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异能古董商 > 第四十一章大紫龙铜缸

异能古董商 第四十一章大紫龙铜缸

作者:元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1 来源:笔趣阁

这把刀是自己做绿林好汉的先人和官兵大战了三天三跌落山崖,才找到的这把宝刀。当时个胡家好汉养好了伤,手拿宝刀,下的山来大杀四方。突围而出,然后感觉这做土匪也不是一个正经的营生,九死一生的买卖,于是就在京城大隐与市,做起了屠夫的生意。这把宝刀传到胡四的手里,据说已经是第八代了。如果时间上不错的话,这刀的出现时间,至少是在明末清初。

当然,对于眼前这个瘦小的胡四讲的这些狗血故事,乔迁压根的就没有往心里去,一个古董,如果有个很好的传奇经历的话,也会身价大增的,

就象慈喜陪葬的那个翡翠白菜,本身就是难得的一件珍宝,陪葬慈喜算是一个故事,被孙殿英给弄了出来,那又是一个故事,所以,这个翡翠白菜现在就是国爆级别的文物了。就是因为它是那段历史的见证。[然翡翠白菜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废黜了,但是,有了故事,才显得它更有价值。]于是,一件古董身上安了故事,对乔迁来说那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胡四讲的眼前这把刀的来历如何离奇,无非是想让乔迁出多点钱而已。

乔迁用天眼术鉴定了一下,大吃一惊,原来,这把刀至少应该是唐代的兵器。唐刀,在历史上可是占了相当分量的一个名字。乔迁表面上不露声色。按住心中地狂喜。慢条斯理地说:“这刀我可以考虑收下,但是不知道你想多少钱出手啊。”

买古董,就算是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也不能流露出来喜欢的表情,要不,就等着做冤大头吧,乔迁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故此。胡四也拿不准,乔迁到底对自己家的这把宝刀有兴趣。当下向屠夫使了个眼色。

那郝屠夫立刻会过意来,接着话说:“钳子,事情是这样的,老郑家的二小子不老实,在学校把同学给打了。这小子下手也够黑的,将人家打地在医院里躺了两多月。现在人家说了,要老胡赔偿五万元,要不就将老郑家的二小给告上法庭。”

乔迁现在有点糊涂了,老郑家出的事情,官你老胡家什么事情,就算是老郑家出了人命官司,也不用你胡四出马吧。乔迁现在是一脑门的官司。事情既然已经说开了,胡四也就没有什么顾及了。当下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这老郑家地二小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所以。那可真是全家的宝贝疙瘩,于是就养成了这小子的坏毛病。上了大学以后。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同学,但是。对方不喜欢他啊。强扭的瓜不甜。事情本来应该就这样结束的。但是,郑二小在家逍遥惯了,哪里受的了这样的挫折。当时,郑家二小,就把人家女同学给打了。这下可惹了天大的麻烦了。大学虽然不禁止谈恋爱,但是象这样出格的事情还真是没有发生过。更何况,被打地还是一个女大学生,社会影响不好啊。当下。郑小二就被开除了学籍。然后就被派出所给依法逮捕了。后来,女方的家长说了。赔偿五万块钱地话,这事情可以有商量,要不,郑小二就等着坐牢去吧。

原来,老郑家和胡四还真是有关系,而且关系不一般。郑二小的母亲,就是胡四地亲姐姐。胡四为什么叫胡四,不是没有原因的。自然是因为他在兄弟姐妹之中排名是第四的了。不过,胡四的父母和两个哥哥都死的早,胡四就是这个姐姐给拉扯大的,所以,他这个姐姐对胡四来说,有天大的恩情。现在眼开姐姐有难了,胡四怎么能一点不急。五万,那可是一个天大的数字了,于是,胡四就把注意打到了自己家地家传宝刀上来了。反正这刀按道理来讲,也是有姐姐一份的。于是,胡四就拜托郝屠夫寻找买主。

