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异能古董商 > 第四十二章我不捐献了

异能古董商 第四十二章我不捐献了

作者:元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1 来源:笔趣阁

明朝的一些卷宗记载,九口大紫龙铜缸,后来被找到并口,第九口怎么都找不到了。不过,随着顺治大师皈依了佛门,康熙小皇帝正忙着和四大顾命大臣斗心眼,哪里还有心思去和一口缸较劲啊,因此,这个事情皇帝不问,下面的官员也就乐得清闲了。这第九口大紫龙铜岗为什么找不到呢,那是因为这第九口大紫龙铜缸被一个土财主带到乡下去了。这是一个距离京城有三百多里的一个偏僻的村子,平时连小偷都懒得来这里光顾,那些拽的跟大爷一样的差官们,自然也就懒得跑到这里来打秋风了。

虽然第九口大紫龙铜缸幸免与被毁灭,但是那土财主毕竟是在京城里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大紫龙铜缸不是自己这样的升斗小民能用的物件,万一被人给举报了,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代表皇帝的龙是一般的人能用的吗?所以,这个土财主就把大紫龙铜缸给埋到了自己家的院子里了,用土财主自己的话,叫借一借皇帝的龙气。但是,这个土财主还是忘了,这大紫龙铜缸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那可是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同学那里搞来的。崇祯同学的龙气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吗?

这位同学除了疑心病重一点以外,基本上还算是一个勤恳的皇帝,不过是他老子和他爷爷留下的江山实在是一个烂摊子。加上连年天灾**地,明朝也就这样完蛋了。可以说崇祯同学做亡国之君,是有点冤枉。他至少有一半是给他老子和爷爷两个皇帝承担骂名的。不过,这样也好,提起来皇帝,大家记得的明朝皇帝不多,最有气的大概就是朱大麻子同学和崇祯同学了。剩下的几个皇帝未必有九千岁这个太监有名气。所以,做皇帝也要死了吊朝天。不死万万年的光棍气质。想来崇祯同学深通此道,李自成同学杀过来以后,崇祯硬是不让你俘虏,我自己吊死。所以,崇祯同学的龙气并不好,至少在明朝皇帝里。这位同学算是最背的一个了。

那土财主借用了崇祯同学地龙气,那还不是背到姥姥家了。崇祯同学的江山都完蛋了,你一个土财主的一点家产能厉害到哪里去啊。所以这个土财主家里,不到三代就沦落到只剩下一个院子的地步了,到了后来,子孙不孝,甚至在分家产的时候连祖宅都给卖了。这个土财主有一个孙子叫铜头,乃是土财主有感与自己家自从有了大紫龙铜缸以后就落败,于是就给孙子起了这样一个名字。铜头知道自己家里有一口大紫龙铜缸,于是。分家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单单是把那口大紫龙铜缸给弄了过去了。

这个铜头将大缸埋到自己分到地宅基地里。连房子都没有盖,就外出给人家打工。不到五年,铜头又置办起了一份偌大的家业。不过,铜头也知道大紫龙铜缸是一个有忌讳的物件,于是,也就没有将大紫龙铜港给传下去。从此以后,随着铜头的去世,铜头的子孙也就再没有人知道大紫龙铜缸的事情了。不过,到了民国年间。铜头的后代在挖地窖的时候,还是找到了大紫龙铜缸。那个时候皇帝刚刚被打倒。毕竟千百年来的皇权思想还是在老百姓的心里根深蒂固地。铜头的后代怕惹麻烦,于是就在大紫龙铜缸地外面加了一层外衣,这样,大紫龙铜港就成了和普通农村用的大缸没有什么两样地一般物件了。

而这位来博物馆送大缸的老乡,就是铜头的后代了。大紫龙同缸的珍贵程度,甚至要比圆明园的十二生肖还要更珍贵一点。所以,当发现这就是那口流失在民间的大紫龙铜缸以后。围观的人都很兴奋,那个记者脱口而出:“新闻,绝对是大新闻啊,老乡,真是没有想到,你们家还有这样的宝贝啊。这玩意怎么着都值个七八万地。”

