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悟道天龙 > 第八章 是有意却似无意

悟道天龙 第八章 是有意却似无意

作者:啃魂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5:54 来源:笔趣阁

“……对某些特殊的人,文武双全或许并不难。但我能断定,大幸之后便是不幸,这些人将来都有比文武障更大的大劫要克服,否则下场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修行。而这正是我目前刚接触不久的境界。至于是对还是错,现在很难说得准。你们还愿意相信,我就继续说。不相信,我也懒得再多说。”

苏轼哈哈一笑道:“这番话很有意思,很发人深省!咱不琢磨个十天半月,说了都白说,尽属空谈。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对错,谈不上相信与否,秦公子以为呢?”

“东坡先生这手太极推得可真妙!比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还厉害。”秦朝哑然失笑,“我的话说得最好,十天半月后多少能看到些对错,东坡先生的话就算再过十年百年,照样挑不出毛病。无错即对,正合‘无为而治’。可惜人活着终究不能事事无为。如何在无为有为之间转化?如何保持有为无为之间的平衡?保持新旧观念的平衡?”

苏轼神情一怔,小声道:“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

这时连旁边两女都知道他这话的真正意思是说,他夹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很难做人。

说着,说着,说到书中乔峰的故事,秦朝大讲乔峰如何夹在宋辽之间、恩仇之间、亲友之间,如何仁义无双、武功无双、酒量无双,如何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救人难救已……

无奈,最后选择了自尽。听得苏轼都老泪纵横,两女都哭疼了眼。‘天下第一大帮’帮主乔峰的事迹他们早就听说过不少,但之前从未因乔峰而感动过。

只有这次,感触特别地深刻。像是中了邪般不能自己。

虽知其中有不少与事实不合,但这也让人更方便抛开现实中众多顾虑去感动。苏轼将功名利禄抛一边,豪气干云道:“契丹人中竟也有这样的英雄!恨不能一见,与之彻夜长谈。”

王闰之抽泣道:“阿朱妹子好可怜!阿紫想代替姐姐很正常,乔峰却不是真男人。阿紫再怎么坏,乔峰可以打她骂她,就算真的把阿紫当小孩,也应该好好教育才是。”

她这话说得苏轼好尴尬!

苏轼是她姐夫,她是姐姐死后嫁给苏轼,不难想象她因而对阿紫分外同情。

同病相怜——王闰之最怎么努力。一直不能代替姐姐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

见阿紫最怎么努力都不能代替阿朱在乔峰心目中的地位,能不心情激荡吗?

王朝云嘴里不说,心里却想:阿紫只顾着自己,阿朱只顾着乔峰,愿意为乔峰死。我和阿朱一样,愿意为夫君死。乔峰迟早能明白阿朱的好,夫君也迟早能明白小妾的好。

长吁短叹了一阵,秦朝承认那故事里面的很多事情还未发生,是自己瞎编。大家才开始渐渐从故事里脱身。苏轼夫妇和王朝云不是想不到,是不想深入追究,不想这么快揭开。

真相被秦朝揭开,便再难再像之前那么沉浸在里面。再难找回之前那些心动。

大家心里都还有很多话想说,也都知道说得太久,秦朝也知道,于是趁着这话题结束主动告辞。苏轼客套了一番。直到秦朝离开很远,才望着王朝云大松一口气。

不然也不用说这么久,生怕离开时秦朝看上王朝云。不管是讨要,还是交换或侍寝,即便以此时的社会风气,都难免深感为难,拒不拒绝都不好。

事实上,秦朝离开时脑子里想的大半是苏轼揣摩上意的功夫——炉火纯青,顺乎自然,几乎不露痕迹。是有意,却似无意。不只是文章写得好,马屁也拍到了高太后的心窝里。

人一到了高太后这年纪,最怎么清高也只会比苏轼更关心养生。

王朝云暗笑秦朝,‘养生堂’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有意,却似无意,不只歌曲这样写得好。第一要钓的是京城第一人、大宋第一人、当世第一女强人——高太后。

也知他这么做还一举多得,具体却还很难说。

医馆新命名‘养生堂’自然是秦朝第一个说。

王闰之打开秦朝送的礼盒一看,不由笑弯了腰。

苏轼走过来一看,也禁不住笑了,摇头晃脑道:“秦道友这手字味道着实不错,基本功怎会这么差劲?奇哉!怪哉!只怕还不如普通十岁小孩,至少在这附近找不到。”

又道:“武人有这么能写已是非常不错,可他也算是武人吗!?”

