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国策 上

海上长城 第一百七十一章 国策 上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忙碌了几天,必须考虑袁教授从英国带回来的问题了。他带回来一个消息,英国人要求海抗军出兵印度洋--为英国商船护航。

海抗军的实力增强,使得海抗军对于南美洲的影响力加大,甚至吸引来了许多商机。南美洲和石像岛的贸易发展蓬勃,很多货物都不用海抗军上门求购了,有不少商家已经开始主动的送货上门。

但是实力增强的另一个方面,海抗军已经被国际大势力注意上了。比如英国,英国人就无论如何不会让海抗军站在德国一方。

在关于履行土地条约的问题上,英国人表现的很爽利,瑙鲁岛英国人一直没有派出军队和zhèng fǔ。而锡兰的汉班托塔港,英国人表示十月份就可以交接。

相比较之下,法国人就有点不够爽快了。法国人现在对于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主权开始反悔了,无论是戴高乐的zì yóu法国还是已经投降德国人维希法国都不承认条约。法国人可真够不识时务的,对此李广自然不会轻易罢手。

事关军事,袁晔无法做主。另外袁教授和海抗军的联系都是通过英国商业电台联络,根本没有保密的可能。海抗军的军力,装备等都是机密,总之这件事情在电报上无法交流。袁教授回石像岛,最重要的就是讨论这个问题。

大英帝国为什么会想到请李广出兵呢?事情还得从敦刻尔克大撤退说起。

6月10rì,意大利法西斯见盟军大势已去乘机对法宣战。意军穿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法国境内,从背后对法国戳了一刀。不过意大利的刀子估计是演电影的道具--橡皮做的,竟然被弱势的法**队狠狠的揍了一顿。

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面子上实在挂不住,这边捞不到换个方向。1940年7月4rì,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以埃塞俄比亚为基地,向英国驻苏丹和肯尼亚的军队发起进攻。最初,由于英军兵力薄弱,且无准备,意军的进攻非常顺利,很快占领苏丹、肯尼亚境内的一些据点。月3rì,意军开始进攻英属索马里。19rì占领了柏培拉,大部分英军被迫撤至肯尼亚。但是,意军由于补给困难,加之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十分活跃,意军手段缺乏,暂停止了进攻。

很明显,现在英军在非洲的存在受到了威胁。而大英帝国的本土还在承受着希特勒空军的狂轰滥炸。英国人手头兵力不够。

战略上,意大利对于东非的占领,卡住了亚丁湾,卡住了红海。即使苏伊士运河还在英国手中,又有神马用呢?总之英国的商业航线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就必须绕道非洲好望角了。

绕道非洲,不仅路线长,而且风浪大,危险多。对于英国商船来说绝对不是个好选择。故此英国人请海抗军护航其商船。

即便英国人有这样那样的需要,李广也不会拿海抗军将士的生命去为英国人卖命。

看着袁教授灼灼的目光,李广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可能会在国际勾心斗角中吃亏。

但是,袁教授是什么人?真正的人jīng。能叫袁教授吃亏,英国人恐怕还做不到。

于是李广问道:“英国人开出什么条件?”

文质彬彬的袁教授此时如同狐狸一般的笑笑,抽出一张纸来。

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实在够有诱惑力的,作战任务很明确,打击意大利沿着东非海岸的各个港口,亚丁湾护航。

报酬是一艘战列舰每月二十万英镑,巡洋舰六万英镑,一艘驱逐舰每月三万英镑。一艘潜艇每月三万英镑。弹药燃油全部由英军提供。

不过如果是战舰被击沉,后果自负。

一个附加条件是销售给海抗军,航母用阻拦索装置,以及航母的其他附件,不包括战机。

另一张纸上写明了亚丁湾周围海域意大利的海军力量。几艘扫雷艇,几艘小炮艇,力量不值一提。唯一有点力量的反倒是法国在那里有几艘炮艇和小型驱逐舰之类的海军力量。总之表面上看,危险不大。

