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53 开疆拓土 22

海上长城 453 开疆拓土 22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双方各有所求,因此李广和麦克阿瑟达成君子协定并不很难。不过麦克阿瑟兑现给海唐国的承诺需要时间,在美国政府内部的活动也需要时间,再加上巴拿马运河被炸,美国筹集下一场战役需要的物资也需要时间。

而李广这边又是一大堆的事情,故此海抗军并没有在澳大利亚停留太久,而是继续归航印度洋。

事实上,李广的归程并没有赶的太紧。

中途李广还巡视了一块海唐国新近占据的“领土”--位于巽他海峡以南四百多公里外的圣诞岛。这个岛在经过海抗军一年多的骚扰打击,封锁削弱之下,日军主动撤离。

小鬼子不撤退是不成的,海抗军潜艇舰队几乎每次出海都要在这里游荡一圈,水面舰艇部队更是会有例行打击行动。再加上半年多以来,日军舰队几乎不敢出兵印度洋,战略上鬼子海军也不再狂妄,早早的开始收缩兵力。结果日军前出印度洋的基地,反倒成为孤军。这种情形之下,日本的陆军也就失去了在此处驻守的意义,于是乎在某一暗夜,偷偷撤离。

海抗军几乎不费一枪一弹,轻松接收了这个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小岛。巽他海峡自此被置于海抗军的封锁之下。

圣诞岛虽处于印度洋,距离苏门答腊岛比较近,但是却不属于印尼,战前这个小岛为英国商人所有。原本的历史上,战后此处属于新加坡,随后又卖给了澳大利亚。

现在既然落到了海抗军手中,而且是从日军手中夺取而来,英国人虽然无耻,但是还没有脸皮厚到立刻讨要的地步。

李广了解了一下圣诞岛的情形。迅速做出了判断:这个岛,现在,将来肯定是属于大唐的。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得天独厚了--这个不大的岛上七成居民都是下南洋讨生活的华人,有的已经在此生活数百年。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海唐国直接吞并或许会引起纠纷,但是海抗军采取不很激进的手段,逐步形成事实占领却不困难。而海唐国要做的,就是现在先占着,合适的时机在加强一点点移民的力度,水到渠成不是妄想。

圣诞岛对于海唐国眼下的意义。不仅在于占领了一个封锁巽他海峡的基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个圣诞岛也是一个鸟粪岛,虽然鸟粪的储量比瑙鲁有所不如,但是供应海唐国足足够用,对于农业生产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十月十日李广才回到唐港。他休息了两天就搭乘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横跨阿拉伯海回到了大唐岛。

为何会如此安排。原因是:华军在缅甸东北方向的推进速度实在太慢。华军自从展开反攻,跨过怒江。这都一个多月了。才推进不到三十公里。距离海抗军出兵的条件,还差的远。

蒋委员长的做派,李广其实很不敢恭维的。

华军反攻的第一战。一个滇军军,三个师就被顶了上来。

借口很好找,滇军适合缅甸的气候。但问题是,滇军几乎全是轻武器。一个师连迫击炮都没有几门。再加上军内的双枪兵(烟枪)比例极高,士兵们平时几乎吃不上饱饭,战斗力差不稀奇。

拿杂牌军打消耗,清除异己。蒋委员长玩的好手段。

海抗军丝毫没有藏私。不仅出动了战略空军,而且连陆军航空兵也加入支援。

月余战斗,海抗军的空中支援就挥洒了四百多吨的弹药。

但是陆军和空军之间没有有机配合,多次出现战机无功而返,战绩可怜,地面部队伤亡惨重。高科技的武器,现代化的战术,绝对不是有了装备就行,而是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发挥其战斗力的。滇军连基本的通讯联络手段都缺乏,海抗军想支援都无从下手。

才一个多月时间,滇军阵亡七千余人,消灭日军不过一两千。要知道这七千余人可是阵亡,不是伤亡。这样的战损数字,意味着滇军一个军完蛋,再无一丝战斗力。

面对这样的战局,李广也无法插言,只能悲哀感慨。在某华军将领眼中,伤亡比一比五算是正常。

按照这样的推进速度,华军想推进三百公里,怕不得小半年。更何况,和麦克阿瑟一番交流,李广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所以现在海抗军不着急了,说不定战略方向都有可能发生转移。