记者刚刚把话跟说出来,李密就瞪了他一眼,心说‘有你这么讲话的吗?你这样一说,这位精地和猴子一般的农民,还会把大紫龙铜缸给献给博物馆吗?’八百和八万的差距是多少,就算没有文化也能算的出来。

但是,记者不一样啊,他们是只是看中新闻,才不在乎你是馆长还是副馆长。不过,这个记者的话毕竟是给老乡提了一个醒。

那老乡说:“原来我的大紫龙铜缸那么值钱。记者同志,你看这一次我能不能上报啊。”感情,这位老乡对上报还真不是一般的执著啊。这样的新闻,当染能上报了,两名记者立刻围了上去。却又被蓝成给分开了:“两位记者,这位老乡是老我们博物馆捐献文物的,这口大紫龙铜缸,我们要研究以后,再向媒提公布。所以,这个事情还是先不采访的好。”

李密由于拒绝了老乡的捐献,当然不能说这样的话了,而蓝成馆长不一样,和老乡的关系还算不错,看到这样珍贵的一见文物就在自己面前,哪里有不心动的道理。而同时心动的,还有从革命博物馆里来的两个人,大紫龙铜缸,木匠皇帝的铜器,崇祯皇帝亡国的见证,加上它身上那徐徐如生的九条五爪飞龙,腾云而起,有飞龙在天天之势。为历代铜器之罕见。那记者的眼里这东西价值是几万块钱,但是,在专家的眼里,它可是无价之宝。是研究明朝文化不可多得的一件实物。况且这东西和瓷器不一样,钧瓷虽然珍贵,但是,在全世界毕竟是有十来件的真品的,但是大紫龙铜缸,根据清朝的卷宗记载,那可是只有一个存世的了。

所以想到这里,黑眼镜说:“蓝馆长,这口缸既然是藏过八路堵塞,那就是一件革命文物了,还是有我们革命博物馆来收藏比较合理。”

本来是人人讨厌的废物,哪个博物馆的人都不愿意收,但是现在却成了香饽饽了,两家博物馆抢着要。这个结果让老乡彻底的晕菜了。不过,好在他还是知道大紫龙铜缸是自己的,很值钱,不是一般的值钱。所以,这个老乡也很光棍:“你们现在抢着要,我还不献了。这玩意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好的事情吗?”

结果,这位老乡连车都没有卸下来,赶着毛

回去了。留下众人呆呆的站在那里。李密醒悟过来▎长,这事情就这样算了,那可是大紫龙铜缸,明朝少有的宝物。放在我们博物馆里绝对是国之礼器啊。”

蓝成没好气地说:“那能怎么样,人家又不是偷来的抢来的,更不是卖来的。那口缸是人家祖先传下来的。我们国家对这样的文物是持保护的态度的,捐献,那也要人家自己愿意啊。”蓝成今天分外的不爽。好家伙,开馆那么多天,都没有收到一见象样的古董来,现在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还是从故宫借过来的《平复贴》,问题是,《平复贴》总归是故宫三希堂的镇堂之宝,接来展览几天是可以,但是总是要还回去的,要不是蓝成的关系够硬,还真不能将《平复贴》从故宫给借出来。想变成自己的,那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东西,除非秦的脑袋被驴给踢了。

现在到手的一块肥肉,就这样飞了,而且,人家已经知道了大紫龙铜缸就是一件很值钱的古董了。轻易是不会出手的,现在再向那老乡家大紫龙铜缸要过来,那可就不是八百块能解决的事情了,而是要八万,甚至更多。农民的智慧很特别,蓝成当年是在乡下呆过的,农民要是认了一个死理,一般是很难顺过来的。尤其是想刚才那个老乡这样精明狡诈的农民,那深深的皱纹里,就都是洞察世事地经验之谈。想从他手里便宜的买过来大紫龙铜缸。那显然是有点不太现实了。

