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53 交易

海上长城 353 交易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当夜,胡博丰充当翻译,李广和托罗诺夫进行了一次亲切而友好的秘密交谈。要知道托罗诺夫在德国当过外交官,德语流利,而胡博丰可是会德语的。

第一件事情,李广答应了为苏联人护航。并且,给出了回礼--一千吨的凝固汽油弹。换算成美**火的价格,正好是两百万美金。也就是说,海抗军表面上不仅没有收费,在某种计算方式上还给苏联了一百万美金的礼物。并且很大度的表示,无论后面的合作成与不成,都会保证这趟护航的安全。等于再次送给苏联人一个大礼包。

第二件事情,海唐国希望得到苏联方面的正式承认,双方递交国书。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到现在无论英国还是美国都没有正式的承认海唐国,都是那种稍显暧昧的承认,并不具备法律效力。递交国书,就表示苏联承认马达加斯加极其附属岛屿是海唐国的领土。

一个大国的认同,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苏联是什么概念,共-产-主义世界的老大,未来的超级大国。

用袁教授的话说,美国的大腿不让抱,就换一个。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合作不表示李广不会找机会阴苏联一把。总之正式取得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的承认,这就是外交上的巨大突破。要是取得乌拉圭这样的小政府的认同,根本就没有意义,再说了乌拉圭也不敢得罪法国,即便现在法国已经事实上被德国占领。

第三件事情,双方可以互通有无,展开军火贸易。李广提出,他需要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而海抗军最能够拿出手的军火。其实就是凝固汽油弹。那些礼物也是样品,好用的话,海抗军将会无限制供应。

苏联人应该不会拒绝交换的。喀秋莎火箭炮固然是苏联的军事机密,但是四二年下半年是什么时间?历史学的极差的李广,也知道,这个时间段正是二战历史上最残酷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人不缺武器弹药,那才叫见鬼的。

虽然喀秋莎和凝固汽油弹的重要性不再一个等级上,但是危机中的苏联是不会拒绝的。

喀秋莎火箭炮,的确是苏联的机密。但是打了一年仗,德国人也缴获的有。喀秋莎火箭炮很厉害。但是其制造工艺并不很难。其难点在于固体燃料的生产。李广甚至知道喀秋莎的结构,但是却不知道其固态燃料具体是什么玩意。海唐国研发能力欠缺,实在是不如直接山寨来的便利。

另外,喀秋莎火箭炮优点明显,缺点也很突出。对于海抗军来说并不是非常必要。喀秋莎火箭炮的优点是装备便宜。就那么几条导轨或者管子,比大炮简单无数倍。一次性的可以打出十六发火箭弹。可谓火力强悍。但是缺点也很严重。射程短,造价高。同样威力的炮弹怕是连喀秋莎火箭炮的一半造价都没有。

李广之所以要购买火箭炮,除了装备海抗军,还有一个原因,他准备在灵巧炸弹上装备火箭炮的喷射管。海抗军自己研制火箭发动机实在太慢,这玩意应当勉强能够使用。

要是四一年。李广这个要求,苏联人肯定不会考虑,但是在这个时间段,不仅德国人有火箭炮。连美国人也有火箭炮。只是这两个国家不重视这种武器。火箭炮已经不是苏联一家所有,所以,苏联人答应下来的可能性极高。

为了表示对火箭炮的熟悉,李广顺手就画出了火箭炮的示意图。震惊的托罗诺夫嘴巴大张。

李广当然不会暴露自己不知道固体燃料是什么东东,而是很装逼,轻描淡写的表示,海唐国只是没有时间造,并不是不会造。现在锡兰战场上急缺这种比大炮容易转移的武器,因此才向苏联购买。

李广不是雷锋,趁火打劫才是最爽。

顺便说一声,西班牙海盗胡安由于没有另一个海盗小泉纯二郎狡猾,赚到的钱不多。小泉纯二郎现在带了一群“难民”在澳大利亚帮袁子挖矿,已经是个大老板,日子过得舒服的很。这个胡安现在主要的贸易品种就是凝固汽油弹。而且是半成品,一桶一桶的胶装汽油。另一项矿产品量虽不大,但是利润之高令人咋舌的--钨砂。

胡安和克劳德不熟悉,但是和德国海军潜艇军官比克碧中校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见过一面。坏蛋和坏蛋有着共同语言,两人合作愉快。

可以稍微恶趣的想一下,苏德战场上使用的燃烧弹都是海唐出品,那该有多么过瘾哈。

至于战后可能会露馅,李广根本就不担心,工厂设置在南美洲的一个小国苏里南,那里是荷兰殖民地。不是所有的殖民地都富裕的,苏里南穷的叮当响,那里的荷兰人其实没有多少。一个小地方而已,在那里胡安组织了三百海盗,又有李广给的武器,已经是当地的一大股势力。德国海军比克碧中校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来回倒腾凝固汽油,顺便照顾一下自己的小买卖,据说日子过得也很红火。

第四件事情。

李广表示,如果上述条件都可以做到,海抗军将会死守唐港,并且会全力以赴,尽快把日军从锡兰驱赶出去。这将意味着,苏联的外援通道将会安全,对苏联大大有利。

第五件事情。

李广假惺惺的表示,海唐国和苏联一样都不富裕,有心却无力无偿支援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伟大事业。但是海唐国的商人们愿意为苏联采购任何物资,并且运输到波斯湾。李广也重点推荐了海唐国的拳头产品蓄电池,鱼雷。另外还有唯一有点过剩的军火--迫击炮炮弹。迫击炮炮弹生产相对简单,现在海参崴就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工厂,专门生产迫击炮炮弹,产量很有点过分,每月现在就能达到五百吨,如果放开了产能,足足能达到一千吨的规模。中国国内实在买不起这么多炮弹,而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也购买不多。因此,这款军火竟然出现了积压。

李广指出,这一点完全建立在公平买卖的基础上,没有附加条件。

第六件事情,海唐国想从苏联买人口。只要是技术人员,无论是工人还是工程师。反正苏联那里关押了那么多政3治犯,大多数人的结局都是被枪毙,被当成了肥料,还不如废物利用。李广很大度的表示,可以给好价钱。另外,德国俘虏中有技术的也可以作价卖给海唐国,李广这里一点都不嫌弃,仍然出好价钱。

海唐国实在太缺技术人员了,甚至是稍有经验的工人也缺的要命。别的地方招不来,李广不得不想想外招。

第二天,李广和苏联外交官在美女间谍拉吉丽的注视下,不欢而散,李广很吝啬的表示,海抗军没有力量帮苏联护航。

会谈过程中,李广的专职参谋苏季青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德国间谍。苏联人并不知道,真正的间谍则是活色生香的翻译拉吉丽。

拉吉丽当然也不会知道,一艘法制老式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已经出海,为苏联商船护航了。

托罗诺夫身为外交官,倒是没有回苏联,而是在海参崴住了下来。托罗诺夫很有可能成为苏联驻海唐国的大使,现在他已经发了电报给国内,等回信呢。

对于李广的异常,参谋部军官们满是不解,昨天李广还在头疼海抗军是否撤离锡兰。怎么立刻转变为向苏联人“保证”要坚守锡兰。

变化有点大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