此外,驻扎在印度的英军,仍然不肯发起反击,委员长徒唤奈何。历史上华军反攻缅甸是四四年五月,由于海抗军的存在,反攻时间提前。而英军由于得到的美国援助却比历史同期要少一些,加上海唐国不经意的以商业手段挖了不少墙角,从印度购买了不少物资,英军稍显薄弱,几乎不大可能出兵。当然英军所谓的薄弱,在李广还有蒋委员长看来,纯粹是托词。要知道在印度英军有三个集团军,其中就有二战历史上编制规模最大的一个集团军--第十四集团军。虽说这个集团军还没有达到其最牛x的状态百万人规模,此时也已经有五十多万兵力。

对历史不熟的李广并不清楚,历史上的英军反攻,其实差不多已经是四五年才开始的。委员长看英军兵力强大(其实主要是印度兵)对此满怀期盼,加上有海抗军全力协助,他希望能早日打通滇缅通道。

但是,眼下看战局,一时半会儿轮不到海抗军上阵。故此,安排了一番军务,李广就回了大唐岛。

不过海抗军陆军也不是没事可干,三个山地团和一个丛林团,加上黑昆仑营,蓝昆仑营近三万兵力现在占领了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

安达曼群岛地理位置重要,如同锁链一般的封死了马六甲海峡的印度洋出口,同时也把马来半岛置于监视之下。

这地方,印度说是印度的,缅甸说是缅甸的,马来亚说是马来亚的,印尼也说是他的。但是这都是历史,真正在战前控制这里的还是英国人。

不过,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本鬼子就占领了此处。随着海抗军在锡兰战役中大获全胜,日军退出了安达曼群岛。

这地方距离缅甸近,故此成为海抗军的前进基地,后来稀里糊涂就成了海唐国的领土。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英国人真的没有抗议,甚至几个月来都没有派人到安达曼群岛宣示一下存在。

李广估计,将来的争执是少不了的,但是只要代价不高,他不会拒绝数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和更加广阔的海疆。

占领了这个群岛,李广也稍微的猜测出一些英国人不重视此处的原因--穷。岛屿不小,几乎没有什么出产,还处于原始状态,根据二战时期的经济技术,占领此处实在是赔本买卖。

而且这里还有一种特产--食人族。这种个体矮小的,勉强能称为人类的动物,相当野蛮凶残。现在海抗军山地部队和丛林部队正在拿这个族群练兵,而且有个行动代号--打怪。估计过些时间,安达曼群岛就会很“干净”的。

要知道,海抗军陆军将领可是第二纵队司令杨威武少将。想想他当初占领大唐岛的手段,就知道干净是个什么概念了。

其实这种穷乡僻壤没有帝国占领,在二战这个年代并不稀奇。比如新几内亚岛西部,其实说是有主之物,但是实际上主人并不重视,几乎和没有殖民是一样的。战后,澳大利亚怕麻烦,就没有要那里,干脆送给了印尼。

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轻松成为海唐国的领土,其实原因也在于此。那些岛屿,除了能捕可怜的一点鱼,根本无法为殖民宗主国提供经济支持,甚至连占领费用都难以保证。

拥有二十一世纪眼光,李广自然是不会犯下这种错误的,不过在这里发展经济不大划算,于是这个安达曼群岛就成了海抗军的训练基地。

安达曼群岛和圣诞岛被海抗军轻松拿下,日军再想兵出印度洋就没有那么便利了,两个最重要的海峡被封锁,战略上日军已经是被迫转入防守。

李广还有袁总理对领土扩张都有一种谨慎,但是这种扩张的冲动却是不经意的在海唐国人的内心中生长壮大。海唐军人开疆拓土的雄心在不断膨胀。像安达曼群岛,海抗军本来只是作为前进基地,但是现在无论是军人还是政府官员根本就是当自己的领土在经营,已经从内心把这里当成了海唐国的领土。

其实,这种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获得的土地,要是拱手让出,实在是太过迂腐,太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李广这种穿越人士,虽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太贪,但是却也忍受不了领土扩张的诱惑。多得到一块地盘,李广就兴奋不已。平时一再告诫自己要谨慎不贪,在那一刻却是根本就想不起来。只有等到拨付军费开支时,李广这才龇牙咧嘴。

多占点土地,好事绝对是好事,但是对于海唐国目前的经济来说,压力巨大。对于海唐国的军力来说,也是压力不小。而且说不定会干扰海唐国最主要的扩张方向--非洲。

但是,即便如此,李广还是会一如既往,一边告诫自己要谨慎,一边扩张占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