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85 大唐岛

海上长城 385 大唐岛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九月份,锡兰战场上海抗军虽然进展不大。但是在马达加斯加,海抗军却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从四二年的元月十六日到四二年的九月十六日,整整八个月时间,海抗军横扫马达加斯加,以一万多兵力占领差不多是日本领土近两倍,英国本土近三倍大的非洲第一大岛,世界第四大岛。

八个月,杨维武击败数量多达自身军力十倍的法军和法国仆从军,战果辉煌。虽然这些法军战斗力不强,但是要知道杨维武带领的海抗军也不是最精锐的部分,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新兵,最后阶段更是依靠滇军新兵取得胜利。指挥策划组织难度也是相当高的。

九月十八日,这个中华国耻的日子,也是在取得马达加斯加胜利的第三天。海唐国宣布,马达加斯加更名为大唐岛。

与此同时,海抗军的整军计划出炉。于此同时,海抗军第一批将官出炉。而长期以来,李广并无军衔,为了便于军事方面的外交,这次也在众人推荐,实质自封,挂上了一个中将军衔,为三军总司令,下辖一个总参谋部(陆海空)。

海军成立第一特混舰队。舰队司令郑学昌少将。

海军同时成立一个潜艇舰队,舰队司令为季克良少将。

战略空军已经建立,司令刘国邦上校。

陆军总司令李广中将。下辖三个师级的指挥系统,被称为模块化纵队,纵队指挥部编制为团级。

第一纵队司令,杨维武少将。

第二纵队司令,鲍刚少将。

第三纵队司令,苏青少将。

除了三个纵队司令部的三个直属团级单位。海抗军所有陆军将会整编为十六个专业化模块团。共计十九个团的兵力,约合七万多军力。在这次整编过程中,李广把自己的专业模块的军事思想渗入了陆军的建设中。这样的整军办法,各个纵队司令直属兵力其实只有纵队司令部的一个团,等战时再根据需要,灵活编配。细思量,颇有点宋朝的将不专兵的味道。

但是,李广推行的这种军队建设,却是借鉴了后世美国的经验,本来他还打算把模块化到营一级甚至连一级。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通讯交通。以及海抗军素质的具体情况,暂时只模块化到团一级部队。不过某些兵种比如丛林团,编制上虽然是团,但是在大部分战场上用不到这样的规模,在特定的作战环境下肯定会被拆分成连。或者营一级。

模块纵队(师)是实现军队多力量、多功能组合,更加容易发挥海抗军的战斗力。一支多功能陆军一定能为战场指挥官提供一个多力量(重型部队、轻型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和战场保障人员)的平衡组合。让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进行有效的兵力编组。而且有利于长期战斗之后。战场兵力的轮换,对于战斗力的充分发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十六个专业模块团,分别有:

陆军航空兵一个团,团长屠远超上校。

装甲团,两个。团长秦湛,袁卯。

炮团。三个。

五个野战团。

三个山地团。

一个两栖团。

一个丛林团。

当然,现在海抗军的兵力远远不到这种规模,差不多只有一半左右。但是架构已经建立,而且有许多团现在出现职务空缺。这可是大大的刺激了海抗军在唐港和缅甸的军官们。这可是明摆着的虚位以待。就看战功如何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再立新功。

而海唐的民政方面,因为已经占领了大唐岛全境,但是移民数量仍然严重不足,资金力量也严重缺乏,并没有开发内陆城市,甚至没有开发首都长安,而是在大唐岛周围东南西北选了四个地区进行重点开发。

北端,仍然是以海参崴为主,实际上海参崴将会是海唐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其他三个方向的选择也都兼顾了军事和经济,或利用其海港,或者利用其便于农业开发的地理环境,也都铺开了基础建设。

形势极好,但是严重的缺人缺资金。

资金需要一点点的赚,但是人力嘛,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被逼无奈之下,文明也就顾不得了,海唐政府祭出了封建手段--诛连。凡是本土的土著俘虏,家中或者部落中必须出三倍的人数服役三年以赎罪。这个政策的出炉,不是某一个人的主意,几乎是军政民三界共同的想法。

很残酷,但是很有效。几个月时间,政府就组织了超过二十万的民夫,加上俘虏,人数达到四十万上下。

马达加斯加才有多少人口?不过三四百万。在长达八个月的战争中,战争双方其实都不太顾忌土著人的伤亡,死亡人数竟达数十万。在海唐国的诛连政策之下,马达加斯加的土著居民中青壮年大部分被组织了起来。

土著素质低劣,再加上语言不通,管理手段可想而知是如何粗暴残酷。对此,李广很鸵鸟了一把,没有敢过问。

数十万人被组织起来搞基础开发,的确极为有效,极大的促进了海唐的经济建设。更使得海唐国最基础的一项政策得以实施:土地国有。

不过这个土地国有的概念和后世中国的那种国有不太一样。其核心指导思想是所有土地都属于国家,但是军人或者移民分到的土地则属于个人。而城市或者其他的土地,却需要公民购买获得。

几乎八成的大唐岛土著青壮被组织起来,直接就摧毁了原有的那种原始经济,造成粮食的严重不足。

两三年的时间,海唐政府仅仅付出极少的粮食就换取了土著所有的土地,以及其他生活资料。当然政策是如此宣讲,看似没有强占,但是实际操作中的残酷可想而知。

再后来。在粮食的诱惑下,绝大多数土著不得不离开原居住地,自动加入拓荒大军。几年下来,完全摧毁了土著居民的原有社会观念,部落势力荡然无存,那点薄弱的原始文化更是飘渺消散,再也留不下一点痕迹。土著居民也因此无可阻挡的被融入了海唐国之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唐岛民族众多,人种也不完全是黑人,有的族群按照人种学来说。算的上是白人人种。当然那是学术,仅仅看外观的话,只是不像非洲黑人那么黑而已。