不跟你做朋友就把人家给打成骨折,这郑小二还真够可以地,对方要他赔偿五万,也不酸冤枉了他。这把刀,怎么着都不止五万的价格。乔迁看的出来这刀至少是百斩之刀。不过,由于乔迁不是在方面的行家,他也不敢下结论,只有以后再请教别人了。

乔迁当然不会就那么痛快的就答应下来,他装做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说:“五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就你这把刀。五万根本就不会有人搭理你。”胡四听了这话,心里顿时的就凉了半截,可不是,前些天自己找了几个古董贩子来问,人家一听要五万,连头都不回就走了。估计,这一次也没有戏了。胡四听了乔迁这话,顿时没有了精神。

不过,乔迁转过话头又说:“这样好了,我也买给郝叔叔一个面子,这东西,四万五千块钱我要了。”买卖古董就是这样,一般来说,除非是极珍贵的古董,要不,总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而乔迁手里的这把刀,怎么看都不象是价值连城的古董。而且,现在乔迁这样说,却又让做为中间人的郝屠夫脸面上大有光彩,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本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胡四听乔迁这样一说,顿时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五千块钱,两家还是能拿的出来的,这样凑在一起,怎么都能把眼前的危机给应付过去。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当下乔迁去银行提钱,将这笔买卖给做成了。

至于出了胡家的门,这把刀就算是卖出一百万的价格,那都与胡四没有关系了。这也是一个古薰界的规矩,钱货当面点清,再无瓜葛。

其实,乔迁拿着这把刀根本就没有再出手的意思。对于别的收藏家来说,这把刀也许就是一把普通的唐刀,甚至有人还能将这把唐刀给误会成明代的兵器,但是,这把刀在乔迁的手里,那可就不一样了。一把刀一旦有了刀魂,摇身一变,那可就成了一件法器了。百战刀魂,辟邪之力比桃木剑更为厉害。而且,是属于大小通吃的那一类。在天时教的记载之中,这样的宝刀被称为天师第一护法,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而乔迁,现在虽然还顶着一个天师的名头,但是却连一件象样的法宝都没有,徒让同行们笑话。

现在,有了这把刀,那形势可就大不一样了,至少,现在乔迁可以提刀横着走了。大有一刀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

乔迁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大摇大摆的进了方寸工艺品店。让正在黑皮吓了一

I就是自己的老板,连忙让座,心里还在想。好家伙,老板今天这是怎么了,跟要杀人一样。

不过,虽然心里肝颤,但是,黑皮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一个帖子交给乔迁,向他说:“老板,刚才王老爷子派人来找你,说是你来了以后,马上叫你去上他那里一躺,听来人的意思,事情还挺急的。”能这样使唤乔迁的,在京城还真没有几个,但是,王老爷子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是乔迁不能拒绝的那一种,别的不说,王老爷子可是天师教的太上掌门啊。

乔迁皱了皱眉头说:“王老爷子派人来找我,来人说有什么事情没有。”现在虽然电话不是很普及,但是,王老爷子的家里和方寸工艺品店里也不是没有,老爷子转了那么大一个弯,居然派人来找自己,那结论就只有一个了,王老爷子是在正式邀请乔迁。在古董界有那么一个规矩,一般的聚会,打个电话就成。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交流一下感情。但是,要请人鉴定一件东西的话,打电话那是很不礼貌的事情,规矩就是,要请人去鉴定东西,必须有正规的请贴,这就和结婚一样,虽然在民政局里登记了。已经是合法的夫妻了,但是,在民间还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还必须要大摆酒席。请街坊四邻居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办了喜宴,这才能得到大家地认可,而请人去鉴定,也是一定要有帖子的。当然,这一定是王老爷子遇到什么麻烦事情了,自己拿不定注意,所以才怎么做。

乔迁来到王老爷子的家里。看到王老爷子一筹莫展的坐在大堂之上,长嘘短叹,全然没有了平日里潇洒的做派。

将自己手中的刀放到一旁的紫檀架子上,乔迁问:“老爷子,你找我来有什么样的事情,还用请贴做什么。搞地那么正规。你一个电话过去不就行了吗?”这是实话,就是王老爷子打个电话过去,乔迁一样会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过来。

