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20 形势

蚁贼 20 形势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邓舍称病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益都。

谁也没有想到,先登门拜访的人,不是王士诚,也不是益都的官员,却是何必聚。邓舍久闻他的大名,李生送回海东的情报,屡次提及此人。名义上,他是受江南朱元璋的派遣,来给小毛平章烧饭的厨子,实际上隐然有朱元璋使者的身份。

邓舍心想:“说曹操,曹操到。”昨天议事上,罗国器才谈到朱元璋,今天,他的使者就来了。

装病第一天,邓舍没经验,有点不确定,把被褥往胸口拉了拉。从昨天晚上起,他就没吃饭,一夜也没睡,又饿又困,脸色微微苍白,说话带着有气无力,他问毕千牛,道:“看起来怎样?像回事么?”

毕千牛认认真真地观察了下,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

“把药给我吧。”

邓舍端起茶碗,把毕千牛递来的药一饮而尽。没什么别的东西,药的主要成分是巴豆,用量不大,大约也就是能造成个轻微腹泻。只有巴豆还不够,邓舍伸出手,毕千牛小心地往他手指上抹了些胡椒粉。

一切准备妥当,邓舍点了点头,提起精神,默念了两遍朱元璋的名字:“朱元璋,朱元璋。”调整好心态,说道:“请何官人进来吧。”

何必聚早就想来见见邓舍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邓舍自来益都,除了常去扫地王府之外,通常都闭门谢客。好容易逮着他生病了,赶快上门探访。来探病,不能空手而来。他提了两样礼物,都是江浙的特产,不贵,透着亲切。转交给毕千牛。他提起前襟,步入室内。

室内很幽暗,窗帘没拉开,穿过窗帘的缝隙,上午的阳光投射进来,形成微弱的光柱。若注意去看,可见有浮起的灰尘在光柱中飘动。没有侍女,非常安静,只有罗国器陪坐床头。邓舍倚靠在床上,面带病容,微笑着注视。

何必聚行跪拜大礼,口中高呼,道:“小人何必聚,见过燕王殿下。”他在朱元璋哪儿没有官职,故此自称小人。

邓舍虚虚抬起手,教毕千牛把他扶起,说道:“何官人不必多礼。我与你家主公神交已久。在海东,每每听说吴国公的大名。好贤下士,知兵善用。”打量何必聚,赞道,“强将手下无弱兵。何官人,好人才也。”

何必聚的外貌不错,仪表堂堂。他从地上爬起来,毕千牛搬来椅子,请他落座。何必聚说道:“我家主公对燕王,亦然久仰大名。尤其燕王攻取高丽,擒获其王的功绩,更是叫我家主公自愧不如,赞叹不已。”

类似的恭维话,邓舍耳朵快听出茧子来了。几乎每见着一个人,都要听一遍。他将近厌烦,早没了新鲜感。不过话说回来,却也正可由此看出,他攻取高丽、擒获王祺的事儿,给天下人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最起码,南北群雄、士子百姓,对他都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既然何必聚恭维他的得意事,邓舍也少不了恭维几句朱元璋的得意事,笑道:“当年,吴国公由和州渡江,一战而取金陵。金陵,江南之重镇也。虎踞龙盘。若较之地位,莫说高丽,数遍中国,怕也没几个地方可与之相比。

“太白曾有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吴国公占取金陵的功绩在前,我那一点小小的事迹,又值得甚么?当不起何官人如此夸赞。惭愧惭愧。”

何必聚听了,心中想道:“有大功而不矜,不骄不纵。尝听人评论:海东小邓,虚怀若谷,内敛深沉。果然不假。”

他却不知,邓舍对朱元璋的称赞确实出自肺腑。管他现在掩有海东,或许在面对王士诚、甚至张士诚的时候,他不会怯。但是,朱元璋何许人也?别人不知道,他清清楚楚。头一次接触到朱元璋的手下,而不再仅仅是人口相传里的听闻。邓舍莫名地有了点荒诞、可笑的感觉。并些许的压力。

他才穿越到元朝时,曾有过如在梦中的幻觉。许多年后的今天,当他早已习惯这一切的时候,因了何必聚突如其来的拜访,忽然再一次体会到了相似的感触。庄公梦蝶,阴差阳错。

邓舍说了一大通的话,捂住口,装着咳嗽两声。何必聚关心地问道:“小人今早在小毛平章府上,听说燕王玉体不适,不知染了什么贵恙?要紧么?”

