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54 石油战略

海上长城 454 石油战略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回大唐岛,李广是国事家事都需要回的。

家事:苏紫紫带着李广的一对双胞胎孩子回到了大唐岛。孩子都一岁半了,李广这个做父亲的竟然连一眼都没有看过,更是没有抱一抱。实在是太不称职了。其实还有一个孩子跟着袁然在英国,刚一岁,李广也没有看过抱过。

李广不是没有想过早点把孩子接回来,但是战争年代,加上孩子太小在大海上飘荡近月实在是过于冒险。

现在孩子,“老婆”回来,这如何不叫李广归心似箭。

其实,老婆这个称呼,李广按法律可是没有资格称呼的。海唐国可是有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

而且,苏紫紫和袁然,现在都很强势,李广对此只能哀叹:别的穿越者都是论打的往后-宫划拉女人,他李广两个女人都应付不来,悲哀哈。有穿越大神指导一下,如何摆平这两个女人。

但不管怎么说,老婆孩子回来,李广归心似箭。

苏紫紫在美国这一两年,除了养孩子,还干了一件大事。在花费了大量的公关费用和资金之后,苏紫紫名下多了一份产业--沙特阿拉伯近四分之一的土地石油勘探权。

为了获得这个勘探权,海唐国和苏紫紫名下的商业基金花费不小,但是无论投资多么巨大,只要能成功,就是胜利。

历史上,沙特阿拉伯曾经是英国人的地盘。但是,在上次经济危机期间,沙特经济也遭受重创,国王的日子过的紧巴巴。而目光短浅的英国人却不肯出钱支援一下,结果美国人乘虚而入,时至今日。美国人已经得到了沙特领土三分之二的勘探权,耗费资金其实不过三四百万美金。

当美国人在沙特阿拉伯发现了石油,英国人后悔的要命,但是在美国人严防死守之下,却再也难以插手沙特阿拉伯。

而苏紫紫能买下沙特阿拉伯近四分之一的石油勘探权,乃是以美国公司的名义,走的完全是正常的商业途径,其出价之高,几乎有“傻帽”迹象。

李广却暗自欣喜。美国人的售价够高,美国人也很重视沙特阿拉伯。但是重视程度相对于沙特的石油产量却远远不够。李广别的不知道。沙特在二十一世纪产油量中东第一,这一点却是非常清楚的。

打个比方,美国人认为沙特的地下埋藏着一块金子,而李广知道的是沙特的地下埋藏的是一座金山。在美国人看来苏紫紫出价已经近似于傻帽,而李广却很清楚这是一笔极好的买卖。

能够做成这笔买卖。除了苏紫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海唐国的外交努力。和杜鲁门的帮忙。再加上苏紫紫是以美国注册公司的名义交涉。美国政府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干预,这才得以破除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在美国人的餐盘中挖出一大块肥肉,整个过程殊为不易。

在李广预想的矿业资源计划中,并没有考虑到太多的大唐岛本身的资源。李广有三大矿产资源计划,都在实施过程中或者筹划过程中。

放在首要地位的自然就是石油资源。在获取石油资源的道路上。海唐国的前进步伐并不算慢,受制于资金和军事实力国际政治,现在还是在夹缝中步履蹒跚。

不过,在中东海唐国很轻松的控制了一个小地盘--后世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七分之五。阿联酋号称油海七珍。此时尚未国家形成,只有七个部落,而且并没有什么稳固的联盟。英国人和其中两个部落签订了条约,把这两个部落纳入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而海唐国在现有情况下,也不会主动和英国直接冲突,于是避实击虚控制了其他五个部落得到了全部的石油勘探权,而付出的代价只是不到二十五万美金的军备,实在是划算的很。

当然,能这么划算,有一个主要原因--这个时期的阿联酋并无石油出产,英国人不参与争夺,代价自然就低的可怜。这是商业文明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海抗军出动了几艘军舰一部分陆军在那里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跑别人的领地上军事演习,够霸道。胡萝卜加大棒,海唐国这一手玩的也是顺溜无比。

这些进展尽管都不差,却比不上一项最大的成就。海唐国在短短的一两年中,付出不到两百万美金的代价,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部落手中获得了波斯湾的海底勘探权。

陆地上获得石油勘探权实在有些困难,美英两国把持的实在够严密,但是这年头没有人注意海上的石油勘探。

别人不知道,李广可是知道未来的年代,波斯湾到处都是油井的。而且波斯湾的海上采油其实难度不很高的,海水根本就不深,并不像二十一世纪中国在南海上采油,动辄三两千米深的海水。海唐国实实在在的从美英两国手中挖了一大块肥肉,神奇的是美英两国的石油集团还在嘲笑海唐国在白日做梦。多年以后,当这片海域林立的全是海唐国的油井,美英石油巨头不知道能不能笑的出来。

