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第三卷 英雄无声天地老 68 天助 Ⅱ

蚁贼 第三卷 英雄无声天地老 68 天助 Ⅱ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历史上的今天:

1914年3月,上海图画美术学院西洋画科三年级学生,按教学计划拟采用人体模特儿写生。

因国内尚无先例,不论男女模特儿都无人肯做,不得已找了一个小孩代替,年约15岁,名叫和尚,是该校使用的第一个人体特儿。

学生提出改用成年模,但旧俗难容。后有一青年愿以高价半裸,不肯全裸。学校再以重金招雇模特儿,来者一进画室竟都含羞而逃,连续20余名。至最后一人,学校不准他临阵脱逃,否则罚款。他胆怯脸红,宁愿罚钱。询其身上有否皮肤病,言无。经再三解说,遂同意试试。虽裸身在画室,可是肌肉显得十分紧张。

——

邓舍与搠思监角力的重点,皆不在对方,而在第三方的沙刘二、潘诚身上。以山川为局,用名将做子。他们的交锋,虽不及吴鹤年所言的天子之剑,却也是堂堂的诸侯之棋。

十数天后,沙刘二全军撤走。辽西防区义州等地的归属水落石出,邓舍没接,潘诚接了。

“潘诚既接辽西,则广宁红贼空虚。时机不可再来,诸位大人,报效圣上,建功立业,其不在今日乎?”

军议上,也先忽都慷慨发言,他没有否决搠思监的意见,也没有辩驳怯战派的胆怯,他用行动告诉了诸人,这场仗,必须立刻展开,必须在一个月内结束。

他取出了圣旨,第二次向众人宣示:“限你每一个月呵,交付辽东地面里将校、士卒每听闻,休教定斩了不赦。”

搠思监默然不语,他放弃了坐山观虎斗的打算,默认了也先忽都的要求。

……

十万元军分兵三路。

第一路,由佛家奴、也先不花领,引军两万,进驻武平、惠合一带,对阵才接替换防义州等地的广宁红巾。据线报,有潘诚部两个中万户的编制,大约在一万两千人上下,因了防御为主,尽是步卒,少有骑兵。

也先不花与佛家奴,都是中书平章政事的官衔,这佛家奴便为曾与邓舍交过手的那位。中书平章政事,定制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宰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第二路,由黑驴、搠思监带领,引军一万余,驻扎川州。他的任务在提防盖州,盖州若出军,他可视情况援助第一路,也可以充当第三路主力的后备梯队。同时搠思监担负起行省左丞相的职责,督办粮草,运输辎重,补给前线。

黑驴官衔知枢密院事,与也先忽都一样。知枢密院事,定制六员,从一品。修军政,严武备,辟疆场,肃号令,谨先事之防,销未形之患,士马精强,敌人为负,此枢密之任也。

第三路,由国王囊加歹、也先忽都领,引主力马步军卒五万人,号称三十万,行至懿州、洪州站沿线,先锋直指豪州,距离广宁不过一天的路程。

囊加歹世袭国王,国王之位乃成吉思汗亲封,为木华黎的八世孙,算起来,他还得叫同为木华黎后裔的纳哈出一声叔叔。五投下之军例由皇太子统帅,方面主帅则由他们这一族的人出任。

中书省,宰相之府,佐天子以安天下也。枢密院,自宋以来,与宰相号称二府,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搠思监,怯烈氏之后。囊加歹,太师国王木华黎裔孙。也先忽都,贺仁杰的重孙,自元世祖忽必烈起,世袭上都留守的职位,门第堪比汉人世侯。

看这支元军,带军的诸路将领,祖上无不战功显赫;麾下的诸营军马,祖上无不能征善战。

若放在八十年前,足以横扫南北。

……

同时。

传圣旨,给张居敬、世家宝,命其配合第一路人马发动攻势,务必短日内击破潘诚的辽西防线,然后全军北上,合力攻打广宁、辽阳。

传圣旨,给纳哈出,命其尽出精锐,务必缠住辽阳。待广宁破,然后三军会师,一举攻下辽阳。

旌旗招展,艳阳高照。修养数月的十万军马,龙马精神,齐头并进,分往各自的既定位置。也先忽都策马扬鞭,遥指广宁,回顾诸将,他豪气冲天,笑道:“辽阳内乱,潘诚自蹈死路。大人,诸君,这是甚么?此为天助!”

