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第124章 惊动省委书记

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124章 惊动省委书记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38 来源:笔趣阁

德芙娜到华夏后,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华夏现代文学作品,因此她首先被“凤山”两篇文章吸引的正是赵无极的文笔,他觉得,赵无极的文笔已经不输给华夏的一些大作家了,而且,赵无极文章中还有一股自信而清新的韵味,这种韵味,只有在那些处于上升的国家或处于上升的作家的作品里面,才会涌现出来。

本来,在第一篇文章出现之后,德芙娜就有些爱不释手,想将其翻译成英语,传回米国发表;但因为比较忙而暂时搁置在了一边。让德芙娜惊喜的是,竟然还有第二篇,而第二篇《凤山竹编,手指上的舞蹈》一文,不但篇名取得特别吸引人,就是文章本身更是胜过了前一篇。

将这篇有关竹编的文章一口气阅读完后,德芙娜想到了一个计划。

驻外工作人员,因为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平时的工作与生活都非常严谨,即便要出席一些交际活动,也会慎之又慎。再加上当时华夏基层社会,对老外有如看宠物一般,让德芙娜在平原市的生活面显得相当逼仄,而华夏官方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也不主张外国驻华外交人员在自己的国土上到处乱窜。

德芙娜想以两篇文章为引,介入华夏市民社会。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皮特。

皮特作为领事,自然支持德芙娜的想法,但他却提出了更好的建议,那就是以米国想进口凤山木雕和竹编为由,向华夏方面提出申请,希望去凤山考察。皮特在东海市的几年并没有白混,他太知道这个古老的而又刚刚打开国门的国家对于外汇特别是米元的渴求了。如果以“进口”该项商品为由,华夏方面几乎不可能拒绝。

得到领事兼丈夫的支持,德芙娜开始了行动。此时,德芙娜已经升任了一等秘书,自有手下人为其策划。而打电话到报社讯问报道是否真实,就是手下人的杰作。要是那两篇文章仅仅属于文学创作,而那些工艺品仅仅是过去之物,现在不能生产和制作,作为米领馆,岂不是要被华夏人笑话?

在第二篇文章出版的第7rì,也即系统改变任务规则的前后,米国驻平原市领事馆向西川省人民zhèng fǔ外事办发来一纸公函:“兹闻贵省梓州市卢江县凤山乡拥有木雕与竹编工艺品生产能力,本领事馆希望派员前去考察,请贵办负责衔接考察相关事宜。如确定像贵省《西川rì报》所报道内容一致,本领事馆将十分乐意促成西川省这一杰出的民间工艺品向米出口。”

米国来的公文,其文字自然是英文了,但外事办也不缺少英语翻译,因此,这份公文的“华语”文本在半个小时后就放到了省外事办主任莫凯的办公桌上。

“尼媒,这是什么情况?”莫主任看到文件后,差点爆了一句粗口,但他马上反应过来,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重大,自有米领馆以来,这可是他们第一次主动提出对华夏的某种产品感兴趣啊。如能促成其事,莫凯自身的功劳也少不了。

因此,莫凯立即让办公室找来公函所涉的两篇文章,读后也觉得甚好,便按常规文件办理模式准备签署“请廖省长阅示”字样,但是,莫凯在写上文字后,却没有交给手下,而是直接坐车去了省长办公室。

外交无小事,因此在地方上这类事情都是zhèng fǔ一把手负责拍板(别喷,星辰没查)。

廖康虽然思想有些僵化,但他也知道这事非常重大,于是,两人驱车来到省委书记柳伯益处。柳伯益对于华夏zhōng yāngjīng神的领会自不是廖康和莫凯两人能比的,他立即作出指示:立即联系米国驻平原领事馆,同意并努力促成这次考察。

次rì上午,西川省外事办一辆伏尔加就开到了米领馆门前,莫凯和随员一行四人开始与皮特夫妇正式衔接有关考察事宜。

皮特夫妇也很惊奇,什么时候华夏官员办事达到了如此快捷的速度,一个工作rì就有了决定?不过,领事馆也很认真地与莫凯一行探讨起了考察的相关事宜。

其实,皮特夫妇的真实目的就是想去梓州和凤山看看,以了解西川的真实情况。当然,如果木雕和竹编真的很好,自然乐意促成米华之间的商业交易。

因此,皮特夫妇只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要去凤山乡的相关村庄参观工艺品的生产现场;第二,要求两篇文章的作者赵无极为他们介绍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与流程。

