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86 反攻第一手:制空权

海上长城 386 反攻第一手:制空权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十月初,锡兰雨季已过,李广几乎中的大反攻时机到来,海抗军和日军之间的战斗迅速升温。

日军田中久一中将,拥兵三万余。下辖二十一师团,二十一独立混成旅团,第34独立混成旅团、第70独立混成旅团。附属配置野战炮兵联队一个,陆军航空兵一个战队,战车一个大队。刚刚补充的物资弹药也相当充足。

虽然日军两个主力编制中,有着大量的新兵。另外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也不是强力的野战编制。对于上司如此指派军队,田中久一相当不满,但是好歹有着三万多兵力,田中久一并不认为眼前的对手能够抵挡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进攻。

面对眼前,并不险要,没有多少纵深的卡特勒山,田中久一使出了全身解数,在长达近一个月的雨季中,田中久一做足了准备。日军在几十年战争中积累的攻坚战经验几乎全都被田中久一使用了出来。论攻坚战,小鬼子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这些年也打了不少硬仗,经验并不缺乏。田中久一中将对此有着充分信心。

但是战斗的节奏一开始就出乎了田中久一的预料。

日本陆军方面,正常配置一个方面军能配属一个飞行师团就是非常奢侈的行为。为田中久一这个第三十八军配属一个飞行战队,三十多架飞机,在日本陆军中的配置并不算差。

在过去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日军航空兵和海抗军陆军航空兵之间的战斗时有发生。但是限于雨季中天气阴晴不定,双方都没有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

李广的军事思想中,无论海战还是陆战,制空权第一。因此干掉鬼子的空中力量,就是海抗军反攻战至关重要的一步棋。空军参谋部在参谋长袁寅的带领下开始制定计划。

要想干掉鬼子的空中力量。最佳方案就是偷袭日军机场,把日军战机摧毁在机场上。不过,经过九月的战斗,空军参谋部发现,小鬼子比猴子还精,警戒手段完备。海抗军偷袭机场的几次行动,无论是地面特种小队还是空中战机都无法达成目的。

地面行动数次未能得手,还好理解。日军在亭可马里机场周边部署了大量的部队,特种部队又不是神仙,难以渗透。

但是空中偷袭。每次都被日军抢先发现,这就极不正常了。后来海抗军的无线的侦测仪投入使用,这才发现,小鬼子竟然在亭可马里部署了一部防空雷达。

在二战中,日本陆军的装备不如海军。但是却不是每一种装备都落后的。在四二年,日本陆军装备的防空雷达就比海军先进。但是。日本海军了陆军争资源闹得不可开交。连雷达装备也没有联合研发,而是各自为政。但是田中久一使用的防空雷达却不是日本制造的。

这台电探(日本对雷达的称呼)这是田中久一强烈要求之下,才为锡兰日军搞到的秘密武器。在战争初期,日军占领新加坡,就缴获了英军的防空雷达,现在加以修复。被送到了锡兰。其性能看似不错,峰值功率10-50kw,脉冲重复频率为500-1000mhz,最远作用距离100公里。但是实际上灵敏度不高。有效距离不过四十多公里。

但是锡兰本身就不大,地面观察哨配合上日军防空雷达四十多公里的探测距离,足够日军有足够的时间预警了。本来小鬼子的雷达性能低劣,时灵时不灵,但令海抗军郁闷的是,偏偏陆军航空兵几次出击全被日军雷达发现。

毁掉日军的空中力量,除了偷袭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比如--消耗战。

但是海抗军根本就消耗不起,时值一九四二年的十月,海抗军在这十个月时间里只购买了一批美国战机,数量不少,但是却都是性能低劣的老式鱼雷机。而早在年初订购的p40战机,提货时间遥遥无期。至于其他先进战机,美国连订单都不接,更是看不到什么希望。

在海抗军中,空军,海航,陆航三支空中力量,其中最为薄弱的陆军航空兵就更加消耗不起。

屠远超成为陆军航空兵大队长,大队的编制(团级),算是升官了,却只有十几架战斗机,没有一架轰炸机。本来在唐港还有两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由于海军方面舰载机缺乏,还被调离了唐港。

