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十五章 妹妹的婚事

穿越1879 第十五章 妹妹的婚事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在颐和园,年轻的光绪皇帝见慈禧太后发了雷霆之怒,要把他的老师翁同龢赶回江苏老家,惊得目瞪口呆,他见过慈禧无数次发怒,这一次“亲爸爸”最火大,于是浑身颤抖,半天说不出话来。

醇亲王这时考虑到光绪皇帝刚亲政,如果此时把翁同龢开缺,帝党就垮了,为了儿子不误入歧途,这时站出来说情,说翁同龢多年来对大清忠心耿耿,教光绪皇帝也尽职尽责,这次攻击李鸿章也是一时糊涂,请太后恩典,留翁同龢在朝中查看。

慈禧太后本来想给醇亲王面子,准备改变主意,张佩纶又站了出来,炮轰翁同龢。对于如何扳倒翁同龢这样的高官,张佩纶是有经验的。

张佩纶23岁中进士,第二年就进入翰林院,四年后被擢为侍讲学士,可以单独上书。这份话语权他用得很足,九年言官生涯共上书127件,三分之一说的都是得罪人的话,但也由此扬名立万,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弹劾军机大臣王文韶一事。王文韶16岁以前是资深赌徒,年纪虽小,手笔却大,几乎要把家产全败光;16岁那年,突然间幡然醒悟,丢下赌徒这份没有前途的事业,回头奔科考的光明大道。没几年就考中进士,这位高智商的少年进入官场后更是一帆风顺,精明圆滑,那年他被牵扯进一桩要案,御史们连番上书,上面只是置若罔闻。张佩纶一口气上了四道奏折,让他灰溜溜地离开了军机处。

这一次斗争,张佩纶几乎是全力以赴,巧舌如簧。话从他口出,仿佛放大为千军万马,横扫天下,又可以缩小为一把精致的小李飞刀,很优美地旋转着,直抵要害。对比之下,翁同龢本人的辩解显得干瘪灰暗,因此理屈词穷。但决定翁同龢命运的关键人物,是慈禧,她长于御人之术,把控清廷时不时地打一打,拉一拉,让臣子们摸不清楚她的底牌,才不能含糊她。拉拢很简单,打击则比较复杂,弄不好就一片哗然,要想让人没话说,就得找个靠得住的抓手,而写得一手好文章,愿意说话敢于说话的张佩纶,正好给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打击借口。符合她心意的,就小题大做,不符合的,可以装聋作哑,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后,慈禧对于张佩纶还是比较满意的。此时翁同龢,正是慈禧要严厉打击的对手,上次屠仁守的奏折事件,慈禧就怀疑幕后主谋是翁同龢,碍于帝师的面子,才没有追究翁同龢。

最终,李经述顺利实现自己的打击目标,翁同龢被开缺回老家三年,张佩纶一炮打响,在“清流”当中重执牛耳!李鸿章不但没有受处罚,还被额外赏赐了三眼花翎,这是清朝皇亲贵族才能得到的赏赐。翁同龢主管的户部,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接管。没了翁同龢等清流在朝廷上唧唧歪歪,张之洞主张修筑的卢汉铁路,很快就开工了,当然,启动资金是找洋人借款。因为光绪皇帝大婚、重修颐和园花了几千万两白银,清廷的国库空虚了。

中国借款筑路的消息一经传出,美、英、法、比利时等国的公司派代表蜂拥来华,竞相兜揽。张之洞找盛宣怀、李经述商议,认为其他国家胃口太大,而比利时是个小国,钢铁资源丰富,铁路技术成熟,最主要是他们“于中国无大志”,比较让人放心。

比利时驻汉口领事法兰吉见张之洞面商筑造卢汉铁路事宜。经过谈判,清政府最终与比利时人达成了协议,《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正式签订,清政府向比利时公司借款450万英镑,年息5厘,9折付款,期限30年。李经述也觉得找比利时挺好的,因为他知道三十年后,比利时这个国家就被德国干掉了,不存在了。

