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35 决战4

海上长城 435 决战4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八月二十一日,李广踏上了印度洋号航母甲板。海抗军舰队在印度洋上开始高速狂飙,向东方进军,目标太平洋战场的热点-塞班岛。缅甸战役大战在即,海抗军已经在全力准备登陆缅甸,但是海抗军主力舰队却直奔太平洋战场。

为何变化来的如此之快?难道是美国给出了什么特别优惠的条件嘛?

美国给出了条件,但是却没有什么直接的实惠。

美国总统罗斯福这个死瘸子一直对海唐国看不顺眼,怎么可能给出优惠条件。

李广自嘲,此次海抗军的行动真的是传说中的“自干五”--自带干粮,帮美军作战。

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海唐国出兵地中海“蹭饭”。外交部长颜惠庆同学手段“无赖”。

在二十一世纪,有个关于国际军事外交的幽默:

美国,我看谁不顺眼,我打谁。

俄罗斯,谁惹我,我打谁。

日本,谁惹我,我叫美国干爹打谁。

北棒子,谁惹我,我打韩国。

颜惠庆现在在地中海根本不在所谓的谈判资格上纠缠,现在英美两国甚至没有承认海唐国的领土主权,这玩意根本就纠缠不清的。他有口头禅:意大利不给xxx,我就告诉苏联。

之所以,“告诉苏联”成为海唐国外交最重要的筹码,那就要分析一下美国和英国对意大利的定位了。

自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的战败已经是无可挽回。于是意大利国王和政客们最近已经拘禁了墨索里尼,正在和英美秘密谈判。

如果按照卡萨布兰卡会议的精神,盟军中单独一国或者两国是无权和意大利进行谈判的。

但是,在欧美看来,意大利这个国家还是有用的。

首先。意大利还有数十万吨排水量规模的海军,一百多万吨排水量规模的运输船。面条一般的陆军,战斗力虽差,但是数量也有百万。

这样一支力量,如果站到盟军一方,很明显是有利于战局的。因此,英美两国对意大利投降的条件并不苛刻,甚至承诺意大利可以反戈一击,加入盟国,在战争胜利后。可以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政治格局中。

至于赔款什么的,英美两国根本就没有提。主要的谈判其实关键在于英美两国在巴尔干半岛驻军等环节。

更加长远一点看,英美两国还指望意大利在未来限制苏联的黑海舰队出口,更是不愿意把意大利逼到墙角。

如此条件,想都不用想。苏联斯大林是肯定不会同意的。苏联这头北极熊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到现在还在苦苦支撑。努力扭转战局。

意大利投降。苏联无论如何都要在经济上狠狠的宰一刀的。而且,美英两国最担心的是苏联如果要求在巴尔干半岛驻军,那就不是损害美英两国的利益了,而是威胁到美英两国战后的政治军事布局了。

所以英美两国现在要做的就是,秘密的和意大利谈判,和意大利达成君子协议。造成既定事实,把苏联势力排除在巴尔干半岛之外。

意大利经过几年战争,经济已经崩溃,别说工业生产了。由于连年的灾荒,连粮食供应都严重不足。意大利早已没有了打仗的勇气,美英两国条件又不苛刻,双方算是情投意合,谈判本来相当顺利。现在海唐国横插一杠子,美英两国那种腻味就别提了。

但是,颜外长一句:“我告诉苏联。”

如同魔音灌脑,搞得美国英国无可奈何。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久拖必变,英美两国还是非常清楚的。

结果,意大利方面倒是没有和颜外长直接谈判,美英两国却是不得不代替意大利和海唐国谈判。总之海唐国的胃口小,还是容易打发的,要是等苏联再插一杠子,就不知道会以何种结局上演。

在英美两国眼中,海唐国的要求的确算不得狮子大开口。零零碎碎的要求列项倒是不少,但是好像都不算狠。

比如五万吨商船,比如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生产线,比如汽车生产线,比如战斗机,运输机生产线,比如一座钢铁厂,比如五年免关税贸易,再比如意大利必须把当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抢劫中国的文物交出来。

这些玩意,在美英两国看来,其实都算不得什么。意大利的工业水平也就那么回事,这些工业设备对美英两国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但是,对于海唐国意义完全不同,一个能够建造战列舰的国家,技术即便是差一点,但是也差不了太多的。海唐国连工业基础都没有,一点点都不嫌弃意大利技术。

