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十章 上海滩

海上长城 第十章 上海滩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随后的几天里,李广几乎是马不停蹄,从南京直奔九江,装了近两千五百吨的钨矿砂,随后顺江而下直奔上海。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四十万大洋的货值,不过眼看战事将起,以后就是采选再多的矿也难以销售了。故此海军方面很是大方,一次xìng给了价值百万的钨矿砂。更何况还有随行的郑学昌不是?

等阿丽亚娜号货轮进入黄浦江,停靠在租界码头上的时候,已经是1937年的八月十二rì傍晚。

上海,从近代开始就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金融和航运中心,一直占据这中国经济的头把交椅。而也正是他的璀璨吸引了众多列强的目光,西方列强一直想把上海纳入其囊中。而现在更是吸引了一条饿狼-rì本。

在这几天中,中国战场上风云突变。8月9rì,驻沪rì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rì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zhèng fǔ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中国外交部发表虹桥事件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阿尔弗雷德船长并不知道大战将起,他到租界码头只是为了添加燃料已经清理轮船外壳。而李广出于一种无可名状的内疚,也愿意在上海多呆两天,并没有出言提醒。

当阿丽亚娜号停靠在码头的时候,距离十六铺码头不远中国方面已经在黄浦江里沉船十六艘,堵住了rì军军舰沿着黄浦江上行的去路。

自沉商船这种弱国无奈的防守方式,也中国指挥官的唯一可行的一招。不过其中更令人悲愤的却是,中国指挥官只能在十六铺码头上游沉船。如果说效果的话,无疑是在黄浦江口沉船更好。但是中国此时已经和rì军开战,还要顾及租界的英美各国租界。如果在黄埔江口沉船的话,列强们的轮船就难以进入黄浦江。当然阿丽亚娜号也不能进入黄浦江。

这种顾及使得华军无形中就承受了巨大损失。毕竟rì军是有着世界第三的海军,黄浦江水道通畅,无疑是有利于rì本一方。李广这个军事的外行,都能看出来,更何况郑学昌这个小军官。

两人看的怒火中烧,一干洋鬼子船员都去寻欢作乐,两人毫无兴致,无jīng打采的走在租界的大街上。

而李广更不知道的是,在今天,也就是十二rì,阿丽亚娜号海轮刚刚通过江yīn,中国方面海军已经在江yīn自沉军舰数十艘,堵截了长江,以防止rì军沿江而上。

郑学昌突然道:“我打算留下来,哪怕和步兵弟兄一起作战。”

李广此时心情和郑学昌是一样的,但是此刻他不能让郑学昌留下来。李广说到:“看见吴淞口rì军的军舰了吗?如果我们有一艘潜艇,你想想会是什么样?”

吴淞口那里rì军的几艘军舰在慢慢游弋,阿丽亚娜号进入黄浦江之前看的清清楚楚。那种状态下,如果有一艘潜艇伏击,击沉了一两艘绝对不是难事。

郑学昌道:“可惜海军根本就没有潜艇,听说订购德国了几艘潜艇,但是交货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我打算自己造潜艇。”李广很坚决的道。

看着郑学昌怀疑的眼光,李广道:“相信我,我能造鱼雷就能造潜艇。”

不怪郑学昌怀疑,要知道这年头潜艇要算一件高科技产品了,世界上并没有几个国家能造。李广此刻也不再隐瞒自己的计划,透漏出自己那里又一套完整的潜艇图纸,并把自己的抗战计划讲了一遍。然后道:“我需要专业军官,希望你能留下来帮助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们驾驶着中国的战舰在大海上打击rì军。”

郑学昌很明显被李广的一番说辞打动,在这个夜晚,不是李广的忽悠水平高,而是郑学昌迫切的想有一艘战舰,哪怕是郑学昌并不很重视的潜艇。

这个夜晚,李广睡的很不踏实。离开上海之前,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船上还有上千吨的食品。他要把这些东西全部送给战场上的中华儿女。虽然看现在的华军并不缺乏食品,但这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而在经过了郑学昌的提醒之后,李广还要招收点人员。