李广看来,这是英国要把海抗军绑到一条船上,否则以大英帝国海军的实力,应该用不到海抗军的。随便出动一支舰队就能完成这种任务。大英帝国在大西洋上搜索分舰队就有八只,随便一支舰队就有对付战列舰的力量。当初英国对付德国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的就是亨利·哈伍德准将指挥的分舰队。该舰队以美洲南端的福克兰群岛为基地,担任南大西洋西部的巡逻和jǐng戒。现在德国人已经很少出现在南美洲,可是这只舰队还驻扎在福克兰群岛。

李广的猜测很有道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英国人真的抽不出兵力了。海抗军仅仅能从广播中得到一些海战的情报,并不能准确的知道德国和英国的海战情报。

现在大西洋上的局势和历史上稍有差异,历史上德国人在挪威海战中损失惨重,仅仅驱逐舰一项几乎损失了八成,很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可是现在,虽然英国海军仍然战据了绝对优势,但是麻烦不少。自从年初德国人开始加大潜艇的订货数量,到了九月份,潜艇已经开始在大西洋上肆虐。

加上法国落入德国之手,现在德军的潜艇可以从法国沿岸比克斯湾轻易的进入大西洋。英国海军正忙于封堵德军潜艇呢。

再加上地中海也战云密布,英国的拳头虽多竟然有些不敷使用。

其实这个情况,李广应当能够推断出来,从年初到九月德国总共购买了李广四千吨电池,如果德国人还是每艘潜艇上用六十吨的话,足足能装备六十艘。

而且德国人还在继续的增加订货,看起来潜艇的拓展还远远不到高峰。

历史上直到这个时期,德国能用于大洋作战的潜艇仍然是二十二艘,和开战时数量一致。不是德国没有建造潜艇,而是建造的速度刚刚和损失速度持平。平均只有九艘在大西洋上作战,对英国的威胁已经够大。

现在德国人用于远洋作战的潜艇数量李广估计,绝对在五十艘以上。平均在大洋上保持作战的潜艇数量足足有二十艘。

为了应付这二十艘远洋潜艇和上百艘的小型潜艇,英国人现在有点jīng疲力尽。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的狼群战术,在历史上是从四零年十月份开始的。现在这位潜艇战术的名将有了大量的潜艇,早在八月份已经祭出了狼群战术这个大杀器。相信这个狼群战术会给英国人更大的伤害。这也是最近zì yóu轮涨价的一个原因,zì yóu轮现在的价格已经到了一百五十万美金一艘,距离历史上的高价一百八十万美金不远了。实际上已经所差无几,要知道乌龙船厂造的zì yóu轮根本就没有武器装备。

总之英国人除了要封锁比克斯湾的德军小型潜艇,还要对抗德军的几十艘远洋潜艇,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闲置的英国远东舰队,距离亚丁湾够近的了,但是小rì本趁火打劫,已经顺势占领了原来的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北部,这次不再是封锁了,而是真正的军队进驻,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占领整个印度支那。

rì本在法国投降之后就开始向维希zhèng fǔ施压,在9月5rì,在南支那方面军辖下编成印度支那派遣军以入侵中南半岛,由西村琢磨指挥,有一队舰队、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及驻海南岛的岸基飞机提供支援。

9月22rì,rì本与维希印度支那zhèng fǔ签订协议,以建立军事基地及运输权益,但限制只可以有6,000名rì军驻守印度支那,及在某一段时间内在整个殖民地最多可派驻25,000人。这份协议的最后一份文件上注明禁止rì本陆、空及海军从印度支那发动军事进攻,除非得到双方一致协议。

这种没有保障的协议,除非丘吉尔傻了,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心rì本鬼子的。rì军如果真的对印度支那南部进行军事占领的话,距离英国在远东的要塞新加波就近了。

