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六十二章 建设海军强国

穿越1879 第六十二章 建设海军强国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中国和俄国开战后,基本将俄国势力赶出了远东。俄军接连丢掉赤塔、尼布楚、乌兰乌德后,为了防止中国的军队再往前推进占领整个西伯利亚,沙皇尼古拉二世按照陆军大臣比斯特洛夫的建议,不惜炸毁花费重金修建好的西伯利亚铁路,还有关键地段的桥梁,中国的军队的运输距离越来越远,后勤保障线拉得太长。

沙俄军队在远东的惨败,彻底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国内革命的希望,加上“流血星期日”惨案,沙皇在国民中威严的“小父亲”形象彻底崩塌,李经述转而支持乌里扬诺夫在俄国各地的革命,搞乱俄国的后方。但是李经述对乌里扬诺夫的支持力度不大也不小,仅限于让俄国发生流血革命,但不至于让乌里扬诺夫的布尔什维克取得沙俄的政权。因为李经述知道,如果乌里扬诺夫过早革命成功,将有损中国的利益,而且乌里扬诺夫领导的政权将会比沙皇尼古拉二世要难对付得多。

沙俄内忧外患,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和中国人谈判。此时俄国与美国的关系还不错,因为俄罗斯在北美洲亦曾经于1787年占有土地,但在1867年将其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沙皇尼古拉二世让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联系美国驻俄大使,请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中俄战争。

西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1900年当选美国副总统。1901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他由副总统继任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在任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此时刚就任总统,需要政治资本,很乐意居中调停,专门为此访问了中国,和李经述在北京进行了会谈。

考虑到赤塔、尼布楚等远东城市离莫斯科还有五千多公里,铁路又被俄军炸毁,西伯利亚地区的秋天很短,不久就会进入寒冷的冬天,会不利于中国的军队的作战。而且此时俄国国土面积将近两千万平方公里,中国一口气吞不掉沙俄这庞然大物。这时,远东的国土中,中国的军队已经占领300多万平方公里,而且多是矿藏丰富的地区。李经述和段祺瑞、冯国璋等高级将领商议后,决定根据当时“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国际原则,先巩固中国占领的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防止俄国今后在此地区的扩张,于是中国把满洲、蒙古、远东连成一片,制定了建设经营新大陆的基础,计划分三年移民500万人,于是李经述和老罗斯福会谈,同意美国的调停。

此时,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也很复杂,从1885年至1900年,欧洲列强基本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阿非利卡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

而在亚洲,法国先后征服了老挝和柬埔寨,英国占领了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暹罗、波斯、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此时,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中国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李经述知道,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中国得尽快集中精力发展类似于英国的“无畏”级的战舰,制造生产无烟火药,研发原始的战机等,他下令将中国的陆军扩充到80万人,操练新军,做好打世界大战的准备。

而且此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有很多棘手的民生问题要解决,比如卫生问题,虽然盛宣怀的政府已经大力发展西医,努力建立一个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体制,各高校都设置了医学专业,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的医药技术和卫生条件,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闹肚子等症状在当时常常是致命的。而呼吸道与肠道系统的疾病,是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当时中国的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很高,一位母亲生五六个孩子,到最后能养活两三个就很不错了。

中俄开始和谈后,尼古拉二世刚开始竟然异想天开: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打了胜仗还不要割地赔款,这种表面的“仁慈”简直虚伪,是对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战士的生命不尊重,李经述坚决不做那样虚伪的领导人,他强硬对老罗斯福表态,“俄国割地赔款是对牺牲在远东的中国的军人最起码的慰藉,如果俄国不割地赔款,那就没得谈了,中俄将继续处于战争时期”。

这时,沙俄内部的革命在各地风起云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地位摇摇欲坠,经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大力劝说,俄国这才同意让步,中国和俄国签订《中俄停战大纲协定》,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俄国放弃在中国取得的一切租界、租地,取消俄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三、俄国投资的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收回。四、承认外蒙古、外东北、海参崴、库页岛、尼布楚等中国占领的远东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国拥有有完全的主权。五、沙俄对中国牺牲的军人每人给予五千两白银的赔偿。

李经述见俄国终于让步,这才同意中俄停战。李经述知道,前方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世界虽然险恶,但人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止的战斗,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就是地雷阵,他也要勇往直前,而主要的工作,还是要建立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

