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五十四章 琉球特区

穿越1879 第五十四章 琉球特区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伊藤博文再次在中日谈判桌上碰了一鼻子灰,认定李经述是一位难以战胜的对手,内心燃起了要干掉李经述的想法,可惜他的想法迟了李经述一步。那天伊藤博文借口身体不适,匆匆结束了当天的谈判,满怀心事的他走下扬帆楼,下楼走台阶时,心不在焉,一脚踩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当伊藤博文正准备乘马车离开时,围观的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戴鸭舌帽、穿灰色风衣的高个俄国青年人,他手拿一把黑壳毛瑟枪,在伊藤博文左右的护卫还未反应过来时,枪口对着伊藤博文,对着伊藤博文光亮的脑门“砰”开了一枪。

伊藤博文上马车的动作,使得他的头往上移了半寸,俄国杀手这一枪打中了伊藤博文的眉心,几乎是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伊藤博文的眼睛还没闭上,倒地昏死过去,血染燕尾服。

离伊藤博文最近的两名护卫反应过来,冲上去拦腰抱住那位开枪的俄国青年刺客,要夺他手中的枪,那青年刺客甩掉了风衣,挣脱了两名护卫,又冲上前去朝伊藤博文的胸部“砰砰”补了了两枪,他还朝人群开了两枪,围观的行人四处逃窜,现场大乱。

前排负责警卫的日本士兵冲出,朝青年刺客的背部“砰砰”开了两枪,刺客中枪流血倒地,抛掉手枪,用俄语高呼三声:“俄国人民乌拉!”

李经述听到枪声,就带人从楼上跳了下来,那俄国刺客还没死,倒在地上,胸口鲜红的血流不止,脸部因剧烈疼痛抽搐变形,他知道自己刺杀了一个日本高官,活不成了,痛苦的眼神祈求李经述帮他解决掉自己,李经述掏出手枪,朝俄国刺客脑袋上补了一枪,击穿刺客的前额,这位俄国青年便断了气。

血流不止的伊藤博文,被手下七手八脚抬上了担架,送往长崎最好的医院。当时伊藤博文尚有意识,他向身边的侍卫问:“这枪是谁打的?”

当知道好像是个俄国激进的革命者干的后,一向温而儒雅的伊藤博文,爆粗口骂了句“八嘎”,便陷入了昏迷状态,随即被抬到了长崎的医院,没抢救过来,三天后去世。

那位年轻的俄国杀手,是俄罗斯激进的民意党人。俄国民意党是俄国民粹派的秘密组织,1879年8月从土地和自由社中分裂而来,主要活动家有热里雅鲍夫、米哈伊洛夫、彼得罗夫斯卡娅等人,目标是推翻沙皇**制度,经常搞密谋暗杀活动,甚至把暗杀沙皇作为主要活动之一,他们认为这将有助于进行建立自由制度的斗争。李经述除了对日本人怀有戒心之外,还出资资助俄国民意党人闹革命,搞乱沙俄。

伊藤博文重伤后,大隈重信重新走上日本政台,接替伊藤博文任内阁首相。但李经述始料不及,此时的大隈重信,已经不再像明治十四年以前那样激进,他成立了立宪改进党,把日本有知识、有财产、有名望的人组织起来,还创建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东京专门学校,为日本培养宪政和现代化的人才。根据李经述收集到的情报,伊藤博文在临死前,把大隈重信请到了病床头,干枯的手指拼尽全力抓住了大隈重信的手,留下了政治遗言:“四十七武士……宪政”。

四十七武士,是日本广为流传的“卧薪尝胆”忠义故事,这故事是真实的,讲述的是历史上18世纪时,一群日本武士为他们剖腹自杀的主人复仇故事,发生在幕府时期:赤穗城主浅野在江户城中刀伤吉良,被幕府将军纲吉处以剖腹自裁,他养的四十七名武士,以大石内藏助为首,卧薪尝胆一年零九个月,为主人报仇,闯入吉良宅邸,杀死十八人,把首级供到浅野墓前,随后,众武士因为犯了国法,感到对幕府将军不忠而羞耻,忠义难两全,一个个切腹自杀谢罪。

伊藤博文临终前对大隈重信说“四十七武士”,明显是要大隈重信隐忍,实行宪政,等日本国力强盛了再给他报仇雪耻!李经述不禁为伊藤博文有这样的见识而叹息,也对日本的政治人物刮目相看——只要对国家有利,他们竟然可以在临死前把自己未竟的事业,托付给以前的政治对手。也就是说,反对派跟反动派完全是两码事!

