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23 技术抵万金

海上长城 423 技术抵万金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海抗军空袭东京,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军事行动。除了直接打击日本之外李广至少有三个理由支撑这次军事行动。要不然,李广绝对不会轻易下决定的,因为这场偷袭实在够惊险。

第一条,让美军看到日本的虚弱,坚定其对跳岛战术的信心。

第二条,促使日本被迫从中国抽调更多的兵力,加强本土防御。

第三条,为海唐国的凝固汽油弹做广告。

其中,第三条,李广算是公私兼顾,毕竟凝固汽油弹的生产是苏紫紫的产业。但是这一项却至关重要。

进入四三年,美国开始减少了对海唐国鱼雷采购。这可是海抗军军费来源的一大支柱。美国的鱼雷产能和性能,经过一年多的提升,现在已经开始逐渐顶替了海唐国的鱼雷。在竞争中,海唐国的鱼雷质量和价格虽然都不落下风,但是却在美**火商的公关手段下,逐渐失去市场。

海唐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能出口的产品少之又少。迫击炮炮弹最近销路不错,但是利润有限,尤其是在美国产能上来之后,销量也会受到限制的,前景并不乐观。

李广手头有很多技术都能卖钱,但是,有几项压箱底的技术却是再值钱也不能卖的。真能拿出来销售的技术,其实也不外乎就是航母三大技术。

而凝固汽油弹一旦在美国打开销路,这可是一个真正下金蛋的母鸡,收益将会远超想象。不重视不成的。

--------

在珍珠港,李广参与了美军许多战斗策划,从中学到不少有益的经验。比如,美军的驱逐舰鱼雷艇的使用。瓜岛战役中。海面夜战美军极为勇猛,竟然数次在一公里距离内发射鱼雷。

尼米兹上将很忙,隔三岔五和李广进行一番君子般的“探讨”,在某些小项目的合作上,李广和尼米兹各取所需.

在美国,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很少有将军会参与有商业性质的活动。尼米兹上将在四三年前,对于这样的事情一直很少沾惹。

但是什么规矩在战争中都是被用来打破的。李广向麦克阿瑟推销迫击炮成功,最主要的是附加了战术使用说明,结果麦克阿瑟指挥陆军打得相当不错,麦克阿瑟最近洋洋得意。

麦克阿瑟得意。嗓门响亮,话语权自然就强大。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力量现在又处于低谷,尼米兹自然有些不忿。所以,尼米兹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战斗力速成的办法。而这个办法,李广手头就有。

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李广已经答应了尼米兹上将,甚至已经把海抗军摸索出来的对抗经验无保留的贡献。

尼米兹上将出于对海军自身的考虑。其实对于美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并不很在意。将军嘛。自然不能如同商人那般斤斤计较的。他倒是真想不计代价把海抗军的技术全部买下,但是李广的条件太高,一时半会儿国内政客们不肯答应。

李广曰:君子也要言利啊。

双方君子探讨的过程中,美国国内有了新的变化。

杜鲁门已经拿到了跳岛战术已经近一个月时间,这才刚刚说服了马歇尔上将。

这种关系国家战略的战术,不是简单的某个人认可。就能实施的。除了理论上的可行性研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实战验证。一个大国,制订一项战略级的战术,决策过程异常复杂。除了军事。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都是需要考虑的。

马歇尔上将在美国可是真正有一流战略眼光的帅才,他认可这项战术,直接影响了罗斯福总统。于是罗斯福对于这项战术也有了相当认同。

就在此时,海抗军空袭东京的消息传来,从另一个侧面更加印证了跳岛战术的可行性。日军已经虚弱,跳岛不是幻想。

对于美国国内的关系,李广其实也搞不清的。从这件事看,杜鲁门明显和美国陆军大佬马歇尔交情好一些,并没有寻求美国海军大佬金恩上将的支持。

马歇尔首先支持了这项战略级战术,那么美国陆军首先受益。没有几天时间,罗斯福决定组建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这个第七舰队,在历史上是四三年的六月份才开始组建的,现在几乎提前了四个月时间。

虽然美国政府拨给第七舰队舰船并不好,大都是美军老式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连一艘正规航母都没有,无论是当下还是纸面的计划中,都是些护航航母。

