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零八章 高级人才

海上长城 第一百零八章 高级人才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袁晔教授带了一干华人技术人才到达了石像岛。这次袁晔教授的美国之行极为成功,苏紫紫的演唱会在美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地就能招到大批的华人青年,或从军或参加李广的船厂或者海抗军的企业。

不到三个月时间,为海抗军招收到了一千多青年新兵,为工厂招收到了两千多青年工人。而最重要的是,今天袁晔教授为石像岛带来了整整三飞机的高等人才,共计六十四人。

看着名单,李广惊叹,这中间竟然有他闻名的大科学家。虽然这些人现在还是小字辈,但是潜力惊人。

李广为这些人的到来感觉到沉甸甸的的压力,当初袁晔教授从国内带来百十个人才,当时李广的评论是一个中型城市都不可能搜集出如此多得人才。而袁晔教授带来的这六十四人,在李广的眼里这已经不是一个城市的高等人才了,而是能相当于一个省的科技人才。而且这些人有许多已经不算是工程技术人才,而是研究理论,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科技前沿。

这些人才在石像岛得到了最高等级的对待,李广和这些华人jīng英一一谈话。经过了十多天的思想斗争,李广除了留下十多个工程技术人才,把其他人都送回了美国。

不是李广看不上这些人才,而是因为这些人才如果善加培养将会是未来中华崛起的种子。这些人的学士素养暂时还没有达到那种泰斗级别,在石像岛这种环境并不能使得这些人得到提升太多,反倒是耽误了这些人的学术生涯。

李广为重返美国的这些华人jīng英,每人每年提供两千美金的资助,使得这些人能够在美国过上中产生活,免除后顾之忧,全力投入到学习之中。而李广也根据科技的发展方向,给这些人提出了十几个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有些是大项目,没有资金支持很难真正的转化成力量,但是及早做技术储备绝对是不会错的。

其中有两个项目是李广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一就是高炮的炮弹,李广给出的课题不是目前的定时引信炮弹,而是二战中出现的近炸引信。现在这种高炮引信美国人也是在摸索。而这种引信对于防空来说比起现在的炮弹引信效能提高不是一倍两倍。另一个课题是雷达,不过雷达这个课题实在太大,李广的要求是把海抗军现在的导航天线加以整合,设计出能安装到战机上的小型电子导航装置。

所有的人才中,有八个人是李广特别关注的。为了这些人李广专门制定了一个A计划,临走时定下了五年之约。而远在汤加的袁丑则被李广安排在澳大利亚购买了一家小型钢铁厂,全力为这个计划服务。这个A计划,就是原子弹工程。

实际上这八个人在这个时候连原子弹这个名词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全是物理专才,李广给他们指定的研究方向就是核物理。而袁丑这位本可以在海抗军的民政外交等方面大有作为的人才,被李广安排到澳大利亚做一个钢铁厂的小老板。这可绝对不是大材小用,而是真正的人尽其才。之所以是澳大利亚,原因很简单。李广身为一个中国人,却不知道中国的铀矿在什么地方。但是他却知道世界上有两个国家铀矿最为丰富,一个是澳大利亚,一个是后世的金棒子国。金棒子国的铀矿还最是令人郁闷,就在中朝边境附近。而澳大利亚的铀矿,李广也只是知道一个大致位置,袁丑的工作难度绝对不低,不仅要秘密找矿,秘密开采,还要偷偷的运到海抗军的控制地。能做到这一点,李广在海抗军中找不到一个人,这项工作非袁丑莫属。

这些人在石像岛待了不到半个月,但是解决了相当多的实际问题,也为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其中最明显的一项改进是对于P40战机的改进。一个年轻的华人教授,年轻的令人惊叹,二十三岁,正儿八经的大学教授。

这个天才的年轻人叫黄玉山(有原型,这里是小说,莫当真),短暂的十多天时间里解决了李广一个大问题。

P40战机是李广所能购买到的最好的战机。且不说这种战机是否能和rì本最新出炉的零式战机相抗衡,光是一个无法在航空母舰上起降就使得李广束手无策。

航母上主要搭载三种战机,第一战斗机,第二鱼雷机,第三轰炸机。可是对于李广来说,连战斗机都没有。而短时间,李广既不能购买到合适的舰载机,更不可能制造出战机来。对于李广的航母大业来说,简直就是无解。

这位黄教授在研究了P40战机后,给出了李广一个全面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丝毫不先进,但是却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案。--把这架战机改落后一点。由单翼战机变成双翼战机。

看似落后,但是要知道目前英国佬使用的鱼雷轰炸机现在也是双翼,P40即便是加装了小一号的上翼,机动xìng能也不会太差,甚至由于机翼面积增大,水平机动xìng能还会增加。当然阻力也大,战机的速度会有所降低。

但是这个改变使得P40能够托起沉重的鱼雷(即便是455MM鱼雷重量也在八百公斤上下。)或者航空炸弹。而且完全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飞,使得P40战机能够使用,这一点对于李广来说无比重要。

黄教授经过计算,为战斗机设计了一个小型超薄机翼。而出彩之处在于,这款机翼采用木质和布蒙皮,重量极轻,仅仅五十公斤。使得P40战机在加装机翼后,升力大增,能够轻松从甲板上起飞。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起飞之后,战机飞行员可以通过一个简单机构把副机翼抛掉,完全恢复P40原有的xìng能。

至于舰载机必备的尾钩,和折叠机翼,黄教授也给出了设计结构,需要海抗军的技术人员从实践中验证完善。

谁都知道同等的动力,双翼机更容易起飞,但是真的要想把一款单翼战机改成双翼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仅仅机翼的形状面积以及安装位置都是要经过一系列的jīng密计算的。不是极其专业的人士根本无从着手。

黄教授能做出如此改变,也得益于美国造的P40战机结实耐用,要是小rì本的零式战机,绝对经不起如此折腾。

先进也好,落后也罢,不管怎么说,黄教授解决了李广最为头疼的舰载机问题,使得舰载机训练能够初步开始。

而这位天才的黄教授,甚至把C47运输机,这样的大家伙也设计了一款机翼,使得在陆地起飞需要一千多米跑道的运输机也能在两百米左右的航空母舰上起飞。但是李广可没有打算把C47运输机用在航母上。

不过黄教授的方案有一个巨大缺陷,这是李广后来才发现的。不是黄教授失误,而是黄教授不懂航空母舰。P40战机使用的是液冷发动机,比起行星发动机来说太长,使得飞行员的视觉范围受到限制,起飞没有多大影响,降落时难以看清甲板。不是绝对的高手,很难做到在航母上降落。

袁晔教授这次招来的人才,没有走的几个被李广迅速充实到了鱼雷,潜艇,炮弹,大炮,坦克,船舶,战机维修等几个重要部门。

好几个部门现在都处于瓶颈期,鱼雷在获得了德国两款鱼雷之后,研发速度加快,但是实战型热动力鱼雷还不能算真正的定型,急需人才加入。

而炮弹厂,到目前为止还只能生产榴弹和迫击炮炮弹,急需的穿甲弹和重磅炸弹还在摸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