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夏王朝

唐宋传奇 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夏王朝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李思恭及其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正式领有银州、夏州、绥州、宥州与静州等五州之地。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

经过两百多年的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

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李继捧因不能解决家族内部矛盾,在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亲率族人入京朝见宋帝,自愿献出银、夏、绥、宥四州八县地方。

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李继迁“生而有齿”,“勇悍有智谋”,十一岁时李继迁率众出猎,遇到一只猛虎,随从吓得不知所措,李继迁令属下躲在林中,他自己爬到一颗大树上,将猛虎射死。

李继迁因此名噪一时,当时的府主大王李克睿很爱惜他。

北宋乾德年间,赵匡胤派王全斌平蜀,却一直攻不下雅州和黎州。此时曹光实家族被他仇敌的军队包围,他背着母亲破门而出,挥戈突围异常勇猛,敌人都避开不敢接近。他逃走后,曹家三百多人被杀。曹光实背着母亲到成都,献上雅州地图,希望报仇雪恨。王全斌命他带兵攻打雅州。在攻下雅州和黎州后,曹光实就任雅州和黎州第一任知州,并兼任都巡检。后来赵匡胤经常派他到全国各地平乱。

雍熙元年九月,曹光实夜袭李继迁,攻破李继迁的族帐,并俘虏了李继迁的母亲和妻子、牛羊等战利品“以万计”。

李继迁不是曹光实的对手,于是到城门外诈降。曹光实信以为真,仅仅带了百余骑随从前往,在葭芦川遭到李继迁突袭,曹光实力战不支殒命沙场。他侄儿曹克明抢回了他的遗体。曹光实时年55岁。

李继迁的母亲被宋军俘虏。这个消息报到朝廷后,太宗就想处死这个老太太,以惩戒那些与朝廷作对的人。当时寇准正担任掌管全**事的枢密副使,太宗单独召见了寇准,跟他商量此事,准备在边境上大张旗鼓地把李继迁的母亲杀掉。

寇准从太宗处回去时,经过宰相的办公地,吕端猜想可能是要与他商议大事,就对寇准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没必要知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你应该告诉我。虽然不是军国大事,但寇准也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吕端说,这样做好像不太合适,请你暂缓处理,我去找皇帝说说。他来到太宗面前说了一通道理:从前楚汉相争时,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母,想要把他们在阵前用锅煮了,可是刘邦说如果你一定要煮,那么分我一杯肉汤喝吧。做大事的人不会顾虑到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蛮夷叛乱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老太太,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捉不住,那只能结下怨仇,更坚定他的反叛之心。

太宗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问他,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吕端说:不如在延州(陕西延安)妥善安置老太太,对李继迁实行攻心战,虽不一定能招降,但他母亲总还在我们的掌握中。太宗连连说好,多亏了你,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后来李母病死在延州。

从太平兴国七年到雍熙元年三年中,李继迁一直处于打游击状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李继迁重返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并封一些虚衔笼络其他各部酋长。豪族野利氏还把女儿嫁给他。李继迁又在黄羊坪聚集力量。

看上去局势一片大好,但蕃部又哪能打得过宋国的正规军呢?浊轮川之战,在王侁李继隆的攻势下,李继迁惨败,追随的酋长也或死或降,李继迁被迫放弃银州出逃。

纵观局势,李继迁决定依附契丹做小弟,借力打力发展自己的势力。

雍熙三年二月,李继迁向契丹称臣。辽国也想借李继迁的势力牵制宋国,一拍即合。辽帝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

为了巩固联盟,十二月,李继迁又向契丹请婚,辽帝又痛快地许以宗女。

李继迁依靠契丹,肆无忌惮地侵扰宋国边境,成为宋国西部的威胁。

宋国无奈,打了他跑,走了他回来,只好改变策略,诏谕李继迁归顺,李继迁不肯上当,越发频繁地侵扰边境,还屡屡得手。心胸狭窄的赵光义就多心了,认为在朝的李继捧向族弟李继迁泄漏朝廷事。

李继捧被迁到崇信军,地方狭小位置偏僻还没有实权,心里不痛快,觉得在这里不受信任还不如回到老家去。就向赵光义提出愿意回去招降李继迁。赵光义立即批准了李继捧的请求。

李继捧本来就因为群情不附才被迫入朝的,李继迁威望已经大涨,让李继捧去招降李继迁岂不是笑话?

