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63 放火是场传染病

海上长城 363 放火是场传染病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ps: 感谢银色海影,感谢taiw打赏。

按照正常航程,大川内傅七中将十八日出海,二十二日就能到达锡兰。但是,新官上任的大川内傅七中将这次航程却是困难重重。

早在十一日,海抗军的pjp号水上飞机母舰已经开始在苏门答腊岛以南海面开始了兴高采烈的放火大业。

张乾文上校一直以来带领pjp号,主要执行的任务都是支援和侦察任务。这一次虽然仍算不得战斗,但是却是pjp号真正的担纲主演。

苏门答腊岛南北宽度有五百多公里,已经超出了灰鸟水上飞机的作战半径。这就要求,张乾文要冒险接近苏门答腊岛的南部海岸线,要不然无法点燃沿着马六甲海峡一方的热带丛林。

pjp号如同上班一般,每天凌晨接近苏门答腊岛,放飞战机,反正放火又不需要找明确目标,苏门答腊岛上遍布丛林,随便一扔凝固汽油弹就能点起一片火头。战机在夜色中放火,黎明前就已经归航,朝阳初生,pjp号就回收战机,然后远遁。

连续三天的放火,根本就没有引起日军的注意。放火不需要技术含量,只需要找到大致茂盛的丛林即可。所谓丛林茂盛之处,全是荒山野岭,根本就不是什么战略和经济的中心。在十一日到十三日的三天时间里,日军甚至都没有接到海抗军的放火报告。

到了十四日,小鬼子总算感觉不太对头了。但是却找不到,海抗军放火的理由。这年头也没有什么环保意识,深山老林着火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看印尼人没事就点把火玩个什么篝火晚会什么的?

再说了,苏门答腊岛常年高温多雨。放点火用不着人力扑灭,大自然下场雨就会扑灭。因此日本陆军司令部轻描淡写的就把下面的报告扔到了一边。

放火是场传染病。这是张乾文上校对此战的总结。

要知道,印尼这里除了城市居民还有一点点文明观念。其他的地区土著和原始人差不多,看到火头起,这些土著认为某些部落提前开始放火烧山,开荒种地了。要知道,印尼人到了二十一世纪都有这样的习俗,经常弄的马六甲海峡烟雾滚滚,影响航船。现在,张乾文的一干飞行员。不经意中点燃了印尼土著的放火热情。

原始人也有竞争意识的。别人多种地,自己自然就会少种田了。这些猴子一般的土著们也不会算数,也不知道苏门答腊岛到底多大,人口有多少,土地够不够用。他们只知道。别人烧山,自己也开工吧。

很难得的。印尼土著们勤劳了一把。也开始纷纷放火。一时间,如同传染病一般,整个苏门答腊岛都在放火,浓烟滚滚,比二十一世纪某天朝的雾霾还要壮观。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气象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苏门答腊岛,和马达加斯加大小差不多。本不是几枚凝固汽油弹就能造出如此威势的。

在海抗军的计划中,本来也只是期望森林大火能在马六甲沿岸造成一些烟雾,阻拦一下日军舰队,也为全永海的潜艇部队提供布雷掩护。

没有人。李广也根本就想不到会引起传染病一般的全民放火。

张乾文这个始作俑者者,也搞不清原委所在。计划中,pjp号至少得连续放火一个月,差不多才能造成马六甲海峡航路受影响。毕竟灰鸟水上侦察机仅仅能携带两百五十公斤炸弹,十二架飞机,一次出击也只能投放大约三吨的凝固汽油弹,根本就不足以影响整个苏门答腊岛。

但是,在张乾文放火七天之后,整个苏门答腊已经是烟雾滚滚。以至于海抗军的灰鸟侦察机也无法看清地面,反正放火也不需要什么精度,于是乎就开始随便投放燃烧弹。这样一来效率大增,有时候一架飞机在一天中能够连续出击三次。

仿佛被土著放火的热情点燃,传染病又反作用了海抗军,飞行员们也热情高涨,每天都热火朝天放火,兴致勃勃的归来。

某一日,一枚凝固汽油弹在一个日军军营爆炸,烧死烧伤数十人。小鬼子这才发现,就是想寻找放火元凶也无法做到了。日军所有的战机,只能是在烟雾中起飞,升空之后就是烟雾茫茫,根本无处寻找海抗军的战机。降落时,才发现,烟雾环绕下找不回机场,坠毁几架,干脆也就不再白费力气了。

又某一日,一枚凝固汽油弹炸中了位于巨港的一个炼油厂,小鬼子辛辛苦苦半年,好容易把巨港炼油厂修复的差不多了,一把大火,所有辛苦归零。

等到,张乾文把一百吨凝固汽油弹完全挥霍,苏门答腊岛已经成为了一座烟雾之岛。

那么日军为什么不出动舰队追剿张乾文呢?第一,张乾文对日军造成的直接伤亡的确不多。而且都是陆军的伤亡。数十万日军根本也没有想到放点火烧山能有如此威势。

其次:日本海陆军一向不和,为了追剿一个放火的小贼出动舰队,大日本帝国海军就那么不值钱吗?土包子的陆军实在是指使不动那帮子海军大爷。因此在近一个月的放火行动中,张乾文是毫发无损。

