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丈六金身 > 第922回 梵天神策(二)

丈六金身 第922回 梵天神策(二)

作者:吾心飞扬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7:15 来源:笔趣阁

而且,佛门虽然兴旺,但是在汉地,仍然是属于外来宗教,在汉地,真正管事的是道门的神灵,而佛门的神灵,如果有人供奉他们,可以得到庇护加持,但是却不是真正管事的。

就比如,道教的财神,可以让一个人富有,也可以让他贫穷,而佛教的财神,如果有人供奉他们,会变得富有,但是佛教的财神却不能惩罚汉人让他们变得贫穷,因为在汉地管事的不是他们。

因为这种种原因,佛教的那些个强大神灵,帝释天,大梵天,大自在天等等,他们的信仰在汉地传播并不广泛,只有没落的唐密传承寺院当中,才有供奉这些个天神。

这其中的大梵天,他在婆罗门教、印度教里面,被尊为创造之神,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

他是梵文字母的创制者,念佛教真言的时候要求发音正确,因为梵文单词拼写和读音绝对规则,用梵文字母拼写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说即所写,又能保持真言的纯正的梵文语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写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选择。

如果是在南洋,对于大梵天肯定是不陌生,因为在南洋,他被尊为四面佛,能保佑信徒富贵吉祥,若论起在南洋当中的信仰,四面佛称第二,就没有谁敢称第一的。

在歇罗国,供奉的四面佛寺是最灵验的寺院,有很多人虔诚礼拜梵天对他许愿,得到愿望成真的例子数不胜数,梵天时常观照众生,只是众生不知道和他祈求帮助罢了。

大梵天的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断地诵读《吠陀经》,他常常有着一绺白胡须,代表他几近永恒的存在。不像其它印度教神祇,梵天的手中通常没有任何武器。

但他的一只手握有一支汤匙型的令牌,代表着将神圣的奶油滴入自我牺牲的火柴堆。

这意味着梵天是自我牺牲的神明。

他的一只手拿着一个水壶,壶中的水代表万物初始,涵盖一切。

梵天也拿着一串念珠,是他计算宇宙时间流逝的定时器。

此外他也拿着象征神圣的《吠陀经》与代表纯净的莲花。

他四只手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右后方手臂象征心灵、左后方手臂象征智慧、右前方手臂象征自我、左前方手臂象征自信。

他手持吠陀经,象征知识。

他通体黄金色,象征活跃在宇宙中,而金脸则代表梵天在创造宇宙时是处于活跃状态的。

一只孔雀,是梵天的坐骑,这只孔雀天生能够分离牛奶和水,代表每个人都要能够学会分辨善恶,继而扬善弃恶。

凡是孔雀坐骑的天神皆是三相神,代表着天生能分辨善恶,弃恶扬善。

他头戴王冠,象征最高地位。手持莲花,象征自然与宇宙中所有存在。

他长着胡须,黑色的胡须象征智慧,而长须则象征智慧的永恒成长。

他长有四张脸,象征四部《吠陀经》。

他配偶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

大梵天是个仁慈无比,有求必应的神灵,只要向他许愿无论是神、魔、人,他都会应允他们的愿望。

神方面,湿婆曾向大梵天请求协助寻找格涅沙的头颅下落,他在外征战多年,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格涅沙都不知道,回来之后看到妻子宫殿当中竟然有男人,就一剑把他脑袋给剁了,后来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后悔不已。

大梵天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就将它的头拿来代替格涅沙的首级,湿婆便派遣他的天将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一只正好头朝北方的垂死大象,于是等那大象死后取下象头装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复活成为象头神,并且成为天将的头目。

大梵天曾经应阎罗王的请求创造出冥界之神契特拉古波塔。

关于魔方面,魔王黑冉亚卡西普向梵天祈祷许愿,梵天应允了他的愿望后,从此整个世界都被魔王所统治,最后要由毗湿奴化身为人狮那罗辛哈击败魔王,把世界拯救回来。

在宇宙创造之时,梵天创造了十一位生主,是人类的祖先,他也创造了七位圣哲,共同协助宇宙之创造。

但由于他所创造的生主和圣哲都是从他的精神而非**生出来的,因此他们被称为“心灵之子”。

梵天并不常常介入诸神的事务,而且也更少涉入生死大事,不过他深信佛法、常常助佛教化,每值佛出世,大梵天王必先来请***,手持白拂,于会座参法听受,常以法义与佛问答,后与帝释天同受佛之付嘱,护持国土,为显密二教所共尊崇。

梵天神策是佛陀在耆阇崛山之中,为诸菩萨天龙八部鬼神说法后,梵天因众生因缘已到而宣说的。

梵天神策和地藏占察是兄弟法,地藏菩萨是古佛再来,梵天也是古佛再来,二位在法界上本身平等无有高下,以众生因缘而化现有异,一位以大慈悲宣说占察法,一位以大智慧宣说梵天神策法,都是利益众生,功德无量。

佛陀在耆阇崛山中为大众说法后,大众随自身因缘业力所得道果不同,但更多的是一些未得道者。

梵天可以说是深知众生根本。

梵天深知众生常受诸苦,而且又容易遭遇种种障碍灾祸,心中都忧惧无比,根本难以修持佛法得到真正的利益,这也是占察经里说的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

世人愚痴,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诸如鬼神骚扰,恶人害命,事业不顺等等,不会在佛法之中找方法解决,也不懂得去找一些有正统道门传承的道士,反而是礼请一些外道,诸如一些通灵人、出马仙、神婆等等来指点迷津,以期消灾解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