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超级强国 > 第123章 来自米国领事夫人的关注

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123章 来自米国领事夫人的关注

作者:牧场星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就是关心孩子,从孩子入手;第二,给孩子治疗;第三,利用家长心理;第四,给孩子送小礼,所谓伸手不打送礼人;第五,以理服人;第六,强化调解效果,进一步化解怨气。除了第五条,甘霖或李校长能够说出一些道理外,其他几条,人们想都可能难以想到。此外,还有赵无极与孩子之间特别的“亲和力”,这也是别人所没有的。

普通干部在调解这事时,可能采取的手段不外乎是:第一,和稀泥,大家各退让一步相安无事;第二,以权势压人,领导的话你们不听,你们要听谁的?第三,以处分“吓人”,郑兵可能首当其冲;第四,各打五十大板,大家都有错,孩子家长交给村上教育,郑兵受到行政处分。

华夏的体制决定了,干部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不可能有更巧妙的手段,因为他们根本学不会“换位思考”。

一个星期完成三件任务,特别是处理这起师生纠纷,让赵无极收获颇丰,系统主动出具的任务,且定义为“很难”,让他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获得了2000点积分,这让赵无极的“前景”再次明朗起来,让赵无极的信心也大大地提升了一档。

周末回家的路上,赵无极照例看了看系统面板上的各项数据,每一项都在按正常速度增长,但有一项却增长极为神速,那就是他的“等级”问题。

赵无极记得非常清楚,在9月20rì时,系统的数字为:0级(37),但到了27rì,系统的数字却变成了0级(78),尼媒,难道要升为副科级干部了?可自己,现在连股级干部都不是啊,该不会是哪个大佬发现俺是个人才,想要破格提拔吧?赵无极无限地yy道。

赵无极不是yy,而是他的机会真的来了!

这事,还得从赵无极写的有关凤山的系列文章说起。

赵无极的第一篇文章名叫《凤山木雕,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发表于8月24rì的《西川rì报》,其实,在那时赵无极已经完成了另外两篇《凤山竹编,手指上的舞蹈》、《凤山林珍,大自然神奇的馈赠》,此后,赵无极差不多每周写两篇,都毫无例外地寄给了《西川rì报》。

这个,让《西川rì报》的周末版主编陆一柏既喜且忧,喜的是在梓州竟然出现了一位写作高手,甚至能称为“文学大家”的高手,这些文章漂亮啊,而且文章中既有传统的美文味道,又有时代的新颖特质,让陈一柏有些爱不释手;但是,这个叫赵无极的家伙,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寄两篇文章来,俺这可是省报啊,不是你卢江的县报呢,怎么可能都登来自卢江的文章呢。

不过,陆一柏还是把“竹编”和“林珍”两篇文章给登出来了,其他的文章他准备压一压,同时准备写信告诉赵无极一些投稿技巧,尼媒,好东西要向《华夏rì报》投啊,怎么就只寄《西川rì报》呢。

只是,在第二篇文章登出来不久,陆一柏就被总编辑叫到了办公室,“陆一柏,刚才米国驻平原领事馆打来电话,问你发表凤山的两篇文章,其所写内容是不是真实的?”

总编辑这话,把陆一柏吓了一大跳。尼媒,真不真实,也轮不到你米国领事馆来管吧?但是,在领导面前,陆一柏也只得认真地解释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迅速地让人拿来了照片。

这个时代,有照片那就是真的,真得不能再真了。因为照片做假,还是后来的事情。

总编辑看到照片后,基本上相信了陆一柏的说辞,但他又打电话到卢江县委宣传部,直接找到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孟恩远,问起了赵无极所写凤山文章其内容的真实xìng。

孟恩远与《西川rì报》总编辑刘光之也算是老相识,虽然刘光芝的级别比较高,但孟恩远原来在梓州市委宣传部担任宣传科长,曾经多次接待过刘光之一行,而且孟恩远也曾多次找刘光之发过稿子,两人算是资深熟人一类的关系。

接到刘光之的电话,实际上打孟恩远吓了一大跳。尼媒,这个情况我不知道啊!赵无极第一篇稿子是8月24rì发的,而孟恩远8月29rì要到卢江上任,前几天都在忙自己的事,哪有时间关注一篇写凤山的稿子,而且,在那时孟恩远还未必知道卢江县有一个凤山乡呢。