土著民族中某些眼光比较亮的,早早的倒向了海唐国,也因此组成了一支仆从军。由于其肤色不像非洲黑人那么油光发亮,黄色中泛青。这支部队被海唐称为蓝昆仑营。

在胡博丰这个建设部部长指导之下。纯粹一点的黑人族群竟然在劳动中学着汉语。却唱出了一首歌--非洲大陆,我的家乡。

海抗军的官兵最多称得上是手黑,而政府中以袁晔总理为首的文官却是心黑。这种宣传手段,分明是打算把黑人迁移出去。

不过,胡博丰对此却是有理有据。马达加斯加的黑人族群,的确是有相当部分是从非洲移民的。莫桑比克海峡对岸的莫桑比克就是最重要的黑奴输出地区。殖民此处的葡萄牙人在过去的几百年内做的就是这种贩卖黑奴的生意。

而葡萄牙在海抗军前期的战斗中,制造了不少阻力,更是引起了海唐国的反感。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海唐国有了专业的外交官。对于某些领土的处理手段更加国际惯例化,也更规范。莫桑比克海峡中,有些岛屿的归属自然就有了争议,海唐国和葡萄牙方面也就自然而然的有着不少的矛盾冲突。虽未上升到战争程度,却也是舌剑唇枪,你来我往。

海唐国对黑人灌输某种思想,其中某些意味不言而喻。海唐政府部门的确在下棋,在下一盘大大的棋。

李广不是圣人,他虽不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什么皇汉愤青。但是国人和异族之亲疏他还是非常清醒的。哪一个欧美国家的富强不是建立在其他民族的血泪和尸骨之上。

问心无愧,海外立国的漫漫征程中,李广做不到。从这一点来说,李广或许永远成不了一名政客。

马达加斯加战事刚刚告一段落,战略空军司令刘国邦已经开始组织战略空军部队转场,准备增援锡兰。

九月二十三日,战略空军转场至法属印度--本地治理市机场。在刘国邦的指挥下,海抗军仅有的空降兵部队三百余人迅速控制了本地治里市,解除了本来几乎就不存在的法国武装。当即海唐国外交部发言,宣称此次行动乃是对法国殖民者的惩罚行为,在七月三十日法国殖民当局扣押海抗军飞行员的行为,影响了海抗军和日军之间的第二次锡兰海战,造成重大伤亡。因此,法国殖民当局在该地区的存在已经成为盟国对抗轴心国的障碍和不确定因素。海唐国即日接手法属印度的管理权,成为原法属印度地区的宗主国。

九月二十八日,海唐国宣布将法属印度的一切权利转交大英帝国。

在这场没有流血的军事占领行动中,海唐**方和外交配合的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一连串的外交活动军事行动,最终结果海唐国得到了印度洋上的一个英国殖民岛屿--塞舌尔。

这是大唐岛周围最后一个钉子户。对于未来的海唐国来说是一个国防上的隐患,但是却是英国殖民地,现阶段海唐国无法采取武力手段夺取,因此不得不采取这种迂回手段。

至此海唐国在大唐岛周边的隐患彻底消除,周边诸如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岛屿尽归海唐。

表面上,海唐国以十多万平方公里了的土地仅仅换到了一个小小的岛屿,是一桩赔本生意。但是,实质上只是几百人的一场小小的军事行动就换得了一个对大唐岛,对印度洋至关重要的战略有点,算得上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了。

专业外交官就是有专业的水准,不服不成。这次行动,全程由海唐新任外交部长颜惠庆策划,准确的把握了英国的心理。

一个方面,大英帝国承诺印度战后独立,但是内心中却一直没有放下独霸印度的贪心。对于法属印度,英国佬一直是野心勃勃。碍于英法两国“传统的友谊”,虽然多番对法属印度打压,甚至逼迫的法国在此处连军队都没有,却没有直接吞并。

吃鱼不粘腥筷子,大英帝国从海唐国手中接过这么大一片殖民地,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的。

再一个方面,马上就是十月份,大英帝国在起初日军进攻锡兰时承诺的三个月时间增兵,现在明显做不到。印度和缅甸交界处,日军和英印军的战斗从未停歇,非洲战场上打的更是火爆。大英帝国现在根本就腾不出手脚,现在是有求于海唐,这也是能够迅速达成这项条约的重要因素。

而海唐国,早已经把法国得罪到底了,也就不在乎再得罪的深一点。这场交易,海唐国和大英帝国各得其所,利益受损的只有法国一方。拿别人的利益交换,这才是外交最大的成就。

但是多年以后,李广心中明白,伤害最深的仍然是印度。因为,这片法属印度的土地,在英国的恶意操纵下,二三十年之后独立成为了一个国家,严重削弱了印度的力量。

二战后,印度在原本的时空被分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国家,但是李广的蝴蝶翅膀却煽动出又一个国家。

某日,袁晔,陆徵祥,颜惠庆三位北洋老人,也是民国老人在一起举杯,大笑,大哭:“幸哉。我华夏外交也有扬眉吐气之日,再接再厉,以雪百年之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