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零六章 进步的海抗军

海上长城 第一百零六章 进步的海抗军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袁教授的工作着有成效,随着一个华人老师傅的到来,炮管热处理工艺迎刃而解。在李广离开的半个多月时间里,现在石像岛上已经生产出第一根炮管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炮厂已经开始全力以赴生产炮管。不过炮管的生产周期相当长,一般一个月才能出产一批炮管--十二支。第一批火炮,李广没有敢直接生产高炮,而是先生产技术难度稍微低的步兵炮。

对于目前的海军陆战队来说,步兵炮只有四门,连训练都不够用。补充步兵炮已经是当务之急。

现在对于炮厂来说,任务早就排满了。除了最早准备的高炮和步兵炮,现在正在设计(山寨)的有五款火炮。

第一款,德制双联高炮。76.2MM口径,却是仿制德国105口径高炮结构,和88MM高炮结构。(和单装76.2MM高炮七成零件通用)

第二款德制37MM双联高炮,和37MM战防炮。(两款炮炮管一致,五成零件通用。)

第三款,德制20MM双联高炮。

第四款,rì制92步兵炮。这款炮却是徐战从战利品中送到缅甸,从而到达石像岛的。根据徐战的描述,rì本这款炮不算先进,但是实用,尤其是在山区丘陵巷战中威力极大。全炮不过两百公斤,口径70MM,有效shè程2200米。而且这款炮能拆开运输,不仅可以用马匹驮运,甚至还可以依靠人力短程转移,而且组合速度极快,极其适合于国内战场。对于徐战来说,这款炮的作用甚至超过山炮,rì本鬼子使用这款炮抵近shè击相当有威力。徐战强烈要求仿制。这款炮李广倒是知道,电影电视中见到的太多了,这款炮的大炮上刺刀战术相当出名。

第五款,德制20MM机炮。(准备加装到P40战机上。暂时已经下单向德国人购买。)

李广不敢想当然,他知道徐战肯花费如此大的代价送来这门看似落后的步兵炮,绝对有其道理,血与生命得来的经验最为真实。武器的先进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适合战场才是第一要素。所以现在这款步兵炮反倒是排在生产顺序的第二位。这款炮结构简单,炮管又短,制造难度不高。只是零件在美国订购,时间周期不会太短,估计三四个月后能够出成品。

对于李广的舰队计划来说,几款高炮最为重要。现在无论是霸下炮舰和睚眦鱼雷艇都有一个共同弱点,防空能力不够。不仅88MM炮数量不够,连一门小口径防御低空的火炮都没有。对于一艘战舰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李广希望能尽快把这个漏洞补上。但是生产不是小说,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这次海抗军在德国战舰上的收获极大,一枚G7a鱼雷,给鱼雷厂带来了一次技术上的突飞猛进。虽然动力方式有区别,但是导向装置,和磁感应引信等,对于海抗军来说都有借鉴意义。

技术,尤其是杂交后的技术,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这一枚G7a鱼雷对于海抗军的鱼雷技术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要知道海抗军的鱼雷技术,虽然不算最先进,但是目前来说也不算落后,在吸取了德国鱼雷技术的jīng华之后,绝对会再次攀上一个新的台阶。

李广当初曾经搞过磁感应制导,结果失败了,当研究了德国采用的磁感应引信之后,他发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德国人也没有完全解决。磁感应引信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了。而德国人这款鱼雷不仅能提高海抗军电雷的xìng能,也能为正在研发的热动力鱼雷提供许多借鉴。

从德国人那里得到的一切,价值不可估量,怪不得德国人把那艘战舰炸的相当彻底,许多电器都是花费人力拆下来烧毁的。而李广得到的不过是那艘战舰上技术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就使得李广和海抗军受益不浅。

现在技术和生产方面·人手配备相当齐全,而且还在不断的充实中。尤其是潜艇制造船坞现在已经配备了足够的jīng兵强将,狻猊号中型潜艇已经开始铺设龙骨。而这次李广非常大胆,没有先试制一艘,而是三艘潜艇一起开工。甚至李普曼担纲的潜艇设计小组还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吸收德国潜艇的技术,边制造边设计。在李广的计划中,这三艘潜艇一旦完工,狴犴号小型潜艇就立即开工,所以李普曼的设计小组现在非常忙碌。