……

“天助我也!”

消息传入辽阳,邓舍正在忙着送走沙刘二后的诸项善后。他兀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他紧张了近月的心情顿时放松,他欣喜欢喜,他仰天大笑,朗朗的笑声传出堂外。惊飞宿鸟,朗朗晴空。

走进来的陈虎从没见过他这般情绪外露,愕然问道:“将军有何喜事?”

邓舍不及回答,振衣,起身,按刀,下令:“击鼓,召将。”

总管府内,三通鼓毕,诸将齐聚。

“元军尽起人马,奔了广宁。”

一石击破千层浪。陈虎、庆千兴、河光秀、李和尚、杨万虎、左车儿、陆氏兄弟、佟生养、李邺、许人、刘杨诸将神色各异,这消息太出乎意料,令人吃惊了。要非邓舍军纪严明,堂下怕不早哗然一片。

“李首生何在?”

邓舍早先整顿吏治,设置有双城捕盗司,专职各城州县的捕盗、细作事宜,任命李首生为其长官,也可以认为,他就是邓舍情报机构的首脑了。原为千户编制,前不久升级为万户。他话音未落,一人跨步出列,顿首:“末将在。”

“沈阳纳哈出,有何动向?”

元军尽起人马攻打广宁的消息,便是李首生探报给邓舍的;沈阳各地的细作也归他直辖,他比较了解情况。

他道:“鞑子来了个天使,传大鞑子的伪旨,命令纳哈出来犯我境。纳哈出不得不从,奈何内乱未定,他虽有出军,人数不多,万人上下而已,徘徊在我辽阳城东防区外,逡巡不前。”

“辽西怎样?”

“鞑子囊加歹的探马赤军分三路,右翼逼近辽西义州等地,观其架势,在堵不在攻。末将由此推测,攻击义州我军潘平章部的鞑子主力,应为张居敬、世家宝的辽西元军。辽西有义州相隔,距我太远,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

“广宁如何?”

“鞑子探马赤军数月未动,忽然起军,潘平章措手不及。据线报,他有调回义州红巾,收缩防线的打算,不过被他的幕僚们劝下了。眼下正调兵遣将,由其弟潘信出任统帅,赶赴前线,做应对的准备。”

潘诚兄弟三人,潘信为其二弟,任广宁翼统军元帅府元帅。潘仁为其三弟,任闾阳翼统军元帅府元帅。闾阳位处广宁西南,两地相距极近。义州,又在闾阳西,隔得也并不太远。

邓舍颔首,吩咐他退下:“毕千牛何在?”

“末将在。”

“最近双城有无信使前来?”

毕千牛既为亲兵队长,接待来往信使也是其中职责。与双城的联系,大半归他负责。他道:“洪先生前日才送封信来。”

“信中讲些甚么?”

邓舍岂会不知信中内容,他无非借毕千牛之口,告诉诸将听闻。毕千牛道:“万事太平,一切无恙。将军一战而克辽阳,高丽王闻之,遣派了使者,带珍宝无数,为将军贺。并将比邻我境的丽军主动后撤二十里。

“北地女真部族通过佟大人,向我请求铁器诸物的资助,愿用马匹相换,遵将军令,张将军酌量与之。”佟大人,即佟生养的父亲。自与女真人来往,他们要的最多的便是铁器,派张歹儿驻扎东北部边界时,邓舍有过命令,在不致对双城产生威胁的底线上,可以酌量给之。

高丽军队后撤,与女真人来往通商,同邻居们的关系不错,没有后顾之忧。

邓舍点头,示意他退下:“陈将军何在?”