所以李继迁根本不鸟李继捧,但李继捧却上书太宗说,李继迁已经悔过归顺朝廷,请赐官职给他。

这样的大瞎话太宗也信了,授李继迁银州刺史,充洛苑使。李继迁正忙着娶辽国的公主呢,他当然不接受宋国的官职。李继捧只好自娱自乐。

端拱二年三月,辽国终于把义成公主嫁过来了,还赐马三千匹。

李继捧继续自娱自乐,他一会儿说李继迁侵扰边境自己艰辛防御,一会儿又说击降宥州御泥布、啰树等二族。赵光义也不核查真伪,加李继捧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990年十月,李继迁围攻夏州,李继捧狼狈逃走。十二月,契丹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这是定难军初封国王。

接着赵保忠【李继捧】和赵保吉【李继迁】兄弟俩开始玩脚踩两只船左右通吃的游戏:你介绍我到宋国,我介绍你到辽国,互相得利左右逢源闷声大发财。

李继迁很忙碌,这边对宋国请求陕西互市,那边对辽国遣使入贡。还时不时地去骚扰宋国边境一把。

赵光义大怒,第一次派大军征讨,李继迁闻讯弃银州奔走漠北,再一次亡命天涯。

宋朝削夺李继迁的赐名,毁夏州城,迁民于绥州、银州。

李继迁反复叛降。每次投降,宋廷就会宣布他赵姓,一反叛就宣布剥夺。

李继迁在“李继迁”和“赵保吉”两个名字中自由切换。我估计他在西夏用的是另一个名字,这两个名字是专门用来应付宋廷的。

不过李继迁(赵保吉)的儿子德明,生下来就叫赵德明,从未叫过李德明,他执政24年一直作出一副忠于宋朝的姿态,所以从未被剥夺过“赵德明”这个名字。

不过史料为了阅读方便,行文前后都会统一对一个人的称呼,李家父子就采用“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这一套称呼。

李继迁去世后,李德明在他灵前嗣夏王位,时年二十三岁。辽圣宗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宋真宗也派侍禁夏居厚前去颁诏,并赐给他锦袍、银带等物。

宋景德四年,李德明为表示对宋朝的诚意,献上马五百匹、骆驼三百头,宋朝方面表示回谢,赐给奉廪,袭衣、金带、器币等物。

宋大中祥符元年,辽国遣使册封李德明为大夏国王。同年宋朝降诏给李德明,封他为中书令,增加食邑一千户。

不过李德明对这些封号都不满意了!于是营建宫室,追尊李继迁为皇帝,立李元昊为皇太子,立正妻卫慕氏为王后。

李德明先为其子李元昊娶母族卫慕氏为妻。为了结好契丹,又遣使向契丹请婚,契丹将宗室之女兴平公主嫁给李元昊。

李元昊对父亲的睦宋政策不能理解。有一次李德明遣使臣到宋朝用马匹换取物品,因得到的东西不合他的心意,盛怒之下把使臣斩首。李元昊对父亲说:“从军的人本来是从事鞍马的,你现在将使臣杀掉,以后有谁肯被我们使用呢?”李德明见李元昊有这种见识,十分器重。

李德明死后,辽兴宗耶律宗真以“婚好之谊”封李元昊为西夏王。宋朝则授封李元昊为西平王爵兼特进检校太师、定难军节度使。但李元昊对宋、辽的封爵都不感兴趣,他在接待宋朝使臣时,不以臣礼事宋,对宋仁宗封赐的诏书遥立不跪拜。勉强受诏而心内愤愤,环顾左右大臣说:“先王大错,有如此国,而犹臣拜于人耶!”既而利用设宴招待宋使臣的机会,在宴厅后传出锻砺兵器的铿锵之声,给宋使制造精神威慑;在礼仪上又故意刁难宋使,意在激怒宋朝挑起事端。

青年时期的李元昊,长了一副圆圆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鹰勾鼻子耸起,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中等身材,却显得魁梧雄壮英气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常常带了百余骑兵出行,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伞盖相随,从骑杂沓,耀武扬威。

边帅曹玮驻守陕西沿边,想一睹李元昊的风采,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踪。听说李元昊常到沿边榷市行走,几次等候以期会面,但总不能见到。后来派人暗中偷画了李元昊的图影,曹玮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雄也!”