早在八月十二rì,上海jǐng备司令张治中将军带了王敬久的八十七师和孙元良的八十八师已经进驻了上海。

等到了十三rì清晨,整个上海都知道要开战了。

李广起床之后,却并没有听到炮声。只是租界中人多了起来,不少中国人为了躲避战火已经涌进了租界。

此刻李广对中国的拖沓作风很是不解。两个师的部队进驻上海,这动静足够大,连老百姓都知道要打仗了,华军竟然没有立刻发起进攻。

这纯粹是给rì本人构筑堡垒安排防御的时间,要知道rì本人在上海不过三四千陆军。

他不知道,现在负责上海作战的华军将领张治中其实也很郁闷,本来按照华军部署,九rì虹桥机场,华军打死两个硬闯机场的rì军之后就可以立即进逼上海。

但是蒋委员长竟然顾及英美列强,竟然在和rì本人打嘴上官司,争论什么责任。目的只是为了争取英美等国的同情和支持。

就因为这种政治原因,结果白白耽误两天,直到十二rì早上部队才开进上海。

这样一来已经给了rì军两天的准备时间,现在rì军防御的区域已经是堡垒密布,rì本的海军陆战队甚至已经发动了rì本侨民,分发枪支也都添入了军队中。

李广所在的十六铺码头距离rì军控制的汇山码头并不远,仅仅两三公里,望远镜中李广可以清楚的看到rì军的动静。数艘军舰现在正游弋在黄浦江上,巨大的炮口指向城市。

对于淞沪会战这段历史,李广了解不多,但是这个rì子他记忆的清清楚楚。现在他身处这个时刻,竟然生出一种错觉,难道是记错了?虽然整个上海都笼罩在战云中,但是等李广吃完了早餐,时钟已经指向八点,但是仍然没有炮声,连枪声都听不到。

就在李广刚刚吃完早餐,一个中国商人找到了阿丽亚娜号上。商人的信息还真是灵通,竟然知道李广这里有近千吨的食品。

乱世什么值钱?黄金和粮食。自从华军进驻上海,一rì之间粮食价格上涨了五成。李广根本就没有想拿粮食赚钱,当即就拒绝了这位商人,表示这些食品全部会无偿捐献给华军将士或者灾民,不会用于销售。

随后几个商人接连登门,均被李广打发了出去。

正当李广不耐烦这些商人的时候,又有一位大人物出场。李广仅仅看了一下帖子,就惊得站了起来。

杜月笙。这是杜月笙送来的帖子。这位在后世可是太有名气了,上海青帮大佬,爱国黑涩会。而且李广甚至还知道这位黑涩会的一个令人惊奇的身份,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这个兼职,没有点想象力还真的是难以接受。

这也是李广在后世因为郭妹妹事件揭露了红、十字丑闻才在网络上看到这一传闻。但是很快,李广就知道了,这不是传闻。

杜月笙亲自上门,就是为了李广所言的捐赠食品,自报身份正是红字会的副会长。

李广此时还是一副小百姓心态,对于这位黑涩会大佬做慈善感觉很是怪异。但是李广可没有自大到能得罪这位黑涩会大佬,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都不是易于之辈。但是李广也不会因为其名号,而任由其把这些食品当成赚钱的工具。

李广此刻已经知道了国内粮食的价格,足足是乌拉圭的四倍。即使是航运费高昂,运输到中国竟然还有相当的利润,并不会亏损。

船上现有的近千吨罐头和压缩干粮,在乌拉圭的时候仅仅只值得五千美金,而到了上海足足值得五万银元,大约两万五千美金。

在人们印象中,杜月笙是民国年间上海滩黑涩会老大,而红、十字会则是全球xìng慈善机构。既然如此,杜月笙怎么会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并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jīng神发扬光大呢?