孟恩远自然不敢说他没读过赵无极文章,只是说他马上打听具体情况,半个小时内给刘光之回复。当然,孟恩远这话也说得过去,毕竟他才来卢江上任不久。

其实,孟恩远只花了10分钟就将事情打听得清清楚楚了,一来宣传部专门有人负责收集各大报刊登载的有关卢江的文章,二来宣传部的老人对凤山的情况也较为了解,很快就为孟恩远解了忧。

也因为如此,赵无极的名字开始正式进入孟恩远的视野之内。一个人乡干部写的文章,能被省报总编辑关注,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荣誉。

刘光之得到孟恩远肯定的回答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并不知道,米国驻平原领事馆这个电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事情只隔了两天,刘光之也就得知了内幕。

米国驻平原市领事馆,是在七九年华米建交之后设立的,现任领事名叫皮特。这时的领事馆,因为还没掀起向米的移民风cháo,而两国间的经贸也还没发展起来,因此领事馆的事情相对而言非常轻闲。但是,再轻闲的职位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皮特领事作为外交官自然得带上夫人上任。当然,担任领事之前的皮特是没这个福利的。

皮特领事是米国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本来,他的理想是成为商业大亨,但是,在他读大学期间,班上刚好有两名华人童鞋,其中一名华人童鞋还是大大的美女,皮特为了接触这位华人美女突然对华语产生了兴趣,他一边课余去上华语学校,一边在学校里与华人美女接触、交流,两年时间里,虽然皮特没有攻下华人美女的堡垒,但却意外地学会了华语,一口流利的华语以及简单的读写,让皮特在童鞋中成了异类,这个“异类”在七九年华米建交时可以说大放异彩。

也是在有关米华建交的一次庆祝酒会上,皮特见到了同样cāo一口流利华语的德芙娜,而德芙娜虽然不及那位华人美女那样美丽,但却别具米国少女的xìng感,而德芙娜也对高大的且会说华夏的皮特颇有好感,这样两人**地很快就整到一块儿去了。

德芙娜的华语却来自于她父亲小时候给她请的一位华人保姆。这位华人保姆不但教会了德芙娜的华夏,还把华夏的长城、黄河、长江、故宫、五岳之类的故事讲给她听。因此,德芙娜从小就得知,在太平洋的另一面,有一个面积与米国差不多,但却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什么样的国家能传承这么久啊,这让德芙娜对华夏十分着迷,这也是她一直不停地进修华语,参加华人活动的重要原因。

进入大学后,德芙娜从图书馆里看到了更多的关于华夏的图书杂志,虽然那些书里有很多是对古老华夏的描述,但也不缺现代的内容。

德芙娜与皮特结婚后,两人曾策划过到华夏旅行,但由于签证的原因,两人只得到香港、台湾旅行了一圈,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德芙娜第一次被那些丰富而厚重的文物给征服了,虽然德芙娜在米国、颠国的博物馆里也看到过华夏文物,但远没有到华夏本土见到这些文物震撼。

到了八二年冬天的时候,德芙娜发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米国zhèng fǔ在全米范围内征召驻华外交官,一般而言,驻外的外交官除坚定地热爱祖国这一条外,都要求对所驻国的文化有一定了解,也就是要进行考试。德芙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找到皮特商量,两人一起去考,结果两人都被录取,并于次年来到华夏工作。

当时皮特被安排在米国驻东海领事馆,担任商务参赞一职(别喷,具体职位还真搞不懂);而德芙娜却被安排到驻平原领事馆担任二等秘书的职务。

当时,华夏与米国商业往来最多的地方就是东海,这让皮特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但也让皮特迅速完成了一个商人向一个外交官身份的转变。终于,在一九八六年chūn天的时候,由于驻平原领事任期已到,皮特被提拔为新任驻平原领事,夫妻二人才得以团聚。

德芙娜作为二等秘书,每天有个重要工作就是阅读华夏的公开出版物,从中寻找重要的报道供领事参阅,甚至还需要传回国内。而皮特来到平原后,德芙娜的工作更是如鱼得水,其整理的资料屡屡受到国内的好评。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芙娜从《西川rì报》的周末版上,在二十天的时间内连续发现了赵无极介绍凤山木雕与竹编的两篇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