想到这里,蓝成就是一阵的头疼:“算了,到时候再想办法吧,他不是来捐献文物的吗?门卫那里应该有他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你去把它拿过来,叮嘱门卫不让他们家老乡的地址给传扬到外面去,这个大紫龙铜缸我们是要定了。”一个农民,赶一辆毛驴车进博物馆。那是一定要登记的,要不他不可能进来,到底是一把手啊,考虑事情比别人要全面的多,知道了了老乡地地址,那其他的事情那还不容易。李密马上让人按照馆长的指使去办。而革命博物馆的两个人。虽然不知道那老乡的地址,但是早早的离开,去向领导汇报去了,看来革命博物馆里地人,对这个藏过八路的大紫龙铜缸,那也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就是不知道最后会花落谁家了。

乔迁听万王老爷子的话,心里顿时活动了起来:“老爷子,你是说这个老乡的大紫龙铜缸还没有被两家博物馆给弄到手是不是。”

王老爷子点了点头说:“是啊,当时我听了他们两家的这事情以后。就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啊,和我们当年比起来、、、嗨。不说了。难道你小子想打这个大紫龙铜缸的注意,我劝你小子还是趁早的死了这条心吧。蓝成和革命博物馆的张闻已经急红了眼了。要是现在你插手进去,一准地将他们两家都给得罪了。这两个老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啊。我怕到时候他会找到你家去。”

对于这些,乔迁一点都不在乎:“找我家去能怎么了?只要我将大紫龙铜缸弄到手,我就是最大地赢家了。还怕他们两家光天化日之下去我家将大紫龙铜缸给抬走不成。”乔迁家隔壁就是派出所,他可不怕有人来硬抢。当然,两家博物馆也不会硬强的。

王老爷子看乔迁开始耍无赖了。教训他们说:“你小子,怎么和你爷爷一个德性得了。现在那大紫龙铜钢不是还不是你小子地吗?到时候到底是谁的,那还在两说呢。别把那玩意看成就是你的囊中之物了。他们两家也追的很紧。听说现在已经派人过去了。”王老爷子这是给他提一个醒,东西还不是你的,你现在高兴还太早了一点。别把他们都当傻瓜。

而乔迁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的样子:“老爷子你放心,我要是不插手,那就算了,我要是插手的话,保证是手到擒来,就是不知道那老乡是什么地方地人,等会让人去打听一下,现在的古董市场,真是闲地发慌,给自己找点事情做,那也没有什么错。”

王老爷子不管他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要不是两家博物馆开始的时候那样一副态度,大紫龙铜缸八百块就能拿了下来,至于现在搞的还要亲自派人去农村,上人家老乡家里去求人吗?至于乔迁插手,王老爷子更是懒的管了。而且,他找乔迁来,并不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

王老爷子说:“钳子,我今天找你来不是为这件事情。而是博物馆里最近想从香港卖一副古代的字画。你也知道,博物馆要用大笔的款项收购一件文物,那是必须要经过我们五个老家伙的同意的。前两天我就去了一趟香港,见识到了这一副古画了。但是,对这副画,我有点拿不定注意,所以,就没有点头,谁知道,他们几个混蛋,居然说我年纪大了,硬是将我给送了回来。还说是为我着想。几个混蛋,还不是怕我坏了他们的事情吗?”说到这里,王老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的规矩乔迁是明白的很的,中华博物馆里毕竟是拿国家的钱来收买古董的,十来万一件的古董,这还好说,博物馆自己有鉴定师。可以自己做主将东西给卖下来。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蓝成是想购买一件镇馆的古董。所以就相中了在香港嘉德拍卖公司上出现的一副中国古代字画。至于是什么字画,由于拍卖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这就成了拍卖公司的一件秘密了。

据说,是要等拍卖开始的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不过,拍卖公司向各媒体保证过,这一副古董字画绝对是一件珍品,史之罕见。

这就更是吊起了收藏家和各博物馆的胃口了。大家纷纷的去探询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古画,居然可以用史之罕见来形容。

拍卖公司毕竟是一个赢利为目的的公司,为了不得罪老客户,于是就组织了一批人,先期的验证了一下那副古画。一是让大家验证一下真假。二是要大家在价格上心里有个准备。王老爷子就是先期看画的那一批人里面的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