王老爷子看了看乔迁,精神非常的萎靡,就连平日最喜欢红的宋瓷茶壶喝茶叶水,仿佛也象是味同爵腊一般。他太起眼皮,看了乔迁一眼说:“钳子,你说说,现在国家查的那么紧,限制了古董市场的交易。但是。有些人居然将目标给瞄到了中华文明博物馆里面去了,你说说。这事情可狠不可狠,简直就是无耻之极。我不过是在会上讲了几句真话。他们就用身听虚弱,将我给打发了。我身体有什么虚弱地,那老李都九十了,也没有见把他给送回家啊。”

原来,中华文明博物馆是一家国家级别的博物馆,在完全建成以后,就连故宫博物院里头的一些古董没,都会搬到这里来永久的保护起来。虽然故宫地方大。但是真正展览到游人身边的古薰,也就是那么几个。故宫有几十万件的古薰没。一件一件展览,全部展览一遍的话,那要到什么时候啊。所以,故宫的大部分藏品都是精心的保护在恒温库里面的。

而中华文明博物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一个是博物馆的面积够大,可以很好地想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二一个就是这个博物馆地防盗设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之一,据说是按照卢浮宫的防盗标准设计的。安全的很,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博物馆的后台老板就是故宫,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个道理。国家的古董嘛,在国家地哪个博物馆里放着不是一样。

当然,博物馆里不会都是从故宫弄出来的展览品,还有向全世界征集地古董。开始征集的时候,博物馆打着的是爱国的旗号,希望有人能将自己手里的古董无偿的捐献给国家,难道全世界的古董收藏家和古董爱好者都突然让花瓶砸了脑袋了,你说无偿捐献就无偿捐献,这样的好同志不是没有,但是,至少,现在乔迁还没有听说过有人象老一辈的收藏家那么伟大。一个都没有。

看到自己的宣传策略没有奏效,于是博物馆立刻又换成了有偿的捐献,除了按照捐赠古董的价值给一点真金白银的奖励以外。还会给一个小小的红色证书。国人倒也实在,看到有便宜可占,本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原则,纷纷捐献出来自己家里的古董。

这一招,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人用过,只是使用的方法有点不一样罢了。就是古代的一个皇帝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所以,前人的智慧或者是愚蠢,都在故事里流传。我们佩服也好,嘲笑也好,反正故事里的智慧,有时候还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的。

好比就是这一次,博物馆开出来了有尝征集,有一个老乡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不远三百里,将自己家的一口大缸给弄了过来。那老乡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我这口大缸,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藏过八路军伤员的,算是一件革命文物吧。”老乡的话是真是假不可考证,但是工作人员看那缸,确实是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不过,那却是一般的缸,现在在农民兄弟的家里,随便的挑选一家,估计都能碰到这样存放粮食的缸。可以说,这个老乡不远三百里弄过来的缸,唯一的用途就是象故宫里面的那些缸一样,用来防火之用。不过,博物馆有最先进的消防配置,.心的老乡,这个缸,估计要是征集革命文物的时候还有点意义,现在,也就是能卖个十来块钱,而且,这个价格还是在农村集市上才能卖到。在城市的家庭里,就算是白送给别人,估计人家都嫌天占地方。还是请那个老乡给弄回去吧。

那老乡一听不乐意了:“怎么着,你们博物馆糊弄人啊,不是说你们征集文物,我至于大老远的将大缸弄到这里来吗?”