一直到了四零年,李广才真正的从生产科研中逐步脱身。但是他现在身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一支军队的组织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四零年元月军队方面的第一个变化是,海抗军终于有了真正的炮兵教官。徐战不负众望,为李广找到了炮兵教官,而且不是一个,一共三个。领头的教官还是李广的洛阳老乡,程仲英。程仲英现年三十九岁,在武汉会战中双腿被炸断。此人对于炮术颇有研究,在rì本留学,曾经在中国陆军大学教授炮兵战术,抗战之后调入华军最重要的重炮兵部队炮十团担任少校参谋。

论到对重炮的cāo作和战术,在华军中算是一个高手,负伤之后,身体残疾,只好在老家养伤。

另外两个炮兵教官,郑强五和许晴万,两个人一个是安徽人一个是湖北人,都是战场伤残。而郑强五竟然是海军出身,武汉会战中,海军使用从军舰上拆下来的舰炮和rì军战舰对抗,郑强五就是在那一战受到重伤,一只胳臂被弹片彻底削去。

许晴万对于迫击炮颇有研究,也是在战场上受伤,一只眼睛已经瞎掉,满脸伤痕,身上有六七道伤口。

国内经济极差,这三个人那点微薄的抚恤金根本就无法保证一家人的生活,生活困顿。加上这些人和rì本鬼子已经是血海深仇,在徐战找上门邀请之后,毫不犹豫就答应来海抗军出力。

现在李广手头的大炮不少,严重缺乏炮兵教官。为了照顾好这三个教官的生活,李广每个人都专门配了保姆。

有了这三个人,海军陆战队的炮兵培训终于走上了正规。十多门152MM炮和六门122MM炮,立马被编制出了二十个炮组。

海抗军不缺迫击炮,手头的迫击炮就有五六十门,李广知道,越是技术兵种培训越慢,直接就成立了六十个迫击炮炮组。

对于高炮,海军中需求最大,也被组织了十个炮组,不过现在只能拨出一门高炮供他们练习。

步兵炮暂时还未生产出来,李广也安排了五十个炮组。

仅仅这一百多个炮组,就占用了一千多部队部队编制,除了这三个教官,李广安排了四个炮术不错的大排长担任部队的军事主官。

这几个教官和大排长们对于训练热情立刻高涨起来,用程仲英的话说,李广现在有的重炮放到华军中足足的十分之一。他还不知道,皮卡号现在已经再次前往苏联,购置152MM加农炮了,顺便还有一条炮弹生产线。等这些大炮到位,可不仅仅是相当于华军的十分之一,有可能达到三分之一。当然152MM加农炮威力强大,但是运输困难,不一定有华军当家的几十门德制150榴弹炮好用。

但是shè程的强大,使用得当的话完全能弥补笨重的缺点。

在这三个教官到达之后,李广肩上的胆子总算轻了一点,炮兵建设总算有一些眉目。

对于海抗军的炮兵来说,有一个极大缺陷,运输能力薄弱。如果是在国内,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有马匹可以托运,可是石像岛上别说马匹,连一头驴子也找不到。

在李广的计划中,步兵炮以及迫击炮最适合的运输工具是美国的吉普车,可惜李广多番打探,才知道美国在二战中闯下了偌大名头的吉普车还没有出世。现在炮兵训练中,无论是步兵炮还是迫击炮全是依靠人力完成运转。六门122榴弹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装到坦克地盘上,也是依靠人力。只有152MM加农炮的运输是机械化的,使用了坦克地盘作为拖车。

李广的调整使得海抗军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总计两千两百人的部队,八百海军编制,陆军一千四百。可是陆军的一千四百人中竟然有一千一百多炮兵和装甲兵。步兵仅仅两百多人。

很明显步兵兵力严重不足,这只能寄希望于正在训练的新兵。

海抗军军队方面最近有一个最大变化--海抗军总参谋部成立。

不过这个参谋部足够奇怪。除了重炮教官程仲英是军人出身,其他人全部都是技术人员,没有一个上过军校。

这要算是李广的首创,李广也知道这中间的问题多多,但是他也是无奈之举。别说合适的军官,连军官都没有,李广也只能继续纸上谈兵,而且把纸上谈兵发扬光大。

李广找的这些参谋人员全是年轻人,而且都是技术人员出身。李广相信,军官是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文化基础好,都是大学毕业,有的还是工程师,学习军事应该也比较快。

