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57 纸老虎

海上长城 357 纸老虎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七月四日下午,李广这才见到了从前线返回的杨维武。弄清楚了杨维武的作战过程,李广也知道有些错怪手下这员亲信大将,勉励了一番。经过了小半年的战斗,李广对于杨维武的作战风格了解的更深刻。杨维武很擅长小部队作战,对于迂回包抄战术指挥的相当到位。

简单的向杨维武介绍了情报参谋长林丽丽负责的“斩首行动”,现在林丽丽组织了一帮电报员正在紧急培训。

李广给出要求,必须在八月十五日前结束马达加斯加的主要战斗,以便腾出兵力,随时准备支援锡兰。

当晚,李广再次和袁总理进行了一次长谈。老先生经过长途跋涉,再经丧子之痛,很是疲惫。

对于锡兰的局势,袁教授在和英国人的谈判中又有了新的发现。

英国人比李广想象的还要重视锡兰。

袁教授几乎没有费力,就从英国人手中掏出了一千枚水雷,一千枚一千磅穿甲炸弹,两万枚地雷,五千支美制m1步枪。

英国人只有一个条件,请求海抗军在锡兰顶住日军进攻三个月时间,给英国调兵遣将的时间。

袁教授是谈判的高手,他并没有贸然同意。因为,就是在今天,袁教授得到了苏联外交官托罗诺夫的正式答复,苏联方面已经承认了海唐国的国际地位,全面答应了与海唐国的合作。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其意义不同寻常。

袁教授综合分析,苏联人作出这样的举动,很明显已经不顾及法国的感受了。虽然法国战败,但是在国际上法国人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自由法国的戴高乐正在四处游说。招兵遣将。

虽然苏联的斯大林对法国本身没有什么好感,而且本身红*色的苏联和法国之间就是两个世界,但是能以如此速度就作出决定,足以说明局势很危机,苏联已经顾不得考虑其他了。

而英国人的行动,也说明了一件事情,局势危机。

李广和袁教授都知道,苏德战场上,德军正在步步进攻,已经逼近了斯大林格勒。李广更是知道这场二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也是最残酷的保卫战即将打响。

而北非。德国名将隆美尔刚刚取得了一场胜利-攻占了托布鲁克。

李广有些疑惑,这和历史上没有太多不同,为什么苏联和英国都表现出如此的急迫呢?

难道锡兰就那么重要?

先说两处战场上的情形,表面上看,和历史上差不多。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变化确实实实在在的,李广没有亲历战场。感受不到苏联人受到的压力。也不知道英国人的恐惧。

当初,德国人购买通气管技术,李广附加了一个消息:苏联t34坦克的性能指标。日耳曼民族是个机械民族,根本容不得有人在他们擅长的机械领域超过自己,希特勒更是个狂人,立刻就下令研制更加强大的坦克。

德国的四号坦克。如果按照历史上的四二年中期,最好的还只是75mm四十三倍径的主炮,但是现在已经全部列装了75mm四十八倍径主炮。比历史上整整早了半年还多。

本来在苏德战场上,这一时期。苏联虽然装备严重不足,t34还是占据了上风。但是德国四号坦克的升级,虽然还没有全面超过t34的威力,但是已经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德国的四号坦克数量在这个时期可是超过苏军的。比起更善于使用装甲部队的德国来说,苏联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连苏军也不知道,德国的五号坦克,也就是黑豹坦克也已经火热出炉,虽然还是处于试验状态,但是已经零星的出现在了战场上。

而北非战场上,德军的长身管坦克威力更加明显,在隆美尔的指挥下,英军装甲力量几乎不堪一击。

无论是苏德战场还是北非战场,那里的环境不同于锡兰,坦克都是或缺的主力武器,几乎能左右战局,现在苏联和英国压力极大。

历史上,德军占领了托布鲁克,丘吉尔正好在美国向罗斯福总统哭穷:“这实在太难堪了。”

罗斯福非常大方的就给英国拨付了三百辆谢尔曼坦克和一百辆自行火炮,并且派了六艘美国最快的船送往北非战场。要知道这可是连美军自己都没有装备的谢尔曼4坦克。

但是,现在莫尔兹比那边正在苦战,日本的九五式轻型坦克虽然没有美国的m3轻型坦克强大,但是九七式坦克可是全面超过了m3轻型坦克。再加上,美国陆军的菜鸟们初上战场,根本就不是训练有素的日军对手。现在麦克阿瑟上将正在叫苦连天呢。

罗斯福要是敢全给了英国。美国民众的舆论就会叫罗斯福受不了的。现在英国人只得到了一半,另外一半被罗斯福送往澳大利亚,支援麦克阿瑟。

但是这些微观变化,李广根本就不知道,因此他无法判断英国和苏联为什么那么着急。

趴在地图上看了老半天,李广突然一拍脑袋:“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轴心国中东会师?”

德国人在进攻斯大林格勒,兵锋南下。日军如果从锡兰进入波斯湾,然后北上。隆美尔带领的德意联军再拿下罗马东进。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轴心国中东会师嘛。

李广知道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而且他也根本不相信轴心国有这种力量。更加不相信小鬼子有这样狂妄的本钱。

但是,身处劣势,惊弓之鸟的苏联人和英国人怕是真的这么想来着。要不然,怎么会对海唐国如此热情?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英国人怎么就从锡兰撤离了呢?答案是:时间。

隆美尔是六月二十六日占领的托布鲁克,伦敦方面没有来得及反应,英军就从锡兰是二十七日开始撤离。败军之将,一旦开始撤离,根本就挡不住,别说英印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了,就是丘吉尔首相或者女皇陛下下令也是止不住撤退的脚步的。

等英国人看明白了战局,这才发现,真的有可能出现轴心国在中东会师的局面。

想明白了此节,李广哈哈大笑三声:“原来苏联和英国是被轴心国摆出的架势吓怕了。”

你别说,要是看看地图,这只纸老虎还真是够唬人的。在这种情势之下,海唐国这点军力竟然成了香饽饽。

是人都会犯错误。李广一直认为自己缺乏战略眼光,想不到的是苏联和英国因为战略眼光实在够长远,因此出现了误判。

所谓一通百通,李广想明白了这一点,也想明白了为什么英军请求海抗军在锡兰顶上三个月了。

英美两国肯定是正在准备北非登陆。李广虽不清楚历史,但是却知道北非战场上有一场龙争虎斗。英国将军蒙哥马利对阵德军名将隆美尔。

英军估计是打算北非登陆之后,腾出海军对付锡兰的日军,因此需要海抗军在锡兰抗上三个月。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物资弹药,李广要。正式承认海唐国,交换国书,也是必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