老乡越说越感觉自己占理:“小同志,这不是欺负我们农民没有文化吗?我们农民阶级可是工人阶级的坚定同盟军。你们敢欺负农民,就是瞧不起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四下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况,知道事情不能善了,那个接待老乡的工作人员本来就年轻人,没有什么经验,而老的这个老乡,估计在村子里是先进份子,讲起道理来上纲上线,估计一会连藐视社会致主义的伟大建设,离间农民

工人阶级的伟大感情这样的罪名都会出来了。这个I里主管文物征集工作的副馆长李密看到来的是一个刺头,不得不亲自出面做工作。但是,那老乡压根就不吃这一套,就是李密说破了大天去,那老乡也要博物馆将大缸给收下来

这个时候,李密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我好歹是一个领导啊,你一个农民怎么一点面子不给我留啊。当下李密脸色一沉说:“这位同志,你可要想好了这可是国家机关,不要防碍这个的正常工作,否则,我可以让警察拘捕你。”

水知道,李密不说这些还好,说了这些,那老乡更是不依不饶了:“让警察抓我。我告诉你,虽然我是一个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不是不讲道理的,说要收文物是是你们吧,奖励是八百块钱不是我造谣吧。”这为老乡这一点讲的在理,博物馆征集文物,惟恐天下人不知道,大报小报的宣传,电视台电台也跟着全方位立体轰炸,虽然农村电视机不多,但是,电台还是有的,所以,这个老乡就通过电台知道了城理的博物馆在征集文物。而且,还是有奖励的那一种。

这个老乡心里就有点活动了,不过,他对这个消息还是不是很理解,文物,什么形成叫征集文物啊,于是,他跑到村里最有文化的村会计那里,提了两瓶酒去询问。那会计在喝地差不多以后。晃了晃脑袋说:“征集文物,打发比方就象是我们这里收破烂的一样,你把东西给他,他就给你钱。”会计的这个比方虽然有点贬低古董文物的地位,但是,基本道理也是说的通的。

这个老乡就在琢磨了,什么叫文物啊。这玩意送到城里就有八百块钱啊,在当时的农村。八百块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那会计为了显示自己地博学,慢条斯理地说:“我记得你们家有个大缸,不是当年藏过八路军的伤员吗?那就是一个文物,对,那一定是一个革命文物。”这老乡家里的大缸,确实是藏过伤员。但是,不是八路军的伤员,而是一个游击队的伤员。虽然都是一个系统的,但是,称呼不一样啊,八路那是正规军,有牌子地,而游击队那野路子,是编外人员。所以,这个老乡一直就是说自己家的这个大缸是藏过八路军的伤员的。虽然他将那伤员的资格给提升了。但是,据说。后来这个游击队队员也升级成了八路。这个大缸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藏过八路了。在近代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独特的风景线。人民情愿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八路,这在历代是没有出现过的,所以,全国藏八路的东西,没有一百万,估计几十万件是跑不了地,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的精神。

那个大缸是个革命文物,其实就是会计醉后说地话。有玩笑的成分在内。但是,那老乡可是当真了。于是,这个老乡不远三百里,将大缸运到了博物馆里,没有想到,奖金没有得到,却是受到了这样地待遇。让他如何不恼火。

那老乡越说越生气:“你们还让警察来我,凭什么抓我啊,我一没有偷,二没有强,三没有反对人民,四没有反对党。抓我。我告诉你们,当年,我虽然没有参加革命,但是,也是我们那里十里八乡有名的支前模范。当年我推着小推车去支援前线,四百多里里,我情愿吃窝头,啃咸菜,也没有动过一点军饼。在前线,为了掩护伤员,我还光荣负过伤。”说着,那老乡将自己的裤腿挽了起来,一道一尺多长的伤疤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过了去几十年了,但是,依然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年那个伤疤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军饼,为支援前线,用白面烙出来的饼,由于这样地饼水分少,所以容易保存。]

那老乡继续说:“我也不是个不讲理的人,现在我就问你一句这个大缸算不算是文物,你要是说不算,我立刻走人,一分钟都不在这里多呆。”这话问出来以后,再没有人出头回答了,就连那个副馆长李密都偃旗息鼓了。

这个问题,说不好那就是政治错误地,藏过八路军战士的大缸,要说他不是革命文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还真没有一个人敢承担这个责任。不是党员是不敢回答,是党员的,那更不敢站出来说不是了。所以,场面一下就冷静了下来。