至于最重要的战争赔款,海唐国也不过是要求三个亿美元,而且颜外长态度良好,额度可以谈,付款方式可以谈。很好说话的。

对于美英两国最为看重的意大利海军,以及巴尔干半岛的驻军资格,海唐国根本就没有提。总之谈判条件有理有节。

外交嘛,谈判筹码是多样化的,当乖宝宝是搞不到好处的,无赖才是外交真谛。

现在颜部长正在和美英谈判,一点点的在捞好处。后来,海唐国的大部分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只是战争赔款数目有些变化,只是三千万美金。而且,海唐国在所有谈判条件落定之后,还非常“大气”的表示:意大利人民在战争中经受了苦难,海唐国人民感同深受,决定把这三千万美金全部用于意大利投资,为改善意大利人民的生活条件作贡献。

这玩意,哪里是做贡献。意大利经济最为困难的年代,三千万美金可以招聘大批专家教授技术工人的,而且还能购买巨量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这完全就是换一种方式的搜刮。

再后来,海唐国对意大利大量出口粮食,更是换取了数十座大中型企业。甚至比起海唐国耗费上亿美金建设的一千家工厂价值还要高。

不过。民以食为天,无论中国还是欧美。海唐国大量的出口粮食,使得意大利人免于大量饿死,以至于战后,意大利从民间到政府反倒和海唐国关系极好。

---------

也正是海唐国在对意大利问题上的外交行为,再次使得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海唐国心中有些不满。

美国英国在考虑自身的利益,海唐国为自身争取利益天经地义。但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今中外是一样的。现在。海唐国就是百姓。

战争初期,美国还稍微有点不自信,虽然不是以英国马头是瞻,但是战略上还是非常的注意英国的态度的。当二战进行到这个阶段,美国开始变得霸气。当然美国的实力超群,也有霸气的资格。海唐国只是稍稍的给美国添了点堵。罗斯福就开始不爽。

罗斯福不爽。海唐国就有了一个难题。

美国要求海抗军出兵太平洋,参加塞班岛战役。--承诺海抗军出兵太平洋,就承认海唐国的领土主权,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且还只是承诺,连日期都没有。

要是一年前,李广对此极为期盼。但是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海唐国发展到目前状况,美国是否承认,其实对于海唐国的生存来说已经不是至关重要的了。

要知道,苏联早早的承认了海唐国的领土主权。在很大程度上海唐国在国际政治中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了。

而且,海唐国现在的发展情况并不差,当前足足一百六七十万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迅猛。假如不是战争期间,海唐国现在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再者,李广很清楚,罗斯福已经没有几天好活了,四五年就该见上帝了。李广大力投资杜鲁门目的是明确的,他相信在杜鲁门当权后,得到美国的正式承认并不会很难。

海唐国已经很久没有在外交上努力争取美国和英国的承认了,只要做到美英两国不会直接对海唐国动武即可。目前看来,战争还在继续,这个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海唐国其实求不到美英两国头上。

对于海唐国来说,海抗军只需要打通滇缅通道,全力移民,这才是最符合海唐国利益的。李广甚至没有四四年的作战计划,一心准备在四五年二战即将胜利时才打上几仗,名正言顺的捞好处。这样的话有个两三年时间,海唐国有数百万人口,自然就有一定的战争潜力,美国人再霸道,翻脸也是要考虑成本的。更何况,到了那时,罗斯福已经见了上帝,和海唐国交好的杜鲁门当权,几乎不可能出现战争局面。

还有一点,海抗军现在武器装备并不缺乏。战机雷达虽然不够先进,数量也不足,但是四四年如果不打仗的话,应该还能支持。仍然是求不到美国人头上的。

但是,眼下罗斯福抛出这个条件,海唐国还不得不慎重考虑,不得不接招。毕竟这个瘸子还没有死不是?

对于罗斯福抛出这个鸡肋般的条件,李广只分析出了一点:那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不够自信,担心打不过有备而来的日本联合舰队,需要增加制胜的筹码。

尼玛。美国太平洋舰队都强大到这种地步了,竟然还害怕小日本,简直不能想象。

要知道,美军仅仅正规航母就有六艘,护航航母也有四艘。如果抽调麦克阿瑟手下的第七舰队,护航航母随便也能再搞个十艘八艘的。也就是说,美国能够轻松的组织二十艘左右的航母。

日本联合舰队有什么?六艘或者七艘航母,其中大中型航母只有一艘,其余的不是轻型航母就是改装航母。

再说飞行员的素质:美军正规航母,据李广所知,所有飞行员的飞行时间都在五百小时之上。

而日本,中途岛海战前飞行员算是全精锐,飞行时间一千小时以上。到了瓜岛战役,日本舰载机飞行员已经是只有半数的精锐了。打完了瓜岛战役,日本飞行员一个小队都均分不到一个精锐飞行员。估计在这个阶段。日军飞行员大多是两三百小时飞行经验的菜鸟。

