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太平洋号的战斗力

海上长城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太平洋号的战斗力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

在确定了出动陆军的方案之后。为了进一步削弱意大利的战斗力,海抗军舰队的打工态度更加积极,加大了对摩加迪沙和亚丁湾沿岸的几个港口要道的打击力度。

每趟护航炮击意大利军驻守的港口和炮台几乎成了例行公事,太平洋号战列舰的炮战水准在这些rì子中提高极快,成绩简直是一rì千里。

到了十二月中旬,太平洋号战列舰最佳成绩是,在二十二节航速下,十五公里距离对付固定靶,不用试shè,一次就能中的。

这种距离下,移动靶shè击,也能做到百分之三十的命中率。

两个月时间,太平洋号战列舰消耗了上千发炮弹(真实的),成绩提高到如此惊人的地步,不仅是海抗军自己满意,连史密斯少校都惊讶不已。不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消耗实在够大,就是英国海军自己也不舍得。

堆积如山的炮弹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被消耗的几乎仓库见底,这样的消耗英军根本就承受不了,也幸亏是库存炮弹,而且英国的战舰已经很少使用这种口径火炮,要不然这样的消耗能直接捅到丘吉尔那里。

十二月二十三rì,海抗军舰队例行护送一支商船队伍。护航结束后,舰队绕行索马里沿海,再次发动了一次舰炮打击。

这是海抗军第一次炮击意大利地面军队,岸上行军的这支军队明显是赶往肯尼亚和索马里边境的。英国人动作拖拖拉拉,十一月底已经凑足了两万六千人马,但是一直不肯发动进攻。这中间李广还飞到肯尼亚见了一次英军将领坎宁汉中将(不是海军名将坎宁安),总之是客套加上鼓励,并无多少实质xìng的作战安排。

其实李广对于英国将军坎宁汉倒是理解。一群杂七杂八的队伍整合起来就不那么容易,英国组织的军队简直是杂牌加杂牌,白人加上印度人再加上黑人。这样的军力,如果不能事先磨合,别说作战,恐怕行军都难以保障。

当然了,意大利人也不完全是傻子,对于英军的动向也不是毫无察觉,也在积极的调兵遣将。

海抗军能碰上这样一支意大利辎重部队,没有情报的情况下,也算是运气。

史密斯少校在发现了岸上的意大利军队之后,立刻请求李广开炮。

拿人的手短,李广对屠杀并无多少兴致,但是对敌人讲仁义,那就太迂腐了。

舰炮训练的成果在随后的一个小时内展现的淋漓尽致。

主炮整整挥洒出一百四十多颗炮弹,舰炮齐shè进行了十四轮,轰炸区域连绵数公里。水上飞机担任校shè,战后照片和观察球员对这次炮击的最终统计数字是炸中公路的十一颗,公里两侧三十米以内的三十二颗。只有十六颗炮弹的落点在公路两侧一百米外。

这样的成绩,史密斯少校有些口吃;‘厉害。厉害。’

的确够厉害,大英帝国海军也难以达到如此水准。如果按照海战的统计方法,海抗军在这次战斗中,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六,近失弹百分之五十五。

这种成绩是在太过耀眼了,这已经超出英国海军的水平不止一倍。史密斯少校算是大英帝国海军科班出身,三十岁的年龄升职为少校,也是真正的下过苦功的。

虽然这次战斗,是针对陆地上的目标。而且风平浪静,天气晴朗,作战条件极好。但是这样的成绩也太超出一般水平了。

要知道,海战中不仅命中的炮弹要计算成战果的,连近失弹也要计入战果的。像战列舰这样大威力的主炮,近失弹也能造成驱逐舰之类的轻型舰艇战斗力丧失,甚至能使得巡洋舰战斗力受损。

综合下来,海抗军主炮的有效杀伤比例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一。

英国海军海战的命中率大约在百分之五,训练时据说有百分之二十的好成绩。海抗军在这次战斗中,命中率是其实战的七倍,比起其训练的最佳成绩还要高上百分之八十。

这才两个月啊,海抗军第一次袭击意大利岸炮炮台时的成绩,史密斯少校很是清楚,五轮齐shè,五十枚炮弹,距离炮台最近的也有一百五十米上下,最远的竟然上千米。命中率为零。

当时史密斯的表情很是古怪,史密斯还算厚道,没有当场讥讽。他手下的联络军官可是有人当场冷嘲热讽的,郑学昌当时被羞的够呛,脸sè铁青了数rì。

舰炮shè击是一门综合的技术,绝对不是某一个人就能提升整体水平的。所有的环节都很重要,一点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数百米的误差。

太平洋号战列舰上,测距仪是德制的十二米光学测距仪,二十公里误差在三十米。

机械计算机输入参数,船速,风速,角度,哪个环节都有误差。

影响大炮准确度的因素,有些是参数之外的,比如气压,比如空气的湿度。这些都需要人的经验微调shè击诸元。

而更令人无法控制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空气中的乱流。要知道战列舰主炮的shè程在二十七公里,实际作战的距离一般都在二十公里上下,按照英国战列舰的作战条例,十四公里是最近的战线,实战中也很少低于十公里的。这么远的距离,随便一股空气乱流就能使得炮弹偏离目标。

另外,由于太平洋号战列舰的老化,主炮的调整中有机械间隙,这些因素除了需要勤加维护,还需要炮手们对手中武器的熟悉。

两个月时间里,郑学昌带领全舰官兵召开技术研讨会不下三十次。模拟炮击更是每天数次。

在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中,全舰官兵已经锻炼为一体。这样残酷的训练是欧洲海军根本无法做到的,只有忍耐力超强的中国人才能做到。

或许rì本海军也能做到,但是rì本海军无论哪一艘战舰都不会舍得如此大方的消耗炮弹。模拟shè击训练再艰苦,也很难和这种实弹训练,甚至是战斗相比拟。

海抗军就是在这样一天一天的飞速提高,史密斯少校只看到了战舰上瘦小的中国人成绩在飞速上升,但是很难知道一千多官兵付出的艰辛。

史密斯少校偶尔还要上岸潇洒几天,李广却是两个月除了必要的公务根本没有下船,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提高。郑学昌要指挥太平洋号战列舰编组(太平洋号加上两艘皮卡防空驱逐舰。),而李广却是要指挥整只舰队,空军,甚至还要指挥陆军。

别看海陆空三军加起来在阿拉伯海地区总共不到五千人,但是真的想把这样一支复杂的准现代化军队熔炼成一个整体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其指挥和管理难度绝对比起国内华军的一个师甚至一个军都要困难。

如臂使指。

这是古今中外名将练兵所追求的境界。

李广不是狂妄的人,他自知无法和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名将相比指挥艺术。李广在努力,他把jīng力用到了练兵上,训练有素的军队能弥补将领的指挥失当。

李广在向着“如臂使指”这个目标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