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耗羡归公养廉银

濯清清晨醒来时,发现晴雯、香菱两人像两只小猫,一左一右紧贴着自己。

濯清心想,难怪自己做梦被人五花大绑,这两边各两只手都紧紧搂着自己,喘气都有点吃力。

濯清伸手拍了两个美婢的屁股,香菱醒睡,一下就知道自己累着二爷了,乖巧地松开手,脸庞红扑扑的。

晴雯却还在迷糊之间,嘟喃道:“二爷还早呢,让我再睡会!”说完松开手,转个身又睡着了,把个丰满圆润的屁股对着濯清。

晴雯的话,把香菱都逗乐了,她悄悄贴着濯清的耳边说道:“二爷昨晚折腾她太久了,把她累坏了!”

濯清笑道:“难道折腾地你不够,所以你不累?”

香菱立刻摇头:“奴婢也累了,二爷饶了我吧!”

濯清见香菱娇羞可爱,忍不住搂在怀里又温存了片刻才起床。

香菱起身服侍濯清洗漱,今日有早朝,濯清必须要早起。

因为卯时就要进宫,所以过去衙门开始办公,查点人数就叫“点卯”。

濯清因为这段时间经常参加早朝,生物钟已经调过来了,基本到了时间就醒。

昨天写奏折晚了,又和两个丫鬟胡天海地了一番,这时候还犯困,濯清又在轿子里打了会盹。

今天的早朝似乎因为有了三天的休沐,所以启奏的大臣多,所谈的事情也特别的多。

户部尚书蒋亭锡先启奏:“陛下,户部银行发行银币,已经让各地火耗降低,但银币大行天下还有待时日。

各地税赋中加收火耗严重,甚至有了“耗羡”数倍于税赋的情况。

北静郡王、晋州巡抚诺铭与臣联名上书,恳请皇上颁布“耗羡归公”,抽取部分“耗羡”税银,用以增发官员的养廉银。”

忠顺亲王本来还觉得蒋亭锡说的有道理,后来一听竟然是水溶提议的,立马出列反对:“陛下,臣弟反对“耗羡归公”,所谓增发“养廉银”,这不是变相鼓励贪污摊派吗?让那些鱼肉广大百姓的贪官得利,天理难容!”

忠顺亲王一派正人君子,朝廷擎天柱的模样。

濯清毫不示弱,出列反驳道:“陛下!目前朝廷官员俸禄偏低,甚至各地方官员的俸禄,难以维系一家几口的生计。

就拿户部尚书蒋亭锡蒋大人来说,他一年的俸银不过一百八十两,禄米一百八十斛。蒋大人一家几十口人,这些俸禄根本无法维持生活开销。

而地方七品知县年俸银才四十五两,还不够您忠顺王爷打赏个戏子的钱!”

濯清的话,惹得朝臣纷纷点头,多发俸禄,谁会反对?尤其是濯清最后一句,惹得朝廷上哄笑一片。

皇上都忍不住笑了,不一会又板下脸来,假装斥责道:“水爱卿,有事你就启奏,不要扯无关话题!”

忠顺亲王脸都气绿了,可是一看朝臣们的反应,也知道自己反对增发“养廉银”,那不是得罪一个人,而是所有朝臣几乎都得罪了,也就聪明地闭了口。

濯清却不依不饶:“陛下!所谓“耗羡”,原本就是官员贪污的借口之一,不如由朝廷来掌控,所得银两都变成透明可查,而且大部分“耗羡”银两,最终还是发给所有的官员!

臣觉得,这对于一些想做清官、好官的地方官员来说,是个好事!”

太子胤弘适时站出来支持濯清:“父皇!儿臣觉得,北静王和蒋大人的奏折有理有据,儿臣赞同“耗羡归公”!”

太子一表态,那些见风使舵的朝臣,呼啦全站到濯清这一边,纷纷表态赞同“耗羡归公”。

皇上点头道:“此事关乎重大,既然晋州巡抚诺铭联名上书,那就在晋州试点,如果几个月后,户部和吏部评估可行,再推行天下!”

这下朝臣们难得统一高呼:“陛下圣明!”

吏部尚书孙淦上前启奏:“陛下!湖广总督梅清逸上书,湖广地处鱼米之乡,若现在强行推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恐会引起众多土司反对,从而影响粮价稳定!

容美土司就明确表达,反对士绅一体纳粮。不如湖广暂缓推行摊丁入亩!”

昨天皇上刚下旨,调两江总督梅清逸任湖广总督,今日孙淦就上书,要求湖广暂缓执行摊丁入亩,显然是忠顺亲王几人商议的结果。

濯清却觉得,这是他们低估了皇上的决心!

皇上本来打算两江、湖广一起推行摊丁入亩,如今已经作了让步,湖广怎么可能一拖再拖!

濯清上前反对道:“陛下!臣反对湖广暂缓摊丁入亩!臣觉得,既然前番皇上已经下旨,两江先推行摊丁入亩,然后推行天下。

如今如果湖广暂缓推行,那两江的士绅会如何作想?朝廷决议最忌朝令夕改!

难道孙大人的吏部,早上颁布吏部考满细则,下午又会说由于吏部侍郎反对,暂缓考满?”

孙淦一时语塞,只得强辩道:“这事和考满是两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

那水王爷倒是说说,这强行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众多土司、士绅叛乱,到时候天下粮价大乱怎么办?”

濯清冷笑道:“那我问问孙大人,到底是皇上大还是土司大?”

孙淦差点没急出一脑门子的汗,只能勉强支撑:“当然皇上大!”

濯清摇头道:“我看孙大人是怕那些土司,却不怕皇上!他土司谁敢反叛,正好灭了谁!

臣正要上书皇上,在蜀、滇、黔推行改土归流。至于粮价,诸位大人莫要担心,我已经派人去安南,购买了大量的占城稻,足以抑制粮价上涨!”

濯清其实根本没有去购买粮食,在总的供给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这个粮价有时候就是炒作起来的。

关键在于奸商利用人的恐慌心理,哄抬物价。

濯清说自己购买了大量的粮食,也是让那些湖广土司死心,试图用粮价来影响朝廷决策,是行不通的。客观上又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皇上一看今天早朝,濯清战斗力满满,逮谁怼谁,而且怼谁谁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