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铺天盖地的蝗虫自关中,经弘农郡而来,一路寸草不生。
最先进入司州的,是飞鸟;紧跟其后的,是逃荒的人群。刘聪一开始下令不许百姓过崤山、箕关一线,可是在蝗群面前,命令和军纪都变得苍白,秩序荡然无存。不光当地百姓开始成批向东逃跑,拦不住百姓,害怕责罚的胡人士兵也索性丢了武器,混在百姓里东逃。
桓景正在为更换基层的保甲长而焦头烂额,因为其他郡也出现了和襄城郡类似的情况,士族大量逃离,刚刚建立起来的基层保甲制度面临崩溃。桓景遍访村镇,将新军中可靠的人选,都下放到了村落中代替原先逃离的士族担任保甲长。虽说人心因此暂时得以安定,但代价就是人手捉襟见肘。
而这时西面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难民涌入,其中鱼龙混杂,也难以分辨是否有异志。桓景只能让新军将难民集中起来,解除所有的武器,统一送到后方的颍川郡和襄城郡。
而这个时候,村落里代理保甲长的新军精锐士兵们,则在不断指挥着对蝗灾的准备。流民怀着惶惑的心情,勉强将掩埋蝗虫的沟壑挖好了,柴火也备好了,粮食全部藏进了密封的地窖里。
十五日,刘遐在弘农郡的边境上巡逻。自从随李头的流民军加入了桓景的队伍之后,他就被桓景选为亲卫。这一次,桓景将身边信得过的亲卫都散去各村落担任保甲长,他也不例外,来到了首当其冲的一处地方。
刺史先前说了,这次治蝗,就如同打仗一般,既不可轻视,也要相信蝗灾是可以被战胜的。
在正午的强烈阳光下,刘遐紧张地眺望西方。他已经可以听见远方的田野里传来的急雨般声音,西面天空的边缘,一团黑雾,正迅速逼近,在田野上投下了广大的影子。
“蝗虫来了!将烟雾烧起来。”
混杂了干牛粪的麦秆在边界上被点燃,形成了一条烟雾的长城,掩盖住了烈日。烟味呛得人只能用手巾遮住口鼻。农民们忐忑地蹲在这烟幕之后,手中握着火把、狼芜、梿枷。
嘈杂的声音渐渐接近烟幕,此时这声音愈发清晰:混杂了蝗虫的扑翅声,和蝗虫的下颚啃食田野上残余麦秆的声音。村民们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渐渐地蝗虫开始从烟幕中现身,虽然不少蝗虫经不住烟雾从空中坠落到地面上,但更多的蝗虫突破了烟幕的防线。此时人们才看清蝗虫的面目,金黄色的硕大身躯,
“操起家伙,一队将蝗虫往北面沟渠处赶;二队去东面,点起第二道烟;三队去沟边准备,快!快!快!”
虽然做了个临时保长,刘遐还是将村民当一直军队那样指挥。自从来到司州之后,作为桓景亲卫,刘遐一直没有仗打,不免有些郁郁不得志:老子从前在河北,可是立志做冀州刺史邵续手下骁将,如何沦落到了今天这地步。
蝗虫也无非多长一对翅膀,比石勒的老营肯定还是好对付。既然是活物,就有能够应对的办法。
他首先在村北面挖了一条一丈宽的深沟,那是他预设的主战场。而接着,他预设了两道烟幕,一道前置烟幕用来预先削弱蝗虫的速度和数量。而另一道烟幕在西面河边,用来拦住漏网之鱼。
村民被分为三队,第一队全是青壮,挥舞着火把,甩动着狼芜、梿枷,将蝗群尽力向北驱赶。而第二队的老弱妇孺则负责适时点起烟幕防线。
虽然冲破第一道烟幕的蝗虫多得超出了刘遐的预想,但是第一队村民挥动的火把和农具还是勉强将蝗虫向北逼迫。
成群的蝗虫什么都吃,什么都咬。坚持在第一队的村民虽然身着用麻布制成的防护服,还是不免被咬伤。不过,虽然成群的蝗虫是不畏惧死亡的,但村民挥舞农具带来的空气扰动,自然而然地将蝗虫引入北面——它们需要一个平静无风的地面将卵产入土中。
正巧,北面沟壑之中,传来麦粒的香味,那是刘遐的诱饵。若是蝗群有知,或许会发现南面有一群张牙舞爪的村民,而北面还有麦香,预示着还有粮草可以啃!
于是蝗虫真的向刘遐预测的那样,向北面慢慢移动。当然留在原地的蝗虫也不少,但他只能关注蝗群最密集的地方了。
眼见蝗群的主要部分已经进入了沟渠,刘遐决定发起决定性的一击:
“将沟填上!”
张华遗书中有过解释,蝗虫之所以难以扑杀,其是飞虫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幸蝗虫即使能飞,也离地不高。于是可以将蝗虫引入预先挖好的沟壑之中,然后用土掩埋。
将敌人引入包围圈内,再全力歼灭之,这是战场上的战术,也是对付蝗虫的办法!
刘遐在沟渠边留下了最后一批人手。第一队已经精疲力竭,村民一个个都坐在了地上。而第三队村民在沟壑边等待已久,等的就是刘遐这句话。
一瞬间,沟壑上方铲子翻飞,土壤被不断填入沟壑之中,将在沟壑中乱飞的蝗虫活活压进泥土里。在将土壤抛进沟壑之后,不少村民还喜欢将铲子往地上用力砸一下,往往可以感受到,蝗虫外壳碎裂的响声。
沟壑不过一个下午就填平了,其中估计埋了数以万计的蝗虫。然而即使到了黄昏时分,空中飞舞的蝗虫似乎并没有明显变少,而村民已经是疲惫至极。
“将柴火布置在填平的沟壑上。”
百姓们愿意为了自家田地效劳,于是花着最后的力气,将柴火在刚刚被填平的沟壑上摆放好。
“可以点火了!”刘遐示意村中长者开始行动,村民们于是将沟壑上的柴火点燃。天气燥热,火焰顿时窜出几尺高。蝗虫围绕着火焰飞舞,火焰加上旁边飞舞的蝗虫,仿佛一座红色的饥荒之塔。
不少蝗虫被火烫得坠落了,然而蝗虫数量多,依然前赴后继地在火焰旁边画圈。再让村民休息片刻后,刘遐又让其中还有体力者,在火焰旁人工扑杀蝗虫。
而且于此同时,掩埋法的问题,本来是怕蝗虫被掩埋之后还活着。这么在原来的沟壑上面一烧,即使生命力再强的被埋蝗虫,也不免被烧成烤蝗虫。
大火烧了一整夜,第二天众人醒来,火渐渐熄灭了,然而蝗群依然在天上乱舞——而且,正吃不到粮食,蝗虫开始愈发地有攻击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