柄。

“放心,我这次来的目的,并非是希望贵国把远征军放在那里………”说到这里,彼得斯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告诉严绍,英国政府已经决定放弃加利波利战役的决定,而是继续道。“相信总统先生很清楚,我国发起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通被土耳其人封锁的达达尼尔海峡,然后继续通过这个海峡向俄国输送其极为需要的各种物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目的恐怕是无法达成了…”

“所以我国希望能够寻找到第二个可以向俄国大量输送物资的通道,这也是我这次会来中国的原因…”

“贵国的意思是?”严绍有些奇怪的问,站在他的身后,陆瑛和大月熏的脸上也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我国政府希望,贵国能够加大对中东铁路的建设力度,同时修筑一条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并且与俄国的中亚铁路连接在一起,如果能同时有包括西伯利亚铁路在内的两条铁路,相信即便无法满足俄国对物资的需求,也能大大缓解目前俄国对物资的紧缺状况…”

“修一条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然后和俄国人的中亚铁路连接?”

听到彼得斯的话,严绍皱了皱眉。

“没错。”彼得斯点了点头。“据闻贵国的铁路目前已经从西安修到了兰州,只要能修到迪化。而后在与俄国的中亚铁路连接,俄国就等于又有了一条物资输送线,而只要俄国对物资紧缺的情况能够得到缓解,这场战争协约国的胜算便能提高许多…”

说到这里,彼得斯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因为会做出这样的决议,纯粹是因为英国人也清楚加利波利战役已经失败了,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所以才会想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加大对俄国物资的输送。

“但是……………兰州与迪化的距离很远,期间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而且需要的时间也非常的长,暂且不提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是否能支撑这么大的一个铁路工程,即便是修好了,恐怕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到那时说不定战争已经结束。又或者是俄国已经撑不住了也说不定…”

话虽如此,但是在严绍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狡黠。因为早在年初的时候,不要说西安到兰州的铁路线路已经通车,甚至早就已经修到了武威,现在交通部和詹天佑那边,正在把铁路往酒泉修,并且据说距离酒泉已经不超过一百公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修到酒泉。

而只要往酒泉的铁路通车。接下来便可以更进一步,直接往迪化去了。

只不过为了不刺激俄国人。同时也不让俄国人有机会捣乱,所以对这条消息国社政府一直都是秘而不发。而俄国人呢,也因为正在进行的欧战疲于奔命,根本没工夫去管这些,至于英国人就更简单了,新疆可不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在那里的人手少的可怜,如果严绍不希望他们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说实在的,这么大的工程,按理来说应该是无法隐瞒太久的。

能隐瞒到现在,还要归功于发生在欧洲的战事。

这场战争不但牵扯了俄国的绝大部分精力,就连英国人也是如此。

和这些相比,发生在远东的一点铁路工程,他们根本就没兴趣知道。

他们更不清楚,眼下在进行的铁路工程,名叫‘迪兰铁路工程’。这条铁路工程的本来目的就是要修一条从兰州到迪化的铁路。

而现在,因为隐瞒的关系,英国人居然求上门来了。严绍本能的感觉到,自己可以从中赚取足够多得利益…

————————————————————

“时间的话,不必担心…”彼得斯摇头道。“至少根据我的了解,铁路的修筑速度最快一天可以修出一公里多得距离来,兰州距离迪化虽然遥远,但也只有一千多公里,而只要贵国能够全力以赴,一年的时间修完这条铁路并非没有可能,而且据我所知,铁路史上最快的修筑记录,就是由贵国的铁路工人创下的,我相信贵国一定还能再次创下一个新的世界记录…”

话是这么说,但是彼得斯也清楚,这个全力以赴恐怕是非同一般的全力以赴。

非要说的话,就是全天候不休息,每时每刻都要把时间用在铁路上的那种。

至于那个世界记录,这个彼得斯还真没说瞎话,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人的确曾经创造过这么一个记录,只不过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

历史上美国在修筑太平洋铁路的时候,在中央太平洋铁路与东段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连接贯通前的最后阶段,华工接受爱尔兰劳工的挑战展开筑路竞赛,西段华工最终创造了12小时铺轨10英里200英尺(约合16.41公里)的世界纪录。

在新疆的铁路之所以能修的这么快,几乎快要到酒泉了,就是因为当时工人再用类似的速度修筑铁路。几乎全天候无休,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铁路上。

这么做,修筑的成本肯定会很高,而且还发生了不少事故,使得政府内部对这个项目有着很深的非议,然而在严绍的坚持下,这个项目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至于时间和成本…”见严绍还在那里听着,彼得斯笑着开口道。“如果铁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修好………一年的时间,尽管俄国人现在的处境困难了些,但是相信俄国人还是能坚持的,而成本的话………这条铁路对贵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把铁路修成,相信对贵国在新疆的统治会有很大的好处,即便贵国政府在这条铁路上多花费了一些金钱,也是值得的,而且如果可以,我国政府也可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作用…”

说到这里,彼得斯又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只不过………相信总统先生也清楚,为了这场战争,我国政府已经花费很多,我国政府恐怕无法提供太多的帮助,所以其中的绝大部分恐怕还需要由贵国自行解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是寻常的铁路也就算了,问题是这条铁路实在是太长了些。如果真的要投资这么一条铁路,那么花费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眼下英国已经承担了大笔的费用,自然不愿意在这上面承担更多的花费…

然而听了彼得斯的话,严绍却在心里冷笑了一下。

这条铁路,他是一定会修的,但是钱,他也一定要从英国人的口袋里掏出来。

修铁路花钱,这个谁不清楚,好不容易有一个冤大头冒出来,严绍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一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