李元昊从祖父李继迁时就与辽结为姻亲,其父李德明又为李元昊向辽圣宗请婚,辽圣宗把兴宗的姐姐兴平公主嫁给他,还封李元昊为驸马都尉,晋爵西夏公,又封西夏王。李元昊同兴平公主感情不合,夏辽关系日趋紧张。

此时西夏所控制的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事实上已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

1032年三月,李元昊向境内党项部族下达了“秃发令”。他率先自秃其发,即剃光头顶,强令部族人民一律执行,限期三日,有不从者处死。一时党项部民争相秃发。

宋景祐五年,李元昊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并大封群臣,追谥祖父和父母谥号。又封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

元昊继位之后即着手创制一种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即西夏文字。李元昊对唐、宋的礼乐制度不以为然。他锐意改革,简化礼乐制度,裁礼之九拜为三拜,革乐之五音为一音。下令照此遵行,有不遵守者格杀勿论。

宋廷上下对于李元昊称帝极为愤怒,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并且在宋夏边境张贴榜文,悬赏重金捉拿李元昊,或献其首级。双方关系正式破裂。元昊向宋朝递“嫚书”,指责宋朝背信弃义,夏宋之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

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又在河曲之战中击败了携10万精锐亲征的辽兴宗。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

庆历七年,宋仁宗再赐元昊姓赵,可是他不愿意姓赵,改回李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姓赵。

李元昊好大喜功,据说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为他的疑冢,其后竟把那批民夫统统杀掉。

元昊在杀戮中长大,以征战为生,这扭曲了他的性格。他的舅舅卫慕山喜是他祖父李继迁留下的重臣。公元1034年,舅舅暗中篡权,为元昊识破。元昊大开杀戒,把舅舅一家抛进黄河溺死。

元昊在屠杀卫慕家族之前,曾遭到母亲的劝阻,后者希望儿子能看在她的“薄面”上,留下卫慕山喜等人的性命,但被元昊无情拒绝。等到卫慕家族被杀光后,卫慕太后本人的处境也开始变得凶险起来,有消息称元昊准备用国法处置太后,以显示自己大义灭亲。

消息传出后,王公大臣们纷纷向元昊进谏,希望他能顾及母子亲情,留下卫慕太后的性命。然而元昊一意孤行,根本就不肯听从臣下的劝谏,他亲手捧着毒酒来到妈妈的寝宫,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说:“卫慕氏罪恶滔天国法难容,望母后恕儿臣不能尽孝”。

卫慕太后含泪凝望着儿子许久,然后颤巍巍地接过鸩酒一饮而尽。事后元昊下令厚葬母亲,并追谥她为惠慈敦爱皇后。

他的一名妃子出自母亲家族,当时有孕在身,元昊决定暂时饶过她,只把她圈禁了事。

在野利氏的挑唆下,李元昊杀死卫慕皇后

次年(1035年)五月,卫慕氏为元昊诞下长子,后者闻讯大喜,打算免除她的死罪。但此时野利氏在元昊面前搬弄是非,污蔑卫慕氏的孩子长得不像他,恐怕是别人的“孽种”。元昊一听不禁勃然大怒,下令将卫慕氏母子全部处死。

元昊杀死母亲、妻子和儿子,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有次角厮啰发生内乱,李元昊听说后带兵趁虚而入。本来以为能够轻松拿下的,可是李元昊却被角厮啰的大将打了个措手不及,李元昊与西夏失去联系。

