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三十五章 英国来客

扩张之路 第五百三十五章 英国来客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1:35 来源:笔趣阁

既然已经决定要参战,那么剩下的自然也就简单。

在加入了协约国之后,政府开始对整场战争进行一系列的宣传。

期间不只是宣传了战争的正义性(尽管严绍与其他高层将其是为列强之间的狗咬狗),同时也宣传了参与这场战争,中国能得到的利益。

如前面说过的关税等,另外还有可以获得的,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两块殖民地。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战,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强国,正式加入列强的行列…

如果说关税和驻军等,普通人还不算明了,那么一块殖民地和得到列强的承认,对于这个饱受欺凌的国家来说便十分重要了。

而这,多多少少也算是让社会各界有了些积极性。

————————————————————

在上海的某条街上,许多商铺正在叫卖着当前最新颖的产品——————‘世界地图’。

只是在叫卖的同时,那几家商铺的老板却在彼此互相瞪视着。

更确切的说,是其中一方瞪视另一方,而另一方却是得意洋洋,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样子。

顺带一提,前者的商铺是洋人开办的,而后者的商铺却是国人。

在上海等城市,有许多人在地图上寻找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地的位置。毕竟根据中国与协约国达成的条约,等到战争结束后,这两个地方将会成为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殖民地。

这对一直都在丢失领土的国人们来说。到是一个激励。

毕竟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中国的领土面积从来都没增长过,反倒是在不断的丢失。山东战役虽然获胜。但在得到了些许利益的同时,也只是保证了国土的完整,至于开疆扩土什么的…

如果说把原本丢失的领土收回,也算是开疆扩土的话,那这未免也太简单了些。

然而虽然有不少国人开始寻找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地的位置,但是…

结果吗…

这个时代的地图还是很简陋的,所以地图上显现的位置并不是特别的准确。一些较为次要的位置上甚至连名字也不会标识。所以在国内出版的许多地图上面,几乎都没有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地的存在。

不过那帮子商人到是很有经商的头脑,对商机尤其是金钱的嗅觉十分敏锐。很快便弄出了一些将奥斯曼土耳其领土标绘出来的新世界地图——————这方面刚开始是洋人占了先手,毕竟在国内还很少有人能知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哪,甚至就连晓得奥斯曼土耳其是哪个的国家都很少。

但是国内商人的动作也不慢,这边洋人的地图刚出来。那边他们就派人买了一份过来。而后在自己的世界地图上把伊拉克与科威特的位置标绘出来,最后当成是自己的地图卖出去。

这么做那些洋人当然是十分恼火,但对这帮子中国同行却毫无办法。因为就像那些中国商人表现出来的一样,他们的确是拿这些人毫无办法。

毕竟这时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由他们揉捏的国家。他们曾经强大的祖国,如今也深陷在欧洲的战争沼泽当中,不要说像过去那样,随便寻找些借口就在中国划出块领土。甚至还需要中国的帮助才能赢得战争。

而上海警察局那些本来把他们视为天人的警察们,虽然因为惯性的关系。依旧摆出了一副十分尊敬他们的样子。但却已经不再是他们说什么就听什么,把洋人视作一等公民,而将自己的同胞视作二等公民。虽然尊敬,却是一视同仁,即便这些洋人跑到警察局去申诉,警察局的警察也是要求他们拿出证据来,而后再说其他…

证据,他们哪来的证据?

如果说像是汽车,又或者是别的商品,哪怕是一个最最普通的牙刷,只要他们能拿的出证据来,警察局也会依法行事——————国内也是有专利法的,而且似乎从清末开始就已经有了。

问题在于,地图这东西,哪有什么专利可言?

总不能说,你在地图上标出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位置,这就成了你的专利吧?那要是有人弄了个非常详细的地图出来,岂不是说将来谁要是弄地图,谁就给给你专利费?

当然,如果说这些地方都是你发现的,这么说或许还会有人认可,问题是你自己也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人家也只是有样学样,你能拿人家怎么着?

所以他们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在那里生闷气。

好在他们占了先手,也算是卖了许多钱,不然恐怕早就气到爆炸了。

不过另一方面,在买到了地图之后,看了看新殖民地的位置,还有面积等等之后,许多国人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中东?那是什么地方?”