当然,现在海上采油还有难度,李广也不知道具体的工程细节,但是仅仅几十米的水深(波斯湾最深处才一百一十米),即使是二战时期的技术李广相信也是能克服困难的。

应该说,走到目前的这一步,意味着海唐国外交手段日趋成熟。在获得石油资源的道路上,海唐国一步步的在努力推进。

世事难料,有时候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有一个送上门来的好机会,不容错过。

利比亚。听到这个国家,李广最先想到的就是“卡大佐”.李广野心勃勃努力的在推进石油战略,但是大多是找阻力最小的方向突破,他还没有敢想利比亚这样的石油窝子。

利比亚战前是意大利的殖民地,随着轴心国部队的失利,现在落到了英国和法国的手中。

希特勒是不知道这片沙漠中有大量的石油。要是知道的话,盟军想轻易的把德军赶走,几乎没有可能。

由于英军法军占领此处,李广即使知道地下有油,也没有插手的理由。但是,就在这个月,一个机会送上门来。

海抗军全永海带队出兵地中海,海唐国的目的是从战败的意大利身上捞点好处。经济上的利益通过谈判获得了不少,但是英美两国,尤其是英国强烈反对海抗军登陆意大利。虽然就那么几千兵力。

但是,海抗军也不能老在海上漂泊,在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海抗军自然是不会退兵的。于是,在英军某将领的唧唧歪歪之下。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随手指了一块地方,让海抗军驻扎。而这块地皮就是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

没有人知道李广听到这个消息的兴奋。李广心中唱歌:卡扎菲卡大佐估计是难以出现了。利比亚的沙漠掩盖的。那可是石油哈。

来了就不走。

海抗军自此开始在利比亚扎根,做好了长期占领的准备。李广担心一旦开发利比亚的石油,会引来英美等国的争夺,会增加控制难度,于是决定暂不开发。反正现在海唐国已经掌握开发的石油足足够用,不着急的。至于控制手段。海唐国有海唐国的一套方案,真以为五千年历史全是糟粕?中华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其中控制异族的手段并不缺乏。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海唐国现在的外交手段绝不比欧美的胡萝卜加大棒差。至于胡萝卜和大棒的比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袁总理说的。

石油战略是海唐国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其他矿产,海唐国也在悄悄布局。

铁矿石。据李广所知,二十一世纪最著名的三大铁矿石产地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其中澳大利亚方面海唐国的进度最快,不仅购买有现成的矿山,还有大面积的勘探权,而在不为人知的地区,海唐国还在悄悄的开采铀矿。

有色金属,海唐国和秘鲁玻利维亚关系良好,不仅不缺供应,还购买了几处矿山。

这些措施,对于国家来说都是长远战略。而海唐国最近和比利时做成了一笔小生意,从比利时的殖民地刚果购买了一个钾盐矿,而且这个矿的条件实在太好,仅仅距离海边不到十公里,极其容易开发。(非洲最大的钾盐矿。)这笔生意兼顾眼前和长远,实乃最佳投资之一。

在二战的年代,只要你稍稍有些眼光,就能获取百倍的利润。钾盐在这年代没有被大规模的工业利用,也没有大规模的用在农业化肥上,所以价值被严重的低估。对于李广来说,三大化肥氮磷钾再清楚不过,而袁总理又是最为重视农业的,因此这个钾盐矿的开发利用加工被排在了非常靠前的地位,资金拨付的最为利索。四四年年初,海唐国的农业生产就会逐步有钾肥供应。

在海唐国上下一步步的悉心经营之下,慢慢的在国际上也有了几个朋友,比利时就是其中之一。而海唐国也在观察比利时的政治军事人物代表,播下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收获绝对是可以期待的。

等李广收回思绪,飞机已经在海参崴港内降落,换乘小艇登陆,占据他的心,眼的是苏紫紫带着一双儿女殷切的等候。

忙碌的日子里,家人就是李广最温暖的港湾,李广在这一时期,频繁出现在工厂,田间,街市,而身边总也少不了一双儿女。女儿苏好,儿子苏浩,活波可爱。都说父母是儿女的老师,而李广感受到的是儿女才是父母的老师。成为父亲的李广,气质更趋成熟稳重。

幸福的空挡,李广也不免思念远在英国的袁然和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袁浩。

李广偶尔也小有郁闷,三个孩子全都不冠以李姓,两个女人说的很明白,只有结婚,才会同意把孩子冠以李姓。

得,法律上到目前为止李广仍然是孤家寡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