老乡这个时候,就象是一个得胜的将军一样。也不开口损人,只是笑眯眯的看这李密,但是,这样笑眯眯的看着李密,在李密看来,还不如这个老乡在博物馆门口大闹一顿,至少,这样等警察来了,可以有理由将这老乡给逮捕啊。现在道好,人家根本就不上这个当。是哪个混蛋当初把我给叫出来的,是谁说的农民都是土豹子,没有文化,可以随便的欺负。我看眼前这个家伙怎么都象是只老狐狸啊。

那老乡既然已经讲到了这个程度,那么,馆长就不能不出来了。这大约是官场的一个规矩了。若非是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一般来讲,一把手是不会出面的,馆长蓝成果然是一个老油条,他出来以后,抑扬顿挫地说:“这位老乡,不要激动,我们征集文物,是面向全社会的,并不会针对某一个人,但是,我们这里征集的是有文化价值的古董文物,不是征集革命文物的,就象是你要买苹果,总不能跑到菜市场去买吧。革命虽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毕竟百是有分工不同的。对不对?不是说你拉来的就不是文物了,而是我们这里暂时还不需要。这样好了,既然你的这个是革命文物,正好我们这里有两个记者,帮你宣传一下。然后再帮你联系一下革命博物馆。他们应该可以收下这件革命文物。”

在80年代,对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还是很严肃的。不能随便就完了,蓝成馆长的话还是很合情合理的。毕竟是一把手,讲出来的话就是有水平,不象是李密,看事情妙就想起来了找警察。要是那老乡真是个熊包,还真就被李密给吓唬住了,谁知道,人家老乡是一个支前模范,在战场上负过伤,枪林弹雨的见的多了,压根的就不在乎你的威胁。

这个老乡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听一把手都这样说了。而且,听那话的意思,还可以上报纸,那老乡就来了精神了。上电视的话,农村没有多少电视机,上了也不显得风光,但

就不一样了,报纸没有到回农村去,好好的在乡亲们一下。能上报纸,在当时那是一件顶顶了不起的事情,就好比是一个三代文盲的家庭里出了一个大学生一样。

老乡听到这个立刻喜笑颜开说:“这感情好,要是能上报纸的话,我就是不要一分钱都成。”其实这就是概念出问题了,上报纸要钱的那是广告,真正有职业道德的记者,是不会搞有尝新闻那一套的[少数害群之马例外。]

乔迁听王老爷子讲到这里,很好奇地说:“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虽然不知道那老乡的大缸里到底是有没有藏过八路,但是,事情能这样解决,应该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老爷子你生气做什么啊。”来博物馆要求捐献文物的人,现在不能说没有,但是能包真正国宝级别的文物捐献出来的,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不得不说,现在的人是越来越是理性了。

王老爷子家庭了乔迁的话,居然破例说了一句脏话:“好个屁,要是事情就这样结束的话,我还能这样生气吗?我还专门找你来有什么用。实际上这不过是事情的开始而已。这个大缸有了连串的麻烦。”

原来,在博物馆的那两个记者在看过大缸以后,并没有觉察出来有什么新闻,因此,对这个大缸也就没有了兴趣。表示这样的事情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要是能找到那个曾经藏在缸里地人,这事情才有点报道的价值。

那老乡一听,顿时也就没有了上报纸的兴趣了,找到当年的那个游击队员?基本上比大海捞镇还要困难。也不知道那人能不能活到现在,毕竟,当时那个游击队员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不过,不能上报不要紧,老乡进城是来献宝的。

这个事情。最后还是由李密来出头,联系了革命博物馆里的人过来。革命博物馆里的两个人来了以后,听了李密的介绍,也看了那老乡拉来地大缸,当时两个人就直摇头。其中一个带黑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的一个人说:“这个缸很普通。而且。是不是藏过八路,谁也说不上来。所以,要我们馆接收这样一个大缸,有点困难啊。”这个黑眼镜倒是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完全的按照专业的角度来说明问题的,总不能来来一个大缸,或者拿来一个扁担,都说是革命文物,这没有道理啊,革命博物馆又不是国家粮仓库。要大缸也没有地方放啊。但是,这样地话那老乡不喜欢听了。