“我久在海东,初来乍到,有些水土不服。没甚么大病,稍微有点热、肚泻。”

“可请过大夫了么?”

“馆内本有先生,昨天晚上已经看过了。小毛病,不要紧。”邓舍说着,又捂住嘴,咳嗽几声。指头上的胡椒粉嗅进他的鼻中,刺激的双眼流泪,连带着鼻涕也开始哼哼哧哧。房中熏的有檀香,倒不怕何必聚闻见胡椒的味道。

落在何必聚的眼中,那便是邓舍咳嗽的上气不接下气。陪坐床头的罗国器忙站起身来,帮着邓舍捶背。邓舍虚弱地摇了摇手,示意不需要,咳嗽完,依旧拉起被褥,上半身靠在床头,苦笑道:“亏得我平日自诩身体好,病一来,哎呀,挡不住呀。却叫何官人看了笑话。”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益都的天气,比起辽东来,确是潮热许多。小人才来益都时,也很不适应。”

“噢?何官人去过辽东么?”

“小人本籍江南,年幼时随长辈游历,却也曾去过辽东的。”何必聚叹了口气,感慨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只有辽东那样的地方,才能养的出燕王这样英武的俊杰。”

邓舍并非辽东人,不过他自跟随关铎北伐以来,在辽东、塞外待了许多年,潜移默化,受些影响,也是有的。何必聚这话不算错。

何必聚接着说道:“近日里,益都传有一句话,不知燕王有无听闻?”

“什么话?”

“不怕南来十只虎,只惧北来一条狼。”

这句话邓舍自然听过。因为本就是他命人故意放出去的。可称之为“造势”,也可称之为“创造舆论”,负责这项任务的,不是别人,正是原来的赵帖木儿,如今的赵忠。

赵忠现在是越来越会装神弄鬼了,仗着他会预报天气,一招鲜、吃遍天下,连衣服都换作了一袭道袍。山东是全真教的源地,道观很多,他没事儿就去道观溜达。邓舍给他准备了不少的活动资金,他能侃会吹,又会察言观色,并且出手大方,很交了几个道士朋友。

元朝的宗教很达,和尚、道士,宗教势力不容小觑。最盛的时候,和尚数量可达百万。全真教在没受到元廷打击之前,更是了不得,“宫观千处,黄冠之人,天下之分之二”,一次盛会,聚集者可达数万。声焰之隆盛,可想而知。虽经过两次化胡之辩的挫折,在陕西、山东这些的根基之地,全真教的势力依然不小。

赵忠交好道士,借助他们的嘴,向全真教的信徒们做了很多的宣传。这些宣传都是悄无声息中进行的。并且宣传的内容,也并非光明正大、大鸣大放,而皆是些似是而非的隐语。包括面很广。“不怕南来十只虎,只惧北来一条狼”,便为其中之一。

别的还有,比如:“紫气东来”。这一句是道教的老典故了。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有圣人将要过关。海东,名字中就带了一个“东”,且也正好在山东的东边,把这个典故用在此处,非常合适。

又比如:“小人当道,上大人登堂入室”。

《孟子》里有一句,“士,诚小人也”。用小人,隐约代指王士诚。此小人,非彼小人也。放在此处,不是与“君子”对应的那个小人,而是与“大人”相对应的那个小人。“登”与“邓”谐音,且繁体的邓字,左边本来就是“登”字。代指邓舍。联系上一句的“紫气东来”,“登堂入室”的意思即为天命注定,益都该归邓舍。

等等之类。

邓舍故作不解,问道:“南来十只虎,北来一条狼?是为何意?”