“听说全都是沙漠…”

“而且地方很偏僻啊…”

“不是说是两块殖民地吗,可那个叫科威特的地方……………干脆两块合并成一块好了…”

“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特产没有…”

也不奇怪,毕竟伊拉克和中国之间的位置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些,何况中东那地方,就像上面说的,全都是沙漠。如果不是知道那里有石油的话,即便是严绍也不会选择那个地方的。

不过这些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晓得这些,所以在见到自己国家只得到了这些地方之后,许多百姓顿时失望起来。

当然,到也不全都是这么认为的,至少还是有许多人觉得能拿到两块地方也挺不错。

“咱们毕竟还只是刚刚成为强国而已,有不是这场战争的主力。那些洋人也不都是傻子,凭什么给我们那么多得好地方…”

“是啊,何况那个什么科威特或许的确是小了些。但是伊拉克还是很不错的,有两三个、三四个省那么大了,第一次就能拿到这么大的地盘,这次咱们发兵到欧洲去帮忙也是值得的…”

这到不是假话,伊拉克虽然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这个时候又没有人发现石油。但是伊拉克的面积是真大,真要认真点讲。江苏、浙江和山东三个省加在一块,也没有一个伊拉克大,再加上一个福建。大概就能超出一些了…

只是第一战,就能得到一个相当于三四个省大小的殖民地,尽管那个地方看上去十分荒芜,但在许多人看来也是很不错的了。这也是国内也有许多人支持的一个原因。

更何况。这场战争当中,借着对德国及其他同盟国宣战的机会,严绍还拿回了原本被德国及其他国家占领的租界和一些利益,并且很直接的取消了过去对德国的一些赔款和欠款等,总的来说是赚大了…

如果不是严绍厚道,真要是在战争爆发前,向德国人借一大笔的借款,那…

不过人总要从长远考虑。战争结束后,德国是会落魄一段时间没错。但历史已经证明。德国这个国家不管再怎么落魄,最终只要能掌握住机会,还是会崛起的。

尽管严绍不清楚,那个有着小胡子的战争狂人,会否会死在这个已经改变了的历史当中。但是维系中国与德国的友好关系,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这也是为什么严绍再夺回了德国在华的一些租界之后,却保证了德国人的私人财产安全,而非把他们关进集中营里,又或者是看管起来。

甚至就连那些在华的德国士兵,严绍也没有进行太多的人身限制。

所以尽管前段时间德国人的态度表现的很严厉,警告中国不要卷入这场列强之间的战争来。但是私底下,即便国社政府已经收回了德国在中国的一切权利,德国政府却并不怎么气愤——————如果不算那位德皇威廉二世的话…

————————————————————

“这些中国人,还真以为自己是欧洲的拯救者了…”

听着街上那些中国人议论着伊拉克,议论着究竟该出兵多少到欧洲,摇上车窗,彼得斯有些不屑的道。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想,最近几年中国人的实力增长的的确很快,就好像我们现在坐着的这辆汽车…”叹了口气,刚刚才上任的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法磊斯爵士无奈道。“就好像现在我们乘坐的这辆汽车一样,就是中国人造的…”

“中国人…”不屑的笑了笑。“或许还算不错吧,但始终不如英国车好,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国内会有这么多的人买中国车,而且…”看向法磊斯爵士,彼得斯有些不满的道。“旁人就不说了,为什么总领事馆采购的居然也是中国汽车,而不是我们英国自己生产的…”

听到彼得斯这么说,法磊斯苦笑了一声。

他很清楚,这个叫彼得斯的外交官,不但是个种族质疑者,而且还是个大英国主义者,认为英国是世界的中心。不要说中国,即便是欧美的那些国家也一样看在眼里。

所以法磊斯也没有分辨说,这种‘流岚’汽车的性价比够高,或许不如英国产的劳斯莱斯,但是在价格上极有优势一类的。而是转移话题道。“说起来,最近国内的情况怎么样?”

法磊斯到也不是全都是为了转移话题,也是想了解下国内的情况,毕竟这个彼得斯是不久前刚从国内过来的。

听法磊斯谈起这个话题,本来还满脸骄傲的彼得斯也不由的叹了口气。

“很不好,丘吉尔大臣发起的‘加利波利战役’虽然还在继续,但谁都清楚这场战役已经失败了,即便继续下去也很难得到什么突破性的结果,只是丘吉尔大臣还在坚持,再加上首相与丘吉尔他的关系很好,所以才还在继续,但是…”

说到这里,彼得斯看向窗外。

尽管已经把车窗关上。但是车窗外那些中国人的声音多多少少还是能传入他的耳中的。同时也正因为他是从国内过来的,所以才更清楚如今英国的困境。

而只要想到曾经的大英帝国,如今居然需要一群黄种人的帮助。彼得斯就不由得感到一阵悲哀。

“现在俄国人在东线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单凭西伯利亚铁路,与北海那些经常会冻结的港口,根本就没法向俄国人提供足够充足的物资,所以我们必须要想个办法才行,不然根据帝国的推测,俄国人很可能会与德国人苟合。甚至更糟…”