但是,这一举动却是切切实实的从美国海军饭碗里夹肉。因为,第七舰队编制序列虽然都属于美国海军,但是指挥权却是归麦克阿瑟。

美国海军这下子沉不住气了。尤其是尼米兹上将,他很清楚麦克阿瑟和李广曾经就迫击炮进行过贸易。而那些贸易在美国国内引起很大的舆论反响,攻击麦克阿瑟的舆论很多,比如价格因素,不少人怀疑麦克阿瑟吃了回扣。

而美国海军和李广的几项交易,实际上算的是公平买卖,大多数还是政客和商人们主导的,尼米兹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参与。

一边是公平买卖,一边是灰色交易。傻子都能想得出,李广和美国陆军麦克阿瑟的关系比较近一些。

假如,李广把飞行员速成的技术交给了麦克阿瑟。后果会很严重的。

麦克阿瑟可是那种死不要脸的家伙,当然麦克阿瑟也有优点--能但当,国内的舆论根本就难以动摇麦克阿瑟的地位。

尼米兹不同,别看同是上将,但是在尼米兹入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之前,在美国海军中排名只是四五十位,资历远远不如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在美国陆军的排名说第一,有些过,说第二却有些不足。分量不同的。

麦克阿瑟一旦知道李广手中有这几项技术,那么护航航母也会成为主力战舰的。要知道。美国的新建的正规航母才刚刚开始列装,但是大战爆发之后改装的护航航母可是成群结队,在当下拉出个三二十艘简直是稀松平常。

和日军作战这么长时间,尼米兹很清楚日军的轻型航母和改装航母都是神马货色。而美军的护航航母,装备水平绝对不在日军的改装航母之下。也就是说,那些正统的美国海军将领看不上眼的护航航母,在得到了李广的飞行员速成技术之后,具备和日军航母对抗的能力,实质上是有充当舰队主力的潜力的。

麦克阿瑟一旦有了舰队主力,有了足够的海上战斗力。以麦大帅的狂妄。把筷子伸到美国海军碗里,对于麦大帅来说,绝对是理所当然的行为。甚至有可能把海军太平洋舰队挤兑的无立足之地,说不定哪一天会出现正规航母,新型战列舰都将会纳入麦大帅的麾下的状况。

一旦被麦克阿瑟占了先手。这事嘛,尼米兹还真的争不过麦克阿瑟。而金恩上将也争不过马歇尔的。资历和影响力使然。

必须努力了。尼米兹开始加大力度。

美国海军开始努力,罗斯福开始感觉奇怪。

罗斯福最奇怪的是,海唐国,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小国,最近经常出现在他的案头文件中。出现的频率甚至比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法国都要高。

美国陆军方面,麦克阿瑟购买海唐国的迫击炮和迫击炮炮弹,已经引起过舆论和利益的纠纷。不过。麦克阿瑟的声望巨大,所有攻击都被轻松压下。这次麦克阿瑟也稍微收敛了一点,给政客们了一点面子,向国内正式提出向海唐国购买凝固汽油弹。

如果说,迫击炮炮弹美国有足够能力生产的话,那么凝固汽油弹确实美国造不了的。美国的白磷燃烧弹虽然能用,但是根本比不了海唐国的那种甚至可以在水面上燃烧的东东。而且美国生产的凝固汽油弹,造价实在太高,比航空炸弹都高。美国唯一能生产胶化剂的厂家已经被苏紫紫迁往了大唐岛,带走的不仅仅是设备,优厚的待遇还带走了全部的技术人员。

美国想研制的话,等吧。说不定一等就是两三年,黄花菜都凉了。

美国又不是没有钱,买就是了,何必如此麻烦呢?

要知道,美国的体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整个二战,美国可以购买外国的新技术,却极少有外购武器的。外购武器,这可是堵了美国资本家的财路。

资本家,大财团的意见,罗斯福也不得不考虑的。这是美国式的政治逻辑。

就在这时,海抗军舰队再次空袭东京的消息传到美国。日本东京的惨状,立刻被潜伏于日本的美国间谍传出情报,简直是为海唐国的凝固汽油弹在做广告。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歇尔上将也加入了对罗斯福游说的行列。对于马歇尔上将,罗斯福是一贯倚重的,他虽然没有亲自指挥哪怕一场战役,但是在二战中他的作用却是极为重要的,美军所有的行动,背后都有马歇尔的策划。

而对于麦克阿瑟,罗斯福是发自内心的腻味。但是,麦克阿瑟这家伙真的不好收拾,这是一个有着极大威望的刺头。

罗斯福知道,此时不是和麦克阿瑟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是不答应麦克阿瑟的采购请求,那么说不定这位麦大帅就敢再次擅自下达订单,美国政府还不能不付钱。那时,罗斯福的面子也要受损的。

