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27 对弈

蚁贼 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27 对弈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益都城内,燕王府中。

楼台亭榭,栉比接连。隐映静深,分布秾秀。

从府门进入,两垂杨拂地,黛柏苍槐,深环石砌。

顺着青石铺成的地面,往前直走,可到正堂;其间有一个岔口,折往府内深处。经过几座楼阁、穿过几处庭院,乃见一高台,耸出树杪,眺望最远。高台西边又有一个小院,院门有匾,题为:“钓海”。

院中左右两个精致的雅室,这里却便就是邓舍的书房。

“钓海”的取义,乃是出自庄子之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海无涯。就算是每天都有读书,也只是好像从无边无际的学海中偶得了些许的珍宝而已。这个院名是原本王士诚在时就有了的,乃姬宗周所取。王士诚虽不读书,但好附庸风雅,邓舍入主益都,本想换个名字,但是谁知洪继勋却对此名难得一见钟情,非常赞赏。因此,也就索性没换。

只不过,洪继勋所以喜欢“钓海”二字,却是和姬宗周起名的本意无关了。他是由此想起了李白曾经的自号:“海上钓鳌客。”

当时朝中的丞相问李白:“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李白答道:“风波逸其情,乾坤动其志。以虹霓为线,明月为钩。”又问道:“何物为饵?”李白答道:“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丞相闻言惊悚。

“钓海”,不是从学海中钓取珍贝,而是用“天下无义丈夫”钓鳌。那么说了,这个意思是不错,但用在书房合适么?洪继勋也有道理:“遍观史书,古往今来,没有义气的匹夫很多。古有‘汉书下酒’,今则主公读书室内,尽取书中‘无义丈夫’为饵,用来钓鳌。又有何不可?”

邓舍拍案叫绝,赞道:“此名经先生一解,立意顿时天壤之别。”

一样的名字,不同的人看去,想到的东西却不一样。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是洪继勋与姬宗周的不同之处了。

书房之前,小院之内。庭有垂杨,袅袅拂地,婆娑可玩,以岁久繁柯,阴遂满园。院后枕一池,甚修广,倒影入屋楹。池中种的有莲,荷叶田田。院落深深,沉寂安详。这会儿,右边书房里,正有两人在临枰对弈。

一个是邓舍,一个是洪继勋。

邓舍并不擅长围棋。学下棋,还是在他成为燕王之后才开始学的。

读书人讲究“琴棋书画”,洪继勋、姚好古、姬宗周,乃至章渝、杨行健等人,无不都是围棋高手。邓舍整日与他们接触,难免受些影响。他又是一个有志向的,现如今也想成为一个“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的雄主,所以就跟着洪继勋等人学起了下棋。

有事儿没事儿,下上两盘。一来,围棋与兵法有相通之道,洪继勋等又都是高手,且大多也熟读兵书,常常别出机杼、布局绝妙,落子令人意想不到,往往能给他些启发;二来,也是与臣下们联络感情的一个办法。

棋盘上,参差黑白,这一局棋已下到过半。

洪继勋轻轻摸着下颔,端详棋局,说道:“主公虽学棋不久,细节处尚需磨练,但是大局观已经胜臣许多。”

邓舍的是黑子,洪继勋的是白子。此时黑子少而白子多,洪继勋已稳占上风。邓舍啼笑皆非,说道:“先生什么时候也学会阿谀奉承了?此局明明你胜,还说甚么我的大局观胜你许多。你这是在嘲笑我么?”

洪继勋哈哈一笑,打开折扇,又将之合上,说道:“若不得人奉承,如果臣每次见主公,都直言强谏,请问主公,做主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洪继勋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陡然听他说出这么一句话,邓舍还真有些不适应,不由愕然。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大笑不已,说道:“先生,先生,若非你我相知已深,听了你刚才那句话,没准儿我还真会以为你转了性呢!”指向棋局,接着说道,“可惜,你下棋的风格还是把你出卖。思路敏捷,落子迅速;棋风迅猛,善长大行,得理不饶人。这才是先生你的本性啊。”

“主公慧眼如炬。说实话,阿谀奉承,非臣不能。臣只是不想罢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臣敬重主公,因此不愿用阿谀欺瞒。”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为此乎?”