光绪十五年,李鸿章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李鸿章第五次出海巡视他的北洋海军舰队。他兴奋地看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英德制造的新锐穹甲战舰悉数归国,在李经述的指挥下,北洋水师业已成军;林泰曾、刘步蟾、邓世昌、叶祖珪等一大批受过系统西式海军教育的忠勇将佐,集聚一堂。朝堂上,也几乎没有了政治对手。李鸿章高兴作诗一首:“雕弓玉带出天阊,士女如山拥绣裳。照海旌旗摇电影,切云戈槊耀荣光。佽飞禁旅严千帐,罗拜夷酋列几行。德协谦尊齐赞颂,力辞黄屋福威扬。”

李经述这时也成为了北洋海军实际上的总司令。自此,他手握兵权,位极人臣,统领一方,李鸿章也是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汉臣中权势最巨。这一年,李经述的妹妹李鞠耦已经是二十三岁的大姑娘了,还待字闺中。很多人都为她的婚事忙碌起来。包括李经述,他甚至想把李鞠耦介绍给谭嗣同。

李鞠耦的大名,按辈分叫李经璹,听起来,非常男性化的名字。李鸿章给她起这个名字,表达自己的喜爱,《说文解字》上说:“璹,玉器也。从玉寿,声读若淑,殊六切。”也就是说“璹”,其实就是八寸长的玉璋,古时候王侯佩戴的一种长方形玉器。李鸿章对她寄予厚望,把她看作自家的珍宝。

那天,时节已是深秋,寒露已过,秋风渐凉。李鞠耦去找李经述,说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李鞠耦站在院子中,拉住李经述的手说:“经述哥,我求你一件事,你能不能去跟父亲说说,不要再介绍那些公子哥给我相亲了。那些媒婆介绍的,我一个都不喜欢。小妹我已经有心上人了。”

李经述笑了笑,问道:“是张佩纶吗?要是有人知道中堂大人的东床快婿,竟然会是一名朝廷的刑满释放人员,那我们李家还不没人笑话死?更何况张佩纶还中年丧妻呢?”

李鞠耦听了这话,一脸伤心,抬头望着蓝天上飘荡的白云,天空中有一只白色的鸽子飞过,她问道:“难道就因为我爹地位显赫,我自己就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人吗?”

李经述问道:“张佩纶到底哪一点好呀?竟然打动了我妹妹的芳心?”

李鞠耦说:“我也说不好。刚开始就是觉得他孤苦伶仃,有点可怜,后来接触后发现,这人还是挺有才华的。不光诗文写得好,连八股文也写得文采飞扬。”

李经述说:“文如其人,这只是表面的。穷酸臭的文人,这世界多了去的。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爱情这东西,就是自己骗自己的。想过的人多,见过的人少。”

李鞠耦问道:“经述哥哥,你也像经方哥哥那样讨厌张佩纶吗?”

李经述摇摇头,说:“我倒不讨厌张佩纶。而且父亲也并不讨厌他。

听说李鸿章不讨厌张佩纶,李鞠耦两眼放光,说:“父亲也不讨厌他?父亲不是讨厌那些年轻的言官,曾说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出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

李经述按了一下妹妹的额头,笑着说:“张佩纶和其他言官不一样呀,他被流放那三年,吃了不少苦,我看他的变化很大。父亲对张佩纶可谓照顾有加。父亲念旧情,当年在安徽打太平军时,他跟张佩纶老爸张印塘有生死之交。当年张佩纶母亲去世,循例丁忧,父亲特地写信给他安排差事,后来张为庶母迁葬,父亲一出手就赞助纹银千两,两人书信来往不断,实在是热络得紧。我看你要是真心喜欢张佩纶,就自己去跟父亲说,我想他不会太在意张佩纶的身份。不过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张佩纶配不上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