政治人物是最会做交易的,因此在衡量了利弊得失之后,罗斯福答应了陆军采购海唐国凝固汽油弹的请求。

----

陆军方面关于海唐国的事情刚刚处理完。海军方面,金恩上将再次找上门来,还是与海唐国有关。

分析一下罗斯福内心中的感受,就知道罗斯福为何一直对支持海唐国不冷不热了。

罗斯福在内心中,实际上很看不惯海唐国的行径的。在海唐国占领马达加斯加之前,李广的行为非常合乎罗斯福的理念,也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海唐国轻松得到了美国两笔,合计一千五百万美金的军事援助。

但是。海唐国明目张胆的占领马达加斯加,这一行为,在罗斯福看来,完全就是和大西洋宣言背道而驰。当然了,盟军行为中和大西洋宣言背道而驰的行径不少,不过只能是美国英国做,别人嘛,连想也别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海唐国的存在有利于世界局势。尤其是海抗军在中途岛一战帮美军了一个大忙,罗斯福对于海唐国的观感稍有好转。但是仍然下意识的开始限制海唐国。比如海唐国在美国的采购活动就受到了严重影响,难以购买到先进一些的武器。甚至连钢材的采购也受到了不少限制。

再然后,海抗军几乎是独立的打赢了锡兰战役。虽然,美国的军事家们也分析了为何海抗军迅速打赢了锡兰战役。而美军迟迟不能在瓜岛和新几内亚战场取得突破。总之是为美军的进展不顺找借口,但是罗斯福有一点可以确认。海唐国有相当的军事实力。所以罗斯福在内心中对海唐国的警惕反倒升级了。

然而。在大西洋战场上,盟军商船被德国潜艇打得几乎不敢出海,损失之惨重,别说丘吉尔心情灰暗了,连罗斯福财大气粗都有些受不了了。要不然刚刚结束的卡萨布兰卡会议,排名第一的议题就是盟军如何联手对付德国潜艇。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登陆欧洲等看似更加重要的战役安排。

就在这时。美国海军提出购买海唐国的潜艇技术,其中最有力的一条原因是:这项技术的获取有助于破解德国潜艇的秘密。

于是经过罗斯福批准,一月初海唐国以通气管技术换取了美国两百架战机以及其他一些武器。

差不多是两千万美金,仅仅换取了一套简单的通气管技术。罗斯福深感吃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还是赚大了,两千万美金不过是几艘商船而已。

然后就是海抗军突然占领了威克岛,给美国送上一份大礼。这份礼物,罗斯福只能欣然笑纳。但是内心中,罗斯福对海唐国打乱其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部署已经有了隐隐的反感。不过,日军没有反攻威克岛,倒是让罗斯福的反感稍稍弱了一些。

但是最近,杜鲁门和马歇尔提出的跳岛战术,再次让罗斯福心生警惕。杜鲁门是神马人,罗斯福很清楚,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政客。说道战略眼光,纯粹胡说八道。他根本就不相信杜鲁门一个政客能提出如此高水平的战略。把海抗军占领威克岛,杜鲁门和海唐国关系密切,杜鲁门提出跳岛战术,三件事连在一起,罗斯福立刻得出结论:全是海唐国在主导。

至于证据,罗斯福这样的地位需要吗?

不过这个战略,既有可行性,又能使美军减少伤亡,军费开支也小,对美国非常有利。但是,被小小的海唐国牵着鼻子走,这是罗斯福的自尊心,或者是大美国的自尊心所不能接受的。

现在,尼米兹又再次提出购买海唐国的航母技术。罗斯福内心矛盾再次升级。以至于罗斯福都有些对美国的工业能力怀疑了。他可是有丰富的海军经验,工业学识也不差的。

对于通气管技术,随便一个工程师都能设计。但是,偏偏,为何美国工程师们就想不到呢?