一本正经道:“这可得好好收藏,千金不换。”

苏轼不知秦朝写毛笔字的基本功是在另一个世界打下,各种坏习惯自小就深入骨髓,能有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王朝云好奇心大起,抢过一看,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半晌才缓过气,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念完后,不住感叹。三人围着这首词谈了许久,才恋恋不舍停下。

王朝云决定一有空就给这首词配曲,心想:一定得创出一首经典曲子,才勉强配得上这首绝妙好词。此词一出,其它词恐怕都得黯然失色很长一段时间。

又想:有才真不在年高,就他这年纪,见识也如此广博,武功又如此高深莫测,词一首‘还看今朝’,日月都见之失色!却毫无架子。若不是见了他写的这手字,还以为他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全才。

苏轼心想:“把这首词呈给太后,不知会怎么想?这样的人才,会不会舍得留给皇上用?”

想了会,仍不得要领,暗道:“算了,不管他们怎么想,做好臣子的本分就是,给皇上和太后都呈一份吧!”

不及深想,熟悉的马蹄声响起,急速远去。

正自担心,一杯茶的功夫不到,马蹄声就转了回来。

“爹,你一定要帮女儿报这大仇……”

苏轼见大女儿苏旨哭红了眼,心中不怒反笑。

“怎么了?”王闰之强忍住笑。

这女儿连皇帝赵煦都敢欺负,还有谁会欺负她?

“他只说了句‘回去吧!’,‘黑玫瑰’转身就跑,再不肯听我话了。一直跑回家,才……才……才,”才了半天,脸都才红了。

苏轼扑哧一笑,“就你这三脚猫功夫,看都看不懂了吧!哈哈……”

秦朝一脸轻松愉快,走进家门。家中多了十一个新成员,都是十四五岁大的花季少女。卖家说她们都很老实、勤快,而且身家绝对清白。李嬷嬷请示秦朝之后,按《百家姓》里面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给她们起了套方便易记的名字:赵小丫、钱小丫、孙小丫、李小丫、周小丫、吴小丫、郑小丫……褚丫头。

秦朝一看赵小丫面相,便知她出身很好。

不由暗叹:“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心想李嬷嬷挑选太仔细,原本连牙齿都不放过。现在知道自己这主人一向懒得刷牙,既知有多不好看,自然不好再那么挑剔。不然这赵小丫的出身最好,李嬷嬷也看不上。

考虑了一会,这次再没烧掉卖身契,也没自己留下,转手把它们都交给了李嬷嬷。没再像以前那样说上一大堆人人平等的话,也没再许下三个月内都可自由来往的承诺。

过去那些做法确实太不合时宜,不如改换成实际的好处:一道有钱都买不到的北冥真气,一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是否也是被这封建社会给同化?

同化不同化,药铺里都开始充满欢声笑语,丫环们个个变得干劲十足。都觉得遇上了个特别好的主子,从此脱离了苦难。秦朝不再像以前那样,越费劲解释越吃力不讨好。

对自由,不由又多了一层感悟:心里想的自由未必是自由,嘴里说的自由未必是自由,行动上的自由未必是自由。自由能拥有多种选择,自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她们不喜欢的自由,我给她们最多也只是我的自由,而不是她们的自由。她们喜欢的自由,给的再少也能让她们开心。她们不喜欢的自由,我给的再多也是在浪费,彼此都不快乐。

第二天中午,慕容阿碧、苏晓晓不早不晚地到了。

苏晓晓弄了块‘养生堂’的大匾,字是她自己所写。

秦朝在大门口树了两根双人合抱的大石柱,挥手在上面刻下:

穷者一日一免先病先医,

富者一月一个不死不医。

众多官府的手续都没办,江湖上的同道都没理,‘养生堂’便直接开张营业。

接连几天不见有一个客人,既不见江湖上的人来闹事,也不见半个官府中人上门,秦朝却毫不在乎,除了拿出些时间背医书和炼丹外,仍过着与在苏州时相仿的生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