这时海军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李经述将建设海军强国作为国家战略。李经述从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开始,就任命英国海军少校琅威理为水师副提督,从英国引进包括实体军舰、造船术、训练体制和海军学校,建海军将近二十年,而这时候,海军还需要大力建设。从1882年到1901年,中国海军的经费增加了500%,到1900年,中国海军年度预算已经高达5930万元,占年度预算支出的10%。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海军建设完全复制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既有系统,从造船、人员训练到远航、后勤保障无不齐备。1901年,中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已经从1890年的6万吨增加到30万吨。所以,中国在古巴海战中击败传统上的欧洲霸主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关岛等太平洋岛屿,又击败了拥有世界第三大舰队的俄罗斯帝国,歼灭、俘获沙俄27艘战列舰,取代俄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填补了“北太平洋大真空”,因此在1901年9月在华盛顿会议上,被欧美强国承认为全太平洋的主要控制者和世界强国之一,跻身强国。后来兴起的美国恰好也在此际鼓吹“门户开放”政策,希望维护“各国对华商业上之机会均等”,李经述指示外交总长伍廷芳,和美国加强合作,开始着手和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谈判,商讨如何取消中国和他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使得李经述在国内越发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拉拢英国,同时也是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无畏舰时代”,李经述让段祺瑞马上开发尼布楚的银矿,补充海军经费,让中国海军从英国定购6艘一万五千万吨级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第一期新购3艘15000吨的“大汉”级战列舰,第二期为增购3艘20000吨级战列舰“秦始皇”号、“大唐”号、“共和二号”。为确保技术的先进性,所有这些军舰全都向英国普茨茅斯海军船厂订购。

此时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和西方也没有所谓的“意识形态”斗争,基本上没有“限购”一说,建设海军强国的时机也已经成熟。这六艘军舰是一笔令其他列强眼红的“大订单”,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积极促成了这件事,拿了大笔的回扣,和李经述的关系更进了一步。英国普茨茅斯海军船厂不仅提供了军舰,还提供了技术人员支持。根据中方的定制要求,这六艘军舰在武备、动力、防护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尤其是火力和动力装置都有了革命性的设计,一旦到位,中国将提前进入“无畏舰”时代。

这六艘军舰区别于以往战列舰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采用统一口径的10门305毫米主炮了。此前各国的军舰流行的主炮布置方式是在舰体首尾各布置一座双联280毫米或305毫米主炮,法国、意大利、俄国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上诸多不同口径第1第2主炮混装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将第1主炮炮塔各布置在舰体首尾,而将其余的第2主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两舷,这些战列舰的设计没有经过海战的实践检验,造成命中率不高,打一百发炮弹,能命中一两发就算不错了。中国定制的这六艘战舰,通过集中控制火炮齐射对目标区域的火力“覆盖”达到提高命中率,命中率会翻五六倍。

这六艘战舰在动力方面最大的改进就是使用蒸汽轮机。当时万吨级以上的战舰,能够保持巡航速度15节,就只能维持在8个小时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对相对复杂的蒸汽机的可靠性和寿命都是致命的,同时主轴过热,引擎过载,面对这些故障,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轮机兵也无计可施。而在“大汉”级战列舰15000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上采用新式蒸汽轮机,在当时世界范围内还是首次,被认为是一种设计思想的跳跃,英国设计师很多都惊呼“中国人是不是疯了”。根据中国的定制设计图,“大汉”级军舰的动力部分安装了18台三涨式蒸汽锅炉,4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组24000马力,最高航速24节,这些蒸汽轮机可以保证这些军舰以20节以上航速持续行驶13个小时而保持良好的可靠性,这在战斗状态尤其重要。

另外在装甲防护方面也有所突破,这些巨无霸战舰的防护更全面,炮塔、机舱、弹药库、司令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280毫米,舰体舯部装甲带最厚处也是,全部包覆舰体,一般的炮弹根本打不穿。而且,军舰两端的装甲部分为64毫米,注重了水线处和水线以下对付水雷和鱼雷的攻击。甲板采用多层布置,最厚处装甲3层共75毫米,主甲板采用蛋壳原理设计,为穹型,中间隆起两边稍低下与舷侧装甲对接。在舰体结构上,舱室尽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隔仓间的支撑壁,采用强化钢结构以提高隔仓的强度和韧性。水线下和水线处的舱室间全部取消横向联络门,水密门的数量被尽量缩减。另外取消了传统的舰首撞角。这些改进的设计,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效果显著。

李经述的要求是,这六艘军舰必须在1902年9月28日中国国庆节之前交货,英国普茨茅斯海军船厂方面说“保证没有问题”。

同时,中俄战争一结束,李经述马上着手解决黑龙会在日本闹事的问题,坚决武力镇压,取缔黑龙会。因为列强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在日本有利益,为了防止美国干涉。在老罗斯福总统调停中俄战争时,李经述就郑重提出条件,让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在日本的行动,当时美国的国力跟中国差不多,都是新兴的共和国。核心利益都在美洲,于是同意中国在日本的“行动自由”,保守的英国佬也对中国在日本的行动采取绥靖的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经述调整了中国的外交策略,将重点放在了亚洲,要使亚洲成为中国人的亚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