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无忍,只好让老王替小宋写神道碑。老王不但真写了,还在文中对小宋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又对满堂宾客大发牢骚。赵匡义也苦逼了,看来你没有转性子啊,去滁州吧。
老王是奇葩,但有干实事的人。
一个醉鬼居然平步青云当了副宰相,一个混在官场中却还能那样单纯理想化的可爱……但还不算奇,奇就奇在最后一个人,霸道得让人发指,却让后人认为是天下道德君子的代表……
吕蒙正下去,吕端终于上来。许多人说吕端糊涂,赵匡义却很喜欢吕端的气度,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某些时候,也不得不佩服赵匡义的眼光。
在他临终前几年的人事调动,可以说十有九中。
上来的还有小寇。
不过吕端是平章事是首相,小寇是参知政事。后人往往对这两个职位有些糊涂,实际参知政事在中书做的事更多,甚至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首相的一种监督与掣肘,不过参知政事有理事权,没有决事权,也就是重大的政务参知政事裁决好了,还要经过首相同意,方能执行,或者下达给地方。
小寇是大嘴巴,仇人多。
然而他心眼却不如张洎。张洎看准了这一点,但他比丁谓高明就高在他摸透了小寇的性格,断然不会替小寇掸胡子上的饭粒,并且反其道而行。
小寇重新上位后,张洎日夜坐曹视事,十分勤奋。小寇出入省门,他冠带等候。揖礼而退,不交一谈。
很勤奋的一个官员。并且是天下有名的老儒,不以老卖老,十分有礼貌,然而也不巴结。
寇准一看,这真是一个好文官啊。因此极力向赵匡义推荐。
赵匡义十分犹豫。
宋九看不起张洎将李煜那个金盆子拿走,赵匡义担忧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李煜时南唐并不是没有名臣,如潘佑。若是李煜听从潘佑之言,发起改革,大哥未必能轻松拿下南唐。正好有一个官员。尹熙古担任翰林待诏。翰林学士是唐玄宗时,分为翰林学士与翰林供奉,翰林学士能参与起草诏书,翰林供奉就是豢养一些有杂艺闲人的所在,如李白就是翰林供奉,若真是翰林学士,他都没有有那么大的牢骚了。随着对宰相权利的掣肘分割,翰林学士权利越来越大,有的翰林学士有着草拟机密诏制的权利。甚至有机会与皇帝议论时政,它就是翰林待诏。
并且尹熙古是江表人氏,就是江东人氏,赵匡义便问他潘佑之死中张洎扮演的角色。
然而赵匡义不知道因为同是江东人氏。平时张洎善待来自江东的尹熙古、吴郢等官员,因此尹熙古回答道,潘佑之死乃是李煜气愤潘佑谏说太过刚硬。与张洎无关。
赵匡义释然。
因此不久将张洎提为参知政事。
同时又提拨了一个能臣李昌龄为参知政事,此人还有一个弟弟。李昌言,李昌言还有一个女婿……范仲淹!
不过李昌龄资历太浅了。
寇准少年得志。又有张洎支持,在中书声望越来越高。
而且小寇就是赵匡义朝末期三大奇葩之一。
他眼下一生只服半个人,那就是张咏,连赵匡义以及后来的赵元侃都不大服气,就不要说宋九了,天大地大,但还不是最大,就俺寇准最大。
敢藐视皇权也是一种进步,可这个风气却带着后来的北宋出现一个又一个奇葩。
宋九赵匡义都不算什么,就不要说吕端了。况且他又有“扶立皇太子,安定天下”之功。
所以赵匡义迅速察觉到这种矛头,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让朝堂稳定,特别是这几年必须要朝堂稳定,因此让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两人平起平坐吧,隔日轮流执掌东府,决策天下大事,来安慰小寇的心中不平。
实际小寇到了这一步,虽是参知政事,行的却是真正首相之权。
不过这样一来,两人两个思想,两种执政风格,难免让下面的官员产生了更大的疑惑,便纷纷向赵匡义反映。
赵匡义便将两人处理的奏呈拿过来看。
蛇无头不行,可蛇有两头,那个麻烦就大了,必须得明确那一个是真正的头。看了后,寇准、张洎、李昌龄三人有事要先请示吕端,经他同意认可才能向我请示、建言。
这说明在赵匡义心中,吕端理政能力胜过了寇准。
吕端最大优点就是大事不糊涂。
赵匡义承认了他的能力,关健有人不承认啊。或者自己用手腕将寇准弄下去,能不能弄下去是一回事,他也不喜欢这样做。况且现在寇准得宠。
因此手谕是手谕,实际做归实际做。
小寇不把手谕当成一回事,吕端无奈,只好谦让,每遇大事两人意见不合时,以寇准说的算。
但不得不承认寇准的本领,担任下级时能迅速将上级权利架空,担任上级时能让下级痛苦得仙仙欲死,担任西府宰相时能对东府的事务指手画脚,担任东府宰相时能将西府权利抢得一干二净。这一点连赵普都不能做到……
到了这一步,那该满足了,既然是宇宙第一大,那么公平安心地做事吧。
可是非也,得到了实权后,所喜者多得台省清要官,所恶不及知者退序进之。
彭惟节与寇准相善,冯拯与寇准素来不和,两人分别转任为虞部员外郎与屯田员外郎,一个管林业,一个管农业。
彭惟节素来位居冯拯之下,按照资历冯拯也在彭惟节之上,因此章奏时,冯拯的章奏还是在彭惟节前面。
其实真的无怕谓,包括彭惟节本人也没有在意,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前面与后面的区别。
然而寇准不高兴了,将冯拯找来谈心,你这个管林业的怎么排在管农业的前面?