英国的远东舰队虽然名义上是大英帝国的主力舰队,但是实际上现在在整个远东,英国的海军力量并不算强大。而印度洋舰队的核心在印度加尔各答,力量比起远东舰队来说还要差上许多,和一个空壳差不多。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丘吉尔向袁晔提出护航请求。说句老实话,李广觉得丘吉尔真是一只老狐狸,准确的把握了海抗军的实力,给出的任务应当说在海抗军的能力以内,而且给出的甜头还足够诱惑。

英国人对海军的把握简直是出神入化,海抗军明面上有两艘战列舰,英国人就能大致估计出必须的消耗。养活两艘战列舰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是容易,大英帝国也不会只有十二艘战列舰,美国也不会只有十七艘了。

英国人是摸准了李广缺钱,很缺钱。不缺钱去敦刻尔克捡垃圾做什么?

李广想来想去,还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在李广的计划中,战列舰一旦成军,加上航母最合适的袭击目标应该是rì本在南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但是现在航母还在建造,战列舰还真是无用武之地。贸然进入南中国海,或者进入中国东部沿海,一艘战列舰绝对是找死。尤其是这艘战列舰的速度实在够慢,一旦遇到力不如人连逃跑的可能也没有。

要不先找个软柿子练练手?

准确来说,意大利的海军力量可以和法国并列第四,实际上也是稍稍弱上那么一点,绝对不是软柿子。但是意大利海军根本不出地中海,当然了也出不了地中海。不仅地中海的大西洋出口在英国人手中,连印度洋出口苏伊士运河也控制在英国手中,庞大的舰队是到不了非洲东海岸的。

也许好像危险不大?李广暗自思索。

而且这样好像也不耽误潜艇作战。

看起来这一局英国人赢了,老jiān巨猾的英国人算是摸准了海抗军的脉搏,任务和报酬几乎全是为海抗军量身定做。

最近海抗军收益不小,但是手头的现金却是极少,维持这支庞大的舰队,李广手头的现金急缺。

拿定主意,李广也不再犹豫。提出了几个注意事项,就交给袁教授全权负责和英国人交涉。

第一点,指挥权。海抗军的舰队可以和英国海军陆军协同作战,但是舰队的指挥权全权归海抗军指挥。

第二点,海抗军的空军也会参与战斗,军费和燃油弹药也由英军负责。

第三点,时间。李广预计能在十月中旬到达锡兰。

其他方面,李广也不用多说,袁教授绝对会比李广想的更加周全。

决定出兵之后,李广立刻忙碌起来。出兵不是一声命令,大军就可开拔的。中间有许多的准备工作,海抗军的参谋部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做这项工作可算是相当合格。

即使如此,再加上十月一rì是锡兰汉班托塔港**接的rì子,海抗军还需转移一部分陆军。而且在海抗军的计划中,有些产业也需要转移到锡兰,这样一来动静可就大了。

其实李广忙,袁教授也绝对的不清闲,李广扔给袁教授一碟子资料和照片,袁教授就更得忙了。这次海抗军在敦刻尔克救援英法联军,李广和手下几个参谋还有船员们拍下数千张照片,还有几卷录影带。按照李广的想法,如果不把这件伟大的义举宣扬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就太对不起自己了。这可是真正内容详实的宣传材料,利用这些很容易就能获得英美国家的认同,其利益简直不可估量。

不过文章如何写的煽情,如何动人,这玩意实在不是李广能搞定的。这是真正的文人才能发挥的。袁教授自然是组织这种编书工作最合适的人选。李广只有一个提醒,文章是给洋鬼子看的,要注意洋人的心理。

李广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本书一旦写成出版,大卖是次要的。绝对能为海抗军带来无穷的收益。

不仅如此,李广甚至考虑拍一场电影,但是条件不足,暂时只能放到一边,如果袁教授能抽出时间筹划,李广肯定会专门拨款支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