这种现象,在满清官僚的思维里,绝对不可能发生——只要反对就是反动,不只要从精神上批倒批臭,还得从**上消灭才解恨,所以即便大家同坐在一艘破船上,都不吭声,不会指出问题,表面一团和气,直到统治的利益集团走向毁灭,葬身历史的海底。

大隈重信担任日本内阁的新一任首相,并没有因为刺客是俄国人,就冒然和俄国人开战,他和伊藤博文一样,力压军部中的主战派,派西乡从道到长崎继续和李经述和谈。

伊藤博文被刺杀后,英美的舆论大多偏向于同情日本,李经述担心中日如果再开战,英美会租铁甲军舰给日本人,加上刺杀伊藤博文推迟日本宪政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便在赔款方面作了让步,最后中日达成了和议,将“长崎事件”定性为一起因语言不通导致的误会:每一名逝去的北洋水兵赔款一万两白银,受伤的北洋水兵获赔一百两白银,立即付清。

李经述与日本人达成和议后,却突然接到琉球国王尚泰的邀请信,请他务必去琉球岛上作客。

李经述便乘坐“定远”号,带着“镇远号”等战舰,到琉球访问。尚泰带领皇室成员,晚上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和酒宴,犒劳李经述以及一千多名北洋水师官兵。

九月的琉球岛,基本上没风,酷热多雨,刚还是一片蓝天,不一会乌云就覆盖了天空,下了一场大雨。不过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丝毫没有影响琉球人欢迎国王贵客到来的心情。傍晚,夕阳还在海平面上,琉球的百姓夹道欢迎,当地人拿来椰子、菠萝、大串的香蕉、棕榈树皮衣服,甲虫壳和海螺、贝壳做的项链来献给国王尊贵的客人们,大海苦涩的波浪,似乎已经远离了这座海天一色的迷人小岛。

李经述和英国海军少校琅威理就坐在国王尚泰的身旁,看着十几位棕色皮肤的琉球土著少女,穿插着孔雀毛的传统服饰,叽里呱啦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琉球的女人一般长期在田间劳作,腰肢没有一点赘肉,这些野性的少女胸部大得下垂,胳膊和大腿看起来壮实有力,浑身散发出一种狂野的美。

宴会上,一片欢歌笑语,北洋水师能喝酒的人大碗酒喝起来。琉球的酒跟闽南客家人的黄酒很像,口感甘甜,虽不浓烈,但后劲十足,琅威理喝了两大碗酒,就已经醉眼朦胧,眼珠子都掉到琉球舞女的屁股上了。

琉球国王尚泰见状,拍手叫停了歌舞,吩咐两位最漂亮的少女坐过来陪琅威理和李经述。

李经述不好这种野性的少女,连忙罢手。两位大眼睛的少女,一屁股都坐到了琅威理的大腿上,琅威理的手便开始不老实了,摸她们厚实野性的屁股。

酒过三巡,四十三岁的琉球国王尚泰突然乐极生悲,抽泣起来。他的五官有点小,脸上的阴郁,像一个即将被判处死刑的囚徒。

李经述赶忙关切地问怎么回事,尚泰说:“琉球世世臣服天朝,朝贡不绝,未尝有失臣事之义。我自从四岁继承王位以来,一直对中国忠心耿耿,按时朝贡。但近年来,我们每天在日本人的枪口下过得胆战心惊,家人的安危都不能保证,不知该如何是好。当年我们被掳到日本后,日本人更是不把我们当人看,故意饭都不给我们吃饱,羞辱我们!后来日本人不敢冒犯中国的威严,放我们回来,但我看日本人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会回来报复,奴役和屠杀岛上的百姓,我为他们的命运担忧。”

李经述听尚泰的话,明显有一种自知将亡国之痛,但他这时还能想到琉球的百姓,证明他这国王还是称职的,便安慰他说:“请国王放心,我已经跟日本人声明了中国的海权范围,北洋水师以后会到琉球海域例行巡航,日本海军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琉球国王尚泰说:“有提督大人在,当然没有问题,我怕等大人一走,就没有中国官员再肯保我们了。十年前,日本要吞我琉球,我国陈情通事的特使林世功,在北京壮烈自杀殉国,天朝也没派一兵一卒来管我们。我昨日和今归仁王子商议,恳请大人奏请朝廷,把琉球改制成中国的郡县,这样才能永绝后患,这样我等琉球王族和黎明百姓才能免去血腥之灾!”

李经述一想,这尚泰说的有道理,如今琉球原住民只有成为中国人,才能逃脱被日本人集体屠杀的厄运,便答应回中国后,把国王尚泰的意思转告李鸿章。

再次回到天津港的码头,李经述下船后,马不停蹄赶回直隶总督署,向李鸿章汇报了琉球国王的请求。他极力说服了李鸿章,这是事关国家领土的大事,事不宜迟,以免夜长梦多,并提出了建琉球特区的解决思路。

李鸿章略加沉思,觉得这是件好事,也同意把琉球改制成琉球郡,归属台湾管辖,于是他上奏朝廷,让尚泰担任琉球首任道台,他的家族世袭罔替,慈禧太后准了。李经述请李鸿章照会英美日等各国公使,宣布了中国政府这一决定,从此,琉球就成了台湾的一个行政区,但有**的行政权,相当于现在的“特区”。

从此以后,琉球便名正言顺成了中国的地盘,当地人对琉球回归中国的怀抱大为欢迎,热烈拥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