有人说李元昊已经战死了,大家都很高兴,不过消息没证实之前,大家都不敢表现出来。

可是有一个妃子例外,她就是索氏。索氏一直被李元昊冷落,心里对他充满了怨恨。当听说李元昊战死的消息后,索氏非常高兴,于是就忘乎所以地载歌载舞,不料李元昊却又回来了。索氏听说后心生恐惧,直接自杀了。李元昊知道此事后十分恼怒,直接让人把索氏满门抄斩。

这时他的皇后是野利氏,野利家族权倾一时。不久有人向元昊诬告说,皇后兄长要造反。元昊勃然大怒,杀了大舅子全家。

等到真相大白时,元昊追悔莫及。他骑着马四处寻找野利家的幸存者、大舅子的遗孀没藏氏。对于野利皇后来说,元昊的这次“反省”才是悲剧的真正开始——没藏氏年轻貌美,元昊一见之下便据为己有。

没藏氏从此享有皇后都不曾有过的待遇:行猎途中,元昊带着她;生孩子时,元昊亲自守护,并为儿取名“谅祚”。

但没藏氏的美貌还是栓不住他。太子宁令哥大婚,元昊前去主持婚礼。谁知他一见到美艳的新娘没移氏后就走不动了。一场婚礼竟演变成为父夺子妻。朝野哗然大乱!但元昊置舆论于不顾,废掉野利氏皇后,改立没移氏为新皇后。

舅舅被杀、母亲被废、妻子被夺,太子宁令哥不堪其辱!此时没藏氏之兄觊觎国舅的宝座,就挑唆太子造反。

公元1048年一个夜晚,太子闯入元昊禁宫,持刀割去了父亲的鼻子。翌日早上,元昊因失血过多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随后没藏氏之兄又以“弑君之罪”杀了太子。

这年冬天,没藏氏怀抱周岁的婴儿谅祚继位,没藏氏垂帘听政。

元昊时代终于在自己的好色之路中结束了。

李谅祚九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政权又落到了他舅舅没藏讹庞手中。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更好地控制年幼的皇帝,没藏讹庞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谅祚。

李谅祚身为一国之君,对于舅舅没藏讹庞的行为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没藏皇后虽然是一国之母,但是他并不把李谅祚放在眼里,在她看来,李谅祚只是父亲的傀儡,如果没有了父亲的帮助,他分分钟就会被推下皇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李谅祚总感觉她有点阳奉阴违的意思。

因为常去舅舅家做客,李谅祚自然认识了自己的表嫂梁氏。

梁氏天生丽质,从小就拥有出众的容貌,年仅12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没藏讹庞的儿子。虽然她的公公和丈夫在朝堂上都极有权势,但她不甘心做大臣的妻子,一向想着能当上皇后。

梁氏为了自己一生的富贵,把赌注都压在了李谅祚身上,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姿色,可以把李谅祚迷得神魂颠倒。在梁氏不断的努力下,李谅祚冒着得罪舅舅没藏讹庞的危险,多次与梁氏偷情。

面对没藏讹庞日益增长的权力,李谅祚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为了能顺利统治帝国,他不得不与舅舅没藏讹庞做出一个了断。1061年,梁氏突然秘密进宫面见李谅祚,声称两人的私情已被没藏讹庞发现,没藏讹庞父子二人意欲杀死李谅祚另立新君。李谅祚大惊之下,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借在密室中召见没藏讹庞的机会,一举将没藏讹庞父子擒杀,随后命令手下,马上将没藏家族全部诛灭。

没藏皇后作为没藏讹庞的女儿,自然也不能幸免,于是在没藏皇后死后,李谅祚把自己的表嫂梁氏立为皇后。梁氏为了权势,不顾自己和李谅祚的身份,成功使自己上位,而李谅祚在厌倦了梁氏之后,又恢复了自己好色的本性。不过梁氏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嫁的是权势,并非李谅祚。

几年后李谅祚去世,西夏再次陷入混乱之中,梁氏利用自己的家族,使用武力迅速将反对自己的顽固老臣一举歼灭。梁氏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自称太后,在幕后掌权,她废除李谅祚在世时制定的一些政策,并不断向北宋发起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