参谋部暂时总共十六个人,程仲英暂时主持工作,担任参谋长。这些年轻人有建筑专业,有地理专业,有电子专业,也有机械专业,通讯专业,航海专业,医学专业,化工专业。

对于参谋部,李广给出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做出石像岛的防御方案,至于如何才算及格,李广给出的判定方法就是让那几个rì本海军俘虏军官加上有作战经验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军官和这些参谋们对抗演习。

这些参谋们即便是对于军事了解不足,但是只要演习的次数多,自然能找出最佳的防御方案。即便如此,李广也不指望能做出十全十美的方案,但是李广又有神马办法呢?

他本人也是被赶鸭子上架指挥部队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只要去做了,肯定会有收获,对于海抗军来说就是长进。石像岛上各国的军事教材搜集的不少,重压之下,李广相信这些参谋们会逐步成长起来。对于海抗军来说,纸上谈兵也是进步,现在海抗军连纸上谈兵的参谋都凑不齐。

而李广则在这些人的思维中加进去了不少关于后世的战争理论,其实李广也不懂,但是名词却是知道的,闪电战,电子战,立体战,大纵深,围点打援等等。这些东西都非常零碎,但是当一群毫无战争经验的参谋们在啃书本的过程中,就把这些东西渗透到了思维之中。

说起这些rì本海军俘虏,还是霸下号上次在南海战斗中俘虏的天龙号轻巡洋舰上的鬼子。郑学昌的做派颇有些英军绅士味道,在回航的时候,对这些俘虏除了严加看管,并没有虐待。不过这些小鬼子一心为天皇效忠,几番寻死觅活,终于惹恼了战士们。

既然那么想为他们的天皇效忠,只好成全他们了。十多个死硬分子被扔到了茫茫大海中。到了石像岛之后,这些鬼子被李广当初了动物园的猴子,展览了小半个月。随后被送到山上开始挖掘工事。

任务重,还不给吃饱,不到一个月,小鬼子就被折磨的失去了勇气。在船上这些鬼子没有胆量自杀,现在很快就变成了只求一口饭吃的动物。

就在这时,李广抛出了一个诱饵。能在演习中打败海抗军,就能得到一斤的鱼肉压缩饼干。

饥饿之下的鬼子们立刻蠢蠢yù动,不过这种待遇只有鬼子军官才能得到。从这些俘虏里,就能看出rì本海军的强大。几个少尉中尉全都是正规的海军军校毕业,四十多个鬼子竟然能凑全一艘军舰的兵种。论这些鬼子的技战术水平在演习中明显的高出海抗军。

以郑学昌为首的海抗军海军军官,实际上只有郑学昌和列种两个算是正规海军,在演习中竟然被这些鬼子连续击败,有一个时期,郑学昌几乎要输的吐血。鬼子俘虏竟然为此而得意洋洋,仿佛阿Q一般的jīng神胜利。

知耻而后勇,郑学昌此时也是上尉,对手最高军衔也是上尉,郑学昌一边加紧对手下的训练,一边自身也刻苦学习。

没有教官,就拿敌人做教官。这就是李广培养海军的办法。

李广所设计的演习办法比起将领们常用的兵棋推演更加接近实战。双方对抗中,包括了战舰上所有的兵种。每个兵种的cāo作能力都以实际的能力作为评判标准。

这种对抗使得海抗军对于rì本海军的训练,武备,战斗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鬼子不全是傻子,他们也知道这种演习就是为海抗军练兵,但是饥饿的肚子受不了啊,在阿Qjīng神的自我麻醉下,渐渐的进入角sè。随着郑学昌等人的技战术水平提高,这些鬼子们开始扮演更高的指挥官,指挥更加强大的舰队。曾经带头抵制的rì军上尉中村饭在经过了一次非暴力净室禁闭之后,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有一点的反抗,带着一干rì军俘虏兢兢业业的参加对抗演习。

李广从鬼子的俘虏这里见到了效益,海抗军的指挥官们开始重视抓俘虏了,尤其是鬼子军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