“此为市井相传之语。北来一条狼,显然就是在说燕王的军队了。夸奖您的部曲比猛虎还要勇猛。”

邓舍笑了笑,不以为然。

罗国器接口说道:“何官人牵强附会了。北来一条狼?要说狼,鞑子才称得上狼。最近岭北鞑子的阳翟王作乱,百姓们说的兴许是他呢。不过,就算如此,以我之见,这句话还是大大的不对。

“即便鞑子是狼,但又怎能比得上咱汉人如虎呢?别的不提,就说你家主公。吴国公麾下人才济济,徐、常、汤、花,邓、胡、吴、郭,无一不是一时之选,盖世的英才。纵然我远在海东,也如雷贯耳。”

徐达、常遇春、汤和、花云,邓愈、胡大海、吴家兄弟、郭家兄弟,这几人都是现今朱元璋麾下比较出名的将领。其中,邓愈自幼随其兄长起兵,十六岁掌军权,投朱元璋时才十八岁,被命为管军总管,随即升任翼元帅,也是一位少年英杰。

罗国器道:“遥想当年吴国公攻打金陵一役,常将军是为先锋。采石矶头,一马当先,勇不可挡。我曾闻其言,自谓能以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呼为‘常十万’。真虎将也。徐、汤、花诸将皆吴国公的旧人。我亦曾闻,花将军面如铁色,人称‘黑将军’,亦屡当先锋,骁勇绝人。”

何必聚长叹一声,道:“燕王有所不知。花云花院判,已在数个月前战没了。”花云在江南行省的官职,是行枢密院院判。

罗国器闻言愕然。

邓舍吃了一惊,他记得花云是朱元璋所谓的“二十四星宿”之一,怎么战亡的如此之早?忙追问详情。

原来,他尽管对朱元璋很注意,千方百计搜集来有关江南行省的情报,对近期生的事儿,却是不太了解。便在上个月,陈友谅称帝前夕,率舟师攻太平。时守太平者,正是花云与朱元璋的一个养子朱文逊。

友谅攻城三日,不得入,引巨舟迫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攻入城内。花云被其所擒,骂不绝口,且挣断了捆缚,夺守者刀,连斫数人,惹怒了友谅的部曲,重把他绑在舟樯上,乱箭射死。朱文逊与花云并死于难。

邓舍连道可惜,由衷赞道:“真忠贞之勇将也!”不知怎的,不期然想到了左车儿。他心中一痛,再举手掩口,佯装咳嗽。

罗国器问道:“陈贼犯我疆域,无故侵扰江南,此事我海东稍有所闻。不知现在战局怎样了?若我料的不差,吴国公想必已然将陈贼击退了吧?”

何必聚点了点头,道:“我家主公以胡大海胡将军以兵捣信州,牵其后。以康茂才康指挥作书伪降,诈以内应,骗其入彀。然后亲将三军,冒雨与之鏖战龙湾。一战克敌,友谅大溃。获其将张志雄等,皆降,并缴获得巨舰百余艘。只是可惜,叫友谅乘小船走脱了。

“我军趁胜追击,不但尽溃陈贼,并且先前陷落的太平,也已经重又被常将军收复了。”

康茂才曾与陈友谅有旧,两人本就认识,关系不错。朱元璋用康茂才,骗的陈友谅中了他的伏兵计。陈友谅此战大败,退走采石,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已而回驻江州,以之为都城。

何必聚道:“友谅此次来犯,与张士诚曾有相约,本欲同侵我金陵。士诚惧我家主公的威名,未敢轻动。友谅狼子野心,狂妄之辈,目空一切,今受此大败,也好叫他知晓咱大宋的天威。”

何必聚话虽如此说,他也知晓,陈友谅尽管此战受挫,实际并未伤及元气,依然是朱元璋的一个劲敌。他既然说到了张士诚,罗国器忽然想起了前两日听益都官员讲起的一件事,随口问道:“我听说,前不久,张士诚遣其将吕珍率舟师自太湖入陈犊港,分兵三路攻打贵省的长兴,可有此事么?”

“张士诚据东南富饶之地,军食奉足,兵多骄脆。其兄弟骄侈淫泆,懈怠政事。唯其三弟士德,颇为善战,但亦早在大前年的常州一战中,为我主公所擒。历数多年来,彼与我多有交战,胜少负多。今虽又来侵我长兴,不足为虑。小人才得知的消息,其部已经被我长兴守将耿炳文耿将军击败了,获甲仗船舰甚众。”

有些话只能听一半。何必聚吹的挺大,陈友谅也行,张士诚也不行,好似朱元璋多风生水起似的。真要如他所言,陈友谅、张士诚还会继而连三地先后兵与之交战么?邓舍从他的话中,判断出了一件事实:虽不知此时离鄱阳湖大战还有多远,但是就目前江南的形势而论,朱元璋显然还远未到力压群雄、一枝独秀的时候,尚且陷在两线作战之中,左右受敌。