君臣相对而笑。

既然知道落败,底下的棋也不必再下了。邓舍举手投降,把棋盘弄乱,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在室内踱步,行至后边窗前,临窗远望,熏风扑面,看院后的池水碧蓝。池子再往后行,是片竹林,望林色遥青可鉴。

“先生,目睹此景,凭临此风,实令人心旷神怡。”

“荣华富贵,人皆向之。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亦有此意也。”

邓舍默然。

人是个群体的动物,但凡群体的动物,都必有阶层。权力,看不着、摸不到,但是确确实实的存在。只要拥有了权力,就能高高在上。为何邓舍一令之下,便能够驱使万众为其赴死?还不就是因为他有了权力么?

他喟然叹息,说道:“成事的,是因为有权;坏事的,也是因为有权。三代以下,王朝迭更。长如两汉,各三四百年;短如秦、隋,二世乃亡。先生,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又是否有办法将这个难题解决呢?”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但是有了权,却得看到底是用‘权’做了些甚么。若以权,用一人而为天下人谋福祉,则千秋万代易也;若以权,用天下人而为一人谋私欲,则虽二世尤为长也!”

绿波青竹,暖风丽日。

书房里,邓舍与洪继勋一立一坐,拉出或长或短的影子,时时摇动。两人安静了一会儿,邓舍转过身,扶住窗棂,说道:“先生之言固然。但是‘用一人而为天下人谋福祉’,一个人去这样做,是很容易的。譬如历朝的开国帝王,多数都可称得上这一句话。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生在深宫之内,长於妇人之手,膏腴玉食,自以为理所当然。乃至‘何不食肉糜’!因此而往往荒淫无道。以汉高之才,凭唐祖之略,犹不免国亡。况且别的人呢!不瞒先生,每思及此,我经常都会感到彷徨不安。”

邓舍自永平起兵,连年开疆拓土,海东燕王之名,早已天下皆闻。地位到了这种程度,他的眼光和思路当然就和以前不同。加上他有前世的见闻,会在私下里有时候考虑一下“王朝周期律”的问题,也毫不奇怪。

洪继勋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明白了邓舍的心思,端正容貌,起身拜倒。

邓舍忙将他扶起,奇怪地问道:“先生为何突然行此大礼?”

“主公心存雄图,有以天下为念的壮志,是一件能够鼓舞海东人心的大事。臣正当以大礼相拜。”

“快快请起。”又问洪继勋,“我之迷惑,先生可否能为我解之?”

洪继勋起身,正容说道:“虽是圣人,也难知百年后的事情。如果只有壮志,而没有踏实肯干的态度,那壮志也只能变成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空落人笑柄。……,因此,臣以为,主公现在不应该想这些。主公该想的,应是眼前。把眼前的局面应付好,然后再想别的,也为时不晚。”

邓舍哈哈一笑,说道:“先生所言甚是。我只是忽有所感,故此随口言之。请先生坐。”

两人落座。

邓舍亲手给洪继勋沏茶,说道:“既说到眼前,济州、巨野的战事就目下来说,进展得还算顺利。”

距赵过渡河,已经过去了三四日。尽管赵过部深处敌后,军报来往不便,但是大体的情况,邓舍和洪继勋都还是知晓的。

洪继勋说道:“赵左丞渡河第一日,势如破竹。柳三郎为先锋,鏖战巨野泽。先是‘掠阵示勇’,破东平车阵,再败彼之‘奇兵’,进逼敌垒。因见敌将指挥得当,调度顺畅,知难以速胜,遂改攻为围,引来了王保保的主力与曹州军和单州军。故作不支,佯北而走。王保保为振奋己军的士气,虽不肯动用主力追击,却令曹州军和单州军尾随撵赶。

“至城北独山,佟生养奉赵左丞之令,已先期抵达,埋伏山外。柳三郎诱敌,奔入山谷。佟生养与之里应外合,大败曹州军和单州军。

“当其时也,师大呼,山谷皆震。单州军先败,溃乱不成阵。曹州军勇悍,皆持戈奋力,殊死战,再四突围。柳三遣人上山,砍倒林木,焚之推入谷中,风怒火盛,察罕军被烧死者甚众。自午至夜,烟火犹且不绝。