至于考察的时间,双方则约定在华夏国庆节的次rì成行。

省委书记柳伯益看到西川与米领馆签署的有关凤山考察的“备忘录”后,在迅速作出接待指示的同时,也让秘书找来那两张有关凤山报道的文章,认真地读了起来。柳伯益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阅读这两篇文章自无什么障碍,自然,赵无极的文笔、文风以及文中对木雕与竹编所表现出来的珍惜与热爱,落入了柳伯益的眼帘。

“胡秘书,你帮我向梓州市的同志打听一下,这个赵无极是个什么人?”读完文章后的柳伯益,对赵无极也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兴趣。

在赵无极正奋力给费琳娜写作演讲稿的时候,一份十分完整的关于赵无极个人情况的报告放到了省委书记柳伯益的办公桌上。

西川师大经济系刚毕业三个月的学生,大学时期入党,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山区锻炼,徒手擒获三名持枪歹徒并荣立省jǐng察厅颁发的一等功,参加卢江县军民联欢晚会自创自唱歌曲获一等奖,写出的文章不但花团锦簇还引来了米国友人的注意?尼媒,这不是新时代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杰出代表吗?

至于情况汇报中的赵无极的父亲赵德正同志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的身份,还没入柳伯益的法眼。

省委书记当然不会爆这样的粗口,柳伯益想了想,拿起电话给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少强拨了过去,“少强同志啊,你不是感觉到选拔干部很难吗?我们的目光还是要多盯盯基层,基层出人才啊。”

“柳书记,您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人才啊?”李少强作组织部长可不是白给的,省委书记这话,显然是他看上了某人,想让组织部门考察提拔。

“哎,你误会了,我与你一样,平时都处于机关之中,哪能发现基层的人才。不过,卢江县有个叫赵无极的大学毕业生,最近在《西川rì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我找人打听了一下,表现似乎还不错呢。”

“柳书记,你也知道赵无极?”李少强有些惊讶地问道。

“少强同志,你不会也知道赵无极的事情吧?”柳伯益自然听出了李少强的吃惊。

“柳书记,我确实听到过一些赵无极同志的事,主要原因是我的女儿此前也在卢江凤山乡zhèng fǔ工作,他们是同事,我女儿给我讲过的,说那小伙子很不错。哦,对了,赵无极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凤山工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文章写得很不错,只是文中的些观点太超前了。”既然省委书记都关注起这个赵无极这个无名小卒,李少强不在乎送出一个顺水人情。

“呵呵,那篇文章你那儿有吧?”柳伯益似乎很随意地问道。

“啊,有啊。我马上给您送来。”李少强待柳伯益放下电话后,当即在自己的文件柜里翻找。

赵无极那篇《凤山工业发展可行xìng报告》,是他的女儿李苹私人寄来的,由于文中有些观点李少强并不赞同,事实上与上面此时的风向也并不相同,因此李少强将之锁进了文件柜里。毕竟,赵无极是自己女儿比较认同的年轻干部,李少强也不愿意让这篇文章落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上,以免给赵无极造成不当后果,从而让女儿恨上自己这个老爸。

二十分钟后,李少强就把那篇打印稿送到了柳伯益的办公室,“少强同志,请坐。”柳伯益拿过文章就开始读了起来。至于李少强,则只得在书记秘书泡好的一杯茶中,等待柳书记的进一步指示。

赵无极的这篇报告可不短,洋洋洒洒达24000个字,如果登在报纸上,接近三个整版,已经相当于政务院的工作报告或zhōng yāng的重大决议全文了。

而最为可贵的是,赵无极在这篇写一个乡的工业发展报告里,却是站在全国的高度,世界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写的,报告中数据、术语密集,论证、论述相当合理,虽然有些观点柳伯益也拿不太准,但柳伯益却从那些他非常赞同的观点里,推导出赵无极如此认断的合理xìng。

柳伯益看得非常认真,李少强一边喝着茶,一边观察着柳书记的阅读,他发现柳书记在一个小时里,差不多只看完了其中的一半,而且在某些章节处还用笔划上几笔,有时还要返回去重新看一遍。

这时,李少强已经有了一些后悔,那就是他没有早一点把这篇报告送到柳书记的案头上。

因为他直觉到柳伯益对赵无极的文章,是基本持肯定态度的,甚至这篇文章对柳书记来说还非常重要,否则,哪有一个乡镇普通干部的文章,能够让一个省委书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阅读一个小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