何必聚回答过罗国器的问题,见铺垫的也差不多了,话题一转,道及了他的来意:“今我皇宋,北有殿下,南有我家主公。实不相瞒,我家主公久有与殿下结好之意。并屡次传命小人,叫小人务必把这层意思转告给殿下所知。小人本来打算下个月即过海,前去辽阳求见殿下的。却不料殿下先来了益都。殿下急公好义,仁厚宽怀,实在叫小人敬佩不已。……。”

他刚把来意挑了一个头,话还没说完。门外侍卫进来禀告,王士诚来了。

——

1,全真教。

元好问描述全真教传播的盛况:“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

两次和林化胡经之辨,道家失败,被令焚毁除老子外诸伪经书和印板,许多道观改为寺庙,罢道为僧者,成千上万,仅杭州四圣观,改为孤山寺,七八百人做了和尚。

虽说老子化胡之说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但是道家化胡经之辩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却是在忽必烈等元朝统治阶层对佛教的偏袒。当时少林寺的主持雪庭福裕,是与道教辩论的主力。

2,雪庭福裕。

万松行秀的弟子。雪庭是他的号,福裕是法名。在元初的宗教界,他非常出名。先住燕京奉福寺,后居少林,门下弟子连绵不绝,是曹洞宗在北方的主力。

他在做少林主持时候,和少林寺的多位高僧日夜奔走,到处去劝说蒙古人。等到汴梁城最后被攻破的时候,蒙古并没有实行大规模的屠杀,被称为“雪庭福裕救天下”。

至元八年,忽必烈诏天下释子,大集于京师,雪庭福裕的弟子,居三之一。去世后,元仁宗皇庆元年春,由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陈颢奏请皇帝,封赠福裕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并追封晋国公。

元初鼎鼎大名的耶律楚材,也曾在万松行秀门下修过禅,并得到印可。

当时与佛教有关系的名人不少。元初的另一个名人,大都的修建者刘秉忠,也是和尚出身。他原为中南堂寺僧人,名子聪,临济宗的高僧海云印简应忽必烈之召赴蒙古,途径云中时,闻他的名字,约之通行,收为弟子。后来,他被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

赵孟俯,曾师从临济宗的大和尚中峰明本学禅。

中锋明本的弟子千岩元长,说法精妙,“四海俊杰、江淮雄藩纷纷如仰日月般地争相皈依,朝廷三遣重臣,降香褒扬,赐予‘普应妙智弘辩禅师’及‘佛慧圆鉴大元普济大禅师’之尊号,并赐金法衣。”

中土佛教的影响并且波及到日本、高丽。

宋末,为躲避战乱,很多高僧东渡日本。到了元朝,又有许多的日本留学僧。日本佛界的“五山十刹”,也是仿照南宋的制度创建的。高丽更不必多说,与元朝佛界的关系更深。高丽和尚慧勤,曾来中土进修,得到平山处林禅师的印可,回国后,被封为王师。

甚至,直到明初,佛教对政治的直接影响还依然存在。朱棣的席谋士姚广孝,也是和尚出身。

3,花云。

“闰五月,陈友谅率舟师攻太平,守将枢密院判花云与朱文逊等以兵三千拒战,文逊死之。友谅攻城三日,不得入,乃引巨舟迫城西南,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城遂陷。

“云被执,缚急,怒骂曰:“贼奴,尔缚吾,吾主必灭尔,斫尔为脍也!”遂奋跃,大呼而起,缚皆绝,夺守者刀,连斫五六人。贼怒,缚云于舟樯,丛射之,云至死骂贼不绝口。院判王鼎,知府许瑗,俱为友谅所执,亦抗骂不屈,皆死之。

“云自濠州隶麾下,每战辄立奇功。因命宿卫,常在左右。至是出守太平,遂死于难,年三十九。妻郜氏,一子炜,生始三岁。战方急,郜氏会家人,抱儿拜家庙,泣谓家人曰:“城且破,吾夫必死,夫死,吾宁独生!然花氏惟此一儿,为我善护之。”云被执,郜氏赴水死。

“文逊,吴国公养子也。瑗,饶州乐平人。鼎初为院判仪真赵忠养子,袭忠职,守太平,寻复姓王氏,至是与云并死于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