这场大火整整持续了半年多时间,造成的破坏无法统计。史称苏门答腊大火。

本来张乾文上校能一个月时间能完成任务就很算得上成功了。但是现在成功的太早。因此,全永海的潜艇布雷任务就显得有些困难。

全永海带领的四艘潜艇和一艘小型补给船,是十一号才到达马六甲海峡的入口的。按照计划,补给船找个荒无人烟的岛礁,盖上些伪装,潜艇就直奔新加坡。

马六甲海峡的长度有上千公里,潜艇航行足足需要三四天时间。起初的航行倒还安全。也算顺利。四艘潜艇除了遇上几艘渔船,几艘商船,并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但是,航行了两天多之后,全永海的行程就受到了阻碍。

阻碍不是来自日军,而是张乾文的气象武器--烟雾。

潜艇在烟雾中航行,一点也不容易,海抗军的潜艇部队都训练过盲航技术,但是仅仅凭借声呐,航行个三五十里还能办到。数百公里就没招了。在烟雾中长时间航行,能不迷路就算高手,根本不可能准确定位。

布雷可是一个技术活,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扔的。第一,水雷要布置在合适的航道上。第二。全永海带的全是锚雷,需要测量水深的。第三。需要知道准确的方位。在海图上标志。要不然忘记了位置,下一次布雷,自己的潜艇就会撞上,那可就闹大发了。

全永海一看,干脆就不潜水了,烟雾缭绕马六甲海峡。三五百米外什么都看不到,既不担心日军军舰也不担心空中的飞机。虽然潜艇一直在水面上航行,速度实际上仍然提不起来。

没有人能想到,张乾文放把火竟然有如此威力。全永海已经嘟囔半日。但是他的想象力仍然不足。他不知道,这才是开始,几个月之后,当放火进入**,那景象才叫壮观。

十八日,全永海总算看到了天空。一阵大风刮过,艳阳高照。航海长赶紧用六分仪测定了潜艇位置。全永海这才惊奇的发现,潜艇已经距离新加坡很近了。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太平洋出口。这里岛屿众多,在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形成数个水道。但是实际上,能够通航大型船只的就只有新加坡和布鲁岛之间的三十多公里宽的水道。也称为新加坡海峡。

在此处布雷,轻松就能封死新加坡日军的西进航线。

当烟雾再次遮蔽了海面,大白天,全永海也不躲避,就开始了工作。刚刚把潜艇上携带的水雷布好。就听到了舰船的轰鸣声音。

这正是日军大川内傅七中将带领的舰队。这几日,大川中将只顾得忙活熟悉手下了。等舰队浩浩荡荡的驶出新加坡,这才发现,有古怪。

马六甲海峡竟然被烟雾笼罩,能见度极低。舰队别说十节的速度了,连五节速度也不敢跑啊。生怕一个不小心触礁,亦或是两船相撞。

大川中将倒是没有想到有潜艇埋伏,更没有想到有水雷在前。日军对这一段的航线非常熟悉,半年来无论是海抗军的潜艇还是美军的潜艇都不会轻易到此处袭击。海峡对于潜艇来说,几乎是一种死地,对于潜艇作战,这样的环境是最不合适的。

全永海此时只能是悄悄的靠近岸边,潜伏起来。对于全永海带领的潜艇来说,危险是不言而喻的。海峡,尤其是马六甲这样的海峡,实在不是潜艇乐园。

此处海峡不宽,能够通行大船的区间更窄。但是再窄也有个几公里,不是区区十二枚水雷所能封锁的。在计划中,全永海准备把四艘潜艇上携带的四十八枚鱼雷全部布在此处,形成一道封锁线。

然后再开始从容布置第二道,第三道,以至于无数道封锁线。

这才刚刚布下十二枚水雷,小鬼子就出动军舰。这地方,可是鬼子的巢穴所在,一旦被鬼子真的发现,几艘船两头一堵,潜艇就将无处可逃。全永海只能选择冒险靠边坐沉在海底。

突然,水下传来一阵颤动。声呐兵回报:“后方有爆炸声。”

话音刚落,再次传来更加强大的震动。

全永海的兴奋简直难以抑制,中大奖了。这简直就是唱戏的遇上碰头彩,十二枚水雷刚刚布下,竟然命中两枚。

虽不知道炸中的是什么船只,凭经验判断,收获不会小。尤其是第二次爆炸,绝对不是一枚水雷所能发挥的威力,说不定是被舰船上的炸弹被引爆了。

就这样,日军增援舰队刚刚出门,就损失一艘巡逻艇,一艘巡洋舰。大川内傅七中将不得不回航。

他回航,全永海可是还有任务的,当夜布下水雷,撤离马六甲海峡,准备再次搬运水雷。

十九日,西村琢磨中将已经是在哭喊着援兵了。等不及清理海峡内的水雷,大川内傅七中将只好带了舰队,绕远路,从巽他海峡兵发印度洋。

有些事,说的简单,做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大川内傅七中将,这一绕路就是两千多公里,而且本来大部分航程都在日军战机的辐射范围中,但是现在大部分的航程都在日军的战机作战半径之外,会对以后的战局引起什么影响,就不好说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