老乡气急败坏到底说:“你们城里人怎么都这样啊。难道我怎么大年纪了,是吃饱了撑的慌了。弄一个大缸来你们这里玩。一家说不行,两家说不行,难道你们这是在打发要饭花子呢。”这老乡还真是有一股倔脾气,听那黑眼镜这样说,当下捡了一块足球大小的石头说:“好既然你们不相信这个大缸是一个文物,那我就当大家伙的面把他给砸了。”

结果,这不砸还好,一砸就砸出来事情了。在老乡的愤怒之下。拿起来石头就把那口大缸给砸了,谁知道。并没有能把大缸给砸的粉碎。一个足球大的石头,加上老乡的愤怒一击,砸烂一个普通的大缸,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问题就是,这个大缸并不是一般地大缸。大家看到懒得它那厚厚的一层外表,不过是一层外衣外衣而已,在里面那是内有乾坤地。在大缸笨重的身体里面还有一个小一号地铜缸,九龙铜缸,九条徐徐如生的非龙就这样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了。

在博物馆里的人,包括那两个记者在内,对古董都是很有兴趣的,看到这里,哪里有不知道这铜缸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紫龙铜缸的。

根据野史记载,在大明历史上鼎鼎有名气的一个皇帝,就是木匠皇帝了。据说,在木匠皇帝没有登基之前,大太监魏忠贤虽然坏一点,但是,尚且没有彻底地变成九千岁。对木匠太子还真是没有得说。等木匠皇帝登基的时候,魏太监就联合手下一伙人,为皇帝铸造了九口大紫龙铜缸。一是这玩意放在皇宫里面可以起到防火地作用,二是铸造铜器,庆贺新皇登基。在晚上从上古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当然,木匠皇帝再狂妄也不能说怎么比三皇五帝更为优秀,九鼎是不能铸造了,也不能想秦始皇那个狠家伙一样,搞出来一个十二金人来。于是,马马虎虎,搞出来一个九个大紫龙铜缸就是了。

那木匠皇帝果然是非常的欣赏刘大太监,看他为自己搞出来这样一出,破例没有去做木匠活,亲自监督下人将九口大紫龙铜缸给放大了皇宫里面,并且,在早朝的时候,还特意的当着文物百官的面,表扬了刘公公。而就在这个时候,刘谨的权利**就彻底的被木匠皇帝给点燃了,皇帝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过,但是,那一位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啊,他可是太监里面为数不多的以正面人物流传后代的人之一了。要是不算司马迁,他几乎是唯一的一个了。那个人就是郑和,郑公公。

刘谨被皇帝这样一表扬,顿时有了向郑和前辈学习的**了。太监,本来就是一个不健全的男人了,一旦有了什么想法的话,那可以说是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在起居注上是这样记载的,谨为帝铸大紫龙铜缸,帝大喜,褒奖谨与朝堂。

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九个大紫龙铜缸就流传到民间去了。但是,这玩意要是在皇宫,也就算了,估计顺治那家伙也就将就一下顺手就给拿来用了,反正皇宫都是朱家的,不在乎那九口大缸。但是,这九口大缸毕竟已经流失到民间去了。所以,清朝的顺治皇帝就不高兴了,一查,自己的皇宫里那九个大紫龙铜缸不见了,于是,就给这九口大紫龙铜缸安了一个前明遗物为违禁品,各地政府发现以后,就地销毁。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我不能用的东西,也不能让别人用了。

要是真的前民明的东西都是违禁品,顺治该把皇宫一把火都给烧了,然后再盖新的。这才是真正的与前明一点瓜葛都没有。搞一写中允许皇帝点灯,不允许百姓放火的事情。却让人窝火啊。不过,谁叫顺治是皇帝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