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竖子不足与谋也

濯清让人安置好策伯克多尔济,并派了侍卫加以保护。

这才对哈米克孜亚说道:“这件事,陆文晖办的不错!让他下次凡遇到涉及外藩的事务,都要管起来!”

哈米克孜亚看濯清对自己态度和蔼,心中也颇为意动。

她年幼时,所在的波斯萨法维王朝,被罗刹人所灭。自己的父亲战死,母亲和自己成了罗刹人的俘虏。

后来她跟随着众多姐妹,学习舞蹈和汉语,成了一名“间谍”。

她没想到刚到都中没多久,就被锦衣卫抓获。后面的经历可以用神奇来描述,自己竟然成了华夏帝国鸿胪寺的通译。

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的郡王带来的,她想摆脱过去“间谍”身份的困惑,看来就要倚仗这个年轻人了。

哈米克孜亚想到这,笑道:“王爷,我的祖国波斯在里海之南,而土尔扈特部落在里海之北,我对那里的情况熟悉。若是将来王爷需要远征中亚,哈米愿意为王爷赴汤蹈火!”

波斯人自称“雅利安人的帝国”,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不过哈米克孜亚明显带有黄种人的血统,更符合华夏人的审美。

濯清现在想着,明天入宫觐见皇上,要怎么说服他,同意土尔扈特部落东归。所以,他只是点了点头,那意思你可以退下了。

看到哈米克孜亚并没有离开的意思,濯清这才注意到她浅蓝色眼眸里,有些期待的意味。

濯清不是个下半身决定思考的人,虽然已经“色”名在外,这个可不是晴雯、香菱那些知根知底的女孩。

濯清不能让她了解自己核心的决策,万一泄露出去,那可是关系十几万蒙古牧民的性命。

濯清笑道:“你先回柳家庄园吧,跟着丽娅学习骑射,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哈米克孜亚见自荐枕席不成功,也只能无奈离开。

次日,濯清一大早就入宫求见皇上。

由于朝廷沐休三日,今天没有朝会,濯清以为皇上应该还在休息,都做好了长时间等待的准备。

没想到片刻功夫,就有小太监来带濯清去御书房觐见皇上,看来这位皇上真是一位勤勉的皇帝。

濯清拜见道:“皇上真乃尧舜禹汤,为国事日夜操劳,臣甚为惶恐!”

皇上笑骂道:“你有事说事,这里就朕和你两个人,还虚情假意的做什么?”

濯清起身道:“皇上!昨儿五城兵马司,抓到十几个准葛尔间谍!鸿胪寺接手后发现,他们其实是土尔扈特部落的人。”

皇上有些疑惑:“土尔扈特部落?这部落朕曾听说过,不过他们不是居住在罗刹国境内?怎么会来到都中?”

“土尔扈特部落为了摆脱准葛尔部的欺压,一百年前就从卫拉特蒙古部落脱离,迁移到伏尔加河下游,里海附近放牧。还接受了前朝的册封。”濯清回禀道。

濯清又补充道:“如今罗刹侵略中亚,土尔扈特部成了附属国。

最近几年,罗刹与突厥在克里米亚征战不休,大量抽调土尔扈特的男丁,并且要求土尔扈特改变信仰,改藏传佛教为东正教。

这是土尔扈特部落想东归的两个重要原因!”

皇上惊讶道:“他们想东归?这何止千里之遥?”

濯清回道:“若是按实际路程,足有万里!”

皇上也觉得事情复杂,让太监去传太子和忠顺亲王入宫商议。

等太子和忠顺亲王匆匆赶来,皇上开口道:“如今卫拉特蒙古部落人心思归,朕召你们两个来,就是怕事有不密,这事关系重大。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忠顺亲王说道:“臣觉得此事不可,一来土尔扈特居住在罗刹国境内,罗刹与我华夏刚刚草签和约。万一得罪友邦,会引世人议论纷纷;

二来土尔扈特部落人口众多,草原哪还有这么多水草丰美之地安置?望皇兄三思!”

皇上点头:“八弟所言是老成谋国之语!胤弘,你怎么看?”

胤弘说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何况土尔扈特本来就是卫拉特蒙古部落的一支,若是他们诚心回归,父皇应当以礼相待!”

皇上又转向濯清,意思是你也说说吧。

濯清说道:“忠顺亲王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两国谈判就像下围棋。

如今罗刹拿准葛尔部做劫材,试图从华夏捞取更多的好处。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拿土尔扈特部落做文章?”

忠顺亲王眼睛一闭,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哼”,转过头去,也不搭理濯清。那意思就是竖子不足与谋也!

又听到濯清说道:“臣的意思,当然不是拿土尔扈特部落的利益去交换,去捞取好处!而是罗刹国从来就没有,把土尔扈特部众看成自己人。

此时朝廷若能接纳他们,会让草原部众感受到,朝廷大家庭的温暖,归属感强烈!这是一场争夺人心的战争!”

忠顺亲王反驳道:“北静郡王,话说起来轻巧,这十几万部众安置起来要多少钱财米粮?朝廷本来就国库空虚,哪来那么多钱粮?”

濯清笑道:“臣一向支持皇上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臣愿意将都中上好的良田全部平价出售,所得钱粮全部捐给朝廷,用来安置土尔扈特部落!”

濯清知道在都中推行摊丁入亩,是必然趋势!早就想把良田全卖了,只留下贫瘠之地,用来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

皇上一直为勋贵土地众多,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十分缓慢头疼。

如今濯清带头变卖田产,并且捐给朝廷安置土尔扈特部,顿时龙颜大悦。

濯清现在有几个商队,还有帝国银行,田地的产出占比都不到百分之五,卖了正好帮助那些东归的同胞,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胤弘也心中感动,他没想到濯清能如此深明大义,上次蝗灾已经捐了十万两银子,这次怕是又几十万两银子捐给朝廷了。

只听濯清又说道:“当然十几万牧民迁回华夏,是个浩大的工程,也事关重大!臣愿意把这个计划,和西北征讨准葛尔统筹兼顾,从此以后,西北可定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