陈虎出列:“末将在。”

“辽阳诸军,操练如何?”

“禀大将军。新练辽阳降军两衙,因皆为老卒,进展极快。杨将军等麾下诸衙,有历次作战的经验,彼此配合默契。神机营得辽阳军火扩充,战力大增。佟将军所领的女真营修养已毕,随时可战。庆将军、河万户所领的丽营,目前驻扎城东、城西一带,掌职我辽阳城防安全。”

汉营、女真营、丽营,比较三军的战斗力,最强的汉营,人数最多,军种齐全,娴熟军阵,老练战事,可比中坚。最剽悍的女真营,生长白山黑水间,艰苦的生活锻造了他们的悍不畏死,人人善马,来去如风。

有句话说,女真满万不可敌。

这句话很有道理。就邓舍所见所闻,他感触甚深。女真人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一旦让他们吃了甜头,就是最凶残的恶狼。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就好比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野人,就如飞蛾扑火,他们乐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更好的物质条件。

随着汉营的扩充,主力五衙的编定以及女真营的壮大,丽营的地位有所下降,不及主力,高于地方驻军。

他们论军阵,不及汉营老卒;论亡命,不及女真营忘死。他们唯一的优点,可用来补充的兵源极其充足,常常担负二线任务。比如助攻、开路、做炮灰、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屯驻防区等等。

“甚好。”邓舍又问道,“辽阳城墙的修葺进展怎样?”

“完成十之七八。”

邓舍不再多问,转顾诸将,道:“广宁战事将起,诸位有何看法?今日军议畅所欲言,陈将军,你先来说说罢?”

陈虎自然明白邓舍的心意,再听了众人对各方面情况的汇总报告,他考虑片刻,也觉得确为难得之良机。他道:“我后方稳定,左有盖州连通平壤。右侧沈阳纵有战心,实无战力,当此形势,我军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参与广宁战事。”

十分难得,诸将意见一致。陈虎发过言,没人反对,杨万虎照例跳出来,请求先锋。

邓舍徐徐观看诸将,见众人无不跃跃欲试。他不喜反忧,叹了口气,道:“以我看来,我军不战则罢,若战必败。”

“大将军何出此言?涨鞑子的志气,落咱家的威风。”杨万虎嚷嚷道。

庆千兴出列道:“杨将军所言甚是。大将军,我军自入高丽,连克重镇,由关北而起,掩有南北,大将军的军旗,向南插到了海边,大将军的马蹄,向西横过了鸭绿江。高丽王,传国四百年,今卑躬屈膝,闻风而退,撤军二十里,以之为大将军贺。

“纳哈出,一时枭雄也,百万雄师围辽阳,连营百里,旌旗蔽天,何其壮观。今亦不敢与大将军兵戈相见,空自踌躇城东,半步不敢入我辽阳防区。我辽阳熊罴百万,将勇兵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将何出此言?”

佟生养诸将,各显出不忿的神色。

佟生养挺胸而出,道:“好叫哥哥知晓,不用哥哥出马,不费汉营弟兄。就俺女真军中的儿郎们,哪个不是天上的海东青,哪个不是海中的玉娇龙?莫说十万鞑子,百万也放不在俺们的眼中。”

邓舍掩面叹息,起身步入堂后。

诸将面面相觑,隐约听见他长吁短叹,叹气不止。

——

1,太师国王木华黎。

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誓券黄金印,文曰:子孙国传,世世不绝。封王是黄金家族的特权,而木华黎家族承袭王位长达一百四十八年,是元代绝无仅有的例子。

因其领地在嫩土(上都一带),故其后裔多担任辽阳、大都等行省事。除了纳哈出外,元末明初另有一举足轻重的人物,名叫也先不花的,也是木华黎的后裔,承袭国王,曾任辽阳行省左丞相,是木华黎的七孙一脉,为六世孙。

有一说,纳哈出为木华黎的九世孙。另有一说,高家奴也为木华黎的嫡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