至于战机,美军正规航母上全是先进的f4u海盗和f6f地狱猫,日军的零式战机根本就不是对手。即使是护航航母,也是f4f野猫战斗机和新式的tbf鱼雷机。

也就是说,无论是战舰,战机和飞行员,美军从质量到数量,全都超过日军。虽然战局不很有利美军,但实力的差距明明白白,美军仍然不自信。实在是令李广太不可思议。

太不可思议,那就不是主因。袁总理的分析,或许更加接近事实真相。

美国这一要求,完全就是在讹诈。明知道,海抗军在全力备战缅甸战役。却提出这样的要求,没有一点合理性。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不是讲理的。中国拖住了日本百万大军,难道对二战的贡献小嘛?可是在美国的援助贷款份额中,中国只有百分之二。只有八百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却能占到百分之四的份额。

事实的真相,应当是美国或者说罗斯福有意把海唐国排除在战后分赃之外。海抗军只要不出兵太平洋,那么美国立刻就能罗列无数的借口。

但是,无论美国打算如何。仅仅是一个空头承诺,海唐国是不可能出兵太平洋的。兵凶战危,虽然李广认为美国不会输掉塞班岛战役,但是海抗军是否会有战损。这可是没有人能肯定的。要是有战损,海抗军实力再减,未来仍然是话语权微弱,想争取利益是不可能的。

而且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海抗军舰队能否在华军完成第一阶段战役目标前返回印度洋。一旦不能,那么反攻缅甸就要受影响。

不过,所有的分析猜测,分量都不够使得海抗军拿着军人的生命,宝贵的战舰为美国人卖命。

在李广有限的历史知识中,却有一点就足以使得海抗军出兵印度洋。

四三年年底,关于二战“分赃”的一次纲领性,决定性会议即将召开。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罗会议。

有关中国的利益,海唐国可以提醒蒋委员长。但是有关海唐国的利益,还需要海唐国自己争取。不过,如果没有参加资格的话,一切将会无从谈起。

罗斯福出难题,但是美国政府正式承认海唐国领土主权,意味着海唐国将会有机会参加开罗会议(不是肯定有机会),如果在会议公告中能注明海唐国的领土主权。那意义可就重大了,没见七十年后,中国还拿开罗会议做证据,确定钓鱼岛的归属权嘛。

此外,这个年代,无论是太平洋上的群岛,还是印度洋上的群岛,美英其实并不是非常重视,如果能“笔头上”稍稍的倾向一些,海唐国多拥有几个群岛根本就不难的。

因此,海唐国给美国的回复很简单:美国只要立刻公告承认海唐国领土主权,海抗军主力舰队将会立刻全力增援太平洋。

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下令,发布公告,正式承认海唐国领土主权。

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罗斯福期初要求海抗军出兵太平洋,海唐国没有分析出来。甚至是很多美国要员都不明白原因所在,杜鲁门对内情也丝毫不知。但是这一看似无理的要求,在战役结束后,却使得罗斯福的人望更高。

多年后,美国国务卿赫尔道破天机。罗斯福作出这一举动,完全是要在他的小情人挪威公主玛莎面前炫耀:看,我能不出一美分,让一个国家为美国作战。

1940年,在纳粹德国占领挪威前夕,玛莎储妃带着三个孩子先逃到瑞典,接着应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邀请来到美国。来到美国后,玛莎及其三个孩子都被安顿在罗斯福在纽约的私人住宅里,接着又被接到华盛顿的白宫,住在总统家二层的玫瑰套房里,一住就是几个月。

在此期间罗斯福总统与玛莎很谈得来,对很多重大政治问题都有非常相似的看法,于是,玛莎和罗斯福结成了很好的朋友。

罗斯福发现这位三十九岁的三个孩子的母亲很有魅力,她安静的时候是个高贵的储妃,顽皮的时候像个可爱的小姑娘;(流水暗自猜度:床上呢?)

玛莎也常常称赞罗斯福“英俊和迷人”。两人常下午一起喝茶,谈论国家大事,罗斯福也邀请过玛莎乘坐总统游艇“波托马克”号到海上兜风。

这玩意标准的美人计,欧洲人玩的炉火纯青。亡国的公主,以此为挪威争取了非常多的利益。

不要把国家决策过分神秘化,有时一个决策其实只是伟人的一个玩笑。

海唐国没有猜到美国的底牌,李广甚至是脑补了关于开罗会议的利益,扎扎实实的输了一招。

但是世界在变化,谁输谁赢,真的能说的那么清楚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