“王保保闻讯,引精兵三千来援。另分五千河南军阻赵左丞部。河南军乃百战之师,昔日破汴梁者,即为此军是也。纵横河南,无人能当。赵左丞受阻,不能过。而王保保援山谷之军已至。佟生养、柳三见谷内单州军虽乱,而曹州军还苦战不休,知战机已去,遂撤军,与赵左丞合。

“保保既救出单州军、曹州军,看夜渐深,亦撤河南军马,一并退入城内。赵左丞检点各营,伤亡五百余,杀敌过千。因见各部激战半日,都已经力疲,故此就地扎营。次日,拔东平军营,逼近巨野,薄城下。

“趁赵左丞安营扎寨,王保保遣勇将带勇士八百,出城扰袭。他们袭击的是佟生养左营,带队军官佟生开,不及防备之下,被其直入营内,放火燔寨墙,乱军阵。军士马惊,自相践踏,我军死者数十人。敌将骁勇无敌,佟生开竭尽全力,竟不能留之,任其来去自如。”

佟生开是佟生养的弟弟,平壤军校毕业,本是被分去了杨万虎军中。因为此次渡河作战,如果能获得胜利,必为奇功,故此佟生养把佟生开调了过来,也是存了想要借此来给他点战功的意思。却不料,初战便失利,让敌将劫了他的营。按照军法,这是可斩也可不斩的,看在佟生养的面子上,赵过法外容情,没有立斩,许他戴罪立功。若再有错,定斩不饶。

战事的第一天,柳三借奔袭之利,先占上风,至山谷一战,毕竟济宁路是王保保的地盘,赵过埋伏歼敌的计策没有能完全成功,用骑兵打步卒,伤亡都有五百多,姑且算是打了个平手。到了第二天,王保保趁赵过立足未稳,遣人击营,占了个便宜,他所遣出的那勇将“斩级而还”。

“赵左丞扎营,一日而成,及入夜,王保保二度遣人来犯,仍由那勇将为首,虽我军已有戒备,佟生养并亲自上阵,但却依旧没能留下此人。

“战事第三天,也就是昨天。刚才来的军报,说高延世、胡忠都已经顺利抵达预定位置。高延世所防守的濮州、曹州方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元军运动的迹象。但是胡忠防守的济州方向,王保保先前遣去支援济州、防守山阳湖的河南军,却已开始有了回援巨野的动向。胡忠部两千骑就地布防,他在军文上写道:‘有臣在一时,必无鞑子回援巨野之日。’

“然而,从第一日的山谷之战来看,河南军能以五千步卒挡住赵左丞部数千骑兵的去路,激战半日,不落下风,由此可见他们的战斗力着实强悍。胡忠部只有两千骑,也不知究竟能否阻住山阳湖的河南军马回援。”

“山阳湖的对岸还有杨万虎部,杨万虎部的后边还有李和尚部。胡忠一人挡不住,加上他们两人,总该差不多。我不是已传下军令,命杨万虎、李和尚不惜一切代价,必须配合胡忠,把山阳湖的鞑子之河南军留下!”

“杨万虎部强攻宁阳,士卒多伤,至今未得休养。李和尚部的情况较好一点,但攻打兖州一战,他的部卒也颇有伤亡。要配合胡忠,留下山阳湖的河南军,他们还得渡湖作战。主公,臣觉得有些堪忧呀。”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阿过已经深入敌后,临坚城,战强敌。若是放了山阳湖的鞑子回援巨野,阿过两面受敌,定难以支持。杨万虎、李和尚、胡忠,他们就算是拼光了最后一个人,也要给我把河南军拦下!”

为表示决心,邓舍上午一连发出了六道金牌。每道金牌都只有四个字:“有死无敌。”

洪继勋忧色重重,说道:“方今战事渐酣,若赵左丞可以速胜,则我军此战必然大捷。若是赵左丞与王保保相持城下,旷日持久,待粮尽、卒惫,我军必败。又或者若是胡忠、杨万虎、李和尚没有能拦下山阳湖的河南军,则我军亦然必会大败。此战之关键,现在就全落在了这两点上。”

赵过在敌后,邓舍鞭长莫及,对巨野的战事是管不到的。对他来说,他能够做到的,也就是紧紧盯住山阳湖的阻击战。相比赵过能否速胜,这一点似乎更为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