“所以必须要给他们重新找一个补充物资的方法,这也是我这次从国内过来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彼得斯长长地叹了口气。

————————————————————

在上海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彼得斯启程前往北京。

不过这次他并没有乘船,而是乘坐火车,目的就是想要看看中国的真实情况。上海的现状令他大吃一惊,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在远东居然能看到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但是想到这座城市已经被欧洲国家影响了许多人。他也就释然了许多。并没有想到虽然上海要比中国的其他城市繁华许多。但是现在的这些变化其实完全是因为国社政府的关系。

不过即便是对他说了,恐怕他也不会相信。这也是法磊斯什么也没说的原因,在他看来预期浪费唇舌,到不如让彼得斯自己用眼睛去看看…

事实证明法磊斯的说法是正确的,彼得斯的确是个顽固的人,不管法磊斯说的再怎么多,也无法影响到他。

但是在乘火车北上的途中,看着那些漂亮干净的火车站在。还有远处那些林立的高层建筑和崭新的街道,彼得斯的心里却显得十分惊讶。

因为眼前的一切与他心里想象的。截然不同…

在他的脑海里,上海这样的城市或许是繁华的,但是其他城市就应该像印度的许多城市一样,肮脏、破败还有落后…

结果虽然中国的这些城市还有许多落后的地方,但是改变却是瞎子也能看的出来的。在许多地方,这些城市甚至要比伦敦更新。

而且彼得斯也发现,这些城市的建设非常现实,丝毫没有任何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地方。

就比如说一些大城市都有的有轨电车,在那些较小的城市便完全看不到,有的只是四车道的公路。而在上海或时南京这样的大城市,通常都是八车道的公路。

彼得斯讯问陪同的官员,是否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地位时,得到的回答却是…

“没必要…”

也不奇怪,一些小县城,虽然需要公路,以确保交通的顺畅,但是八车道的公路未免就有些太过了。

而且如今中国的一些县镇虽然在不断修建着新的建筑,但城市的规划却并不是由这些县镇自行完成的。而是由城市建设部与地方政府合作来完成,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切实际的设计出现。

就如立交桥或是地下隧道等…

一个人口不过数万人的小县城,用得着这些吗?

即便是建出来了,也不过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金钱罢了…

所以彼此的这种合作,纯粹是为了在最符合实际要求的情况下,规划出新的城市建设蓝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城市建设部的人看来,那些县城甚至就连四车道的公路也没必要。按照如今国内的现状,只要两车道就可以,毕竟现在国内可没有那么多得汽车来供这些公路使用,有的只是一些牛车、骡车和马车罢了。

而这些车辆,两车道显然已经足够使用…

不过严绍却很清楚,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城市建设部和内阁之所以会这么建议,完全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低估了这个国家。完全无法想象自己脚下的这个国家在发展起来之后,究竟会有多么大的变化。

所以才会认为,寻常的县城只需要普通的道路就可以。

但是他们不明白,严绍却很清楚。

毕竟在他那个时代,从90年代开始,到21世界初期,原有的公路就已经不够使用。而等到到了他穿越的那个年代时,即便是寻常的四线城市,四车道的公路也已经成为基本配置。

在某些大城市,堵车的现象更是常见的可以…

现在的话,四车道的确有些浪费,但只需要再过十年的时间,他们就会明白,双车道的局限性…

而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进行扩建,到不如现在就开始。

毕竟时间越晚,成本也就越高。

就好像严绍那个时代,90年代的时候东西十分便宜,可到了他穿越的那个时间,物价和十多年前相比,已经高的有些无法想象了…

现在也是如此,现在修的话,至少人工成本要低一些,可等到十多年后再弄,哪怕成本只是高出两倍来,都已经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尽管到那个时候,相信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对要比物价涨得更快…

明白过来后,彼得斯点点头,没有在继续多言。

只是在他的心里,却对中国的政治体系有了更多的了解。

“和欧洲那些地方有着较多自主性的城市相比,在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很强呢,即便是地方建设也归中央管辖,看来就和在英国时听到的一样,中国政府施行的的确是一种较为**的政治体系,甚至比沙皇俄国或是其他一些国家更加**…”

不过这,也让彼得斯对自己此行目的有了更大的期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