李广倒是答应了,给陆军航空兵拨付一大批的美制鱼雷机,充当轰炸机使用。但是,这些鱼雷机刚刚开始在马达加斯加列装,训练。

要知道,这些鱼雷机飞行员全部是海抗军飞行员中的菜鸟,而且是菜鸟中的菜鸟,甚至连基本的起飞降落都难以完成,更不要说派上战场和日军战机对抗。

所以,屠远超消耗不起。

因此,刘国邦带领的空军在大唐岛战事刚一结束,就被调到了印度。

十月四日,田中久一准备了一个月的进攻战在卡特勒山前发动。这一次田中久一可是卯足了力气,意图一战拿下卡特勒山。他知道,卡特勒山一过,就是平地,海抗军就再也没有有利地形可恃。

其实这完全是田中久一的一厢情愿,要知道在卡特勒山以南,海抗军还构筑有第二道防线,早已在大片的湖区和沼泽之间有限的几个通道布下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即便是卡特勒山失守,日军也休想直下唐港。

作为日军进攻手段中重要的一环,日军的炮火准备刚刚结束,日军战机倾巢而出,三十多架各种战机几乎是同时出现在战场上空。

海抗军没有雷达,但是却有着无线电侦测仪,凌晨日军电报刚刚开始密集,屠远超已经带领战机起飞。

鬼子机群刚刚到达战场,还没有来得及投弹,就被高空中早已埋伏多时的海抗军陆军航空兵。打了个突然袭击。

陆军航空兵大队长屠远超的带领下,海抗军十多架p40突然俯冲而下。

只一个回合,日军就被击落七架,而海抗军战机无一损失。

海抗军的战术并不稀奇,从来就是打了就跑。根据战场经验,鬼子飞行员肯定会追击的。日军的一式陆攻虽然火力薄弱,但是灵活性和速度不比零式战机差多少,海抗军飞行员采用打了就跑战术,袭击之后接下来最为危险的阶段就是和日军机群脱离。

这时,怪现象发生。屠远超等飞行员摆脱日军战机的追击过程顺利无比。

屠远超发现。这一群鬼子飞行员很奇怪,吃了这么大的亏,仅仅追击了几分钟就调头回撤。

这么好脾气的鬼子,屠远超还是第一次遇见。不过,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再说了,他的任务尚未完成。

陆航飞行员们在空中稍加编组。机群再次悄悄的飞回战场。

战斗过程依然如同刚才。只是在日军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仅仅击落三架日军飞机。

摆脱日军战机的追踪实在太过容易。

屠远超极其疑惑,实在搞不清到底怎么回事,甚至怀疑鬼子有什么大阴谋。他甚至跃跃欲试,战机再次返航,再次偷袭。

不过。海抗军陆军航空兵已经完成任务,担心影响整体作战计划,屠远超带着疑问就此返航。

后来,海抗军俘虏日军一个陆军飞行员。这才搞明白鬼子异常的原因所在--日军陆军航空兵飞行员怕在海上飞行。

海抗军飞行员和日本海军飞行员之间的战斗相对多些。这个时期,日本海军飞行员的飞行技术相当不错,但是陆军航空兵就差的太远了。不仅是日军陆航的战机不如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机,飞行员的训练也远远不如。

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日本陆军航空兵飞行员干脆不敢在大海上飞行。

在茫茫大海之上,即便是晴天,对于飞行员来说也有不少难度。天是蓝色的,海也是蓝色的,海天相接的地方往往因为大雾而模模糊糊的,以至于飞行员会发现自己四面八方都是一片蓝色笼罩。

飞机飞行中,有一个现象。开过汽车的朋友都知道,即使方向盘一点都没有转动,汽车也会因为轮胎磨损或者充气不足,亦或是其他原因,不可能走直线。

战机在飞行中也是如此,飞行方向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下,分不清天和海的大有人在,搞不清方向也是正常。而一旦认错了,就是燃油耗尽坠入大海葬身鱼腹。