冯拯心中那个憋闷啊。
想来想去,没办法,只好向赵匡义打小报告,又说了寇准平时任人唯亲,作风霸道的一些事。实际冯拯这个小报告还不算致命。
小寇这样干,不要说是他了,就是赵普在世,大家伙儿也不服。
因此又有一个人上奏。
广东转运使康戬也上奏。
此人乃是一个高丽留学生,在太平兴国元年,随金行来等人一道到开封留学,一年后金行来中进士,任职殿中丞。五年后康戬也中了进士,并且官做得还不错,以清白干力闻名朝野。
可能受那边腹黑的影响,康戬这份奏折才叫黑,他只说了一件事,吕端张洎李昌龄皆寇准所引,所以吕端德之,张洎曲奉,李昌龄畏惧,这才让寇准得以任胸臆,乱经制。
张洎是寇准所引,李昌龄却不是寇准所引,只不过赵匡义任李昌龄时,寇准也同意了。至于吕端与寇准有何关系?要说引,那要归于赵普与宋九。
可现在的事实是吕端明明有了手谕,反而将决事权让给了寇准,康戬说寇准以任胸臆,乱经制,更不能说是冤枉了小寇。
宋朝最担心的是什么?
一言堂!
包括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还保留了一些旧党的官职。不能说是好,但也不能说是坏,至少北宋前期政坛比较温和,在内治种种政策上还好。直到司马光为了打倒而打倒,然后一切变了味道。
特别这时候,赵匡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见阎罗王了。那能让朝堂成为一言堂所在,况且小寇如此的霸道。
于是先将吕端喊来责问。
吕端很委屈,答道:“寇准性刚自任,臣等不欲数争,虑伤国体。”
这是一句很伟大的话,就凭借他这句话也足以让吕端进入名相行列。
寇准要做头啊,弄也弄不下去,那么怎么办呢,难道天天与寇准吵架吗?如果司马光等人若是以这句话为人生准则,北宋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
然而因此赵匡义也差一点将吕端贬下去,不过就要他准备贬吕端时,头脑忽然清醒过来,贬诏未下。
赵匡义无言以对。
又将寇准找来责问,寇准可能会服气吗?不但不认错,反而越争越厉害,赵匡义叹了一口气,说道:“鼠雀尚知人,况人乎?”
将寇准贬了下去。
直到这时,宋九才上了第一道奏折。
倚山种茶植树,倚水载麦插秧,人有其长亦有其短,用人用其所长,弃人弃其所短。吕端等人性格静默,用之固然朝堂和睦,仍久之必死气沉沉,下面官员欲所欲为。寇准等人性格刚燥,用之固然让诸官震惮,久之国家必然戾气冲天。然冬天穿厚衣,夏天穿薄绢,若朝堂安静缺乏活力,可用寇准之流,将一潭死水搅动。若朝堂暴戾,可用吕端等人,朝堂戾气就可渐渐削弱。如此,天下自可安定也。
你这样用人是不对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用人,如何用好人?不过话外之音你也不要想念俺们了,寇准有寇准的好,吕端有吕端的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
当然,赵匡义不是不会用人,但在疑心病下,两府宰相变动太快了,多少确实不利于国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