在上海三大亨中,杜月笙会做人。他常把开赌场、贩鸦、片得到的不义之财用在与社会上层人士交往和对社会底层的救助上。多年来,他总是买下大量预防传染病的药品,送到浦东老家免费发放。遇到天灾**,他要组织赈济救助;遇到劳资纠纷,他会维护工人利益。

这种把戏也好,伪善也罢,反正为他换来了巨大的名誉和声望。

而第一次见面,李广就对这位大佬的印象有所改观。杜月笙并不是那种满脸横肉的黑涩会形象,而是干瘦的一个老头,身量不高,年约五十,穿一身蓝sè绸缎长袍,手中握一把扇子,外貌文质彬彬.。如果不知道此人根底,很难相信这位是一个名扬天下的“天下第一帮帮主。”

李广在拱手见礼之后,请了杜月笙进入船长仓。杜月笙并不像传说中前呼后拥,他随身保镖也只有四个,而随着进入舱室的只有一个。

杜月笙言辞温和,对李广很是捧了几句。大人物吹捧别人,只会叫当事人感觉受宠若惊,并不会降低大人物的身份。杜月笙为人可见一斑。

李广对后世的红、会可是记忆犹新,自然不敢轻易的相信对方,更何况这位可是真正的黑涩会。

“请问,杜先生如何保证这些食品能交到将士们的手中?”言下之意是不能被拿去卖了赚钱。

旁边保镖听了很是不满,道:“我家阿爷在上海滩,名号就是金子招牌。”

杜月笙只是回视一眼那保镖,保镖立刻住嘴。他没有表现出生气,只是说道“我这里有一份监事会名单,还有一份捐物处置细则,请李小哥过目。”

李广拿了名单,只是扫了一眼,他对上面的名人并不清楚分量。但是杜月笙的态度,叫他相信杜月笙本人是不会趁机发财的,更何况区区几万大洋,恐怕还不放在这位眼中。而杜月笙肯本人前来,更说明此人的态度。事态紧急,李广其实并没有多余的jīng力亲自处置这种事情。

于是说道:“此事就有劳杜先生了,请恕在下无礼。”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枪声。开战了。

李广心中一沉,立刻跑到舷窗处观看。rì军的战舰此刻已经严阵以待,大炮的炮管高高扬起。

枪声逐渐密集,但是华军竟然没有开炮。而这个时候,rì军战舰发出轰鸣。李广看的双拳紧握,怒目横眉。

黄浦江中只是rì军的驱逐舰和浅水炮舰,口径并不算很大,但是几十门大炮一次齐shè惊天动地。李广眼瞅着远处腾起一蓬烟雾,至少有上万平米的建筑轰然倒塌。

距离足足几公里,李广在船上都能感觉到震动。此刻杜月笙站在舷窗处,道:“rì寇嚣张。”

李广道:“血债血还,他rì我军战舰必将对着rì本东京轰炸。雪今rì之耻。”

杜月笙道:“我军还是顾及太多啊,那些房屋大多还是国人家产。”

李广此时也才理会到,华军没有开炮只是因为担心炸了百姓的房屋。但是rì军完全没有这样的顾及,舰炮已经开始了连续开火。等了好半天华军的大炮总算开始还击,密集的炮弹打到黄浦江上,激起数十米高的水柱。

此时岸上传来中国人的欢呼,看着炮弹在rì军战舰周围爆炸,又传出一声声叹息。

李广心中转过一个念头,对杜月笙道:“大战已开,以后国内肯定缺少物资,尤其是粮食药品和枪炮,我有意往国内运输一些物资,不知道杜先生能不能提供销售渠道?当然前提是这些物资不能落到rì本人手里。”

“李哥儿若有这种打算,杜某自然责无旁贷,分文不取。”

“哪能叫杜先生吃亏,该赚的利润还是要赚的,杜先生手下众多,生存压力也不小的。”

战事已开,杜月笙是个大忙人,也不多待,留下了一个商业上的管事就匆忙离去。

其实现在李广并没有什么具体打算,只是和杜月笙的管事海藻泥留下了联系方式。

这个管事的名字可是真够奇怪,竟然叫海藻泥。不过这个年头,起名字古怪的多着呢,什么二狗,狗剩的。这些大多是父母为了孩子好活起的贱名,等成年之后大多都有正式的名字。但海藻泥竟然是这位管事的大名,而这位管事可是留过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