在陆地飞行,导航相对容易些,因为地面上有无数的地标可以作为飞行的基准参照,比如山脉,河流,村庄,铁路,公路,城镇等。而在海上飞行呢?什么标志也没有。唯一的导航手段就是六分仪测算经纬度。要说六分仪的使用并不复杂,但是鬼子陆航根本就没有这个课程。

自打日本陆基航空兵到达南洋作战,就因为在海上迷路,坠机事件比比皆是。所以日军陆基航空兵干脆就不出海飞行,至于轰炸海上目标,看见了也不会扔炸弹。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训练过轰炸海上移动目标,扔了也是白扔。

久而久之,日军陆军航空兵被大海吓破了胆子,更是极为愚蠢的以拒绝学习六分仪为手段,从而避免在海上执行作战任务。

鬼子很奇怪,思维方式很古怪。

反观海抗军飞行员,几乎全部出身于石像岛。小小的石像岛,战机只要起飞就是在大海上,飞行员全都熟悉海上飞行的环境。而且海抗军飞行员无论海军还是陆军亦或是空军,对于六分仪的使用乃是必修课。再加上,海抗军早早的就建设了导航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最初体型庞大的八木天线已经变得相当紧凑,海抗军现在不仅仅是运输机,侦察机,连战斗机也全部都装备了导航系统。故此,海抗军飞行员认为是常识性质的海上飞行,在日军陆基航空兵中竟然视如畏途。

屠远超带领机群脱离,正好是向着大海方向,日军机群放弃追击也就不足为奇。

日军航空兵垂头丧气的回航,飞机降落之后,照例是加油挂弹。就在此时,防空警报再次凄厉的拉响。机场上顿时乱作一团,日军航空兵纷纷向飞机奔去,妄图战机再次起飞。但是一切都晚了。

刘国邦带领的空军部队已经到达了日军机场上空。小鬼子猝不及防,立刻中招。

如果田中久一知道中途岛海战的详情,就会发现,这简直就是中途岛海战的翻版。

屠远超带领的陆航战机其实充当的就是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战机的角色。两次偷袭缠住了日军机群。

当日军机群降落加油挂弹,海抗军空军刘国邦带领的机群充当了从美唐联军航母上起飞战机的角色。

在这个空挡中,日军即使有雷达,又能如何。正在加油挂弹的日军战机根本不可能立即起飞,下场只能是被彻底摧毁。

地面上,日军战机尚未发动,鬼子们已经看到了令他们绝望的一幕。

十二架b17轰炸机从高空中投放出如同雨点一般密集的炸弹。海抗军的集束炸弹,经过一次次的升级,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初级状态。b17轰炸机巨大的弹药舱,一次性释放了十二枚集束炸弹。这些个头庞大的炸弹急速坠落到千米之下,一声轻轻的爆炸,木质的弹壳裂开,挥洒出上百枚的小炮弹。

连五分钟时间都不到,六七十吨的炸弹如同瀑布一般的从空中飞流直下,几公里方圆内被炸得如同末日地狱,日军一个飞行战队就此报销。而作为轰炸的重点,日军雷达也被炸成一堆废铁。

此战,海抗军以零伤亡全歼日军一个飞行战队,锡兰岛上,海抗军彻底掌握制空权。

海抗军总参谋部,空军参谋长袁寅再次出彩,此战是袁寅吸取了中途岛海战的经验,严密部署指挥的一场战斗。

在长期的战斗中,海抗军的将领们越来越发现,计谋在战场上很重要,但是在现代化战争中,组织能力更加重要。此战的谋划算不得什么大手笔,不过就是战场上屡见不鲜的偷袭而已。但是两支分属两地的空军能配合到如此严密的地步,时机把握到精准,在对手拥有先进技术手段的情况下大获全胜。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却是海抗军对战斗的组织能力。战前空军参谋长袁寅带领一干参谋,多番推演功不可没。海抗军的电子侦察能力,以及气象侦察的把握已经趋于成熟。

-------------

日军三十八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感觉仗是越打越别扭,优势兵力的日军反倒根本无法掌握战争的节奏。(求票票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snce18012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