虽然不知道海抗军所说的三项航母技术,但是罗斯福几乎肯定,那是三项只要美国人能想到,就能做到的技术。可惜,美国这么多技术人员,竟然没有想到,憋气啊。

不过有一点,罗斯福和尼米兹看法一致,那就是海唐国绝对有这样的技术。没有国家敢于欺骗强大的美国。这是大国的霸气。

如果说,在凝固汽油弹技术方面,海唐国有独到之处,罗斯福能够接受,毕竟有些科研项目一个人就能作出惊人成就。但是在海军方面,尤其是航母这样的大型舰船,海唐国能有先进技术,简直令罗斯福不能接受。这可是综合学科。大型舰船一点点改造提升,都是要耗费巨大的试验费用的。比如,日本的苍龙号航母。舰岛设计在左侧。这样的设计,小鬼子绝对不是心血来潮,有着充分理由的。但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失败。读者不要笑,一种新武器在摸索过程中,走弯路乃是正常现象。而李广根本不用想,得益于后世所见,舰岛不用论证直接就设计在战舰的右侧。

罗斯福不知道海唐国如何做到,但是内心中竟然有一点忌惮滋生。或许那点忌惮感实在太可笑,强大的美国有必要对一个人口百万的小势力(罗斯福仍然没有把海唐国当成一个国家看待)忌惮吗?罗斯福摇摇头把这种并不美妙的感觉赶出脑海。

可是。尼米兹上将亲自请求,金恩上将一再游说,这个分量也不轻的。罗斯福觉得有点左右为难。他既想得到这几项技术,又不想答应李广的要求,被一个小国要挟。感觉实在太不美妙了。而且海唐国的技术是技术,美国的技术也是技术的。李广如同狮子大开口。连战列舰都看不上眼。只要最先进的战机和雷达等装备。

杜鲁门恰到好处的出现,解决了罗斯福一个难题。杜鲁门表示,愿意游说李广。杜鲁门在海唐国面子够大,这是李广重点的投资对象。三言两语,就定下了这笔交易。没有给海唐国最先进的战机,也没有给海唐国最先进的雷达。

美国给海唐国提供一亿美元的无偿援助。使用条件和原来的犒赏资金差不多。军品采购仍然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但是民品采购则彻底放开,比如钢材和废钢铁等。尤其是几个美国产能过剩的行业,更是丝毫不设置障碍,反倒有鼓励的条款。战争期间。美国商人们投资的方向都是短平快的军火工业,或者与军火相关的产业。有些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反倒更加萧条,简直是无人问津。商人逐利,投资某些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才见效的行业,除非吃了脑残片。

总之,杜鲁门和李广的谈判结果非常合乎罗斯福的意图。甚至谈判的成功之处还超乎了罗斯福的想象。自由法国现在的领导人是两个,一个是英国支持的戴高乐,一个是美国支持的拉吉德。李广表示愿意放了手头的近三千名法国俘虏,全部交给拉吉德。这一举动有利用拉吉德声望的提升,实力的提升,同时也会增加拉吉德和戴高乐之间的竞争力。拉吉德竞争力的提高,也就是美国在法国事务上话语权的提升。杜鲁门因为此次谈判,再次获得巨大的政治声望。尤其是太平洋海军方面,对杜鲁门好感急剧飙升。某个时间,杜鲁门还向李广表示了歉意,没有能为李广争取到先进武器。对于李广来说,收获一亿美金已经是巨大的惊喜。要知道,航母这三项技术,实在太过显眼,没有隐蔽性,只要美国人留心,早晚会被发现。与其被美国发现,还不如换取巨额资金。而收获杜鲁门的友谊,实际上价值更高。不过,即便是野心勃勃的杜鲁门本人,也不知确定自己在某一日会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

海抗军舰队是二月二十五日进入珍珠港的,短暂停留了三天,完成补给,完成交换,随即回航。海抗军飞行员齐昌留在珍珠港为美军担任教官,迅速提升美军飞行员对抗零式战机的手段。至于航母三大技术,灯光助降系统被美国海军几乎是连夜赶造,立刻装备到了航母之上。不过,由于美军航母是直通甲板,灯光助降系统被迫改成了活动式。这项技术,使得美军飞行员简直视海抗军为恩人。此前几乎被美军飞行员视为死神床板的着舰训练,变得并不比起飞困难多少。

尼米兹也大为满意,美国在经历了一年多战争之后,培养出大量的飞行员,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数以十万计,但是已经相当宽裕,尼米兹手底下拉出个几百飞行员根本不是问题,只要通过了着舰训练,立马就能在战场上起到作用。加上有了对抗日军零式战机的绝招,两个月,只需要两个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将会全面压倒日军。而美国航母的列装速度,在四三年达到每月一艘(轻型加上大中型),不是问题。这一切让尼米兹如何不踌躇满志。

李广对此只能是羡慕嫉妒恨。海抗军要是有这么多航母,一个月最少也得炸东京三趟才解气。

大章节,求月票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